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毕加索的奇异旅行 / The Adventures of Picasso
导演: 泰治·丹尼尔森
主演: 约斯塔·埃克曼 汉斯·阿尔弗莱德森 玛格丽塔·克罗克 莉娜·奥琳 伯纳德·克理宾斯 威尔弗里德·布兰贝尔 Lennart Nyman 帕尔·奥斯卡森 Elisabeth Söderström Birgitta Andersson 芒努斯·黑伦斯坦 Sune Mangs Yngve Gamlin Lisbeth Zachrisson 莱娜·尼曼 Tom Younger Rolv Wesenlund 斯文·林德贝里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上映日期: 1978-05-20(瑞典)
片长: 115分钟 IMDb: tt0078084 豆瓣评分:8.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毕加索的奇异旅程》是导演泰治·丹尼尔森的作品。作为一部在1978年上映的瑞典电影,它的创新以及开拓性令人震惊。这部影片用无厘头的手法恶搞了毕加索的一生,其中几乎没有真实的成分,就像是用毕加索以及他一生中结识的人物名称上演了一出荒诞剧。电影从“毕加索”童年讲起。早在童年时代,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表现出绘画的才能,于是被送到马德里艺术学院培养。他成了画家,但在巴黎生活十分清贫。但当他被斯坦恩赏识后,就声名鹊起并开始赚钱。在巴黎这个繁华的地方,他结交了当时法国文艺界许多著名的人。后来他来到美国,美国的艺术品禁令让他只能非法售卖绘画。被查获后他被处以死刑,但由于电椅出了问题未能执行。转眼又到了二战时期,电影仅用毕加索家中场景就描述出了外界战况的变化。毕加索老年后已经成为了著名的“商标”,但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毕加索最终选择了逃离。 即使不去看这部电影的深层次含义,仅仅在无厘头的搞笑上它已经做得很好。在电影开头,当我看出毕加索的妈妈好像是男性出演,就不由笑了。这也一开始就奠定了并不严肃的基调。除了电影中人物夸张而不现实的表达,还有很多埋藏较深的笑点。比如说电影中有大约十种语言,但除了瑞典语的叙述外,很多都在胡说八道。甚至是瑞典语也是,比如毕加索的父亲接起电话,嘴里却说着:“Hur fan ska jag veta det?(我怎么知道?)” 比如影片中的Don José敬礼时并不是说的“Heil Hitler”而是“halvliter”,这在瑞典语里是半升的意思。再比如说芬兰歌手反复在唱的歌曲,其实是一篇鱼和鲜肉的食谱。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个镜头,就是毕加索爱恋芬兰歌手,所以有那个女孩子的世界是彩色的,没有就是黑白的。这种镜头表达非常打动人。 这部电影并不是仅仅只有无厘头的搞笑,它处处都有暗示和隐喻。我觉得它的主题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毕加索为线索,用画家的心灵世界夸张地表现那段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现象。其二是以片中的毕加索作为一个艺术家,或者说是现代艺术家的代表,进行了对于艺术家这一职业身份的探讨。 先看第一个方面,电影采用了一种非常超前的叙事手法。许多情节虽然乍看荒诞,但却体现出艺术家精神世界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用这种手法,电影展现了许多历史大事件。比如电影将二战时期浓缩在了毕加索的家中展开,一开始是被迫害的犹太人等人来他家中避难。而后来二战结束了,需要躲藏的反而是他加入了党卫军的父亲了。还有就是影射美国progressivism这一运动,美国禁酒运动后的艺术禁欲期,毕加索前往的地下艺术市场伪装成酒吧可能是在影射这一点。可能正是因为在荒诞的表演背后有事实的支撑,当时这部作品在美国上映时经过了剪辑。 另一个方面,这部电影以“毕加索”为模板,对艺术家的身份进行了探讨。 首先,艺术家一定要有天赋,影片中的毕加索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艺术的才华,并且被他父亲所欣赏。 其次,艺术家的培养需要大量艺术技能的训练与积累。很多现代艺术我们不能理解,但它们之所以是艺术,正是由于创作它们的艺术家得到了认可。而认可正是由于他们基本技法的成熟,就像影片中的毕加索在马德里求学时,他对于古典技法的把握是很出色的。现实中的毕加索也提到过:“我在十六岁时就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他少年时期的《科学与慈善》这幅作品也佐证了这一点。 然后,艺术家需要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就像是影片中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或者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等。正是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使毕加索独一无二。 最后,在影片中也处处暗示到,在如今艺术家的成名离不开宣传与炒作。初到巴黎的毕加索无人问津,但是当他的父亲将画悄悄吊在了一个画展上,立刻就得到了赏识,那是因为在那种环境下,人们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展出的一定是好作品了。更不要提在影片后部,毕加索甚至成为了一个品牌。这也反应出在当今世界,艺术品商业化已经不可避免。 这部电影处处在写毕加索,它通过毕加索标志的条纹衫、秃顶以及和平鸽等意象,处处强调着毕加索的真实性。整部电影却连一幅毕加索真正的画也没有出现,处处与真正的毕加索划清距离。也正是因为处处暗喻着真实,又将一切隐藏在无厘头搞笑之下,反而加剧了它的深刻,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
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
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啊!”
“那你懂吗?”
上面这段话的真伪我没有考证过,但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毕加索的画不太好懂,二是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就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普通人看的。毕加索的画是画给谁看的?或许这并不重要,而且他也不在乎。
本人从小对绘画很感兴趣,自学过国画,也上过一段时期的素描和水彩课,算是对中西方绘画有那么一点了解。但要论到给我最大震撼的画家,那还是非毕加索莫属。相信无论是谁第一次看到类似《亚威农少女》那般棱角分明、狰狞可怖、充斥着原始、狂热甚至邪恶气息的画作,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惊悚神奇,简直是颠覆了过往对绘画的理解。曾经读过一本毕加索的传记,里面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给予他的评价——他是一座火山。
在艺术上,毕加索确实是一座能量巨大的「火山」。他一生一共留下了三万多件作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着风格,还始终保持着高水准。同时,毕加索不仅多产,由于他是印象派之后最重要的画家和艺术家,因而在学术与市场上极受追捧。据统计,在全球最贵的四十幅画中,毕加索一人独占十幅。最近的一个交易纪录是美国对冲基金之王史蒂夫·科恩以1.5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他的名作《梦》。与穷困潦倒的梵高不同,毕加索一生辉煌,还是有史以来首位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画家。
面对这么一位艺术家,他的传记应当怎么拍呢?在数月前看过的《透纳先生》里,导演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平民化的画家形象。但在1978年瑞典拍摄的《毕加索的奇异旅程》中,编导用另一种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巴勃罗·毕加索,充满了荒诞不经和无厘头风格,用编剧的话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虚构的。记得差不多二十年前第一次看此片时笑到肚子抽筋,然而现在看来,它在不真实中却处处标记着毕加索真实的人生轨迹,在荒唐中又处处体现着现实的无奈,令人回味无穷。
毕加索自幼就很有艺术天赋,而且喜欢沉浸于漫无边际的幻想,这一点不仅贯穿了他的一生,也主宰了整部影片的风格。极度的夸张、变形、扭曲、错位,从毕加索出生开始,《毕加索的奇异旅程》便满是出人意表的桥段。你以为是女人在生产,其实是男女在欢爱;毕加索看似笨手笨脚,却反而借助背带裤和树枝干翻了两个强盗;你觉得毕加索在画一幅正常的肖像,没想到镜头拉远只有火柴盒大小;死而复生的父亲;热情奔放的母亲;横着离开月台的火车;费了半天劲才让法国女房东明白要的是水……毕加索用来作画的唯一一只苹果被远道而来、饥肠辘辘的父亲啃得只剩下果芯,于是立体主义诞生了。
虽然影片虚构甚多、无厘头甚多,但许多重要的情节和元素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影片中毕加索刚到巴黎时一贫如洗,只能在街边马戏团临摹那儿的演员,而现实中的毕加索很喜欢看马戏以及其中的小丑,可以连看几晚也乐此不疲;又如影片中有一段毕加索为一个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服装,还同一个女演员产生了情愫,而现实中毕加索的第一任妻子就是芭蕾名伶,且是个俄罗斯贵族的后裔;再如影片中出现的那把吉他,其实就是毕加索在1926年创作的艺术品,而那个夸张的化妆舞会,实际上是毕加索曾主持过的税务员舞会等等。从这些行散而神不散的一个个小段落里,可以大致了解到一点毕加索的真实经历。
《毕加索的奇异旅程》中有很多女性角色,而且大多与毕加索有感情上的羁绊。事实也是如此,毕加索不光是艺术上的「火山」,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也不断喷发着炽热的火焰。他一生风流,经历过两次婚姻,拥有至少五位情人,其中两人在他死后自杀,甚至到70岁后,毕加索仍与很多年轻女子保持着亲密关系。这些女性不仅是他生活中的伴侣,也在艺术上给予了他很多灵感,他将对这些女性的迷恋、狂热、紧张和愤怒都倾泻在画布上。毕加索承认把女人分成了「女神」和「破门垫」,但遗憾的是,几乎每个女人都从激发其创作灵感的「女神」沦为了「破门垫」,逃不掉被抛弃的命运。
影片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毕加索的罗曼史,但从他与不同女人交流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到出众的调情手段。英雄救美时私定终身的多萝蕾丝、大街旁会唱高音的女招待、俄罗斯芭蕾舞女演员、只会唱一首歌的芬兰女歌手、美国女商人古根海姆夫人、里维埃拉海滩上挤眉弄眼的女人、还有晚年遇见的多萝蕾丝的孙女,都统统把一缕情丝系到了毕加索的身上。然而,影片中的毕加索没有与其中任何一人走到最后,或许正应了现实中他的一位情人说过的话:「他既不爱他的妻子,也不爱他的儿女。他只爱一样东西——他的绘画。」
当然,本片也没有忘掉毕加索同志的左派情结,以及与战争和平的那些事。影片分别用「毕加索与街头清洁工的阶级情谊」、「两位酷似希特勒和丘吉尔的画家之间的争执」、「毕加索用各种伪装手段帮助革命志士躲避纳粹的搜索」等桥段加以表现。事实上,毕加索对于战争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立场始终是极其鲜明的。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格尔尼卡》便是为控诉德军暴行而创作的,至今仍是重要的反战符号。当年曾有纳粹军官看到此画时质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不料却被大师斥道:「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巴黎解放后,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成了共产主义的宣传者,出席各种大会。由他设计的「和平鸽」被用于1949年的世界和平大会,并成为了之后全世界通用的和平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另一个重要角色,由本片编剧亲自饰演的毕加索的父亲何塞。从何塞死而复生开始,他似乎已经不再仅仅作为毕加索父亲的形象了。他像一块永远扯不掉的狗皮膏药,死死贴在了儿子的身上。每当没钱的时候,总会回到毕加索的身边,利用这棵「摇钱树」谋取利益,包括变卖毕加索的头发。直到毕加索两鬓斑白,何塞还依然健在,继续榨取儿子的价值,比如贩卖印有毕加索绘画或签名的各种商品,甚至在儿子去世之后还向上门凭吊的人收取门票。这显然影射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经纪人与商人,为了金钱而肆意践踏艺术家和艺术品,夸张而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吸血鬼的本质。
《毕加索的奇异旅程》虽然名气不大,却堪称后现代主义喜剧电影的典范,用新颖的解构对毕加索的一生进行了重新诠释,让人联想到张建亚的那部《三毛从军记》。从另一个角度看,毕加索不也是用后现代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吗?以毕加索的方式来描绘毕加索本人,这样的组合可谓绝配。当我们看到隐藏于调侃搞笑背后的无奈与思索时,真实与否其实已然不重要了,恰如毕加索所言:「艺术是一个谎言,让我们更接近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