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挖掘一个个孤儿档案故事,而转入诗意的娓娓道来,毕竟就连圣彼得堡军营里的车臣战争遗孤都能写诗了。 无论圣彼得堡、格罗兹尼还是印古什乡野,即便没有大人关于仇恨教育的灌输,日常的媒介和挥之不去的童年阴霾也在反复种着恶果。 纪录片拍摄于2002年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恐怖袭击事件之际,新闻里滚动着毒气进攻后身绑炸药死于座位上的黑寡妇,这无论如何是深深植入童年心里的景象。军营的孩子知晓了威胁他们的敌人,高加索的孩子为他们勇敢的妈妈流泪。他们甚至可能一道在学校成长,在雪地里玩耍,可有朝一日兵戎相见,记忆深处的火苗一点就着。 导演并没用三组摄制人员同时在三地取景,而是跟着孩子们的足迹,等圣彼得堡军营放假,再转入废墟的格罗兹尼,又随着一辆离开战场的车,前往穆斯林祈祷仪式的印古什牧场。一个房间一首犹豫的诗,共同接力成关于未来的无望悲歌。 清晨,骏马在迷雾里模糊了身影,熟睡的孩子不想被残酷的世界唤醒。
放映完出字幕后才被告知有导演见面会。由于该场地后续还有放映,交流会大概持续了只有二十多分钟。其中大概五分钟浪费在了寒暄和尬聊对siff的映象上。导演说谢谢大家来观看电影,场子很大(。)酒店很好...
Q:什么样的契机促使拍摄这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A:前有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电影十诫,后受(美国某大牌制片人)之邀以十诫为主题拍摄纪录片。心中怀着一个从未宣之外界的(因此也不会在siff泄漏)问题,她寻找拍摄的人物和对象。导演在德国剪一部关于印度的片子(估计是Atman)时,曾有一个德国剪辑师因为自己国家的罪恶历史而内疚,导演劝慰她,她只有三十岁,那段历史并非由她造成的,有天那位剪辑师说她明白了,自己应该审视那个促使她的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机制。彼时俄车两国第二次战争,两国的孩子从小被灌输了对对方的扭曲的观念,导致长大后以为这个观念是真实,仇恨由此一代代传递。圣经中第八戒—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拍摄的动机大致基于此。
第二个问题限于时间原因,或者别的什么因素,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