松田龙平的核心气质是一种无人能及的冷淡,他看起来超凡绝俗,对人类的一切纷扰绝无兴趣。锩川实花拍过一系列男星的写真,其中龙平的主题叫做“隐士之男”,那组照片采用了极为鲜艳华丽的衣饰和大朵大朵的花卉背景,然而一切似锦繁花只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衬托得龙平更加冷淡了。
松田龙平的萌是一种冷淡的艺术。基本上他的萌有两种,一种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比如《御法度》和《蓝色青春》。他那时候尖锐的个人气质已经盖过了所有演技和情节,极为白皙的皮肤,脆弱的高鼻梁,冷淡的眼睛,娇媚却缺乏欢愉表情的嘴,完全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长相和气质是很微妙的东西,龙平的弟弟翔太和他长相类似,可是翔太看起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帅气的人,龙平却没什么人气,像一种近似妖的存在。在《御法度》里他兴风作浪堪称祸水,然而他冷淡到令我觉得他并非对人类怀有什么恶意,他只是一种非人的神秘存在,抱有某种玄妙不可解的目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目的。
然而,令我完全没想到的是,龙平并未在高冷的路上一路走到黑,后来的龙平开发出了另一种别出心裁的萌:丧、废、颓、垮、呆,加上冷若冰霜,代表作品如《真幌站前》系列里的行天和《咱叔》里面的这个二逼叔叔。这种萌表现为猫一样在垃圾食品和漫画中赖着不动,表现为一头乱毛、瘦胳膊瘦腿、破拖鞋老短裤、烂到全是洞的棉袜,表现为眼神呆滞动作松垮,表现为冷笑话般的言谈,表现为面对世间一切安之若素、最多流露一抹迷之微笑。总之这种萌是一种高级艺术,非龙平不能,咱们葛优叔固然也很有范,但绝对无法呈现这种令人心痒的废萌之感。
我觉得龙平最适合的路线就是以上两种了,他演踏踏实实的小人物总不太贴切,因为他完全缺乏烟火气,《咱叔》虽然也是个小人物,但人家是哲学家!说实话《咱叔》这个片子真的挺一般的,个别点算有趣,但拍得不够好显得拖沓无聊。我觉得本片唯一的看点就是龙平的萌了。至于真木阳子,我忍她忍得好辛苦,她和龙平实在没有一毛钱cp感,我每一秒钟都希望瑛太能从哪里冒出来,说声阳子小姐再见,然后自然地把龙平领走。当然cp感的缺失也不能全怪阳子小姐,龙平历来和任何女星都没有cp感,和小妹妹型的宫崎葵之类勉强算没有违和感,然而基本上看起来就是一对兄妹。我认为他bg戏的巅峰是《再见金钱,前往贫困村》里扑倒二阶堂富美使劲扒美少女内裤那段,人民表演艺术家松田龙平靠猥琐强行攻下了自己毫无天分的bg戏部分,令我不得不为他挑战自我的勇气鼓掌。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到了夏威夷之后,有种完全垮掉了的感觉,叙事拖沓,结局俗套。本来上半场表现得相当出彩的松田龙平,到了这个表达无力的地方,除了“买烟”“做梦”部分稍有亮点之外,其余时间完全成为了一种被动的叙事工具。如果前半段能给他给打7分的话,后面那部分顶多3分。
但反过来想,夏威夷这段内容就没有意义吗?阳子姐姐在祖母坟前的哭泣就应该完全拿掉或缩减吗?好像也不是。片子里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三个人站在高处远眺珍珠港。这之前当然也铺垫了二战中“美籍日本兵”这个特殊团体在极端环境下的内心焦灼——在欧洲战场上比白人更英勇更不怕死,只为“洗白”自己并非日本人的身份,他们在战争中的损伤往往会更惨烈,在战场上有去无回。把这个情结放到故事里,体现了创作者对于单纯喜剧故事的不满足。这也就导致了“我的叔叔”在这个时候就跑题跑到了“珍珠港的孙女”这条线上;而观众的情绪也从“收集罐罐的叔叔”被硬切到了“背负着历史伤痕的种植园阿姨”身上。情绪跳崖导致了观影疲惫,相比于前半段的“包袱”密集,后半段只会昏昏欲睡。只能说这个切入点不够好,风格上也不够匹配。
被带到夏威夷的叔叔,完全失去了语言表达的力量,更像是一个闯入者,他的这种闯入跨越了地域更跨越了阶级。因此,故事后半段里的情怀暗线也与叔叔国内的生活情趣难以并行。主角背后阶级属性的差异让任何表达都像是隔靴搔痒,自说自话。作为一个“学术二把刀”的“哲学教授”,他本身的真才实学其实难以鉴定,牢记金句似乎成为他行走江湖之道,而他也并非可以以一个哲学视野在远眺珍珠港时说些什么,哪怕是露怯的话,哪怕是“Das ist gut”。这种“大”与“小”的对立,并没有在叙事上加以利用,就稍有遗憾了。
不过,松田龙平把一个落魄书生塑造得相当有趣,时时都在利己的逻辑中,一本正经地强词夺理,不温不火中偶出惊艳。这个形象很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长衫在身仍裹不住“站着喝酒”的穷酸气。他有着一套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的理论,来维护自己窘境中的尴尬。和侄子讨价还价买漫画美其名曰哲学研究;给孩子买恐怖玩具吓到嫂子后的强词夺理;教育小孩要吃蔬菜后,不是点一份蔬菜沙拉而是给他夹了一些咖喱店中的免费咸菜,这些细节都让这个人的性格充满了某种反差互补——君子固穷但也把持着体面生活的逻辑。他的这些“小聪明”让你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loser,反而显示出很多可爱的特质,而这种可爱的特质也无心插柳般成就了侄子的最佳作文与“夏威夷之旅”。虽然这个“环形梗”虽然看似牵强,却也恰恰是片子中最有趣、最高光的部分。
我叫雪男,是个小学生,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写身边的大人,同学们有的写她出名的画家爷爷,他的画很受欢迎,人也儒雅帅气;有的人写她的妈妈,她妈妈漂亮又有气质,而且是个料理大师……他们要写的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可是我写谁呢?我只有一个循规蹈矩上班的公务员爸爸,没什么好写的,难道写一些流水账?还有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妈妈,无非是在家打扫卫生、准备饭菜,和其他家庭主妇没什么两样。难道要写妹妹?可是妹妹是小孩,不符合要求,看来只能写我的叔叔了,哇哦,他可真是一个废柴却可爱的叔叔。
我叔叔像个寄生虫,整天赖在我家,混吃混喝的,而且还总是爱睡懒觉,也不帮忙做家务,还总爱跟爸爸妈妈顶嘴,这么大个人了,也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怎么换衣服。叔叔像个小孩一样不靠谱,打球也不行,连小孩都打不过;没钱还总爱套路我,让我凑钱给他买漫画;他胡子也不刮,头发也不收拾,很邋遢,出门还要跟妈妈要钱花……
他从来不给我和妹妹买礼物,好不容易说服他给我们买礼物,结果买了一条假蜈蚣,把妹妹吓得哇哇叫,更是直接把妈妈吓晕了过去。妈妈觉得叔叔这样一直赖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就拜托阿姨给他介绍女朋友,结果他还嫌弃人家,那么多个女孩,他一个都看不上!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人家不嫌弃他就不错了。叔叔最怕阿姨了,还是阿姨亲自出马,说服他,让我带他去画展相亲。
叔叔在画展上与相亲的女神姐姐一见钟情,可惜女神姐姐就要去夏威夷,继承家族咖啡店了。为此叔叔撒谎说,要去找女神姐姐。之后叔叔就一直在捡易拉罐,因为上面有个集贴纸中奖的活动,只要集齐10个不同的贴纸,就有可能中夏威夷五日游的大奖!叔叔不光捡,还把所有的钱都买了可乐和啤酒,结果集齐了很多贴纸,却终于还是没中奖!其实我觉得,堆满房间的易拉罐卖钱也能卖不少呢!
我早就知道了,叔叔总是异想天开,比我这个小孩还要天真!简直可以说是傻逼!但是没关系,我写的作文,我的叔叔,竟然被老师选中,去参加作文大赛,还中了奖,而且奖品就是夏威夷五日游!哇哦,好棒啊!我写的是叔叔,所以我要带他去夏威夷,带他去见女神姐姐!毕竟叔叔已经这么可怜了,脑子都坏了,再不陪他找女神姐姐,他会难过死的!
叔叔真是不让人省心,才一眨眼的功夫就迷路了,还被抓进警局了,竟然还要让我这个侄子去带他出来! 在女神姐姐家里,我发现女神还是很喜欢糕点店老板的,而糕点店老板也放弃一切过来找女神姐姐了,我觉得叔叔和女神姐姐真的不合适,就暗示叔叔退出,叔叔果真云淡风轻地成全了他们,女神姐姐和糕点店老板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叔叔失恋了,又开始在家郁闷,整天睡懒觉,可是我忽然觉得,叔叔其实也挺可爱的,虽然他有点智障,但是好好玩,好有趣。而老师看了我继续写的叔叔,也觉得叔叔很有趣,天啊,老师不会和叔叔一样,脑子被驴踢了吧。他们大人的思想真奇怪,永远都那么不懂事,太幼稚了,非要让我们小孩来照顾。
不过我现在觉得,其实像叔叔这样也挺好的,难道要像爸爸那样吗,一辈子碌碌无为,一天十年,感觉这辈子白活了。谁规定大人就一定要正正经经的啊,每个人都必须结婚生子吗?每个人都必须衣冠楚楚吗?
叔叔这样活着也挺好,我甚至有点羡慕他了呢,如果我以后长大了,也能像叔叔这样活着,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叔叔虽然脑袋不太灵光,但他真的是个哲学家哦,不然那个大学也不会请他去教书吧!而且叔叔很有品味,一下就尝出了女神姐姐煮的是什么咖啡,好棒啊!
这样想的话,其实叔叔还是蛮有趣的,他会买礼物吓我们,会跟我们闹着玩,会攒易拉罐凑贴纸,干活比我还先摔倒……其实叔叔不是智障吧,有个词叫大智若愚,或许他不是智障,而是纯真,这就是叔叔想要的生活方式吧。
有这样一个叔叔虽然很悲催,我还要经常照顾他,给他收拾烂摊子,但是却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不然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自信有爱地成长,哇哦,我那废柴又可爱的叔叔,可是我爱这样的叔叔!This is good !
其实我不会告诉大家,我叔叔收拾好了也挺帅的,是真的真的很帅哦,比我爸爸帅多了!嘘,这话千万不要让我爸爸听到,他总是让我说,他比叔叔帅!其实,虽然爸爸也很帅啦,但还是没有叔叔帅啦!千万不要告诉我爸爸哦,他会打我的!
好了,作文写完了,我还要赶紧回家呢,不知道叔叔又闯出什么祸了,他总是不让小孩省心,我这个当侄子的容易吗我?
欢迎关注纯原创图文:鱼纹
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千古谜题,为什么大家都爱写叔叔呢?《我的叔叔于勒》《叔叔鲁滨逊》《长脚叔叔》《汤姆叔叔的小屋》,打游戏有“马里奥叔叔”,非主流周边还有《我的叔叔毛姆》《我的叔叔史塔克》《我的叔叔武松》等。这年头怎么喜欢观察大叔的人这么多?为什么没人写“我的阿姨”流传千古呢?
山下导演的这部《我的叔叔》改编自同名儿童文学作品。主人公“我”雪男,虽然是一介小学生,但情商之高至少能打败全国98%的同龄人。为了交作业,他决定以他的奇葩叔叔为研究对象写观察日记,电影从“我”的视角旁白开始。
叔叔没有固定工作,蜜汁自我感觉良好。在大学作为临时讲师,教了几次哲学课后就自称哲学家;小虚荣又不求上进,好吃懒做万年宅,特长是钻在被窝里读漫画;明明是个大人,不但伸手向嫂子骗零花钱,靠优惠券吃饭,有时还要侄子替他付漫画书费;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又偏爱咬文嚼字强词夺理。槽点之多,不胜枚举。
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有这么一个叔叔住在同一屋檐下,倒很可能会像电影里的嫂子一样抓狂,除非,他长了如松田龙平的一张脸。松田从《真幌站》《泡吧侦探》《编舟记》到《莫西干》,一路绷着冷幽默的扑克脸,扮演了这位在哥嫂家蹭吃蹭住的全方位废柴叔叔。 但作为雪男同学却坦然接受了这样一位亲戚。偶尔恰到好处地吐槽,偶尔出手提点,对于叔叔的谎言要帮衬着,在叔叔心灰意冷时及时给予安慰,让人有点怀疑这叔侄二人是不是互换了灵魂。据说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这个小朋友形象,剧中哥嫂“春山家”的生活桥段则是以作者父亲斋藤茂吉一家为模型创作的。想象了一下作者的童年时代,一定也有种柯南的跳脱感。 有一天,叔叔遇到了才貌双全的美籍日裔摄影师真木阳子,瞬间坠入爱河。可惜天公不作美,阳子要回夏威夷接管祖母留下的咖啡庄园。于是叔叔做了一个让我彻底震惊的决定,追着女神去夏威夷。天哪!这还是那个一天窝在小人书堆里的废柴吗?这货怎能如此有执行力!仔细想了想,终于从叔叔身上领悟出一个道理!生活碎片化才是执行力最大的阻碍。
你想,叔叔每天只做特定的几件事,他不刷手机,不上班,没有需要应酬的人,除了追女神这个目标之外他完全不做无效社交。反观我们,坐下看会儿书就忍不住刷刷朋友圈,要团购要淘宝,每天生活看似忙碌又丰富多彩,但睡前闭眼一想好像又什么都没干。每天想着早点睡,躺上床说我就看一小会儿微博,但每次都要困到不行才关手机,第二天又萎靡不振地去上班。禁不住想,像叔叔这样有大量的时间躺在家里空想的人才是人生赢家啊!
执行力的另一个阻碍是我们过于平庸的常识带来的无法取舍。喜欢就去抢啊,不去抢一次你怎么知道努力也没用?叔叔在去夏威夷这件事上虽然凭借奇怪的脑回路选择了最艰难的一种方式,喝饮料中奖。身为一个伪哲学家,他肯定没有计算过概率问题,也没考虑过是不是需要有备用方案。对于自己选择的方法充满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自信,但也正是一开始对去夏威夷之路的明确取舍,使他非常高效地在短时间内集满了贴纸,如果我是饮料厂方工作人员一定会被感动到的。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但从方法论上来说,快速取舍,全力试错,比起犹犹豫豫,踌躇不前来得更有效吧。暂且不要去看夏威夷之行的尴尬结果,毕竟这些应该都是掐指一算就意料之中的事。重要的是,每个废柴身上都有闪光点,叔叔的执行力值得我们学习。电影里还有只露了一个小脸的户田和宫九。另外,虽然我也很爱阳子姐姐,但不得不说看她演的美国人讲英语让我又看出了尴尬症。 2016年年尾日本电影周有惊无险地看了几部电影。一部是大友启史的《秘密》,导演虽然亲自出差来站台,但内容有些遗憾万分。接下来两部山下敦弘的作品,其中之一的《跨越栅栏》剧本改编自日本知名作家佐藤泰志的小说,小说还获得过芥川奖提名,但如果不是女主歇斯底里的吼声,我很可能就在电影院里一直睡下去了。
在要么困死要么尴尬死的两天后,《我的叔叔》的出现,仿佛就像是吃了三天水土不服的异域料理后来了碗真正浓稠适宜,米香四溢的白粥,简直甘之如饴。最近刚巧还看了深夜档的《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继上一季的《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后,山田孝之又和山下敦宏合作,一搭一唱堪称绝配,神经兮兮地拍着伪•纪录片。这次山下导演也作为主演出镜,作为尴尬届的高手,他在第2集的大学公开课上问出:“我的电影在戛纳是怎么被评价的呢,有没有成为话题?或坦率点说,我不能去戛纳电影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直球问题,搞得人家急忙尴尬圆场,看的时候笑得我把大腿都拍红了。虽说伪纪录片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总觉得这幕很可能是导演本色出演。 不完整不全面地总结一下山下导演的风格:一是现代青春题材居多,描绘生活日常,主角通常不会有什么特殊体质,都属“屌丝”。比如把《不求上进的玉子》里的玉子换成男生,过个几十年估计就长成“我的叔叔”这样了吧。善于给我们看某种无奈的现实,主人公常常有一种共同特质,好像心里想做些什么又不知道该从何努力。导演的电影舞台背景几乎没有大都市,全都在乡下小镇。关于这一点,他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如果拍摄地在东京的话,每天必须回家住吧?我不要,我想和剧组一起合宿。” 二是独特的留白。作品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单场景内多为一对一的互动。于是演员对白里常有“无言以对”的状况发生,产生出一种保持微妙距离感的对话。当然也有人批评他说留白太长不知所谓。导演自称已成习惯,而且还能用来抖包袱。结果这种独特的留白确实使得他的电影有种特别的节奏和冷幽默。据说导演自己创作的脚本里,留白会用“……”来标出,他还号称要挑战“不让人厌烦的留白极限是多久”,叫人扶额。 三是特写少,分镜少,长镜头多。对此山下导演的解释是“人类很滑稽,如果能退一步观察,看出来的世界更好玩。不用特写,更能表现人类的呆傻”。同时他希望通过长镜头使演员的演技看上去更自然,这点和巴赞倡导的叙事真实性有些接近。虽然在景深方面,山下导演倒没什么特别执着的倾向,长镜头也以橫摇横移为主,但至少在尽量不对空间进行分割这一点上,和巴赞是非常一致的。我很喜欢《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里每次都不一样的开场片头的长镜头。 有人把山下敦弘叫作日本的贾木许,确实有相似之处,电影叙事都很松散,剧本风格也简洁寡淡。贾木许强调只有故事不断做减法才能让观众注意到空间的存在和人物之间微妙的情绪变化。两人的剪辑风格也比较像,多固定机位,一场一镜,很少有多机位剪辑,让人猜想是否因为金费不足?想起某段山下敦弘对自己电影的评论:“反正这就是个普通的故事,也不需要用什么特殊手段。” 四是脱力感或者尴尬感。之所以说尴尬,是因为导演力求在脱力的同时,也不让电影的气氛完全沉入谷底,偶尔通过一些活动插曲让故事重新浮起一点,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境地。比如2005年的《琳达!琳达!琳达!》,讲的是一个四人少女乐队参加学校的文化祭,虽然表演成功了,但乐队也没因此爆红,这些年轻人一起度过了开心的瞬间,好像知道了些什么,又好像没有。结局四人人生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这个文化祭现场,都没有特写分镜,永远是同框的长镜头。 一般讲乐队的故事,主题都会要收获些什么吧。比如通过集体活动一起成长了,最后获得了文化祭的什么奖,再不济,至少最后表达一下音乐技能获得了提升等等。导演还真就什么都没有,就这样普通地结束了。他说:“他们和我的电影一样并没有成长。而且人这一生到底有没有成长过也没人知道?人生的一个一个节点,你问问自己懂了么?主人公可能有时会有些醒悟,但在醒悟后,他一定会再次醒悟当时其实完全没醒悟。如果只在第一次醒悟时就结束,这种电影内容我不是很喜欢,简简单单地感悟人生,有这种事情吗?”比如《琳达!琳达!琳达!》的结局,一般常用的拍法,可能会以四个女孩子勾肩搭背的照片来完结,但山下对这种拍法嗤之以鼻,因为这会使观众产生如同童话故事般的错觉,好像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一样,这四人肯定一直都是开开心心的朋友。山下说:“实际考虑一下的话,这四个人一定会分开,各自走上自己的道路。乐队里还有个韩国人,韩国人肯定要回韩国。”有些人读出山下电影的间离效果,我觉得一点也不间离,简直太TM真实了。 其实谁不是生活在尴尬里呢。有人歌颂勤奋,必有人歌颂不求上进,不管你是追求名利还是懒惰度日,都不免遭遇尴尬。叔叔遇到尴尬怎么办?他会沉默一阵后说:“WOW!”
你看一切都化解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