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圣女贞德 Jeanne d'Arc(1999)

圣女贞德 Jeanne d'Arc(1999)

又名: 卢贝松之圣女贞德(台) / 圣女贞德的故事 / Joan of Arc /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导演: 吕克·贝松

编剧: 安德鲁·伯金 吕克·贝松

主演: 米拉·乔沃维奇 达斯汀·霍夫曼 费·唐纳薇 约翰·马尔科维奇 文森特·卡塞尔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安德鲁·伯金 罗伯特·甘特 切基·卡尤 John Frederick 戴斯蒙德·哈灵顿

类型: 剧情 传记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1999-10-27(法国)

片长: 158分钟 IMDb: tt0151137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4世纪爆发的英法持续超过百年,法国节节败退,大部分国土都被英国占领了。就在这个时候,珍妮(米拉•乔沃维奇 Milla Jovovich 饰)出生在法国的穷乡僻壤中。年少起,珍妮就经常看到各种幻想。一次,她看到幻想并根据指示找到了一把剑,当她带着剑回到家时发现家里已遭英军蹂躏。

演员:



影评:

  1. 《圣女贞德》解读

    文/魏英杰

    昨天中午,随便放了刚买来的《圣女贞德》,片子近三个小时,1999年拍的老片子,吕克-贝松导演。这部长片让我深深迷恋,连后来上班途中在地铁打盹都在梦里回味。不过好象没有人提到,这部片子的叙事可以分为三部曲。

    第一部分主要是建构圣女贞德的神性,从贞德小时直到被虏为止。贞德童年时对上帝的迷恋,以及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诸多神迹,还有她以上帝使者名义面见法王查理,直至率领法军赢得第一场战斗胜利,最后以一人之力令英军撤退,收复奥尔良,都着力体现其神性。由此,影片的各种渲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她那稚嫩的略带哭腔而沙哑的呼喊,不仅感染了法军,也非常有说服力地让人相信,她确实是上帝的使者。在这部分中,相信很多人都会为其神圣的形象而流泪,甚至可能恨不得马上皈依上帝。

    然而,自贞德被捕到她在那份供词上签下一个×字(她不识字,这相当于画押),影片一一对此前营造的贞德的神性进行解构,颠覆。贞德不再听到上帝的呼唤,不再见到上帝的“显灵”,替而换之的是一名黑衣老者(应该是撒旦的化身)。这是电影叙事的第二部分。在教廷审判与黑衣老者的双重拷问下,贞德的意志逐渐瓦解,最后连自己都怀疑起自身行为的正义性。最具解构色彩的片段,一是黑衣老者提醒她,她所谓的神迹,很可能有多种合乎逻辑的理由,只不过她选了上帝显灵这一种而已(在对话的时候,镜头切换了多种可能性所可能出现的镜头,极具反讽效果)。二是,黑衣老者提醒她,她在战场上呼喊的是,以她的名战斗,而不是以上帝的名。在与魔鬼的对话中,作为圣女贞德的形象开始消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能是患有精神分裂病症的、具有邪恶性的贞德。当贞德还是小女孩的时候,目睹了一场对她最具刺激性的悲剧——她的姐姐被英军刺死并强奸。这一经历可以用来解释贞德后来为什么狂热地相信自己是上帝派来帮助法王消灭英国人的使者。当然,这是影片所暗示的。这一部分叙事,解释权在撒旦这边。当时的镜头让我认为,如果贞德为撒旦变成上帝的形象所欺骗而变成第一部分那样(可以解读为疯狂、嗜血、不可理喻),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此,贞德的形象俨然是撒旦的使者。

    第三部分叙事,是贞德签押后到站在行刑台上被大火烧死。在这里,贞德恢复了对上帝的信仰,同时也成为一个凡人,具有悲悯、痛苦、信仰等人性的人。这也是对贞德的世俗阐释。注意,这一形象的伏笔早就开始了:她爬上城墙被箭射中倒下,受了重伤(上帝使者怎么可能受伤?);她预言会在黄昏之前拿下城池,结果预言失灵;攻打不下巴黎城——表面原因是军队数量少,是法王想谈判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不过,如果她是上帝的使者,应该不用一兵一卒也能够获得胜利才对。这一切都在暗示,对贞德的行为解释还有多种可能性。到这里,贞德终于不再是上帝的使者,也非撒旦的化身,而是一个为异国入侵、亲人遭辱而愤怒的普通人。当然,还是一个有着超乎寻常意志的女战士。当法国节节败退之后,人们太需要一个具备顽强意志的领袖来带领他们赢得一场胜利了。同时,在那样的年代,再没有比以上帝的名更能激发人们的正义感和斗志的方式了。贞德就是迎合了这种历史需要的人,即使她当时20岁还不到。

    最终,我们从中影片拼凑出贞德的完整形象:她对上帝充满热爱,她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变故,她以无以的伦比的激情,唤醒了法国民众抵抗英军的斗志。所以,她依然是圣女贞德。在她将死之时,她的肉体经受着火的煎熬而扭曲,她的灵魂却坚强无比,她的眼里见到了上帝的光芒。吕克-贝松说:“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由神性-魔性-人性三部曲,吕克-贝松完成了贞德的形象还原工程。

    2006年1月11日



  2. 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我对百年战争的起因和过程颇感兴趣,略作了研究。
     
    先补充几个基本知识。欧洲国家的“王朝”和中国古代的朝代是有明显区别的。中国古代谁牛谁称王,一统天下,朝代的更迭也是基于这一点的。而欧洲由于有天主教会的束缚,王位继承十分的“法制”,贵族和平民泾渭分明。即使发生继承纠纷,也是在同有王室血统的贵族家族之间,草芥农夫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更别说当国王了。当一个王朝直系后代绝嗣,一般会由它的旁系后代来继承王位,这样产生的新王室和以前的王室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于是新的一个“王朝”就诞生了。然而由于欧洲王室之间互相通婚,一国国王往往会有另一国王位的继承权,这就会出现在中国很难想像的一人兼任两国国王的情形。按照详细的继承法,当今英国王位的顺位继承人可以排到4900多号人。而“某某几世”代表的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第几个名字叫某某的国王。注意是名字,而不是姓。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会相差500年。
     
    百年战争的导火线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国王爱德华三世想趁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机利用自己的近亲关系继承法国王位,却没能得逞,法国王位为腓力六世所得,于是1337年百年战争爆发了。双方经过了近一百年的争夺,其中还经历了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到了1415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突然疯了,丧失了处理事务的能力。法国内部的争权夺利,陷入分裂。英格兰趁机策反法国勃艮第地区独立,成立勃艮第公国共同反法。法军在阿金库尔战役惨败,查理六世和英王亨利五世签订了几乎灭亡法国的特鲁瓦和约。和约规定亨利五世有权在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在1422年两人都死去。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是婴儿亨利六世,法国由英格兰的贝德福公爵摄政。然而查理六世的儿子查理七世不甘于受婴儿统治,决定反击,然而却并不顺利。在法国最后一个重要据点奥尔良被围困的时候,圣女贞德出现了。
     
    贞德是来自法国乡间的文盲女孩,她的事迹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在她的带领下,法军一举解除奥尔良之围,打得英军节节败退,并攻下了历代法国国王加冕地兰斯,查理七世正式加冕为法国国王。成为国王之后,查理七世便不太器重贞德了,他开始考虑和英格兰与勃艮第和谈。贞德继续进攻巴黎,并遭遇英格兰摄政王贝德福公爵的军队主力,法军未能胜利,并收到国王命令被迫撤退。后来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被勃艮第人俘虏。查理七世并不积极营救贞德,勃艮第人将贞德交给了英格兰。在一场英格兰操纵的宗教审判后,贞德被处以火刑,年仅19岁。
     
    此举激起了法国人的斗志,在此后的20多年里,法国人收复了全部被英格兰占领的土地,而英格兰则丧失了所有在欧洲大陆的领土,退回不列颠岛。百年战争就此结束。这场战争让英法两国元气大伤,同时也让法国完成了统一,让英国在丧失大陆领土后走向了海上发展的道路。
     
    扯远了,回到电影上来。本片由吕克·贝松执导,而贞德的扮演者是《第五元素》里的那个红发女米拉·乔沃维奇 --- 显然不是美女。老戏骨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中出演了一个神秘角色 --- "The Conscience"。查理七世则由我很喜欢的神经兮兮的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文森特·卡塞尔在片中演了一个法军将领。
     
    本片前半段平淡无奇,看得我相当后悔,就是描述贞德如何感知到上帝的旨意,经历种种神迹,然后奇迹般的带领法国走向胜利的。贞德在本片中完全体现不出任何作战才能和谋略,完全靠近乎歇斯底里的宗教热情和民族热情,身先士卒,靠“上帝的帮助”,或者说靠直觉和鲁莽赢得胜利。这部分完全致力于塑造贞德的神性,确认她就是上帝的使者,其实意图是为后半部分做铺垫。然而我觉得这部分拍的相当烂俗,演员表演除了查理七世以外也都不怎么样。因此有影评说恨不得把吕克·贝松处以火刑。
     
    然而剧情进展到贞德被俘之后,尤其是达斯汀·霍夫曼演绎的"The Conscience"出现之后,影片有了根本改观。首先是宗教审判,教会和贞德之间关于信仰和异端的争论。贞德坚持自己是上帝的使者,教会想方设法要予以证伪,这时候的贞德显示出了卓越的逻辑能力,当然还有坚强的意志。这些外在优点都是由她内心的坚定信念支撑的----她相信自己真的是上帝的使者,她是正义的,注定要遵照上帝的指引,打败侵略者,光复法国。然而角色名字为"The Conscience"(中文直译为“良心”,我觉得这里翻译为“是非之心”可能更接近)的黑衣人的出现,彻底摧毁了贞德的信念和精神支柱。第一,贞德感知到的神迹,其实都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或幻觉,或者其他各种解释,然而贞德却执迷的认为一切都是上帝显灵。贞德不信,于是黑衣人幻化做上帝,突然又幻化做撒旦,贞德的信念就垮了---谁知道上帝长什么样,谁知道撒旦长什么样?也许她所感知和行使的都是撒旦的旨意呢?第二,贞德在作战中高喊的都是以她的名义战斗的口号,而不是上帝的名义,从侧面点出了贞德内心最深处的力量实际上是复仇的力量---童年目睹姐姐被英军奸杀而播下的复仇的种子。在战斗中负伤,没能攻克巴黎,虽然都有客观原因,但也都说明了她只是一个意志强大的女战士,而不是上帝的使者。
     
    另一方面,教会---至少负责审判的大主教也是坚定地相信自己才是上帝的使者,贞德是异端。这样才有了教会和贞德之间的辩论。然而英格兰贝德福公爵等人方面用军事威力对教会肆无忌惮的胁迫,英格兰只想借教会证明贞德是异端巫女并处以火刑,以摧毁法国人的意志。这也教会的处境很尴尬---是附庸权势,还是认真的审判?
     
    俘虏了贞德的勃艮第公爵的一番话说的在理:“从个人方面来讲,我是不信上帝的。当然我需要证明自己,谋取利益,或压迫别人的时候,上帝就是无所不能的了。”
     
    贞德在被处以火刑的时候,还原的作为人的本性,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时候,她恢复了她的信仰---接收命运的安排---或者说上帝的安排。
     
    本片后半段算是有一定见地,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此片希望能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但是前半段还是很难看。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3.     近段时间,将珍藏的吕克·贝松作品集翻检出来研究,再次被《圣女贞德》震撼。以前喜欢它,喜欢贞德振臂高呼“Follow me”时体内血液奔涌的感觉。现在再看这场景,虽然仍忍不住血往上涌,观影的同时,却融入了对生活更多的思考。想得最多的,是影片第三部分,对贞德信仰的审判。

        吕克·贝松没有简单的陈述和罗列贞德的事迹,事实上,对于这位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言,无论你讲故事的技巧多么娴熟,如果不另辟蹊径,就会落入那些陈词滥调的俗套。所以,吕克·贝松选取从分析贞德的心理入手,努力探寻引发贞德行为的诱因,并通过片中撒旦之口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片子的前半部分,大量的铺陈,都在引导观众逐渐进入后面的审判,不单是贞德接受宗教法庭的审判,更是在贞德与撒旦的对话中,凸现贞德对自己灵魂的审判与救赎。

        那个年幼醇和的虔诚教徒,因目睹姐姐为保护自己惨遭蹂躏、惨死英军铁蹄下的惨状,而将仇恨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体内,一如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教堂的圣殿下饮尽的鲜血。

        人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尤其在深陷囫囵的时候。刚开始接受审判的贞德,一直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自己在幻觉中感受到的“风”、“会响的云”、“舞(牵着上帝的手一起跳舞)”、“草地上的剑”……等等神迹,都是上帝对自己的召唤。直至撒旦质问贞德:“没错,每件事都有无数的原因,为何只选一个?”并列举“草地上的剑”出现的多种可能性。在众多的可能性当中,贞德偏偏要相信那是上帝送给她抗击英军的正义之剑。“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紧接着,撒旦又一个质问:“爱我的人跟我来!你哪里就提到上帝了?”“你是为自己而战,以你的名义。”贞德痛苦地回应着:“我从不认为自相残杀会带来和平,只有杀光英国人才能带来和平”。这虚弱的辩解,将贞德内心的仇恨暴露无遗。信念的基石被彻底击垮,所以,贞德在火刑架前犹疑着签了字。

        我们又看见了撒旦,一脸蔑视:“你签名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对你而言,他是个谎言,是个幻象,最后是你遗弃了上帝。”

        痛苦绝望的贞德,临死前只能在心底默默地忏悔,她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上帝,我犯了很多罪。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我作战…出于报复和绝望,我是人们所相信的一切,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师出有名。”

        “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这便是吕克·贝松揭示的人性的弱点,心理学上称自我暗示。人一旦被某种情绪控制的时候,便只喜欢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再用这带有强烈个人偏好的暗示,不断佐证自己的自我暗示,从而获得情绪的满足与宣泄。

        喜欢某个人或事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愤怒、仇恨或者怀疑,我们又会不断地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结里,让暂时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现实中比比皆是。狂热的宗教迷信者,凡事喜欢求签问卦算、信奉风水命运者,陷入爱情中的人们,利令智昏者……不胜枚举,在旁人嘲笑他们痴、癫、傻、陷入迷途的时候,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眼睛看见的所谓事实,只因为——那是他们想看见的。

        佛说:“放下我执。”我想,这是在劝解我们摆脱主观意念的影响,以客观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不张狂、不委顿。只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非常人能及,要不,怎么会有“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的古训呢?跳出自己的主观臆想,何其艰难!

        “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师出有名。”成人做事,都希望师出有名,好象不如此就不会心安理得。什么时候,我们完全按照内心的本意,而不是以什么堂皇的名义,或许,我们就能看见眼睛看见的事实以外的东西,看见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我们想看见的东西。
  4. 圣女贞德在她死后不久就被迅速淡忘,直到大革命法兰西民族主义高炽,才发掘记忆重新发明历史。然而好玩的是,不仅法兰西人视贞德为民族英雄,部分英格兰人也同样认定这位奥尔良少女是英格兰人的民族英雄,我忘了是丘吉尔还是麦考莱说过,贞德与其说是法国人的圣女,毋宁是英国人的圣女才对。

    如果我们梳理历史,不难发现第一次英法百年战争法国人固然获得胜利,却是以中央政府高度集权为代价取得的。查理七世加深了从中世纪后期卡佩诸王开始,建立专制王权的路径依赖,打压地方自治,破坏传统特权,百年战争的胜利留给法国人除了民族自豪以外,更多的是一个更加专制和高税负的政府,绝对主义君主制度将困扰法兰西人民接下来的两百多年,并成为法国人提高生活水平的最大阻碍——法国总人口长期是英国人的四倍左右,人均GDP与生活水平可能不到后者的一半,印象里要到二战因为战争破坏的缘故才追平。

    而对于英国来说,百年战争的失败比胜利更有意义,如果英王征服了法国,那么他完全可以依靠在法国获得的资源破坏英国的成宪和自由,法国未必比英格兰更富庶,其人口却超过西班牙与奥地利的总和,是欧洲第一等的大国。早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国国会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经常给英王拖后腿,每当英王在战场上获得大捷,急需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时,负责给钱的国会就变得拖拖拉拉,避免国王做大,破坏英国内部的势力均衡。

    在百年战争以后,英国就彻底放弃在欧陆获得土地,转而向海外扩张,赢得殖民地,爱尔兰是英国人新国策的第一个牺牲品。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取消常备军,也就是陆军,岛国的特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决定了精锐的海军和自发的民兵就可以自保,陆军反倒能镇压对专制政府的反抗,因此长期被视为自由的敌人,而海军上了岸就未必了。另一方面,这使得英国不必牵扯进大陆的争霸中,免除常备军的负担,又可以施展离岸平衡的政策,获得外交上的主动。

    因此,一些英国人以为领导法国获得胜利的贞德是英格兰人的圣女,而不是法国人的圣女。

    不过严格来说,他们是将贞德在百年战争当中起到的作用给夸大了,贞德主要起到了在法国接连惨败后凝聚起法国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真正的胜负手其实是百年战争获益最大的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普,如果不是菲利普背弃了与英国人的盟约,转而与法王合作,法国绝对不可能赢得胜利。

    历史的真实与诗性的真实毕竟不是一回事。

    又:虽然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里将贞德黑成妖女,不过另一位大戏剧家萧伯纳写了本《圣女贞德》黑了回去。

    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里这样看待贞德”贞德远远超出普通人之上,在千年里无人能与她相媲美。关于她的审讯记录提供给我们的细节,经过数百年光阴的消蚀仍跃然纸上。我们每一代人都可以根据她的言语对她作出公断。她完美的体现了人类本性的善良和勇敢。不可征服的勇气、无限丰富的感情、单纯者的美德、正直人的智慧,这一切都在她身上放出了光彩。她解放了养育自己的土地,因此赢得了光荣。每个军人都应该读一下她的故事,思索一下这个真正的军事家的言论和行动。她虽然没有学过战争艺术,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在各种形势下揭示了制胜的诀窍”
    如果可能,写一篇英国人对贞德的观念史会是很有事情的事情。但是,我今天下午要回家,嗷嗷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