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攫夺者 Die Stropers(2018)

攫夺者 Die Stropers(2018)

又名: 来了一个男孩之后(台) / 一个男孩来了之后 / 收割者 / The Harvesters

导演: 艾蒂安·卡洛斯

编剧: 艾蒂安·卡洛斯

主演: Danny Keogh Benré Labuschagne 亚历克斯·范·迪克 Juliana Venter 布伦特·韦尔默朗 莫尔纳·维瑟 埃里卡·韦塞尔斯

类型: 剧情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南非 法国 希腊 波兰

上映日期: 2018-05-14(戛纳电影节)

片长: 106分钟 IMDb: tt8144850 豆瓣评分:6.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南非自由州是南非白人这一少数群体的据点。在这个保守的乡村地区,力量和男性特权依然是当地人尊崇的两个词汇。Janno是个孤僻、内向的小男孩。他的母亲则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一天,母亲将流浪街头的孤儿Pieter带回了家,并要求Janno像弟弟一样接纳他。两个男孩由此展开了一场争夺权利、遗产和双亲之爱的较量。

演员:



影评:

  1. 先说片子不好的地方 1.前面有一段似乎点出了雅诺的性向,但后来剧情并没有在这方面做什么文章,对人物塑造没什么作用反而很突兀。 2.结尾被安排成了“我有意把他赶出去的”,很糟糕,原本的家庭格局被缩小到了个人身上,立意瞬间就浅薄了。 并不了解南非的后种族隔离时代,只说说我看到的 雅诺的身份被揭示后,雅诺和彼得的立场由二元对立变为一元中心,这个转变是全片最戏剧性的地方。因此我不会讨厌彼得或可怜雅诺,并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而是看到自身的另一种可能性后,自我的迷失,被自己驱逐。但最后的身份互换打破了平衡。 比较让我感到诡异的不断出现的祈祷,我从来没有在其他任何一部片子里看到过如此频繁的祈祷,好像是被宗教操纵着一样,活得极其卑微。此时同时出现了三种人,心已死将自己放逐在上帝对立面的城市黑暗面的彼得,心已死把自己寄托于上帝的母亲,心未死对上帝并不虔诚的雅诺。这里并没有对谁的批判,但宗教本质不言而喻。 还有一点是,狭义上的原生家庭对自我身份定位的影响。我认为这应该本片的一个核心。雅诺和彼得都被自己原来的父母抛弃,这是彼得不愿接受收养家庭给予他的身份的原因,也是最后雅诺逃离这个家庭的原因。因此私以为此片里出现的性向其实都无关紧要。

    “孤独是一种病。没有家庭是一种病。不融入深爱你的群体里是一种病。”

  2. 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结构,本应是镜像式的互为协助,共同推进,但影片过度侧重于人物刻画,轻视了故事架构的完整、可信及逻辑。

    人物刻画也有问题。亚诺和彼得无论是个性、背景、形象,都是完全相反的,对比关系的确有利于刻画人物,但导演却犯了致命错误:不可信。

    母亲嘴里的祷告、不敢接近拔除牛角的现场,这些不足以塑造导演本想赋予的亚诺的脆弱。结尾亚诺赴身火海,又有耶稣基督的以身死为彼得赎罪的意思,让人不得要领。观众没有看到亚诺作为主人公的“意志力”,祷告、孵化、用餐、放牧、玩耍、对兄弟的性幻想,这些元素足够丰富,或者说太过丰富,但却没有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前进,没有意志,没有欲望,没有满足,甚至死都死得不得其所。

    彼得的病态、吸毒、卖淫,本来是非常优质的边缘人设,但影片的后半部分,导演却让彼得用嘴说出了本该用故事情节表达的东西。说教,是所有作品的大忌。彼得的形象没有反转和发展,仅仅是多了一层争夺家庭继承人的心机。一个病态的角色,从青年营回来后,似乎一下子正常了,而且拥有充满心机的成熟心智,而这个发展却没有任何情节交代。形象塑造让人五味杂陈,困惑不已。

    亚诺和彼得的共同点是性向。但性向也仅仅是性向。两人一正一邪,却没有发展出成逻辑的关系。我并不说每一部有同志元素的电影都要谈情说爱或者仇天恨地,但我实在不能理解性向对两人关系的发展、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另一个共同点是孤儿身份。从孤儿身份出发,对农场、亲情的争夺是合理的,这也是唯一交代清楚的故事线。

    故事夹杂着爱情,亲情,友情,夹杂着鸠占鹊巢式的继承权争夺。冲突繁多而焦点不清,形象多面却展开不足,立意新巧但不自洽。即使是意识流作品,也不该拍成这个样子。

    摄影很美,荒原、牛群、夜色下的雪村、昏暗中的死羊、悬崖的跳海游戏,都具有非常的气氛和意境,完全是顶级水平。两次家庭用餐中亚诺的背影,一次家庭用餐中彼得的正面,象征意义十足。

  3. 在18金馬看得第4部影片,南非电影,首先一个整体的感觉就是前期节奏太拖拉太冗长,数不尽的牛群和牛群莫须有的长镜头不知道导演的意图,导致后面剧情紧密的时候也不能及时提起兴趣。不过影片中后端的调度和剧情是值得肯定的。Yanu和小混蛋的命运其实是相同的,只能说在幼时两人一个来自城里,另一个貌似来自乡下,小混蛋经历了太多苦,所以看清了人之恶,反倒是yanu一直都是感激着家庭,却无形之中被卑微的利用着,所谓的家中“父亲”对待yanu永远只有呵斥和埋怨,对家庭而言无非是多了一个苦力和照看孩子的人,“母亲”也从来不会在yanu需要她的时候散发母性的光辉,至于“爷爷”就更不必说了,看似“失聪”状态下所说的话语其实倒是真正这个领养家庭所想的。前期情绪一直被影片积压着,但到最后的高潮点缺略显平庸,一把火烧不尽母亲的恶,父亲的凶,也烧不尽小混蛋于自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家庭中生活了十几年缺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属实可悲,小混蛋用短短几周却看透一切,小混蛋在营地的训练结束后,反差过大,反倒是假。yanu是孤独的,没有人陪伴自己,这一切都拜这个家所赐,无尽的付出缺得不到回报,也就习惯了患得患失,进而没有人对自己真心相待,在这个风景秀美小村庄里反倒是活的没有城市豁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