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甜蜜的永远(台) / 春风吹到布拉格(港) / Cosy Dens
导演: 扬·霍布雷克
编剧: 培特尔·亚尔乔夫斯基 彼得·沙巴赫
主演: 迈克尔·贝兰 米洛斯拉夫·多努蒂尔 西蒙娜·史达索娃 克里斯蒂娜·科胡托娃 耶里·柯达特 伊娃·赫鲁波娃 艾米丽娅·瓦萨约娃 波莱克·波利夫卡 雅洛斯拉夫·杜谢克 史黛拉·查娜克娃 伊里·克列伊契克 翁德雷·布劳塞克 西尔维·考伯利兹克娃 Marek Javorský 鲍里斯·许布纳 达格玛·泰希曼诺奥娃
制片国家/地区: 捷克
上映日期: 1999-04-08(捷克)
片长: 116分钟 IMDb: tt0167331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捷克电影周
12.26 世界图解 马丁·苏立克 捷克 1997
12.27 风景 马丁·苏立克 捷克 2000
12.28 花园 马丁·苏立克 捷克 1995
01.01 甜蜜的永远 扬·霍布雷克 捷克 1999
01.02 女教师 扬·霍布雷克 捷克 2016
01.03 分道不扬镳 扬·霍布雷克 捷克 2000
2018年1月1日 第17天
片名:甜蜜的永远 Pelíšky
导演:扬·霍布雷克/捷克/1999
片长:115分钟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实在不知道要写些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捷克历史的电影。里面有太多关于捷克,不,那会儿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过往岁月。而作为一个对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的人,很多的政治影射,细节暗示我无法掌握,没看明白,更不要说感同身受,有所共鸣了。
这是一部拍给捷克本国人看的电影。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之于我们的60年代,《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之于台湾的60年代,《岁月神偷》之于香港的60年代。只有同根同种,经历当中的人,才能更懂其滋味。
1968年,在风云变幻的政局里,一段段小家庭里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浓缩着一个时代浮沉的缩影。国家的兴败存留,与每个普通人的命运紧紧相系。
1968的春天,历史上发生了“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发起民主运动,对现行的社会主义进行改革,这场运动一直到当年的8月20日为止,由以苏联为首的武装入侵告终。随后的20年里,捷克斯洛伐克一直都在苏联的统治之下。
故事发生在一幢二层居民楼里,上下住着两户人家。住在楼上的是少女金德若一家,她的父亲是二战时的一位军官,曾被授过军功勋章,战后社会主义时期则被政府判为战犯,常年生活非常压抑,他反对当权政府,更仇视社会主义制度。楼下的少年马修,一直暗恋着金德若,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军官,只是他在现任政府当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度崇拜者。他买波兰造的防摔玻璃杯,用东德做的塑料汤勺,家里的墙上贴满了社会领袖和时政新闻的照片。
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家庭,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彼此平行,却又时有交集。
金德若的父亲是电影中相对复杂的人物。我没有完全理解电影,也没有完全理解他。这其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就是他的弟弟,这个人虽从未出场,却可以看出对金德若的父亲及其家庭的重要影响。电影只交代了父亲的弟弟是皇家空军飞行员,而我翻阅了一些有关历史背景作为补充——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战开始前就被德国全线占领了,父亲的弟弟应该服役的是英国皇家空军,英国对德国的不列颠战役中就有大量的捷克飞行员参与战斗,这也是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空战。
金德若的父亲和叔叔都参与了对纳粹法西斯的战斗,作为战争时期的保卫者,他们内心都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战后叔叔留在了英国,而金德若的父亲生活在国内,却对苏联和当权者都表现不满。经历50年代初的政治冤案,他更是被打上了战犯的标签,活得郁郁而不得志。每到圣诞节前夕,他甚至会在家里做占卜,以预测布尔什维克政府还能存在几年。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春风带来了新的气象,国内开始逐渐“回暖”。学校里的领袖照片被悉数换下,过去严苛的社会制度有了松动的迹象。此时,楼上金德若的父亲娶了楼下马修的姨妈,本来水火不容的两家人也开始坐在一张餐桌上吃饭。布拉格之春,让每个普通人也开始忘掉立场,放下敌意和戒备,不谈政治,讲起了人情。
只是布拉格在经历春天之后,没有来到盛夏,便在8月早早地遇到了凛冬。就在金德若的父亲迎娶马修的姨妈的宴会当晚,苏联的军队进驻了捷克。电影中有关这一段的处理非常巧妙,金德若的父亲为思念自己的空军弟弟,曾手工制作了一盏可以投射飞机倒影的台灯。苏联的空军突袭捷克的当晚,房间内的墙壁上投射着飞机的灯影,伴随着屋外震耳的轰鸣声。墙上的飞机影子是追忆过去的美丽幻觉,而耳畔的轰鸣却是来自现实的冰冷恐惧。在那样一个如梦如幻的房间里,刚萌芽的美梦被彻底打碎了,只剩下无尽的绝望。
电影最后金德若的父亲带着新婚的妻子薇诺,以及女儿和继子去英国度蜜月。只是之后马修的母亲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妹妹薇诺,马修也没再见过初恋金德若,因为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蜜月会长达20年。
国家一夜间的震动,过往的生活瞬息崩塌,回不去的“昨天”,让无数人流离失所,这种流离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世界里的。此去离别,20年后才能再逢春天,待重逢时一切已时过境迁,时光一去不回,物非,人非。这,谁又能料想到呢?
1968年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是历史上的重要一年,是由春天走入冬天,充斥着恐惧和屈辱的一年。1968年对于主人公马修来说,是生活翻天覆地的一年,一夜之间失去了爱人,朋友,家人,还有熟悉的生活。
对小小少年而言,1968年无关政治,而是痛失初恋的那一年。这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用普通人日常冷暖里的情感,情绪,情愫,讲了一场政治事件。
当我们说一个国家的时候,那是高高在上,空洞乏味的概念。只有当国家这个词落到当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有孩子,父母,老人,落实到他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里,甚至具体到一张下周早餐的菜谱,国家这个词才有了可以被感知的意义。
20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许算不上太长的历史。但20年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而言,却可能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光,甚至是一辈子。「国家可以从头来过,但人生却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原文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Paus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