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居家男人 The Family Man(2000)

简介:

    1987年,踌躇满志的杰克·坎贝尔(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告别女友凯特(蒂娅·利奥尼 Téa Leoni 饰),只身前往纽约打拼。13年后,杰克已然成为华尔街炙手可热的投资经纪人,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生活奢侈优渥,身边美女如云,俨然一个完美无瑕的成功人士。然而,就在圣诞夜节的前两天,杰克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他一觉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新泽西老家,凯特成为他的妻子,两人更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全新而对立的人生让杰克无所适从,而他终将在金钱和亲情间做出抉择……

演员:



影评:

  1. 选择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环境是可以磨钝一个人的棱角,失败是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但是,什么都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这个性格,或者说本性,经过童年少年之后,就基本完成定性了。

    所以当凤凰生在鸡窝中,会压抑,会挣扎,会努力展翅飞向天空。或者带着折断的翅膀,缓慢而痛苦地死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个例子并不试图比喻两个杰克两种生活孰优孰劣,只是说,人各有命。而很多事情,都是出自人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是已经定型的本性引导的。

    但是没错,我仍然想说,头一个杰克是凤凰。

    这不是一部拍得很差的电影,事实上冲着凯奇和片中的小姑娘就不该给那么低,我这个两星是给剧本的,因为有个巨大无比的bug,就是头一个杰克和后一个杰克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头一个杰克,像他说的,凡事有规划,从不怀疑,从不遗憾。成功之后也没见他有多么孤独,他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硬是要说他不懂人世之美,把他丢进柴米油盐尿布堆里。给他看很多后一个杰克的回忆,照片,录影带,等等,不断给杰克洗脑。同是也对观众洗脑,说,看,这个男人应该是这样这样的,多么好。

    可是他为什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因为符合大部分人对生活的温馨想象?对幸福定义的普遍认同?因为这个杰克更好?

    不熟悉吗?这种感觉。从小到大就有很多人告诉你,你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希望你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样子会让你生活得更好。做个好孩子,好男人,看,你也可以做到这么好。这样很快乐不是么?

    好,把你自己想象成杰克试试看。强制你从第一个到第二个,你会喜欢么?你喜欢?好。那么带着这喜欢的心情,现在强制你从第二个到第一个,你喜欢么?总之,你被告知你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的,你应该是那样那样的,你需要改变。你改么?

    记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需要改变的,是你了解并认同的那个你自己。改变的方向,是别人说的另一个“你”。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不同。

    有趣么?你玩儿么?

    影片一开始就强制设定了一个潜规则:去伦敦,离开一年,俩人就一定会掰——可是请想一想,为什么?如果换两个人也会这样么,还是说天下所有的情侣都这样?好吧,两人的确掰了。转眼十三年后,拍到功成名就的杰克还是单身一人。除了凯特他就遇不到可以娶的女人了?就他的身份地位而言,不可能,只能说明他不想结婚。比起爱别人,他更爱自己。财富。地位。自由。从机场开始就是。

    这才是第一个杰克。

    好吧,假象生活中还有一段。他在轮胎店里遇到了大boss,于是靠口才和自信争取到了主管的工作。他想要更好的生活,在带凯特吃大餐的时候,他吃一口美食幸福地闭上眼睛说怀念这个滋味,他现在会爱了,会在爱自己的同时爱自己的家庭了,他想带自己的家庭一起过好日子,不用把超市的蛋卷当做天下美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上限,认识到并知足是幸福的,比如你偶尔奢侈一下的话能买一套二手的西服,那么穿上它的时候是幸福的,ok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当你有量身订做属于自己西服的能力,却只能穿二手的时候,这不叫幸福。

    杰克知道自己的能力,他试图改变这一切,然而凯特开始洗脑,说着本来在这里整个家庭能够如何如何幸福,最后做出牺牲的姿态,说因为爱你,我可以牺牲还有122次贷款的房子,孩子的好学校,习惯了的生活……

    她的男人展开了翅膀,她却觉得自己是在为了爱委曲求全。这个角色本身就过分单薄,她总是显得可怕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有时候简直近乎没心没肺,比如吵架之后马上又能巨开心,她男人都失魂落魄到那样了她还不曾察觉。她的幸福,是男人为了她不断牺牲,她也回报以巨大牺牲(如果不嫁给你,我也许也会很牛逼云云。虽然的确也可能是。)她的幸福,是男人浪漫无比,生日时候要唱歌,做爱之前要说我爱你。这也都ok没有问题,除了一点:杰克不是这样的人。纵使洗脑完毕,他仍然想要飞起来,他不想在超市买袋盐都要想想贵贱,不想变成一个“顺其自然,得过且过”的人。虽然后来说他变了,按照电影剧本来说。

    这很悲哀。每个人都有梦想,为什么当这梦想是爱情和家庭会觉得高尚,而是事业时就那么不堪?甚至很多人会同情之就像同情剧中的杰克:没错你很富有很能干很牛逼但是哈哈你不懂得友情爱情家庭你很孤独你只有露水情缘没有女人真正爱你连圣诞节你都得一个人过你甚至没有人情味大过节的叫人上班开会因为你自己就不懂情——我最满意的,就是开头并没有把杰克拍成一个可怜兮兮的高处不胜寒的男人。事实上,他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方式,美食,旅行,女人,事业。并且,很满意。

    此片却要对一个曾在Kenai河中泛过舟,在西班牙参加过奔牛节,在Mojave沙漠高空跳过伞的男人说,no,no,no,这不叫幸福,幸福是和一帮铁哥们儿满身臭汗地打保龄球。

    我更不能明白的是,幸福生活,为什么就一定要是平凡的。这是另一个强制设定的潜规则:有钱人不懂幸福。平凡的幸福家庭生活,会被强大的工作能力毁坏,当你焦头烂额地卖一堆轮胎回到家,会因为一个蛋卷幸福,但当你自信满满地完成一次上亿的并购回家,你那可怜的太太就不知道该怎么和你一起分享这样巨大的成功了,因为一个蛋卷不能满足你了,而她只知道蛋卷。她害怕,害怕你能力太高,就拘不住了。吃完蛋卷等孩子睡了做爱是幸福,喝完香槟庆祝后做爱也幸福,但没有前者境界高,何况有钱人都是万恶的,他们一定会养小蜜,包二奶,太太只能在家里修指甲养狗养小白——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宇宙真理了么?是先有这种状况再有此潜规则,还有在这种潜规则说法下推波助澜万人默纳下心安理得状况频出?

    潜规则,很多时候只是当事人的借口,非当事人的意淫。它不是真理,不是必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什么叫做随机与偶然,更不能了解什么叫做决定论。

    按理说这片应该把会选择飞去伦敦的人改造成一个会从伦敦飞回来的人,但是至少我不是。不是我会选择飞去伦敦,而是到剧终,我仍然认为杰克应该选择去伦敦。

    让一切what if见鬼去吧,如果有个上帝的使者真的百忙之中来帮你what if,请告诉他,谢谢。因为你的方向已定。即使在这个点发生偏折,也一定会在之后的某个点,再次偏折,拐回。生活永远是自己选择的,只要在选择的时候,对自己的内心忠实。绝不怀疑,也绝不遗憾。
  2. 记不清楚这是第几部让自己陷入沉思的Nicolas Cage电影。只记得上一次看完后失神许久的状态出现在the Weather Man观后。

    Jack是华尔街上一家投资公司的president,标准的金融界成功人士,青年才俊。开一辆银色法拉利,在市区最高档的公寓楼拥有面积超大的住房,宽阔的步入式更衣室,视线极佳的观景卧室,挑选西服的起步线是Zegna。在公司里,在投资市场上他呼风唤雨心想事成,在个人生活上他阅尽天下美女,从不将relationship严肃处理,面对初恋情人久违的电话他可以泰然自若的不予理睬。除此之外,他与住所楼下的门卫,楼上的贵妇,公司lobby的门卫都保持很好的关系。总而言之,Jack的生活完美无暇,满足作为一个男人的最大梦想,他几乎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然而。故事总有然而。

    圣诞夜在便利店的一次偶遇,使得Jack第二天在郊区的一所有四间卧室的普通住宅醒了过来。身边睡着个自称为妻子的女人,which实际上是他早已分手的初恋Kate。瞬间Jack成为了一个轮胎销售员,有了两个孩子,一所二流的住宅,几个邻里的,人到中年开始发福的朋友。他慌不择路的套上半旧T恤,开着岳父的凯迪拉克冲回市区,却发现那里早已没有一个人认识自己。

    从开始的彻底迷惘抓狂,到慢慢去接受这样一个普通中产阶级男人的,以家庭为重的生活。Jack在经历重重挣扎后,渐渐明白生活的真谛。从面对小儿子的尿布手足无措,面对自己的廉价衣橱大皱眉头,面对邻居老婆调情的跃跃一试到后来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疼爱,到习惯自然的穿上廉价衬衣打上廉价领带,再到认认真真重新爱上一次自己的老婆,Jack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终于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然后,他却从这一个glimpse中醒了过来。重新躺回到自己昂贵的,充满现代设计的,冰冷孤单的单身公寓中。他回到了自己曾经洋洋得意被万人羡慕的生活中,但却再一次陷入失落之中。他的生命中真正想要甚么,在乎甚么,此刻已经不言而喻。

    在川流熙攘的机场中,Jack作出了努力和选择。他用详细的,对那样一个家庭生活的描述留下了即将登机的Kate。Just a cup of coffee...两人在机场咖啡吧畅聊至深夜,窗外大雪纷飞,而我们知道,这一对人的命运,自13年前在机场被改变后,将在13年后的这个夜晚再次在机场被改变。。。。


    这是故事主人公Jack命运的奇遇和转折。那么,每一个看过这个故事的我们呢?每一个普通的,没有机会再做一次选择的我们?每一个打领带穿西服日日奔忙于各大写字楼办公间意气风发的Jack,每一个名校金融系毕业却早早结婚生子,早早发了福,早早开始在周末捏着折扣券拖家带口上超市的Jack?每一个名校法律系毕业却早早结婚生子,早早身材变形,早早被家务琐事缠绕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在柴米油盐的Kate,每一个衣着简洁时尚,工作环境优雅高贵,身份地位兼备出差也是巴黎米兰这种目的地的,新时代女性Kate?

    有多少人在喧哗物质的背后麻木茫然;有多少人在平淡生活的间隙后悔神伤;有多少人相比较起清晨儿女熟睡中的笑容,更愿意享受上万元西服,800美元一瓶的红酒和高档法国餐厅带来的快感;又有多少人面对豪宅名车,美女珠宝,却宁愿做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沉浸于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满足于跟爱人一起变老的平淡幸福。。。

    有多少人,面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可以响当当的说“不后悔”,可以不屑提及“假如”,“如果”这样的词汇,有多少人??大多数时候,显赫的我们只埋头纸醉金迷装腔作势,平庸的我们忙于满腹牢骚安于现状,单身的我们羡慕出双入对,结婚的我们苦于七年之痒,健康的我们想要瘦骨嶙峋,衰老的我们渴望青春重回,物质的我们想要梅妻鹤子手握卷轴退隐山林,清贫的我们想要一夜暴富以尽孝道夫道父道。。。。可是有多少个我们,是在真心实意的,天长地久的热爱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有的选,更多时候没的选。平凡人的生活本来便是无奈多。这样的电影,主题有指点生命真谛的意思,Cage却诠释出了几分戏如人生,人生却不如戏的恍惚与无奈。这是他的魔力。

    每日苦于纠缠类似于生活目的这般问题的自虐人士之如我,五颗星推荐;不安于现状牢骚满腹的成功人士野心人士,四颗星推荐;真实的幸福感存在于每一天实打实生活中的稀有人士....请为了以上自虐人士和成功人士以及野心人士,继续过好您的幸福生活吧,电影无聊时再说。
  3. 一边是华尔街翻云覆雨的金融精英,强悍、冷漠,但充实——一个能看透圣诞节根本就是个“生活很美好”的假象推手的人,完全有资格说出自己“什么都不缺”了。

    一边是拼死拼活半辈子赚了四间屋双卫浴的房子、事无巨细的奶爸、老婆替人做公益律师,靠自己在专卖店推销轮胎的收入养家、连套正经西装都买不起的的Loser……

    如果J在大学毕业时被K挽留住,没去进修一年,他就不再是精英,而是那个Loser——第一次被K的爱情拖累。

    最关键的是,J穿越以后完全有能力带着全家回到华尔街,结果被K用“孩子习惯了乡下的学校,纽约不适合他们生活”为由拒绝。。。J竟然“幡然醒悟“然后跟着她回家了——再一次被所谓爱情拖累。令人抓狂啊。

    完全志趣不同的两个人结合的悲剧,就是这样,一个迁就另一个,改变自己的性格爱好生活方式甚至人生追求……在这片子里竟然美其名曰”领悟到什么是爱“。。。。

    家庭与事业完全是可以相兼的东西,在这片子里变成了矛盾的对立面,然后赞美这种充满南辕北辙痛苦的爱情反面教材,竟然还感动了那么多人,都是些没谈过恋爱的傻孩子吗?还宣扬平淡过小日子才是好,有钱有权就得冷感——这观点不但陈腐,还那么泛酸。

    况且,私以为,有能力的人会从事业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只有没办法打拼事业的Loser才把自我价值转而放在全心经营一个家庭里,把宝押在不知哪朝哪代的未来。。。生孩子谁不会呢??即使没养好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我全心全意去爱它了——看吧,Loser们拿爱当借口的一生啊。
  4. 一个平静而失意的下午,任由电影感动。一个好的电影可能不在于带来多少欢笑,带来多少泪水,而在于它是多么的让人回味,并且难忘。《居家男人》推荐给拼尽了青春换取所谓成功,在摩天大厦下孤单,在地铁人海中拥挤,在泡吧喧嚣后落寞,把爱情与回忆交付拼搏的人们;可能你在宽敞的办公室内享受着成功的欢愉,可能你在迈向成功的路上欢欣鼓舞,也或许最惨的是你在茫茫黑暗的绝望中品味苦涩,都请你看看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会发现,有时候“成功”并不是我们所想像中的那样,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往往没有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是盲从了社会的庸俗标准。 而片中让人感到温馨而快乐的是,Jack在可能的另一种生活状态中,在Kate以及可爱的孩子Annie and Josh的陪伴下,又去追寻曾经的美好与平静。因为此时Jack明白了,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平静,而不是优越与炫耀,也不是金钱与地位,或许忙碌的我们应该看到,至少,获得那一下午的全身心的放松,与品尝自己拥有的。那里,应该有甜蜜的味道。 Kate在Jack找到新工作的时候,对他说过下面这感人的谈话。 Kate: When you got on that plane, I was sure it was over. I left the airport afraid I'd never see you again. And then you showed up the very next day. That was a good surprise. You know, I think about the decision you made... maybe I was being naive, but I believed that we would grow old together in this house. That we'd spend holidays here and have our grandchildren come visit us here. I had this image of us, all grey and wrinkly, and me working in the garden and you re-painting the deck. But things change. If you need this, Jack, if you really need this, I will take these kids from a life they love and I'll take myself from the only home we've ever shared together and I'll move wherever you need to go. I'll do that because I love you. I love you, and that's more important to me than our address. I choose us. 而Jack在飞机场追上要离开去Paris的Kate时候说: We have a house in Jersey. We have two kids, Annie and Josh. Annie's not much of a violin player, but she tries real hard. She's a little precocious, but that's only because she says what's on her mind. And when she smiles... And Josh, he has your eyes. He doesn't say much, but we know he's smart. He's always got his eyes open, he's always watching us. Sometimes you can look at him and you just know he's learning something new. It's like witnessing a miracle. The house is a mess but it's ours. After 122 more payments, it's going to be ours. And you, you're a non-profit lawyer. That's right, you're completely non-profit, but that doesn't seem to bother you. And we're in love. After 13 years of marriage we're still unbelievably in love. You won't even let me touch you until I've said it. I sing to you. Not all the time, but definitely on special occasions. We've dealt with our share of surprises and made a lot of sacrifices but we've stayed together. You see, you're a better person than I am. And it made me a better person to be around you. I don't know, maybe it was just all a dream. Maybe I went to bed one lonely night in December and I imagined it all. But I swear, nothing has ever felt more real. And if you get on that plane right now, it'll disappear forever. I know we could both go on with our lives and we'd both be fine, but I've seen what we could be like together. And I choose us. 当幸福与成功需要你抉择的时候,你一定要问问你自己,你想不想说出那句:I choos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