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们曾是战士 We Were Soldiers(2002)

演员:



影评:

  1. 《我们曾经是士兵》一片是根据一本名为《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的畅销书改编的,该书由当时的第7骑兵团第1营营长哈罗德·摩尔(Harold G. Moore)及战地记者约瑟夫·盖洛威(Joseph L. Galloway)合著,详细记录了从1965年11月14日至18日期间在越南中部德浪河谷(Ia Drang)战役的详细过程,及战役后发生的事件。这两位作者不仅采访了许多幸存的美军官兵及阵亡官兵的家属,还到越南采访了好几个经历过此战的北越人民军指挥人员周辉敏、黄凤、阮友安(均为音译)等人,既从美军的视角,也从越军的角度去描述这次战役。原书名字的意思是要纪念交战双方阵亡或仍然生存的士兵——“因为大家都曾经是年轻的士兵”,目前国内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书名改得比较难听,叫做《一个美国大兵亲历的越南战争》,想寻找这本书的朋友要注意这个书名了。

    原著的封面,该照片是盖洛威当时所拍摄的

      1963年2月,根据美国陆军研究开发处有关直升机骑兵部队的设想,美国陆军在本宁堡建立了一支只有3,000人的第11空中突击师(试验),进行排一级或连一级规模的试验。1964年6月该师增加了两个步兵旅,加上炮兵部队和其他支援部队,开始实施营、旅、师级的训练和战术试验,当时哈罗德·摩尔任其中的第23步兵团第2营营长(注:第23步兵团在吉林版中译本中被错译为第23步兵旅,另外该营曾在1951年在低平里与志愿军交战。),隶属第2步兵师。1965年7月,第11空中突击师(试验)正式改名为第1(空中机动)骑兵师,第23步兵营第2营则更名为第7骑兵团第1营,用我们的话来说“这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当年在乔治·卡斯特任第7骑兵团团长时,该团的进行曲为一首爱尔兰的饮酒歌“加利-欧文”。在本片中美军士兵在冲锋时高声呼叫“加利-欧文”正是对该传统的继承。)         虽然美国派出军事顾问和特种部队介入越南内政事务已经有好几年,但美国军队正式进入越南是在1965年,德浪河谷战役是美军与北越人民军第一次正面交战。当时北越将领在得知美军部队进驻越南后,很希望能够通过一次试探性战斗来找出美军武器和战术上的弱点,同时美军也正在试验新武器和直升机空中突击的战术,也很希望能够与北越正规军作一次正面交锋,以检验这些新理论的成果。      由周辉敏指挥的越南人民解放军第33团、第66团、第320团和越共游击队第H-15营分散躲藏在德浪河的朱邦山一带,第1骑兵师的指挥官并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但他们根据一些情报认为在朱邦山地区可能有越军,在11月14日,第7骑兵团1营机降到他们定名为“X光”的地区,打算搜索越军的踪迹。按照原定计划,16架UH-1直升机将往返数次,分批把这支450人的部队运送到“X光”着陆区,但由于2连2排排长的莽撞举动导致战斗过早地发生,一次普通的索敌行动变成一场包围战,而北越军有2,000余人。      第7骑兵团1营不是孤军奋战的,在历史中他们比电影中获得更多的支援。在战斗的第1天下午5点,2营2连就机降到“X光”区增援被包围的1营;在第3天上午,第5骑兵团2营和第7骑兵团2营余部步行抵达“X光”区,于是已经连续战斗了53个小时没有休息的第7骑兵团1营和2营2连一起乘坐直升机返回驻地,摩尔营长也如电影中的承诺一样,是1营最后一位离开战场的人。电影至此已经结束战斗,但历史中的德浪河谷战役并未结束。   

    电影中美军士兵上M7刺刀准备进行一次虚构的大反攻。原著中记载了在某些战斗下的确展开了白刃战,但都是个别现象,而且都是被北越军渗透进美军防线的结果

      由于美军打算用B52对朱邦山进行地毯式轰炸,于是让留守的两个营步行到另外2个着陆区乘直升机离开。第7骑兵团2营在前往名为“阿尔巴尼”区时,遇上了驻扎在那里的北越军预备队,尽管是一次双方都意外的遭遇战,但毫无介备、队形散漫的2营立即就被分割成几小股包围起来。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增援部队的帮助下,终于在第2天救出了被围美军,但在不到24小时的战斗中损失的兵力比“X光”区3天战斗里的损失还要多。电影编剧把如此丢脸的情节以一场虚构的胜利大反攻所取代,但实际上当时美军根本就不知道越军的大本营在哪里。      

    根据原著,在打扫“阿尔巴尼”战场时确实捡了一支法国的军号,只是原著中没有描述法国第100机动团被伏击的经过

    在打扫战场时美军缴获了一本越南人笔记本,里面写了一首倾诉保家卫国情怀的诗。在电影结尾原本有一段是摩尔在高级将领面前阅读这首诗,但这唯一的一段承认美军侵略行为的情节却在公映版本中被删除,因此这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为越战翻案。

    对于影片中用出租车送阵亡通知书的情节,许多没有看过原著或不了解当时情况的观众都会感到可笑。但这却是当时的实情,正是在德浪河谷战役后,许多美军家属指责这种残忍的做法,美国陆军才专门成立了由心理专家和牧师组成的伤亡通知小组。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战斗场面拍得相当精彩,许多细节也是来自原著的记载,还是很有看头的,电影道具的安排非常细心认真,让观众回到到1965年时期的越南战场上。美军主要的武器为M16步枪和M60通用机枪,还有M79榴弹发射器和M1911A1手枪等等。曾经有人指责电影中出现了“汤姆森”冲锋枪是个穿帮镜头,在电影中的确出现了M1928型的“汤姆森”冲锋枪的镜头,而且还有M1卡宾枪,但无论是M1卡宾枪还是“汤姆森”冲锋枪,在越战初期,二战武器曾经是南越军队及美军顾问的主要武器,而且即使到了越战后期,仍然有许多二战武器在使用。所以这根本不算是什么穿帮镜头。   

    这名南越士兵使用的是M1卡宾枪,当时美军为南越特种部队提供了许多二战武器

         电影中的M16步枪的消焰器是早期的三瓣式,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其机匣右侧有一个M16A1的辅助推机柄,许多人都知道M16A1是在1967年正式命名的,其实早在1964年,美军陆军就已经开始装备带有辅助推机柄的XM16E1步枪,我专门在网上寻找了“X光”区战斗的照片,发现有一些照片中的M16的确有辅助推机柄,而另一些照片中则没有,另外在题图中的原著封面士兵手中的步枪也是一把XM16E1。所以原著中的M16步枪是包括了M16和XM16E1。      

    电影中的XM16E1,请注意机匣右侧的辅助推机柄

    在这个镜头中,这批M16没有辅助推机柄

         注意,尽管摩尔在原著中写到这次战斗的胜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带来的”,但书中也在一些战斗片断中记载了M16出现故障的情景,有时候不得不让一些士兵蹲在散兵坑底排除故障,而其他人则用伤亡人员的M16继续战斗。关于M16还有一个小细节,电影中盖洛威的M16是普洛姆利军士长递给他的,但据原著记载,盖洛威早些时候在波莱梅特种部队营地采访时遇上越军的被围,当时营地中动用了一齐可用资源,为了能活下来盖洛威也接受指派而参加了战斗,战斗结束后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查尔斯·贝克韦斯(后来成为三角洲部队的创建人)给了他一把M16,他是背着这把M16来到“X光”区的。   

    约瑟夫·盖洛威使用的XM16E1

      

    电影中的道具枪——梅尔吉布森所用的XM16E1,其实是用一把柯尔特的M16改装而成的,这把枪的枪号是9054854。资料引自(http://www.longmountain.com/)

         也许是为了普洛姆利军士长(Basil Plumley)造硬朗古板的形象,影片中安排他总是使用一把M1911手枪(不是M1911A1),电影中的台词是说他不信任M16这种塑料小枪,但原著中从来没有提到这回事。M1911手枪虽然威力大,但毕竟手枪的作战距离有限的,这样的电影情节只是为了塑造普洛姆利军士长的个性。不过许多M79榴弹手或迫击炮手的自卫武器都只有一把.45口径手枪,在原著中就描述了几个美军士兵用.45手枪与突破防线的北越士兵战斗的事例。   

    在虚构的大反攻中,普洛姆利军士仍在使用他的.45手枪,注意右图,这是电影中所用的道具枪,是一把柯尔特生产的M1911,注意看枪上的特征,不是改进的M1911A1。

      

         另外,电影中虽然也有数个M60通用机枪的射击镜头,但远不如原著中的描述那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据原著,尽职尽责的M60机枪小组提供了持续有效的火力支援,当他们占据有利位置后常常使得越军无法接近美军步兵,但机枪小组在部署后就很少移动,因此他们的伤亡也很惨重。      

    当时没有班用轻机枪,机枪班里面的M60通用机枪是美军主要的直射支援武器

    M29 81mm轻型迫击炮

     

    M79榴弹发射器

      在电影中我们注意到美国防御阵地中有迫击炮,当时在第7骑兵团第1营中每个连都编制有一个迫击炮排,使用的是M29轻型迫击炮,这些81mm迫击炮为被困美军提供了直接的支援火力,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不过原著中倒没有记载用尿冷却炮管的事。      虽然事前估计不到敌军有多少兵力,但为了支援这个索敌行动,哈罗德·摩尔在1营出发前就已经安排了2个榴弹炮连,共12门M101A1型105mm轻型榴弹炮部署在法尔肯着陆区,支援1营的行动。这种2吨重的榴弹炮有效射程约11公里,一般射速为每分钟3发,据说有经验的炮班最快可达每分钟10发,当年在法尔肯区的这两个炮连就经常打出这个射速,他们在53个小时内打了1.8万发炮弹,烧坏了几门炮管,有两门炮的后座装置爆裂,经过紧急维修后又重新投入使用。虽然这两个炮连在电影中只有一个镜头,但摩尔在原著中对炮兵们的评价极高,正是由于这些炮手们在被围美军周围建立起一道炮弹墙,才使得这400多人在数量比他们多得多的敌军连续围攻中生存下来。   

    美军活命的功臣——部署在 法尔肯着陆区的M101A1 105mm轻型榴弹炮

      

    提早了2年出现的M21武器系统,每一侧各有一个M260火箭发射巢和一挺M134机枪

      在1965年的德浪河谷战役中,美军使用的直升机是UH-1D,但电影中使用的是2年后才出现的UH-1H。为了增大载重量,因此H型换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而D型与H型的外观区别就在发动机舱上。此外,在1965年时UH-1D装备武器系统是M3火箭发射架、M6机枪系统或M5榴弹发射器,而电影中却过早地出现了当时所没有的M21武器系统,虽然M134机枪早在1964年就已经在AC-47上试用了,但直到1967年才开始在直升机上使用。      

    电影中的火箭炮直升机使用的是7联装的M260发射巢,根据原著中提到每架直升机携带48枚火箭的情况,可以判断应该是下图中的M3武器系统

    应该但没有在电影中出现的可携带48枚70mm火箭的M3武器系统

    由于救护直升机不敢进入降落区,因此代号“老蛇”的布鲁斯·克兰德尔驾驶着UH-1多次冒险往着陆区送去弹药和食水,同时载走伤员,电影中如实地描述了这一点,但历史上他并没有驾驶武装直升机支援战斗。

         

    应该但没有在电影中出现的M6武器系统,其实是可以俯仰转动的M60双联射架

    道格拉斯A-1E“天袭者”攻击机,当时有一架A-1E由于投弹高度太低,被自己的弹片击中而坠毁。

         有些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对美军获得如此多的空军支援表示怀疑,但根据原著,在发出“断箭”的暗号后的确把当时在越南能够调用的作战飞机都调来,各型飞机在空中排着队,在地面上的前进空中管制员的引导下依次攻击目标。但在地面的士兵眼中印象最深的都是A-1E,因为这种低速的螺旋桨攻击机可以缓慢地飞过他们的头顶,准确地攻击几乎与美军交接在一起的敌军,而且A-1E和榴弹炮连一样自始至终地支援着美军士兵,因此被围美军士兵都很感激他们。另外电影中一对F-100编组的长机误击营指挥部是事实,如果不是空中前进管制员及时呼叫僚机终止投弹,也许德浪河谷的战斗结局就要改写了。事实上,引导空中火力支援和炮火支援的前进管制员都对被围美军的生存起了莫大的作用,但原著中给予了很高荣誉的这些无线电喊话员在电影中都成了无名小卒。   与美军相比,北越人民军的武器装备要寒酸得多,由于他们只有步兵近战武器,缺乏远距离上的压制火力,尽管人数上占有优势,士气也很高昂,但多次进攻都被美军强大的炮火支援所瓦解。当然这也是当时的实情。根据当时的北越指挥官回忆,北越正规军的这3个团是通过柬埔寨徒步进入越南南部的,没有交通工具加上长途拨涉,使得他们只能携带轻武器,虽然有一些人力小车运送补给,但不足以运送过多的重型武器。因此北越人民军使用的武器主要为AK-47突击步枪和SKS半自动步枪,美军清扫战场时缴获的SKS和AK-47几乎一样多,不过在影片中SKS只在伏击法国第100机动团的时间出场较多,在与美军战斗时大多数的都是AK-47。当时北越军使用的AK-47并不都是苏联生产的,还有来自中国和其他东欧国家的AK-47。在电影中使用的AK-47道具是属于1953年后生产的AK-47第3型,但看不出是哪个国家的产品。      

    从机匣形状判断出电影中的AK47都是第3型,刺刀也是AK-47第3型所配用的刺刀

      

    有趣的穿帮镜头,这名北越士兵的AK-47根本没有打开保险,难怪他会被打死

      除了AK-47和SKS外,其他出现的武器还有捷格加廖夫DP机枪和德国二战时使用的MG34机枪,还有一挺DShK高射机枪。原著多次提到北越军机枪的低伸火力经常压得美军抬不起头来,但电影中只看到拿着轻武器冲锋的北越军,这些机枪道具不但出场机会少,而且都没有射击的机会。另外原著中还提及缴获了许多马克沁机枪,而且北越军同样有迫击炮的支援火力,但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出现。      

    电影中有一个RPG-2火箭筒的发射镜头,原著也有提及这种武器。

    如果选择一个高地,隐蔽好这挺DShk,完全可以在2公里外压制住美军的阵地。

    MG34机枪还没有机会射击,机枪手就被直升机的火力射杀。

    虚构的大反攻,这挺DP机枪也没有射击的机会。

      与北越人民解放军相比,越共H-15营的武器就比较杂,除了AK-47和SKS外还有MAT49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MAT49是法国生产的,这种9mm冲锋枪是越盟在法国人手中缴获的,越战时期被越共游击队大量使用。莫辛-纳甘步枪不仅出现在H-15营的镜头中,在片头伏击法国第100机动团的镜头也有出现,另外在那一段情节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二战武器,包括苏联的PPSh-41冲锋枪、PPS-43冲锋枪、捷克的ZB26轻机枪。   

    伏击法军第100机动团时出现的SKS和莫辛-纳甘

    居然有一挺ZB26机枪,这个镜头很容易忽略

    烈焰中的越共H-15营士兵,本片中几个MAT49的镜头都是一闪而过的。

      最后再提一提法军的轻武器吧,主要就是法国的MAS36步枪和美国的M1919A4重机枪,事实上当时法军所用的轻武器的确很杂,特别是机枪,都是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包括德国和美国的。不过由于电影中法军的镜头只出现了1分钟,而且是被轻松摆平,所以不太有人注意他们的武器。但事实上第100兵团被围歼并不是电影中那半分钟就能干完的轻松活。不过在原著中,并没有描述法军被伏击的经过,只是提过有这一回事,而且美国被包围的地区也不是第100团被伏击的地段。不过电影里这样拍摄的作用和原著中经常提到乔治·卡斯特一样,也是暗喻该营被围后原本也会像法国100兵团或卡斯特的部队一样,但最终却依靠自身改变了命运,没有像他们那样全军覆没。另外2营与法国100兵团命运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是从同一个基地——安溪,向相同的方向——大概沿着19号战略公路向波莱古进军,而且越南人用对付法军同样的手段来对付美军。但在这一段的情节中却出现了史实考证的错误,当时在法国100兵团中并没有外籍军团的伞兵单位,但电影里出现的法国军官却是戴外籍军团的白色高顶军帽,而且电影里法军的贝雷帽也不是当年法军所使用的样式,当时法军使用的贝雷帽和二战英军所用的基本一样,而电影里出现的则是现在美军所使用的。

    被偷袭的法军

    (特别感谢冷战斗士提供的资料及帮助)  

    ————————

      【本文来源:】

    【原标题: 《〈我们曾经是年轻的士兵〉:看图说话——电影中的武器道具》】

  2.   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450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500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时的第一营营长、指挥官哈若德·摩尔和记者约瑟芬·盖尔威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战役。这也是美军在越南战场第一次重大伤亡,对美军日后对越战态度的改变起了极重大的影响。不过本片并没有着力突出对越战大环境背景的描写,而是从一名名官兵的眼睛里,透视出美国军人经历战争时表现出来的勇气与精神。这是导演兼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和主角梅尔·吉布森所擅长表现的英雄主义风格。直面死神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军营友情,将成为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越战影片的主题。
  3. 战争让人变的残酷?还是无奈?或者变得麻木不仁?或者是让人更加珍惜生命?战火燃烧的是家园?是人心?还是我们的价值观?无论是什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人愿意看见战争的来临。但是当无情的战争开始,必须投入战争的人,是没有选择的。唯一剩下的信念只有悍卫家园。
    我们是士兵》是描述美军与越共正面交锋的第一场战役,1965年美军派遣第七骑兵队第一营,以空降方式投降至得朗河河谷的敌军阵区。美军被将近2000名的越共所包围,而美军的第七骑兵队第一营营长穆哈尔(梅尔吉勃逊饰),带领士兵们面对这场充满劣势的战争,在那里,他们以生命中最漫长的一个月坚守阵营。最后为美国与越共的第一场战役以胜利做句点。
      

      以往,我们所看见的战争片,主述的角度多半来自于士兵,以参战的士兵看待整个战争的情况及心情。《我们是士兵》是以一位战区指挥官的角度来主述这场战役,也让观众第一次的了解战争中的高阶将领的心态与复杂情绪。梅尔吉勃逊所饰演的穆哈尔中校,在带领士兵出征前曾经说过一番话;他不能保证让每个人都能活着回来,但是他保证自己将是第一个踏上敌阵,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他们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也为人弟兄,战火线上他们视死如归,他们是一家人,也是同袍手足,他们只有彼此照应才有存活的希望。
     
      
      片中战地记者前往最前线为战争记实的记者,亲眼目赌战争的残酷无情,与战地兄弟们的袍泽之情,甚至为了自卫也必须拿起枪杆打战,在经历战争洗礼之后,同胞的惨烈牺牲,让他质疑究竟为何而战?他还是拿起他的相机拍下战争的惨烈镜头,并将所见的情况忠实的记录下来。他对穆哈尔中校说:我不知该如何写下这段故事!穆哈尔含泪对他说:我将永远无法谅解自己,因为我的弟兄死亡而我却还活着。请你一定要把他们的事完整的报导出来,让世人明白他们的英勇。战地指挥官不想失去弟兄,但在战争中他所能做的只有,在最少的牺牲下为国家获得胜利!他无奈的心情也在此传递出来。战役终了,美军抢到了北越的号角、并在枯木上插上了一小面残破的美国国旗,代表赢得胜利。此片也是首次没有丑化北越军官之片,片尾北越军官以相当人性的口吻说着:你们(指美军)以为获得胜利吗?其实却将带来更多的屠杀….。
      
      是的,穆哈尔中校达成了承诺,他第一个踏下敌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但是他不能阻止战事的蔓延。许多士兵也是,他们质疑着自己为何而战?在战场上他们不是为国家,而是为身边的弟兄而战。战争的无情是我们身于太平盛世的人们所体会不到的。在那样的时代中,多少人因为国家的安危,必须向自己的家园告别,投入战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安然无恙的回来。片中所传递出至人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心情,无论是参战的军人或是家属,人们即使对所处的大时代环境感到无奈,没有人能为为什么要战争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撇开战争片的角度看,。在无力的年代里,坚守自己的岗位,对工作以执着认真的态度面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自己唯一能做的正确之事。
      
      这样的一部片子,彷佛让你亲身体会到战火的残忍,却也让人感受到更多的人性与温暖。片子进行中,我数次无法克制的流下眼泪,这样的情绪只有观影过此片之后才能明白,也在此向片子结束后,递给我一包面纸的观众道谢,篇中传递的是剧情人物塑造出的温情,你给我的却是人间最真实的温暖!

  4. 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
    2011-7-23

            《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鄙人认为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可以给五颗星。

    关于美国参与的越南战争的影片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越战三部曲《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和《全金属外壳》了。可以说这三部作品受到了中国影迷的很好的口碑,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它们算作越战电影的经典之作。我看完《我们曾是战士》后,也会认为网友会给出较高的评价,但是出乎哥的预料,豆瓣的影评中不少是给差评的。鉴于此,我想写篇影评,来表达我对这部影片的喜爱,鄙人认为这部片子毫不逊色于越战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

    每个人喜爱的电影类型不同,哪怕同属于战争片,大家的口味也各异。有网友评论说这部片子太假,虽然我从未上过战场(现在一代的年轻人有几个真正经历过战争?),而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这是一部很真实的影片。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是先看的哈罗德•G•摩尔和约瑟夫•L•加罗威所著的《我们曾经是战士,而且年轻》这本畅销书,而后才到网上搜索《我们曾是战士》这部电影来看的。据我的记忆,影片几乎完全忠实于原著。其中后方参战军人家属的一些事情,在书中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而未详细的描述,譬如出租车司机把通知家属的电报送错了地址,书中也提到过,这事搞的军属们很不满意(设想如果发生在中国,军人家属们会对阵亡通知书都会送错而感到无所谓吗?)。

    影片中的主人公,美军上校摩尔,是真实的人物,后来他升为中将,并于影片中的战地记者加罗威合著了《我们曾经是战士,而且年轻》这本畅销书。影片中的人物的姓名都是真实的,并于书中人物名称一致,我想也是原作者所期望的吧。影片最后,加罗威说自己作为记者却不知道如何写这个故事,而摩尔坚定的要求他一定要把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写出来,让处于万里之外的享受和平的美国人民知道美国军人在越南的真实经历。这点我真的佩服这位美国老兵。在中国我们处于后方的人们从未得知战场的真实情况,我们只知道我们的军队“大胜”了这种鼓舞人心的报道,而从不了解战场上普通士兵所经历的血与火的考验,在这点上中共和日本法西斯做的差不多,好在现在是信息发达的时代,没有人可以隐瞒一切。

    有人说这部影片的战争场面太假,把越南军队显示的太傻,哥不敢苟同。这完全是中国人的思维。作为军事强国的美国军人会以打败了傻子部队而感到光荣自豪吗?就像生活中,一个成年人会以打败一个三岁小孩而感到荣耀吗?我觉得我们一直都活在谎言和欺骗中,对于战争也是如此。小时候我看抗日战争影片觉得小日本好傻啊,被我们玩得团团转,长大了才发现,不是小日本傻,是我们自己傻。如果日本人那么愚蠢,那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我们却与智商超低的日本军队打了八年?谁显得更愚蠢呢?

    真实,我个人觉得其真实性应该超过《野战排》,这就是我喜欢这部《我们曾是战士》的原因之一。

            有网友认为这部影片是美国政府的政治宣传片,哥笑了。我想问一句:您见过片中涉及美国种族歧视的政治宣传片吗?您见过片中的美国大兵被自己飞机投的燃烧弹活活烧成灰的政治宣传片吗?如果这也是政治宣传片的话,我倒希望中国政府多拍几部这样的“政治宣传片”,让我开一下眼,而不是《建党伟业》这么忠于历史不含任何政治色彩的片子。

            回过头来说一说《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这部影片的片名。《We Were Soldiers》,有许多中文的翻译,譬如《越战忠魂》、《军天壮志》、《士兵宣言》等。实际上,原书作者摩尔和加罗威在书中想表达的意思偏向于我们的直译——《我们曾是战士》,而不是什么《越战忠魂》、《军天壮志》之类的带有煽动色彩的词汇。无论是美国军人还是越南军人,在书中作者都对于他们的勇敢和精神给予了尊敬,一点没有丑化贬低对手(越南军人)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美国军人,尤其是美国军官的观点。他们虽然为自己的战友牺牲而痛心,但也不会因此而故意贬低自己的对手。在这点我们中国人做的恰恰相反。

            这是一部献给勇敢士兵的电影,献给美军和越军勇敢战士的电影,而不是只赞扬美国军人的影片。赞扬将军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然而表现士兵的作品却很少(至少在中国),没有英勇善战的士兵,哪来的将军的光辉功绩?在中国这样一个胜者为王的社会,又有几人会关注经历过踏冰卧雪、枪林弹雨的大兵呢?这也是我喜爱这部影片的一点。

            我给予这部影片很高评价的另一个原因是——战争场面的真实。片中几乎完全再现了1965年那一次交锋的历史(虽然可能为了电影的波澜起伏,有的镜头丧失了一点真实性)。摩尔营长确实如他自己在战前的演讲中那样“开战以后,我将是第一个走进战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战场的人。我不会留下任何一个同胞,不管是已经牺牲的还是仍然活着的。我们所有的人将一起回家”。他确实做到了没丢下一个战友,无论生死。有人说,战争场面不太真实,不过我没看出来。我不是军事迷,对于各种战术和武器不了解,我个人觉得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很真实。AK47、M16、M60、迫击炮、火箭筒、手榴弹、直升飞机、战斗机等,我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对了,有一点值得提,那就是北越士兵所用的手榴弹是我们中国造的棒锤形手榴弹。摩尔在书中说,他一眼就看出是中国造的。其实美国人也知道北越军队的背后是我们中国大陆在支持,但是美国出于各种考虑并没有公开这一点,可能是美国害怕我军直接参战吧。

            影片中表现了美军一种经典战例。一个排由于冒进被北越军队给包围了,切断了他们回到大部队的线路。由于越军人数占绝对优势,本质上讲所有在陆地上的空骑兵都处于越军的大包围圈中。但是就是这样没有任何物资援助的一个排,深处四周都是敌人的境况下,竟然能够坚持两天!这让我这个军事盲感到了吃惊。为了消灭靠近的敌人,被包围的排不得不要求美军的炮火在距离自己不到四十米的地方爆炸,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军炮火的精准度。电影中的战争镜头很多,很残酷,很恐怖,恰如一位曾经参加过二战的美国大兵所说的那样——战场就是人间地狱,我就不一一描述了。

    最后以摩尔和加罗威在《我们曾经是战士,而且年轻》序言中的话结束:“我们的一些同胞憎恨那场战争,但憎恶越战的人们无法区分战争和战士。我们知道越南是什么样子,我们见到的、做过的、谈论的和嗅到的一切在美国国内无法感知。好莱坞一直在错误的塑造,用政治的利刃向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兄弟们身上捅刀子。当战争结束,死去的人无法再站起来,而奇迹般幸存的人将终生无法抚平伤痛,早已同初上战场时的年轻人判若两人。我们用这个故事向在那场战斗中死在我们枪口之下的北越士兵表达敬意,他们很英勇,他们是可敬的敌人。我们为他们能魂归故土、光荣下葬而祈祷。”



    附部分网友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个人觉得下面的评论蛮搞的):
    反对不义之战,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加入战斗,反对轰炸,反对空中支援,反对边打仗边摆pose,反对发表战地演说,反对后方妻子儿女温情,反对滥用爱国主义,反对过度吹捧英雄主义,反对死守不撤退,反对士兵斗志不衰,反对战地背景歌声,反对敬礼,反对星条旗飘扬...
       不明白了,有些战争片用一样的招数让人感动,为什么在这个片里就这么别扭。是不是用得太多太过太全了?就滥了。


    1、明明打仗,为了更多的杀戮对方,非要弄点小文艺,连越南的指挥挥官也嘟囔两句。似乎多无奈似的!看着真假!
    2、部队家属,一群傻娘们,都情圣似的!真的吗?导演安排的痕迹太重!


    这就是我们在本片开头会看到法国军队的原因。越战本身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目标的其中一个步骤,以我看来,这十足是一场恶意的侵略战。发动战争的不是美国士兵,不是美国的民众,而是政界人士(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都有份!)。为了完成这个目的,才有媒体的大肆鼓动,把这场战争描绘得多如何如何正义。美国大的利益集团不欢迎共产主义,他们有什么,他们有钱,有权力,有引导媒体的权力,让没有钱,没有权力的人觉得,这是一场值得为之奋斗至于牺牲的战争!你有看过哪个总统的儿子战死越南的消息吗?这就是侵略战争的真实面目!!那些被正义之名蛊惑的美国大兵,从踏上越南战场的第一步开始,就已经无力停止他们悲剧命运的无限延伸……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片子很一般。再次看的时候,果然是超级烂片,烂就烂在宣传口舌上。真是难以置信。在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这等一流好片之后,美国人怎么还会欣赏这种政府资助的耀武扬威的政治宣传片。看来911真是把大家的脑袋炸秀斗了。怪不得小布什能上台。


    说是美国主旋律,问题是主旋律要怎么表现?<拯救大兵瑞恩>,<黑影坠落>,<生死豪情>甚至被大家诟病的<风语者>,都是很好地体现美国英雄主义的电影.但<越战忠魂>却是硬生生地往你脑子里灌输,瞧瞧出征前:又是庄重宣言,又是教堂祈祷,又是音乐舞会,又是美国军嫂们围坐聊天,临走前还非得把老婆孩子全都亲个够.这点儿毛的故事已经浪费了40分钟的胶片啦!打仗的时候有人临死前说我为国家而战,有人说告诉我太太我爱她,连那个被烧死的南越小鬼都来拉锯告诉我太太孩子我爱他们!我勒个去呀!导演大人是不是天朝战争片看得太多了,就差来个死前喊口号,交党费的情节了!
       说是反思,根本不如"越战四杰"(<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反思的深,美国军嫂们在丈夫上前线后什么貌似都不干就专门等着讣告,莫尔上校的老婆更牛,人家送信大叔来问个地址瞧把她吓得,对大叔破口大骂,有必要吗?为了沾点儿反思片儿的光还不忘让越共军官向各文艺青年似的来两句小自白.至于最后一场突围,莫尔上校们用大无畏的耍帅姿势向敌军阵地昂首阔步走去和一架直升机就能干掉半个师的兵力的情节就不解释了.与其说反思,不如说是一部征兵宣传片或美军火力展示.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场面,很震撼,远远超过<集结号>


    2002年的《我们曾是战士》又是一部容易招来批评说充斥着美国的“英雄主义”和价值观等主题的电影。和反思性美国越战题材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1986年的《野战排》,1987年的《全金属外壳》,甚至还有以个人题材为线索的1989年《 生逢7月4日》有相反的主题。也许正象有人说的,美国越战电影的传统其实并不是把反省作为主要的目的。而绝大数都是在宣扬美军的勇敢和强悍。看来这个片子《我们曾是战士》又如愿了。不过,即使承认美国片子应该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当然很容易理解,每个国家的战争影片都有或多或少是在美化自身),但是我还是受不了其中一些片断。最经典的一段就是梅尔.吉布森演的教官回答女儿一个提问:“什么是战争?” 有人说这一段简直像是白宫发言人,对女儿进行国家观念的启蒙,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梅尔.吉布森说得并不流畅,话中有很多停顿,可能自己也觉的实在解释不过去:“Daddy, what is a war?” “A war is a…, Well, it's…, it’s something that shouldn't happen, but it does. It's when..., some people…, in another country or any country…, try to take the lives of other people. And then soldiers like your daddy have to… It's my job to go over there and stop them.” 大意是战争就是不应该发生而发生了事,在这个或任何国家里的一些人想剥夺其它人的生命时,而像爸爸这样的军人要去阻止它。这种对话的确感觉很糟,既然片子主题不谈讨这类本质性的话题。不说也罢。类似对话还有很多。其实战争场面也不是太精彩。象电子游戏。


     我曾经以为,《太阳泪》是我看过的最烂的战争片,但看过本片后我的立场改变了,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里,《我们曾是战士》当仁不让成为最烂战争片,且没有并列。
    美国兵在援助别国时被打得很惨,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黑鹰坠落》,但又实在舍不得拿《黑》和本片比,因为简直是天壤之别。其实两部电影都是人物众多,电影看完了还对不少大兵认不全,但这并不是问题,《我》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讲完后还不能让人对这个群体产生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别说产生感情了。再加上极其拙劣的妻子送信情节,完全给人感觉这帮人就是送死去的,不死在那儿都不应该,而他们自身的求生欲望,战友间的生死与共也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当然不包括那些蹩脚台词里生硬的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