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自梳女(1990)

自梳女(1990)

又名: 纵是有缘

导演: 李国立

编剧: 陈方 香洁仪 冯健新

主演: 陈秀雯 邵美琪 许志安 黎耀祥 罗嘉良 刘乔方

类型: 家庭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90

集数: 10 单集片长: 43分钟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为捞家和雯雯而来,没想到有意外惊喜,这个阵容放到现在真的是神仙阵容了!捞家,雯雯,许志安,邵美琪,黎耀祥,蔡国庆,刘玉翠都是后来的台柱子。

    整部剧的音乐,服化道都非常原汁原味,保持了当地当年民俗的风情,全是外景拍摄,放到现在一点都不出戏。演员也非常专业,许志安真的划船,罗嘉良真的会一手好字,邵美琪,雯雯真的熟练起丝(好像说的不对),这些没有专业培训是无法做到的,整体剧的质量非常完整,放到30年后的现在一点都不出戏,震惊我一脸!!!

    剧本我比较纠结,一方面比我想象中好,一方面比我想象中差。

    配合1990年当年的环境,还有自梳女的年代,为爱放弃一切,招赘娶妻娶妾,很琼瑶,但放到30年后的今天肯定是价值观不能忍的。这是剧的雷点。

    只要能放宽心这一点,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剧。

    好的地方则是,原本以为剧是说自梳女的生活故事,可是看到后面会发现,柳英从一开始不愿意自梳,到为爱放弃一切之后,爱人已死,他们的爱情伤害了很多人,她终于担起自己的责任,放阿九的妻子离开,照顾她和阿九的家人,选择了自梳。

    而雯雯一开始因为家里被男人欺负,选择成为自梳,在遇到一个好男人俊德,她纠结过,挣扎过,但最后鼓起勇气离开家乡去寻找真爱,不再自梳。

    剧并没有说自梳女很坚强或者奇怪,也没有说男人是坏人。而是通过自梳女的故事要告诉我们,坚持自梳与否,结不结婚,靠不靠男人,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爱的人,那就宁缺毋滥,遇到爱的人,哪怕决定不结婚也可以选择结婚。自梳女并不是枷锁,而是自我的选择。

    PS:我没想到罗嘉良演民国书生那么有书卷气息,年轻的捞家声线温柔沉稳,确实很适合这种老实读书人角色。虽然有一点点小渣男,但最终他的决定化解矛盾,选择离开,并且鼓起勇气表白,但也对阿娟的自梳选择表示支持,最后最后还选择参军,简直太完美了!!!

    如果他那跟年纪,能演永不消逝的电波男主就好了,可惜30年过去了,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了。

  2. 剧情紧凑不拖沓,演员演技都在线。剧情也反映出当时的工业机器生产为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女性可以凭借自身能力挣钱,不依靠男人,也不用看男人脸色的社会背景。 自梳女是时代的产物,即使不嫁人,那也不用穿上黑衣服宣告世人不嫁人,但那个时代鬼神论还是很深入大众思想,来个仪式感宣告自梳女也意味着自己“嫁人”了,不用当小鬼,死后还有姐妹可以供养。 在那个男尊女卑、女性社会极其低小下的年代,愿意当自梳女是多么勇敢的事情,她们的思想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她们是非常有思想,非常自强的女人。

    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环境的女人,过的日子都很不同。

    父亲早逝,母亲被大伯大伯娘使唤,大伯及两个堂弟都是不中用的男人,只会呼喝家中女人,做生意又不会,老是去吃喝嫖赌。女主阿娟自立自强,在家帮母亲干家务活,在外挣钱供妹妹读书。因为看到的周遭男人都没几个是好东西,就决定梳起,不嫁人。

    啊英的父亲虽穷也有点大男人主义,但是对待母女都比较好。因此,阿英虽然家贫,但是自小还是家庭和睦,受到父母疼爱。虽然父母逼迫她嫁给不爱的人,但确实父母也是爱她的,给她选择了一户富贵之家,如果按照物质的角度,确实可以让阿英下半辈子都不用忧愁,安心做富太太。

    阿芬是一个傻乎乎的富家女,每天游手好闲,为人仗义,富有爱心,非常愿意帮助工厂女工。而她父母也是非常疼爱她,再加之家境富裕,可以用钱解决阿芬的烦恼,包括婚姻。父母舍不得她去婆家受罪,于是,给她找个上门女婿,这样就可以生活在娘家了。

    为情所困的男男女女。

    阿英和啊九的故事很让人唏嘘,互相相爱,但因为女方父母嫌弃男方穷而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强迫女儿嫁给富家少爷,没想到女儿为此还上吊自杀,父母才勉强退婚,可惜,阿九因误会而离开乡下,阿英只好神不守舍的继续在乡下过生活。好不容易等到阿九回来,却看到他带着新婚妻子。如果已经将对方放下了,那还好,可是,双方互相心里还有对方。真是苦了阿九的妻子阿华。阿华在阿九贫困潦倒之时帮助了他并且不顾家人反对跟他结婚,以为自己真的嫁上好人家,没想到对方只是利用她对他没有男女感情,连替身都算不上。一旦阿九充裕阿英,就连表面功夫的对她好也没有了,只是剩下感激之情下的相处。撇开感情而言,阿九的个性确实不适合相处,他过于偏激,一旦女方不满足他的意愿,他就以死相逼。阿九没有责任和担当,既然是嫌弃他穷,他应该想办法去解决他的贫穷,反而在怪罪女方父母,还讥讽阿英贪财,甚至抱怨奶奶不给他储存老婆本。虽然去了省城后看似衣锦还乡,但是,其实也是靠新婚妻子的家庭财富,跟他个人能力没有关系。他是个没本事、脾气差的男人,当然他也会甜言蜜语的,哄得阿英很欢喜。

    阿英作为文盲贫穷女,能够上嫁青年才俊富二代,本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奈何,感情之事就这么讲究缘分,即使条件再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富二代其实也不是喜欢阿英吧,只是因为被拒绝了,真的不服气,想要继续赢得比赛,才会那么坚持。喜欢对方,却不被喜欢的感觉确实是很令人难受的。

    其实阿英和阿芳也有点像,都是富家女喜欢上落难的穷小子,但是,穷小子最后还是背叛了她们,更加可以证明,爱情不是扶贫,不要把自己当圣女,不要把感激当作爱情,不要和不喜欢自己的人结婚,要看清楚对方究竟是喜欢你还是喜欢你身上的物质,看清楚对方心里有没有白月光。爱情里面不能忍受别人心里还有其他人。

    日久生情,日久见人心,或许,这样的感情才是最好的。不是相处久了,就会有爱情。就像阿娟的妹妹阿凤一直喜欢许先生,她以为许先生就是不解风情的男人,她愿意去忍受他的古怪。她委屈自己也是因为想要迎合对方,可是,感情不是迎合,而因该是适合。阿娟身上自带的贤妻良母个性,就恰恰适合了许先生的期许。在内敛的男人,不是不会求偶,而是求偶的方式都是相对内敛不张扬,不会向外界到处张扬宣誓爱意,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将对方放在心里,有好的东西想要分享给对方,时不时去找她。就像阿凤和许先生说的,男人有好也有坏,阿娟没有必要因为没有遇上好男人就偏执的认为这世界上都是坏男人就梳起不嫁那么决绝。在日渐相处中互相观察、互生好感,在离别之时,才将内心的不舍与感情爆发出来。离别后,如果还是思念,或许,这就是爱吧。

    很多人有伴侣,但不是伴侣之间会有爱情。如果遇上喜欢的人,那就大胆的去爱吧。毕竟不知道缘分深浅,不知道生命长短,能够两情相悦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3.       我先说件很走题的事儿。大概二十年前吧,李春波那首《小芳》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每次但凡听到最后那句“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陪我度过那个年代”,我那平时看起来还算得上温婉的老妈,总会用山东话咕哝一句,换成现在比较时髦的句式就是:谢你妹啊谢。
      我妈的思想算是相对激进的。但二十年之后,再不激进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当他们走进剧场的时候,也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不那么完全走传统路线的故事:女主角是白蛇还有什么稀奇,要看就看青蛇和法海怎么谈恋爱。
      话剧《自梳女》选了个很讨巧的演出档期。如果观众想看一个完整的、传统的故事,它做到了。但如果观众想透过这部剧看到对女性主义的反思,和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它还没到那个火候。
      女性题材的覆盖面太大,找准一个小的角度做深切处理,是比较聪明的做法。张之亮之前拍电影《自梳》或王颖拍《雪花秘扇》,差不多也是这意思。该剧开场是许俊明的孙子从台湾回到顺德“冰玉堂”,寻找爷爷当年的初恋、自梳女素馨。依然留守姑婆屋的素馨,回忆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几段被迫分开的自梳女爱情。然后这位年轻人创作了几幅以自梳女为题材的油画,完了。
      看得出《自梳女》的编剧是有野心的,试图用“现在”叩问“过去”,用“过去”反观“现在”。但这个“现在-过去-现在”的三段式结构,让观众看到的是想法还在空中飘扬。剧中的“过去”和“现在”,是彼此隔离的。这小伙子干的就是一个“领座员”的事情,从时间上把观众带进去,再负责把观众给带出来。如果掐头去尾只看当中这段,故事完全可以单独成立,不温不火。
      其实这小伙子——个人认为如果是大龄未婚女青年就更好,完全可以多干点事儿,多问点问题。同样是一个诺言,素馨终生未嫁留在冰玉堂,许俊明的孙子却都那么大了,素馨没有怨吗?为什么素馨能等,许俊明不能等?为什么女人决心共死的时候,她的男人选择了偷生?除了抱怨“痴心女子负心汉”,我们对男女关系的看法有过一些进步吗?等等。
      从观众的审美趣味来说,一部话剧,如果剧本、演员、灯光、舞美、音乐等等,每个环节都能打七八十分,那么这部剧也就是七八十分的吸引力。但如果它的某一个环节,比如剧本、或者舞美能打到九十分,其他环节即便只有六十分,那么它的整体吸引力也是能超过平均分的——观众需要被刺激的惊喜。这种惊喜,《自梳女》没给到我。它还在说“谢谢你给我的爱”,它没能痛快地给一句“谢你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