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女儿们 Töchter(2014)

女儿们 Töchter(2014)

又名: Daughters

导演: 玛利亚·施佩特

编剧: 玛利亚·施佩特

主演: 科琳娜·基希霍夫 Kathleen Morgeneyer Hiroki Mano 法比安·欣里希斯 Matthias Matschke 拉斯·米克尔森 艾瑞娜·波塔佩科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2014-02-08(柏林电影节)

片长: 92分钟 IMDb: tt2188220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Agnes是一名教师,她前往柏林去确认一名死去女孩的身份,这个死去的女孩可能是她离家出走的女儿Lydia。结果这个女孩不是Lydia,Agnes留在柏林继续寻找她的女儿。与此同时,她遇到了一个叫Ines的年轻女孩,这个女孩突然闯入了她的生活,Ines和她失踪的女儿有联系吗?

演员:



影评:

  1.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无人知晓单元的《女儿们》,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大钊

    女儿失踪,却被另一位和女儿同龄的女孩闯入生活,相似的剧本屡见不鲜,但这部电影依靠出色的镜头语言成功塑造一位感伤激动,绝望麻木的母亲形象,甚至可以延伸为中产焦虑的形象,不需要依赖伯格曼式的面孔凝视就做到了相同程度的情绪共情,学院派也是有点东西的。

    Michel_le

    流落街头的女孩,反叛者与边缘者,失去女儿的母亲,互相在对方身上的投射,从相遇到女孩的结局,是女儿们遇到的共同社会性问题

    折射入网

    电影注视着所有的母亲和女儿。

    松野空松

    除了人都很好

    神盾局仔龙

    当女孩遇上别人的母亲,母亲遇上别人的女儿,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缺失亲情的相互救赎。

    ##第6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玛利亚·施佩特的作品里往往聚焦在那些拒绝融入主流社会的女性角色,要么是迷茫的年轻人,要么是不负责任的未婚妈妈,要么是离家出走的叛逆女孩,她们的行为总是让人出乎意料,这部《女儿们》也不例外。导演一直对女孩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离家出走的女孩与其母亲的关系特别感兴趣。这部影片就是透过角色的彼此对抗、依赖和认同来细致探讨这种母女冲突的关系,而这个话题又是导演前一部作品《麦当娜》的延续和发展。 这部影片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这种关系,采用了一个“替换”的故事来挖掘关系的实质。故事讲述一位老师前往柏林确认一具女尸的身份,当她发现不是自己女儿后,忧心地留在柏林继续寻找离家出走的女儿。之后偶遇一个街头流浪女,因为她与失踪女儿的年龄相仿,于是两人逐渐建立起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这个流浪女和失踪女儿有何关系呢?

    ▲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

    如果熟悉“柏林学派”作品的影迷,一定会觉得这个故事与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徳的《柏林游魂》极为相似,也是讲述忧心的母亲在柏林寻找失踪女儿而偶然遇上与女儿相似的人物。在施佩特的独特叙事和镜头下,这个故事流露出悬疑和奇幻色彩,但实则仍然是她擅长的现实主义题材,遵循着一如既往的冷淡风格,在全片零配乐之下,不动声色地刻画出两个真实生动的人物:母亲和女儿,但两人并不是血缘关系上的母女。这种错位/替换的人物关系使角色从彼此身上获得一种短暂的幻像,作为临时互相安慰和依赖的对象,也留给观众广阔的空间去理解家长与子女之间永恒冲突的症结。 这对于成长在国内的80后一代人来说,相信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个故事里,也许是知识分子母亲对女儿太过严格,总想让她按照自己的模式学习和生活,导致她离家出走。而在女儿这边,也许她离家出走并非因为对母亲的怨恨,或者有更复杂的原因。导演故意没在叙事中交待出答案,而是让这两个人物在互相探索之中各自领悟出道理,这种隐藏叙事关键的手法沿用了前一部作品《麦当娜》,可算是她自成一格的作者标签。

    ▲苦苦寻找失踪女儿的母亲

    除此之外,叙事结构也暗藏玄机,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故事嵌入彼此的脉络,不论是母亲在努力寻找失踪的女儿,还是流浪女用路上碰瓷的方式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其核心都是寻觅另一种能实现自我责任和价值的目标。令人吃惊的是结尾仿佛又回到了开头:一具不知名的女尸。这种环形结构似乎指向了当代女性身处的困境,这是导演在前几部作品里致力探讨的主题,从《时日》里的反叛女孩,到《麦当娜》里的未婚妈妈,她们都有可能成为《女儿们》里的街头流浪者。由此,影片巧妙地触及边缘人群的问题,令叙事突破了母女情感冲突的层面,提升了现实关注的程度,尽管这一点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