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郎在对门唱山歌(2011)

郎在对门唱山歌(2011)

又名: Folk Songs Singing

导演: 章明

编剧: 章明

主演: 杰珂 吕星辰 冯国庆 孙凯 贾秀兰

类型: 剧情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1-11-18(中国大陆)

片长: 103分钟 IMDb: tt2165907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音乐是刘小漾(吕星辰 饰)毕生的热爱与理想,为了能够考上音乐学院,刘小漾的父亲请来了紫阳县剧团的冯冈做女儿的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冈和刘小漾之间渐渐产生了真挚的情感,然而着一些都只能存在于暗地之中,无法公之于众。

演员:



影评:

  1. 按《郎在对门唱山歌》片中给出的时间线索,上下两部分的故事分别发生在2009年和想象中的2014年。我第一次看此片是2013年在电影学院标放,当时章明、杰珂、吕星辰都到场交流。具体交流了啥没记住,因为你们知道的,国内大部分电影映后QA都特别傻逼。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就被紫阳县依山而建的老城区深深吸引了,而这恐怕也要归功于章明的场面调度。比如开场小漾家请客吃饭的长镜头,把这栋建在汉江边上的老房子拍活了。而小漾和冯冈在老城里穿街走巷、上坡下坡的几场戏,也勾勒出了老城复杂的地形。

    我个人就很喜欢穿街走巷,去一些迷宫一样的老城里瞎转悠。所以当时看完《山歌》,心里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去紫阳看看。

    时间一晃也过去了6年,前段时间突然有了空闲的时间。人在成都的我本想拔草重庆之类的周边热门城市,但脑海里紫阳又浮现出来,于是我立刻买了车票订了酒店,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说走就走的旅行。

    走之前的晚上,我把《山歌》里的一些重要场景截图下来存到手机里,此行的目的也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到这些地方。

    废话说完了,下面是实拍和电影截图对比,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拉片,也会谈一些经过这次紫阳之旅后我对电影的一些新的感受。

    紫阳县隶属陕西省安康市,南接川渝,下辖17个镇。电影的拍摄地主要集中在紫阳县城,也就是城关镇内。

    《山歌》的第一场戏是冯冈从家里走出来,穿过紫阳汉江大桥,赶往老城小漾家指挥合唱。后面合唱团老师会告诉小漾,冯冈家就住在江对岸的桥下。所以第一场戏就是点题,告诉观众冯冈就是住在对门的“郎”。

    可以看到冯冈经过一面粉刷着口号的墙,和紫阳汉江大桥的石碑:

    如今,墙上已经没口号了,大桥石碑也重新立了一座,删掉了“紫阳”二字:

    冯冈走向老城的画面,和如今大致同一角度拍摄的画面对比:

    可以看到大桥上的灯柱换了新的,老城新建了高楼,也拆掉了很多老房子。

    第二场戏在小漾家,章明在这里先用了一个场面调度十分复杂的运动长镜头,来展示紫阳江边小楼的独特格局,主要人物在这场戏里也基本悉数登场。值得注意的是客厅里有人在看国庆阅兵,这里点出了影片上半段的进行时间,2009年。

    我在棚户区转悠了一下午,想找小漾家所在的位置,但是发现如今江边一栋房子也没有了。沿着江边是一条长长的“河堤路”,县政府打算在这里建一条特色生态文化长廊。

    回来之后上网查了一下,紫阳江边的棚户区已经全部拆除,拆迁从2017年一直到2018年,拆了一整年,详情可以看下这篇博文:。

    也就是说,小漾家应该是拆掉了。

    另外,《山歌》毕竟是县政府投钱拍的半个旅游宣传片,所以第二场戏里也带出了紫阳的一些民俗特色。比如富硒茶:

    紫阳名菜蒸盆子:

    我在紫阳也吃了一次,很鲜美,但是分量很大,推荐至少3个人去吃吧:

    接下来出现了小漾就读的紫阳中学,位于紫府路上,挨着紫阳广场。

    紫府路是紫阳县城目前唯一一条主干道,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自西向东横穿整个县城。紫阳中学如今的样子:

    小漾放学需要穿过紫阳广场,再走东城门进入棚户区回家。

    影片中和如今的紫阳广场对比:

    小漾和冯冈从东城门进入棚户区:

    如今的对比图:

    县政府还比较贴心地给出了标识:

    从背面看一下东城门:

    从东城门进入棚户区,沿路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标识:

    小漾和冯冈边走边聊,经过了一家老杂货铺:

    这家老杂货铺现在还在:

    接下来,小漾去县民歌团找冯冈:

    这个取景地现在是紫阳县文化馆,也在老城棚户区内:

    民歌团的老师告诉小漾,冯冈家住在河对门,在汉江大桥另一头的桥下,也就是开场冯冈走出来的地方:

    不过如今那一带的老房子基本拆完了,现在是工地:

    也就是说,女一和男一的家,应该都拆了。

    影片下半部分,想象中的2014年,小漾来到张学锋宿舍找他:

    没想到男二张学锋的宿舍如今还保留着:

    再想想刘在水之前跟小漾说的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小漾和冯冈的爱情看来注定要在现实中成为虚幻啊,还是县委书记儿子比较实在。

    找到张学锋的宿舍也算是误打误撞,当时我在河堤路看到低地势的棚户区拆得七零八落了,没想到还有人沿着残破的阶梯往上走,我就跟着上去,发现了一排白楼,其中就有张学锋宿舍,旁边还是紫阳县图书馆:

    而且这排白楼就在紫阳广场的正下方。

    张学锋喝醉酒,小漾把他丢在老城巷子里自己回家,刘在水说万一张学锋被车碾了怎么办,小漾则说“在老城又没车”。

    我刚到紫阳的时候,在宾馆问前台“紫阳老城是哪里?”,前台告诉我现在都不提老城了,因为县里一直在拆迁整改。

    张学锋被棚户区居民李春贵(开场中秋宴席里登场过)收留,李春贵抱怨张学锋之前抬钢琴时拆掉了他家顶墙的几根柱子,这似乎也预示着棚户区未来被拆迁的命运。

    小漾和刘在水扶着张学锋来到东城门外的桥沟路上打车,结合前面的内容,我觉得“老城”应该指的就是东城门内的这片棚户区。

    小漾从张学锋宿舍逃出,冲下台阶:

    天好黑啊看不清,还好这个位置我也拍了一张实景图:

    小漾冲出来的这条路还是桥沟路,离东城门口其实不远:

    如今她右手边这排楼已经是紫阳县信访接待中心,左手边的紫腾宾馆还在,而信访中心旁边就是紫阳县人民政府:

    结合这段剧情来看,紫阳县政府真是一点都不避嫌啊,厉害!

    章明也算是一个很喜欢搞zz隐喻的导演了,这一下可真是无心插柳惹。

    张学锋被小漾咬伤,去了安康市医院,然后又坐火车回到紫阳,这里可以看到紫阳火车站的老候车室:

    我在离开紫阳的时候给检票口的工作人员看了上面这个截图,他告诉我那是以前的候车室,是平房,后来拆了,建成了现在这个大概3层楼高的候车大厅:

    张学锋最后找到小漾的地方是在汉江大桥老城这边桥头的拐角处:

    我也拍了一张这个拐角:

    大致就是这些内容了。

    紫阳县城很小,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走得差不多了,还拍了很多棚户区的猫,就作为本文最后的彩蛋吧: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鸡你太美混进来了

  2.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小部分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某位南方影评人打出了八分的高评价,某位京城国产片达人赞不绝口,然而与之对应的,某电影中心的节目总策划给了零分,cinephilia的竞赛片评分团更是有多人吐槽猛踩。如此诡异的现象并非故作巧合,它就发生在《郎在对门唱山歌》身上,这恐怕也是导演章明所没有想到的。要知道,在入围竞赛的三部华语片里头,它没有明星,基本没有宣传,大概是最没有话题的一部片子。如果说,《Hello!树先生》的语焉不详让很多人没看懂(两部影片都有故事上的断裂),那看过《郎在对门唱山歌》的观众,他们都宣称自己看得很明白。因此,不管《郎在对门唱山歌》上映与否,这般极端分化,大概也是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评价体系的断裂,恰恰也是电影自身的一大特征。

    《郎在对门唱山歌》呈现出诡异的两段式,叙事文本和镜头语言彻底断裂。从片名进行判断,把它预想为爱情片并不为过。电影前半段呈现出校园纯爱的面貌,高中女生爱上了教音乐的家教老师。故事情节顺水推舟,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岂不料,电影后半段逆转直下,大洒狗血,在看似问题全无的二选一爱情中,女主人公刘小漾遭遇了尴尬的痛苦,坦露了难言的困境。

    如果用一个更为稳妥的方式来评价,《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大半段或者说三分之一段落都相当棒。分为老城和新城的紫阳,汉江穿流而过。影片选择了老城作为拍摄场景,石板路和老房子。有茶有歌,县城的风土人情,一下子就出来了。许多人觉得,如果按照那样的长镜头拍下去,影片必然会突破国产小清新的格局。开场部分的长镜头行云流水,摄像机在狭小空间和人群当中穿来走去。室内、天台以及江面三部分内容同时行进,交叉编排,人物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尤其是三位主角。但在后半段,镜头突然迟滞了,零碎混乱。原本张弛舒缓的情感关系,它像一根被拉长的橡皮筋,随时都有了断掉的可能。怎么办,往何处去,当《郎在对门唱山歌》抛出这两个问题,它就击中了我的内心。

    如果对照文学剧本,《郎在对门唱山歌》有意识去提醒观众拍摄年份,事实上这个故事放在90年代末或者新世纪初也无不可。如果注意到片中的国庆阅兵和2009年12月24号这个日期,再过五年后,也就是2014到2015年。那么,就像镜头所体现的那样,电影里的爱情突然变得不真实起来。立足于当下,后半段的人物关系只是一种可能,现实里的爱情,正在进行当中。

    早在《巫山云雨》时代,章明就对县城的未来感到难以想象。它究竟是被淹没,还是维持着不变的压抑。就这点来说,在《郎在对门唱山歌》里,章明继续保持着他对县城生活的关注,像公务员的家庭和年轻人的情感。里面男女择偶的观念,也完全跟上了时代。大学生、公务员、军人、剧团人员,他们组成了县城的人际关系网。然而,他们组合在一起,真会呈现出那样一个未来?总之,把电影后半段定义为一种未来并不是无端猜想。如果记得开头天台上的对话,几个人正在进行重返月球的讨论——关于未来的对话。书记做了总结陈词,那就是谁说了都不算,所以,关于三人爱情,某种意义上,电影说的也不算。

    影片加入了很多关于理想的“生硬对白”,父亲教训刘小漾,说没有理想的爱情,只有世俗的生活。而刘小漾的理想是山歌,她觉得冯冈的理想也是,张学锋则说他的理想是刘小漾。如果把理想和爱情并列放在一起,我可以肯定,《郎在对门唱山歌》没有出现所有人理想中的那种爱情。在权势的渗透下,它变成了角力,变成了男人对女人的刺痛和伤害。讽刺的则是,电影片名散发出传统爱情故事的浓厚味道,什么郎妹一条心,手软心酥麻,后半段完全摧毁了这一切。《郎在对门唱山歌》有的只是残酷,爱情不值一提。父亲眼里,爱情是一笔生意算计,允许投资,这跟当下现实显然是同步发生。亲上亲,铁饭碗,要保障。至于酒后滚上了床、意外撞见偷情,这些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段子,放到电影里好像失去了冲击力。然而如果是在生活中,尤其是县城的生活,撞上这么一位决绝的主人公,它还是具有爆炸影响的。

    就像刘小漾觉得冯冈会到北京去追逐梦想,结果他还是跟表姐去了南方。这一南一北,其实是完全不同的选择,就像处于无法妥协的对立面。门对面,桥那头还有铁路的那一边。《郎在对门唱山歌》最有趣的地方也在这里,当观众纷纷以为故事应该朝某个既定方向发展,电影打破了这一切。反方向行进,出现了匪夷所思的断裂,自我解体。那四五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有如酒后断片。刘小漾和冯冈关系稳定,张学锋也不知所踪。可时机一到,问题就迎来了大喷发。

    如果更加细致去分析电影后半段,刘小漾几乎是被一步步逼去张学锋的家里。送一半,继续送;要走,继续喝。所有人都预料到要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真的发生了。不过在某种场合下,它指向了一种不明所以。到底有没有发生,其实不重要了。或者就像朋友形容的那样:冯冈身上的情感秘闻,观众比导演憋得还辛苦。然而,《郎在对门唱山歌》并不需要故事悬念,而是提供了一种关于未来的可能。

    对于饱受争议的男主角,先不谈演技,私以为,学音乐的艺术生,就是他那样子。考虑他的家境出身和返乡就职,加上心里有鬼,若即若离的表现种种,片中的演绎方式,反而是准确合适的。再到女主角和几位男配,他们也有不错的发挥。出了电影院,众人热议男一号像某位影评人,而男二更绝,他分明就是上海电影节的某位工作人员。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这部电影真是一起完美案例。【新浪】
  3. 1
    紫阳并不在四川,而是属于陕西安康,但它竟然有着和巫山一样的地理质感:湿漉漉的江水、迷蒙的雾气和弯曲的山路。在第一个长镜头中,章明展现了他非常厉害的调度能力,惊艳、准确,这个镜头迅速交代了环境,不仅是临江二层小楼的空间环境,还有这个小地方的人际关系面貌。

    在电影的前半段中,这种成熟的影像控制能力塑造了一个绝佳的氛围,这种氛围掩盖了一些缺陷,譬如一些尴尬的台词,甚至让男主角稍欠缺的演技也变成了一种魅力。

    但在电影的后半段,这种电影感迅速消失了,剧作上为了推进剧情,放弃了对人物情感和动机的细致描摹,影像上,跟拍手持镜头并没有让人产生与之共情的写实感,在前半段中营造出的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被彻底破坏了。

    2
    章明的优势在于能很快的利用空间来表达人物情感,比如小漾家的二层露台、小漾的琴房、冯冈的家,这些重要的反复出现的空间,与人物的状态是相辅相成的。前面小漾两次去冯冈家,一次看母亲,一次送鱼,非常喜欢吕星辰的表演,她长得不算特别明艳漂亮,甚至有点土气,但那种少女身上的灵气和心思表现得很准确。

    小漾和冯冈在山上采集素材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感情的转折点,小漾看到了冯冈身上的犹豫和稍显懦弱,但桥上那场戏拍得并不好,小漾看到冯冈弹琴的超现实画面也不够好,从这里开始,直到小漾撞见在房间里的冯冈和表姐,整个电影都处于溃败和惊慌失措的状态中,导演似乎不知道该拿这对年轻人的感情怎么办才好,剧情上的突飞猛进,影像的失控,使这部电影失去了成为佳作的可能。

    3
    小漾这个人物是非常动人的,冯冈和张学锋也是可爱的,理想这个词反复出现,有些傻气,又似乎是说得通的。好像从一开始,导演就铁下心来,要让时代的选择压倒个人的选择,或者说人物身上的傻气和可爱始终抵不过坚硬冰冷的现实,从第一个长镜头中,小漾爸爸对学峰爸爸的溜须拍马和唯唯诺诺,服务生几次来敬酒,这些似乎都是后面悲剧的前奏:学峰是局长的儿子,但对爱人有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傻气;小漾聪明、独立,但对冯冈也不能完全掌握;冯冈回到紫阳,可能并不是要振兴紫阳民歌,而只是因为“北京并不好混”。导演从后半段开始,就有些放弃了真实的人物内心,转而要用一种更加宏大的理念来铺垫最后的所有“个人溃败”。

    4
    如阿彼察邦营造了东南亚湿热神秘的影像,私以为章明也建造出某种长江影像,但不知处于什么原因,在《巫山云雨》之后,他似乎再无能力拍出一部更好的电影了。《巫山云雨》被禁看来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作为第六代文艺片导演,后面拍的几部电影都是政府出资,作为所谓的“政府宣传片”来拍的,对不知道怎么找钱的文艺片导演来说,这不失为一个思路,但是不是也更说明当下的电影创投体系让我们逐渐丧失越来越多的好导演呢。
  4.        出生在紫阳的作家李春平曾为家乡量身写过一部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有媒体称“这是作家为家乡打出的一个大广告。”而为了进一步扩大流传范围,李春平找来了章明,拍出了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该片投资500万,是一部标准的中小成本电影,但在上海电影节上却一举获得了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无论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说明了该片的成功之处,但如若少一些限制与硬性要求,该片应该会获得更大的成就。为了配合拍摄,紫阳县许多部门都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得必有失,该片的主创人员也因此在无形之中被“相关部门”套上了一层“枷锁”,本想自由发挥,但最后却被“命题”,章明能“戴着枷锁跳舞”实属不易。
        近年来,许多旅游城市都因一部电影而“火”了起来,如因《非诚勿扰》而火起来的日本北海道和杭州西溪,因《庐山恋》而致使许多游客前去的庐山。因此不得不说,借助《郎在对门唱山歌》为紫阳县打宣传牌是一个相当划算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主意。为了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该片也向观众展示了紫阳的风土人情,因此背上了“风光片”的“嫌疑”。从这个运作的意义上来说,《郎在对门唱山歌》就不具备使编剧完全自由发挥的空间了,因为它有命题部分,至于发挥部分,也只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命题部分服务了。
        《郎在对门唱山歌》是紫阳县一首非常著名的原生态民歌,基调轻快活泼,至于紫阳风光、紫阳富硒茶则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意象。主创需要在电影中利用电影手段展现以上内容,但怎样自然不生硬地表达,能够让观众不排斥?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爱情尤其是多角恋的爱情元素,感情的纠葛能够使年轻人为观赏主体的观众所接受。但看完该片却发现,章明所讲的爱情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了他自己的处境,一个“戴着枷锁”的不完整的爱情故事,并且是个头重脚轻的爱情故事。
        章明为这段爱情故事分出了两条线,一条是高中生刘晓漾的父亲为了仕途,想极力撮合女儿与县长的儿子;另一条则是刘晓漾与钢琴老师冯冈情投意合。中间还穿插着多年暗恋刘晓漾的县长儿子张学锋、冯冈的古怪“表姐”。这种爱情纠葛本是制造爱情故事矛盾的结点,但由于叙事上的欠缺,造成了虎头蛇尾的格局,观众似乎都可以猜到故事下一步的发展。在影片一开始,刘晓漾的父亲就表露出了对仕途的极度渴望,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监视女儿和钢琴老师的举动。因此,即使是刘晓漾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父亲也还是不忘时刻撮合她和张学锋在一起,只因为县长还在任,这是完全常规的;而一开始刘晓漾也正如众多花季少女一样,对无才平庸的张学锋正眼都不看,对才华横溢的钢琴老师情有独钟,主动上门探望其卧病的母亲,也因此见到了冯冈那个所谓的“表姐”;“表姐”的举动十分古怪,古怪到观众都能猜到她肯定与冯冈的关系不简单;影片接近尾声的部分,晓漾也确实不负众望,成功发现了冯冈与“表姐”的不正当关系。以上故事发展的情节样样落入了俗套,似乎并不像电影叙事的布局,反而成了电视剧的思路,琐琐碎碎,观众一边看一边猜结局而且似乎猜得还挺准,这不能不说是章明在这部影片中自由发挥部分所存在的一个问题。
        也许,正因为章明时刻铭记自己要宣传紫阳的任务,反而忽略了对于影片内核,也就是叙事的合理把握。但至少在演员表演方面,女主角吕星辰的刻画算得上是成功的,既有高中生的青涩和理想主义,又有初入社会的彷徨心理,给她上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奖项并无不可。为了宣传而叙事,风光片植入爱情元素,这种商业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因为看完这部电影,观众为紫阳山水的灵秀所吸引,也轻而易举地记住了那首俏皮轻快的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和灵气十足的紫阳富硒茶。紫阳的商业宣传打出了,紫阳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对紫阳县政府领导高瞻远瞩的赞美在电影中溢于言表,“中国比美国俄国差吗?我们有制度的优越性!”起码可以这样说,就受众效果来说,对紫阳的宣传还是相当成功的,因此章明对命题部分的把握尚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