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飞行大竞赛(港) / 飞行器里的好小伙 / 我是怎样花25小时11分从伦敦飞到巴黎
导演: 肯·安纳金
主演: 斯图尔特·惠特曼 莎拉·米尔斯 詹姆斯·福克斯 阿尔贝托·索尔迪 罗伯特·莫利 杰特·弗罗比 让-皮埃尔·卡塞尔 伊琳娜·德米克 埃里克·赛克斯 雷德·斯克尔顿 特里-托马斯 班尼·黑尔 石原裕次郎 弗劳拉·罗博森 卡尔·米夏埃尔·福格勒 萨姆·沃纳梅克 Eric Barker 莫瑞斯·德纳姆 Fred Emney 戈登·杰克逊 Davy Kaye 约翰·勒·梅苏里尔 Jeremy Lloyd 赞娜·马歇尔 米利塞特·马丁 埃里克·普罗曼 马乔里·罗德 诺曼·罗辛顿 William Rushton 格雷厄姆·斯塔克 Jimmy Thompson Michael Trubshawe 托尼·汉考克 詹姆斯·罗伯逊·贾斯蒂 Gerald Campion Pauline Challoner Cicely Courtneidge 弗农·多布切夫 Maurice Dunster 费迪·梅恩 比尔·纳吉 史蒂夫·普利塔斯 Mike Read Nicholas Smith 罗尼·斯蒂芬斯 Rita Tobin-Weske 詹姆斯·维利尔斯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1965-06-03(英国)
片长: 138分钟 IMDb: tt0059797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单单看剧情的话,其实对这部影片并无大兴趣,但是这个快要绕地球三圈的电影名着实吸引人。影片用喜剧的形式改编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10年伦敦飞往曼彻斯特的飞行比赛,只不过历史上赢得比赛的是法国人,电影里选择了让英国人赢得比赛。影片一边对人类自古以来飞翔的梦想持以肯定,一边调侃各国众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做法。不过时光网和豆瓣网的简介是同一条,里面有两个角色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个阴险小人是英国的,无论是女主角还是主办方都很讨厌的做作绅士;而法国人这一路都在忙着调情,可是说是浪漫注重享乐的法国人。
影片讲述英国人决心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飞行赛,此时在世界各地兴盛起来的飞行研究如火如荼,各国的精兵强将纷纷赶来。比赛路线是从伦敦飞往巴黎,最后飞行最快的记录是25小时11分。在故事的结尾,导演告诉我们,彼时的波音747用只需7分钟就可以飞完这段旅程。虽然上帝没有给人类翅膀,但人类的奇思妙想永远不会因为先天条件而中断,即便在渺小,我们也完成了祖先不敢想象的壮举。
昨天刚在《放大》里看到男主角一时兴起买了只毫无作用的飞机螺旋桨,今天就看到这只螺旋桨在1910年旋转,电影和电影之间的那点关联也是观影的一大乐趣之一。奇妙的是,我竟然在电影里看到了传说中的“鞋酒”——一种非常酷炫我却绝对不想尝试的喝酒方法——把酒倒在鞋子里喝。虽然在影片里喧嚣的舞会上,充当背景的群众演员把酒倒进一只漂亮的、银色女士高跟鞋里,人们举止高雅穿着得体,但那酒......想必也很够味。
影片中关于各国人的性格不可谓不详尽,就像是给漫画人物固定性格一般:美国人热情大胆,敢想敢做,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也要不顾输赢先救队友;英国人举止绅士,思维却有些刻板,只要拿攻占太空的想法刺激他们就能成事,当然,片中唯一一个阴险小人也是英国的;法国人天性浪漫,比赛第二,四处与美女调情第一,即便是在比赛过程中,也不能放过宝贵的30分钟去做不可描述的热身运动;德国人思想教条,争强好胜,因此总被玩乐心强的法国人戏耍;意大利人高傲自私,任何事都不允许法国排在他前面;日本人就很倒霉,虽然拥有最好的飞机,却被英国人偷偷隔断了重要零件,一开始就栽了跟头。
我以为女人在一战二战之后有了工作可以外出才能穿裤子,但是片中最然将故事设定在了1910年,男主角却已经穿着裤装骑着摩托车四处跑,虽然说是瞒着父亲,但实际爱女心切的父亲也是知情的。
在练习场上时刻都要遵循说明书的德国人简直就像个笑话,几次掉进脏水池不说,还在升国旗的时候被法国人在一边放《约翰弟弟》(即中国改编后的儿歌《两只老虎》);阴险的英国飞行员卡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一幕又搞笑又惊险,算得上是经典一幕了。只是他居然趁着夜色用船拉着飞机过岸,果然还是要处处有监视器才能证明清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