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七天丧期 שבעה(2008)

简介:

    1991年,在以色列,一个犹太家庭的一个兄弟去世了,全家人来到死者的家里,在老母亲的带领下举丧7天。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犹太教的传统,不准吃肉、所有的镜子都必须遮盖起来、不能离开公用的厅堂……。在封闭的空间里,气氛很快变得非常沉闷。兄弟姐妹加上各自的配偶,日夜被迫互相忍受,抱怨和争吵不久就取代了哀悼,压抑多年的金钱争执、怨恨、尚未愈合的创伤重新浮上台面。本片以幽默和自嘲手法描述一个犹太家庭,今年5月曾在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周”单元作为开幕片。

演员:



影评:

  1. (芷宁写于2009年7月13日)
       在葬礼这样的特定场合下,平日里不怎么朝夕相处的大家族成员们被迅速聚集了起来,此时他们的内心和精神一样的疲惫、一样的脆弱、一样的失调,理智克制和表面上的和睦也被逐步绞杀干净,于是种种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矛盾纠葛便乘虚而入,且很容易被激化。金钱、利益、人情、血缘、立场、人性在此时都被丧礼所形成的莫名气场放大,仿佛一枚枚不定时炸弹,只要稍一碰触,就会引发大面积的家庭“群斗”。
       这样的戏码不论在现实还是在光影世界都屡见不鲜,以色列影片《七天丧期》便以紧凑有序、幽默自嘲的手法聚焦了一个犹太大家庭的特殊时段,所表述的也是一样的家庭琐事——服丧7天,9个兄弟姐妹及其家属、朋友汇集在不大的灵堂里为逝去的兄弟守丧,于是那些累积的微妙怨愤开始变本加厉,继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感触的人间事。
       在感触的同时,又因影片所具有的自嘲式呈现手法而显露出诙谐调侃的一面,如,因身处特殊环境下,随时都有警报四起的可能,于是参加葬礼的人们每人携带一个盒子,里面装有防毒面具,当悼词进行的悲伤感人时,骤响的警报迫使众人匆匆带上了防毒面具,令整个画面颇显怪异,有点后现代的味道。再如,前来凭吊的的街坊大妈们从一进门就高声哀号,一路哀号到死者健在的老母亲跟前,俯下身,继续高分贝,此哭丧声如同职业哀号者一般,令人惊异。
       影片所反映的家事不算新颖,但所幸细节不俗,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出场人物很多,却丝毫不显凌乱,还将每个人的身份、怨念、诉求和彼此的关系罅隙逐一展现,可见该片导演、编剧之一兼饰演片中薇薇安一角的罗内特·艾尔卡贝兹是个很有章法的人,在有限的时长内,交代的清晰明了,详略得当,其中的家庭矛盾不仅涉及手足的亲疏远近,更触及曾经的合伙和帮助。
       在他们为兄弟守灵期间,观众看到交错的爱恨纠葛,每个人都有不满,每个人都有需求,兄弟中有的有参选市长的野心,有的工厂面临倒闭,有的债台高筑,有的自私偏狭,有的情感失和,老大甚至把其中的几个兄弟召集起来背着大家开小会,唯一的两个姐妹却彼此积怨颇深,互看不顺眼,久已不说话,大嫂的独居姐姐前来帮忙,目的在于引起这家的朋友、某个不错男人的注意,然而此人的心明显不在她这里……
       所有酝酿已久的宿怨、抱怨、埋怨在不断地悄悄翻腾着、富集着,不断挑战着守丧人们的抗压底线,终于一天夜里,当兄弟姐妹们头顶头地躺在厅里休息时,姐妹俩终于呛了起来,继而引发了“大规模冲突”,每个矛盾都被撤去了遮羞布摊开来示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滔滔不绝,似乎都有海量的委屈,仿佛自己是手足中最不幸、最隐忍负重一位……
       这一令人揪心不忍的场面定格于一个更令人揪心不忍的近景——坐在一旁默默守丧的老母亲,眼看着儿子女儿儿媳们相互指责甚至扭打了起来,神情是那么的悲哀无助,一种空前的酸楚从画面中迅速蔓延开来,并直达观众心底。当老母亲终于一耳光挥向大儿子后,全家才猛然意识到聚在这里的原因,开始真正地哀悼起逝去的兄弟,泪水四溢……
       除去出殡埋葬的画面,影片其它场景都在一所房屋内进行,于大厅、走廊、厨房、洗手间、楼梯、楼上小卧室间转换,令各场景片段略有舞台感,但确是适合这部影片的手法。此外,适宜的台词和大量固定机位的设置,让这个人物群戏凸显出光影制造的优势来。
       在封闭的空间里,影片给出了这么一部滋味特别的生活悲喜剧,通过该片,观众还能感受到犹太人的丧礼风俗,如不能吃肉、不能身着鲜艳的色彩、所有反光的东西包括镜子都必须遮盖起来,集体在灵堂里过夜等等。
       当然,服丧时的争吵解决不了积压已久的问题,尚未愈合的创伤还在,它们只是借机爆发了一回罢了,此后,人们还得奔各自的生活去,或许下一个相聚时刻,又会再爆发一次家庭冲突,无他,这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
  2. 一场围绕警报躲藏而又最终爆发的家变。

    相比危险的外界(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飞毛腿导弹时不时送来的问候),这个家族的内部更是积蓄着一股股的不和谐之音。极其压抑沉闷的室内小景别里,每个人都在谈论着不在场的那个人,指责着他对赞礼的不尊重,抱怨着自己在财富分配上的不公。

    犹太的严苛传统在这些迅速积聚的不满情绪下是非常脆弱的。兄弟姐妹们和他们的配偶得全部挤在地板上睡觉,所以玻璃制品得盖上布,一切只为作为亲人的生者能团结能对死者给予最深切的哀悼。但当亲情只剩尔虞我诈,当某个兄弟等待着婚姻破产边缘的弟媳,当所有人只等待一个可怜的替罪羊把导火索点燃,严苛的传统也不过就像给死者的最后一铲泥土,盖圆了,自然就可不必在乎了。于是,积蓄的矛盾,最终在一个夜晚入睡前,从维维安和西蒙娜的不合中爆发了。

    仅需一个10多分钟的长镜头,就可以给这些亲人们一个本性毕露的话剧舞台。一个个和事佬接力般地被下一个指责为虚伪,你刚开口要求对方尊重,下一个人就驳斥你还好意思谈尊重,而他或许是你的债务人,或是忍了你很久的枕边人。

    唯独一家之长的老母亲,忧伤地看着这个舞台上的一切。只有她才是对死去的儿子最通心的人,其他人痛心的只是钱财以及为什么自己不被理解。

    电影首尾,都有飞毛腿来袭的警报。人人手中都拿着那个自我保护的防毒面具,就像丧期中男人们离不开犹太圆帽。只有老母亲,坚持不戴上这让自己面目全非的面罩,她只想离儿子更近点。
  3. 七天服丧期,九个兄弟姐妹加上他们的家属、朋友,上演了一部悲喜剧。对于以“家国”概念作为社会首要性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事情可谓相当熟悉(可能因为计划生育,以后这样剧码会有所转移),无外乎钱、情以及人性在血缘这个附属条件下的变异。

    虽然大家族的纠葛不是新话题,但是要在100分钟内交待人物、情节还是相当不容易的。编导演可以说做得不错,从一人、两人、三人、四人到多人场景全都是采用固定机位;而不断的采用姓名直呼也比较好的解决了人物对号;巧妙的台词将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一并摊出;虽然各个片段稍显舞台感,但整体紧凑的人物转换却凸现了电影的优势。

    但是一遍观影只能表皮的体会各民族共通的人性,作为非本土人士,那些风土人情和人物关系所展现的深层民族性、时代性只能有个感性的认知。

    2009-05-19
  4. 喪禮本來就是只對生的人有意義,
    透過儀式連結再確認些甚麼,
    確認仇恨,討厭,喜歡,感激blabla那堆"親戚不計較"裡的東西,
    恨或排擠, 喜歡或接納,包容或反省,
    提醒人們在這種時後拿出智性處理這一堆家庭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