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认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她是我生命的希望,也是绝望。”
黑暗中的光,雪中的碳,荆棘密布中的双手;你带我逃出绝境,却又走入了另一个绝境,我看不到那束光,感受不到那块碳,握不住那双手,多希望这些温暖从来没有出现过,也不至于让我触碰到这冰冷世界的一丝温暖后,再重重地将我打回原形。
“爱情般的痛苦,因为是不能爱的人。”
我是爱着你的吧,所以才会如此心动,你才华横溢,与众不同,脑海里是挥之不去你的影子,心底是抹不掉的你的位置,你有你的家庭你的妻子,我知道我不应该违背道德伦理去爱你,在这个框架下,想念你都成了一件特别痛苦可耻的事情。
金佑镇尹心德,从来都是奢望。
所以,走向死亡,走向你,走向那个没有名字的地方,那里有自由,有灵魂,有我们。
“你现在活着么?”“没有,但是在等待着死,为了真正的活。”——《生死论》
我是想活着,才走向死亡,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
你看,甚至连自杀,他们都是心照不宣的。
但在我看来“殉情”这个词或许并不贴切,爱而不得确实是金佑镇和尹心德自杀的一部分原因,可余下的一大部分都是源于社会的世俗、家庭的施压和道德的谴责。在这重重地压迫下,两个人各自都产生了自杀的想法,爱情就像一个导火索,只是加速了两个人的死亡。
他们是拥有着现代思想却生活在封建的社会的人。
我们不能用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出轨去衡量他们的爱情,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甚至没有灵魂,我并没有说出轨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只是在那个世俗的社会,能遇到一个能彼此理解,崇尚自由和信仰灵魂的人,就算不在一起,也难免不动心。谁都不是圣人,倒退几十年,用现在的思想去审视当时的社会,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安之若命吧。
虽然这并不符合伦理和道德的观念,但这是事实。自由和道德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而正是因为我们现在拥有绝对的自由,所以这种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做法是不对的,但是可以给一些相对程度上的理解。
并且这部剧重点是在歌颂自由和灵魂,男女主的一切都只是时代的背景。可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要纠结住那一个点不放,去弘扬自己认为的三观和正义,操心着“美化出轨的剧”会带坏别人。而这所谓的“美化出轨”绝对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是一堆“三观正”的网友引导的,打着影响不好名义,其实就是想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并且对反驳的人施以道德伦理和三观不正的欺压,毕竟,出轨确实是一个不正确的事情,所以,那些充当网络上正义的使者频繁出现了。也正是因为这部剧的历史背景在没有播出前就已传的沸沸扬扬。所以其中也不乏没有看过就来评价的人。
你可以觉得剧情不好打低分,可以因为觉得演员演技不到位给差评,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和个人思考空间,但是我不能理解也不能认同有些人所谓的弘扬和美化出轨。
(这里的话是作为三更的吐槽,我实在是看不下去有些人去故意引导这部剧的思想和观念)
回归正题
金佑镇,尹心德。
作为长子长女,面对家庭长久以来的压力,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摧残,想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昨晚播出的第三集剧情中,连续不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也都在一步一步逼迫着两个人走向自杀的道路,男主父亲的绝食,来自于妻子“你要做好一个儿子的本分”的压力,女主弟弟妹妹的学费,众人纷坛的流言,局长的威胁和侮辱,一件件一桩桩,都在加速着致使这个悲剧的发生。
他们何尝又不想活着呢,可是活着太累,太痛苦了。他们可以继续坚持自己喜爱的事业,甚至可以抛弃道德和伦理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可是家人,是他们唯一的底线。
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绝食,
也没办法放弃家人的安危于不顾。
因为在道德和心灵上,不允许我这么做。
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知道,我就不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尹心德说,我好累,我想休息了。
金佑镇说,那来我身边休息吧。
只有他们懂彼此。
他们是接受过文化有着远大报复和自己理想的人。所以没办法,放弃自己的梦想与自由,没办法放弃自己的灵魂,放弃彼此。然而也正是因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思想,所以也没办法,放弃自己的家人。在这个进退两难的问题上,永远得不出结果。
他们都是既善良又孝顺的人。
只想,能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和彼此一起。我只是想为自己而活,过符合我自己想法的人生,可是就连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我。
他们真的没有做好一个儿子,女儿的本分么?他们做的还不多么,被你们操控的还不够么,这是他们的人生啊!他们即使选择死亡都不愿意放弃你们,为什么,为什么还在不停地逼迫着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让她们有自己的灵魂和自由呢?
可是与其说我恨极了男女主的家庭,倒不如说恨极了那个世俗的社会。其实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他们并没有错,那个时代,哪有什么追求自由和理想可言,有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活着,但是他们,才是那个时代大部分的人,而像男女主这种跳出固有的封建世俗的框框,不愿意当社会的奴隶,或许就是“异类”般的存在吧。
生不逢时,我只能这么说。
我甚至也希望他们能够死去,因为相对于死亡,活着对于他们来说更痛苦。
很难受,也很悲伤,看着他们没有灵魂的活着。
看着他们备受折磨地活着。
或许这才是happy ending吧。
好想休息一下,想无忧无虑一点。
所以才那么淡然地走向死亡。
因为死,
即是生。
(以下为前两集后更新,多谢评论区小可爱指正,所以改掉了一些矛盾的观点)
先爆两张图,
死之咏赞播出当日热爆了韩网NAVER,
二三集亦是
目前死之咏赞已经播出了两集(也可以说是四集),剧情走向已经很明晰了,第二集相对第一集而言,正在逐渐趋于悲伤的一个氛围中。
我想说,金佑镇,尹心德,时代导致了他们这样的悲剧。男女主虽然家庭背景天差地别,但却都逃脱不了封建社会被安排的下场。
在我看来,金佑镇和尹心德殉情自杀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爱而不得思念成疾。其实,金佑镇自杀的想法是一直存在的,尹心德的出现,只是更加深了他的这个想法。第二集结尾,喝醉的金佑镇终于对父亲发泄了他多年以来的不满,争吵过后,金佑镇面无表情地问父亲,你究竟是想让我活,还是想让我死。父亲走后,他低着头,又重复了一遍。
我想如果一个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谁也不愿意过这么糟糕的人生吧。尊贵的身份,优渥的家庭,大方美丽的妻子,虽然看似梦寐以求平安顺逐,但是却都是由别人一手操控的。如果人的一生,不能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能选择自己所爱的妻子,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如同一具躯壳,任人摆弄。
一个人,只有自由,才会让那些外在的附属变得有价值起来。
尹心德对金佑镇说,你是个好人。没错,金佑镇确实是一个好人。他孝顺,懂事,理智,在第二集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金佑镇约束于道德和责任之间,推开了尹心德。所以他才会故意去让尹心德见到自己的妻子,想让她死心也想让自己死心,并且金佑镇一生都在受父亲的摆布和安排,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写作,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但即使他在崩溃边缘跟父亲大喊,也不忘记说,我永远是爸爸的孩子,一直到死去我也是爸爸的孩子,爸爸,我是在哀求你。因此我一直觉得金佑镇之所以一直听从父亲的安排也是源于他对父亲的尊敬和孝顺。
所以尹心德对金佑镇说,无论怎样我都希望你能抓住我的手,告诉我不要走,但是我知道你不会这么做的。
出于对尹心德的责任,也是出于对家人的责任。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金佑镇和尹心德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无时无刻的想,当初要是没有认识尹心德就好了,当初要是没有爱上尹心德就好了。因为爱上尹心德不仅会使自己遭受到道德伦理的谴责,而且他也深刻的知道,自己什么都给不了尹心德。
金佑镇有颗自由的心,他不想被陈旧的思想给固封住,他想弘扬韩国文化,想唤醒民众对艺术的自尊心。但是没人能理解他,他的朋友被看作戏子,作品被看为垃圾。他问妻子,你不觉得累么,按照规定的人生轨迹活着。妻子说,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根深蒂固的时代观念才是最可悲的。突然间,我完全可以理解金佑镇为什么会爱上尹心德,为什么在已经分别五年后,抱着她,对她说,忘不掉就随它去吧,我也会这么做。对金佑镇来说,写作能填满他的心,是静默时光里宽慰他痛苦内心的一双手,文字会融入他的生活,留下芳香,永远不会死去。
尹心德说,佑镇,你写作吧,我喜欢看你的文字。
他们是惺惺相惜的人,只有他们懂得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尹心德深深地懂得他的文学,可以抚平他黑暗的深渊,同他一起绝望的哭泣,他们彼此欣赏,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
剧情慢慢发展,小男孩边跑边发着报纸,一对恋人自杀。也为此后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总之在这个固步自封的社会,金佑镇,尹心德,都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我并不觉得金佑镇渣,在自己的一生都被别人安排状态下,这更像是他做出的一种反击,一种对社会的抵触。然而他知道这并没什么用,只要活着,他们这段爱情永远不能开花结果,道德伦理也一直在无限的折磨着两个人,所以,两个人选择了自杀
不禁唏嘘,那个时代催生了多少这样的悲剧发生,金佑镇,尹心德,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结尾。即使金佑镇没有妻子,他和尹心德也是毫无可能。会不会有有另一个尹心德或者金佑镇,在那个社会,被禁锢了一辈子…
如果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那么就不会有出轨这一说了。
最后希望大家继续多多支持我们李演员的作品
忘了说
还有一月份的浪漫是别册附录
你要是不看
我可是会很凶的哦
(看完结局再来更)
사의잔미 《死之赞美》
日据时代的朝鲜,云心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第一位公费留学生,日后成为第一位女高音歌唱家以及第一位灌制唱片的女歌唱家,开启了朝鲜大众音乐的新时代。 金祐镇则是木浦大户人家的长子,先是奉家长之名去了日本农业学校,后来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英文系。金在大学期间就与大学同窗进行新剧创作和演出,去世时留下48首诗,5部戏剧,和20多篇剧评。他是朝鲜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两位本属于那个时代最出色的一群,却在30岁时(1926年8月4日)双双于玄海滩自沉。他们殉情的原因也经历了后世的种种猜测。
1991年韩国电影《死之赞美》从伦理角度试图分析两人的选择。()在家庭伦理和爱情自由之间挣扎的云心悳纵身一跃,投身大海,将一切纷争抛在了身后。这部剧上演时在韩国引起了很大轰动,在韩国青龙奖和大钟奖两个重量级的电影奖上斩获多种奖项。
而这部SBS的独幕剧对两位历史人物进行了更多更细腻的挖掘,为这出悲剧提供了一种理解方式。
1921年两人因为在日韩国留学生的戏剧协会相识,互相萌生爱意。乐观向上的云心悳为金祐镇的才气倾倒。金祐镇生活在日本和父亲的双重强权下,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宣泄口,与云心悳的相遇让他得到安慰。
爱情的确认可以细微到别人根本无法察觉。心悳看见大街上的时髦女士戴着礼帽很不以为然,认为作为新女性不应该矫揉造作。金祐镇一句无心的“我觉得挺好看的啊” 种在了她的心里。下一次见面心悳带着一顶帽子出现在祐镇的眼前。祐镇眼里的欣喜和苦涩混在了一起。微妙的感情在两人之间变得明目张胆,但很快就熄灭了。被邀请到祐镇家里的心悳发现她的心上人是个富家子,并且已经有了妻室。心悳留下了自己的爱情宣言---帽子离开了。祐镇保留着这顶帽子,在两人决意自沉前为心悳带上了。金祐镇的妻子是家庭包办的,虽然两人没有感情,她看见祐镇一直保存的帽子,祐镇离开之后消失的帽子,也明白了一切。这顶帽子标志着了两人之间爱情的确认,爱情的挫折和对爱情的守护。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死亡呢?
编剧的理解是(也许并非历史)两人在当时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金祐镇深处父亲的威权之下,无法投身反抗日本帝国的斗争,更无法通过写作来疏解自己的愤懑。接受过的教育与伦理世俗的金祐镇却无法一走了之。云心悳是一家之女,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虽然是留学归来的女高音歌唱家,但当时朝鲜民众对古典乐并不了解,所以不得不转向大众音乐。历史记载云心悳经常为当时上流社会聚会演唱歌曲,因此在剧中有了弟弟妹妹听到流言的一幕,家人的不理解压垮了云心悳。日据政府的威胁进一步逼着她走上了绝决之路。为日帝唱歌,为他们的文化统治效力,会让她的灵魂死去。
云心悳和金祐镇相遇时,祐镇正在阅读有岛武郎的书籍。有岛武郎出身于日本贵族官僚家庭。与金祐镇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热爱文学,却读了农业学校。有岛武郎在招幌农业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历史学和经济学, 深深受到以及为代表的西欧文学,与及和等人的西欧哲学所影响。 1916年因为父亲和妻子去世转向文学写作,很快在文坛声名鹊起,成为对日本现代文学影响巨大的”白桦派“的代表人物。 他是日本最早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作家之一。他以行动贯彻自己的信仰,把他在农场所有的土地分给佃户,把庄园住宅分给农民居住;并变卖私产,作为工人运动的经费。 1923年和女记者波多野秋子一起在的别墅上吊自杀。心悳和祐镇也分手了。看着大街上盛传的“大作家与有夫之妇殉情”新闻,心悳对此非常不解,认为感情不被祝福分手即可的她却不知道这也会成为自己的结局。1926年两人再次在日本相遇,同样进退两难,身心疲惫。于是他们对有岛武郎的殉情有了新的看法。选择“死”是为了选择“自由的生”。
云心悳和金祐镇的死是因爱情而起的,却绝对不只是因为爱情。也许这部剧的意义在于,让人对“死的赞美”这个字眼生出更多的理解。这不是感伤主义的矫揉造作,而是追求自由的反抗呼声。于是号中带水(云心悳号水仙,金祐镇号水山)的两人选择在朝鲜和日本之间的玄海滩结束自己的生命。
“你现在活着吗?” “没有,但是在等待着死,为了真正地活着。“ --- 1926年5月4日 《生死论》
去世之前,云心悳自己填词的《死之赞美》成为了两人生命的总结。这首歌的曲子是俄国作曲家奥西夫·伊凡诺维奇(Iosif Ivanovici,1845-1902) 的《多瑙河之波》。由云心悳演唱的这首歌作为韩国大众音乐历史上的第一支HIT歌曲而被载入史册。剧中结尾出现了云心悳和金祐镇共同做诗的场景,也许就是这首歌词。
《死之赞美》
在荒漠的狂野中奔跑的人生,你要去何方
孤独的世界,荒漠的苦海,你要去找何物
满是泪水的世界上,我死便可了结
寻找幸福的人生,寻找你太空虚
微笑的花儿,哭泣的鸟儿,命运都相同
热衷于生活的可怜的人生,你是在刀片上挥舞的人。
我试着去理解金祐镇的死亡。
金祐镇身上的悲剧色彩实在太浓厚了,虽然他是和尹心德一起殉情自杀的,但与尹心德的悲剧是来源于外界不同,他的悲剧来源于他自身,这种悲剧性从他出生开始就伴随他一生。
如果不是文学与尹心德这两束光芒照进他的人生,他的一生可能自始至终都保持灰暗,但这两束仅有的光,也未能将他从悲剧性的一生中拯救出来。
“我不止一次义愤填膺地诅咒自己的命运,在恶魔的包围下,只有那么一次,是她让我找回了内心的平和。”
金祐镇母亲早亡,他从小就生活在父亲专制之下,他不允许金祐镇从事文学事业,要求他继承家业从商,还为他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女子为妻,可以说,金祐镇的人生都是被父亲安排了的,没有一点自由。去日本留学学习英语使他能够短暂地从父亲那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中逃离,但是他从未能够真正地摆脱,他用着父亲的钱,并且作为留学的代价,学业结束,他必须回家继承家业。
金祐镇是矛盾的,他热爱文学,渴望通过自己的笔去唤醒沉睡的国民,传播自己的信仰,但他又没有办法做到真正地和原生家庭、原生阶级割裂,正如,他是用着他父亲的钱去留学,去支持新剧的演出,他可能也痛恨这样的自己,明明不喜欢,却又不得不接受,他的父亲不喜欢他碰文学,不允许他把文学的书放在书桌上,他就真的不放,可见,他的性格里更多的是逆来顺受,虽有不甘,却也不敢。我一度很奇怪,既然他这么苦恼,为什么他不反抗,但后来我能理解了,一方面从小受到儒家思想教育的他,是难以背弃孝道的,有的时候正是因为懂得太多,负担才愈重,一方面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可能也没有信心,脱离了父亲的经济支持,他靠自己能走多远。
是尹心德,帮他把那些父亲不允许看的书搬到书桌上,还说那是重要的东西。我以为,是这一刻,他的心第一次为眼前的这个女人动摇。即使之前他也以她的歌喉为美,但那还单纯地停留在欣赏美的阶段。
尹心德和他很不一样。她明媚如春日的阳光,她的活力与热情能够轻而易举地感染周围人,更重要的是她为自己歌唱,她喜欢唱歌,她就独自来到日本学习唱歌,她当然也有她的生活之苦,家境清寒,一家四口都等着她学成归去唱歌赚钱养家,但是这不妨碍她在台上纵情歌唱,因为这是她喜欢的事业。金祐镇做不到的,她能做到。
尹心德第一次见到金祐镇,金祐镇在窗台边念着有岛武郎的《爱是恣意夺取》,尹心德不认同,她反驳,爱应该是无私奉献才对。两人在日本分别之时,听说了有岛武郎的死讯,尹心德又说,她不能理解为爱而死。两次,金祐镇都保持了沉默。剧中多次出现有岛武郎,可见作者也觉得金祐镇和有岛武郎很像,金祐镇出生虽晚于有岛武郎,但两人都身处同一动荡年代,出生于旧社会,却受到新思潮的冲击,都关心社会主义事业,却囿于自身资产阶级的出身,有岛武郎爱上了有夫之妇,身为有妇之夫的金祐镇爱上了妻子以外的女子,皆不为世俗所容,但有岛武郎比金祐镇幸运的一点大概是,有岛武郎可以随心所欲地书写,金祐镇却只能麻木地在案头签字文件。
我想正如尹心德不懂有岛武郎,她也未必真的懂金祐镇,但她理解他的理想,愿意支持他,这对于长期处在被父亲压抑下的金祐镇而言,就是莫大的慰藉。况且尹心德与传统韩国女性有着很大的不同,她有独立的人格,不依附于任何人之下,她有掌握自己命运的魄力。本身逆来顺受的金祐镇很难不为这种魄力吸引。
“你现在活着吗?”“没有,但是在等待着死,为了真正地活着。”
金祐镇对待人生中的一切几乎都是消极的,即使是在剧团受危挺身而出之时,他那种无畏生死的感觉也更像是因为其早已心死所以无谓生死,多活一日也罢,少活一天也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所以随时死去都没有关系。
电视剧最后为金祐镇和尹心德结伴赴死铺垫了理由,尹心德全心全意地赚钱供弟妹学习,却因为身陷钱色交易的流言蜚语,被弟妹怀疑,心灰意冷,之后又被侵略者官员以家人性命相逼要求卖唱卖身,不知所措。而金祐镇净身出户没多久,最终还是屈服于孝道,决定放弃文学回归家族,向往的生活还没真正开始就戛然而止,未来又是一片见不到底的痛苦深渊。尹心德觉得很累,她想休息,又怕自己思念金祐镇,金祐镇就对尹心德说,不用担心,到我的身边休息吧。金祐镇的口吻极其自然,仿佛一段再普通不过的情话,我想金祐镇的心里早就埋下了死亡的种子,他一定不止一次地想过自杀,尹心德的话不过是一个契机,所以明明说着如此沉重的话,表情却是一如既往的淡然,甚至连尹心德都有点意外,他会这么不假思索。二人虽对死亡达成了共识,但尹心德死是为了从她厌倦的生活中逃离,金祐镇选择死却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希望此生,可以有一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那将成为他人生的结束。
是的,在他活着的时候,因为没有自由,他觉得自己不过是行尸走肉,活不是活,他终于可以死了,是为了真正地活着。所以,或许在旁人眼中,二人是殉情,但我却以为,金祐镇更像是殉道,殉理想,他以积极的死亡代替消极的生存,通过肉体的彻底消亡,达到灵魂的完全自由,是一种自我的实现与完成。他死亡的那一刻,是他此生唯一真正活着的瞬间。
这样的死亡,才值得金祐镇去赞美。
第1计,骚气外露。在自己齐眉的刘海留一处缺口,像一扇门,曰:我家大门常打开。给尹心德以指引。
第2计,盛气凌人。高声宣读爱的信仰,将尹心德引入屋内,然后大声斥呵斥:谁让你进来的?你给我滚出去!给尹心德以威慑。
第3计,变化无常。让尹心德尝完棒子之后,马上给个大枣,伸出不纯洁的友谊之手。给尹心德以神经病印象。
第4计,不屑一顾。当尹心德用完全听不懂的歌声征服新剧社其他所有成员时,一直背身看书,憋死都不赞美(所以本剧叫《死之赞美》)!给尹心德以脸色。
第5计,雪中送炭。在尹心德肚子饿的咕咕叫的时候,请她吃朝鲜拉面(效果仅次于拉屎没带纸的时候救美人于坑位)。给尹心德以食粮。
第6计,侧耳倾听。看尹心德喝酒,听她唠叨,任她埋怨。等她喝多了,说几句宽心的话,然后带走。给尹心德以释放。
第7计,装病卧床。刚刚获得尹心德好感,就开始玩消失,假装身体不适在家修养。给尹心德以机会。
第8计,显露诗情。在屋中地上不经意地放一首自己写的小诗,用情颇深,句句揭示:我已经老大不小了,我还在打光棍,我很难过。给尹心德以感染。
第9计,故作呆痴。尹心德带着稀饭来看自己,天地间“我”、“稀饭”、“你”,意图如此之明显,就是假装看不懂,还说稀饭不好吃。给尹心德以情痴印象。
第10计,欲擒故纵。明明想留尹心德过夜,却声声催她走。明明知道尹心德找借口说下雨没打伞,却直言直语拆穿。给尹心德以推感。
第11计,彰显孝心。明月当头,小路徜徉。不谈儿女私情,只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给尹心德以孝子印象。
第12计,深藏不露。明明已经为尹心德所着迷,却很少当面表现出来,宁可在背后看着她偷笑。给尹心德以矜持印象。
第13计,不卑不亢。面对日本警察的调查,勇敢承认自己是朝鲜人,不愿多讲日本话。给尹心德以勇士印象。
第14计,暗显财力。节衣缩食,把家里邮寄来买寿司的钱拿来补贴排戏,推动巡演。给尹心德以小开印象。
第15计,目光炯炯。当尹心德登台演出万分紧张时,陪在她身旁,用自己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盯着她放电。给尹心德以力量。
不得不说,金佑镇真是情场老手,这才2集,就把尹心德迷得不要不要的,佩服佩服!
~~~~~~~~~~~~~~~~~~~~~~~~~~~~~~~~~~~~~~~~~~~~~~~~
第16计,爱屋及乌。参观完尹心德家的陋室后,称赞她父母和蔼可亲,弟弟活泼,妹妹懂事。给尹心德以温暖。
第17计,一诺千金。当热爱舞台的尹心德邀约来看她演出时,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给尹心德以期许。
第18计,推波助澜。当尹心德决心为自己报仇,朝警察局里扔小石子的时候,称之为闹着玩,然后拿个大石头把玻璃砸了。给尹心德以示范。
第19计,墙角壁咚。本来逃跑两颗星就扑通扑通地狂跳,趁机把尹心德壁咚,让她心中小鹿乱撞却无处可逃。给尹心德以遐想。
第20计,戛然而止。当空气开始燃烧,尹心德闭上眼睛,观众瞪大瞳孔,全世界都在期待一场湿吻,选择拂袖而去。给尹心德以克制。
第21计,彻底摊牌。带剧社全体成员到家里做客,除了证明自己是真的有钱,还展示了自己的老婆。给尹心德以选择(做我小三,还是远去)。
第22计,束之高阁。尹心德伤心离去,留下一顶专门为取悦自己而买的帽子,虽然口中和老婆讲会亲手奉还,却始终藏在自己的抽屉里。给尹心德以位置。
第23计,兑现诺言。在尹心德公演的那一天,出现在剧场不起眼的角落,直到尹心德看见自己,才作势离开,让尹心德终止演出,狂追自己。给尹心德以执念。
第24计,做回自己。子承父业,封笔五年。尹心德一句“我喜欢你的文字”,重新拾起钢笔,写信,写诗,写文章。给尹心德以初心。
第25计,保持通信。虽然不能朝夕相处,但是可以把思念全部浓缩在信件,把爱留在纸间。给尹心德以缠绵。
第26计,一毛不拔。明知道尹心德可能为了改善家庭条件而嫁给有钱人,仍然为了不让她愧疚、有为了钱当小三的感觉,在自己非常有钱的情况下不予经济上的帮扶。给尹心德以自尊。
第27计,闭口不言。当尹心德求自己抓着她不放,对她讲“卡机麻”,却三缄其口。给尹心德以绝望。
男主愚孝,奈何计谋虽多,把妹可以,给尹心德幸福很难。所以三四集的爱情计时而有长痛不如短痛的决绝,时而有想放手却放不开的纠结。有的计很妙,有的计很烂。面对老爹的逼迫、老婆的监督,面对敢爱敢恨主动出击的尹心德,男主一筹莫展,想死的心都有了,看着也是难受。
~~~~~~~~~~~~~~~~~~~~~~~~~~~~~~~~~~~~~~~~~~~~~~~~
第28计,心有灵犀。接到一个没有声音的电话,欲挂之际,叫出尹心德的名字。给尹心德以慰藉。
第29计,远赴他乡。得知尹心德将去日本发展后,决定放弃所有,从此相伴。给尹心德以决心。
第30计,预知困难。在确定尹心德不需要钱,只想要纯真的爱情后,坦称以后要过穷光蛋的日子。给尹心德以准备。
第31计,灵魂交流。和尹心德一起去探讨人生,探讨幸福,探讨生死,最后达成了共赴黄泉的共识。给尹心德以释然。
第32计,做回自己。摆脱一切束缚,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为自己而活,哪怕只有一天。给尹心德以自由。
第33计,一起写诗。拥抱着,停下笔,一人几句,抒发心中的爱意,挥洒最后的才情。给尹心德以真心。
第34计,一起跳舞。在甲板上,脱掉鞋,和尹心德翩翩起舞,飘然若仙。给尹心德以浪漫。
第35计,深情一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亲吻自己深爱的女人。给尹心德以无悔。
第36计,告别一切。告别朝鲜,告别世界,告别烦恼,告别无奈,告别艺术,告别生命。给尹心德以永恒。
~~~~~~~~~~~~~~~~~~~~~~~~
后记:
看完第一集的开头,就知道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我一直提醒自己放松一点,放松一点,同时也争取把剧评写得调皮一些。可是看完三四集,情绪就完全down下来了,看完大结局,心情更是忧伤。我不赞同金佑镇和尹心德的做法,我也可以声嘶力竭地连问十个为什么,但是当我试图去体会他们所遭受和面对的一切,我的心也是痛的。
而我觉得,正是因为能感受到别人的痛,所以我才要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