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厄舍古厦的倒塌(美)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1928)

厄舍古厦的倒塌(美)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1928)

导演: Melville Webber James Sibley Watson

编剧: 埃德加·爱伦·坡

主演: Herbert Stern Hildegarde Watson Melville Webber

类型: 恐怖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28

片长: 13 分钟(2000 alternate version) IMDb: tt0018873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在1920年代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即使在将近9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仍是一部非常先锋的实验片。需要如弗里茨朗+爱森斯坦+维尔托夫+普多夫金+杜辅仁科五个人的力量,倾尽五人20年代所有的才华才能拍出一部类似这样的水平。

    我很惭愧,看电影多年居然才知道90年前还存在着这样的片子,这样的导演。不知本片导演是怎样的来头,使其花费多大的精力,钻研探索了多少技术和分镜头,用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在电影历史的初期就使得电影艺术达到了如此的高度。

    这是电影史上不可超越的巅峰,因为它在20年代就几乎已将室内拍摄的黑白胶卷电影技术和实验电影语法探索到了极致。片中使用的多种技法和场景被后人大量模仿和致敬。本片所具备的这种“终结”电影的巨大杀伤力,足以使得后人绝望。
  2.     由于豆油提供的youtube网址无法打开,在网上搜寻到了一个国产网址————
        画面质量比较恶劣;几乎没有字幕(有那麽一点点;却由于画面模糊,无法识别);也没有对白(默片是这样的),唯一的声音是管风琴和钢琴营造出来的属于爱伦坡的哥特恐怖(我总感觉曲子有些桥段是后人添补的)。
         这部片子还是很大程度上受1920年版《卡利加利博士》的影响,黑色的绅士帽和风衣、扭曲变形的空间、绘制的光影背景都说明了影片强烈的表现主义欲望。但这一切却使我一看就联想到了《卡》。实在没办法,脑子不好使,就装了这几部片,刚好撞车。
         此片很多地方还是相当令人称道的,特别是出乎我想象的运用了如此多而复杂(至少在当时应该算骇人听闻的技术难度)的特效。我觉得自己没看懂,也和这些出现频率密集的特效有关。心思都花在了看画面特技了,反正也没字幕辅助,也还没看过爱伦坡的原著,在不断的感慨画面中出现的特技时,故事耗尽了它11‘24“的生命,我也觉得该为它说点啥,于是就有了上面一些絮絮叨叨的不成熟的废腹之言。
  3. 1、“看见”能帮助“听见” 现在我们把声音画面同步看做理所当然,并且一般让声音为画面服务,毕竟比起声音而言画面的信息量更大。可是1920s左右默片的制作者还在探索两者搭配所产生不同效果,黑白无声的先锋实验电影就让声画主客倒置。 小时候痴迷windows media player的可视化,不仅因魔幻的画面,也是因为音乐的可视化给了视觉听觉的双重沉浸。

    适合发呆凝视

    比起电脑随机产生的动画,人为编排的影像做了过程类似的事情:电脑/人对振幅/音高、频率/节奏等进行编码,但是人为操作进一步赋予了主观含义。圣经中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类,那人类的造物中也总有自己的影子,即使简化到符号线条,仿佛也总能窥到一个演奏乐器的人。

    《对角线交响曲》维京·艾格林(1924)

    虽然已经有五线谱音符这样的标准编码来“看见”音乐了,但是明显音符就像文字代码其本体本身并不给人带来任何感受。相信通感的康定斯基认为音乐是可以用图画来表示的,红黄蓝、园方三角跃然纸上形成了一幅幅“交响乐”。

    《白色之上II》瓦西里·康定斯基(1923)

    但声音的主要特征是连续,有波长频率,和时间相关。作为一门有关时间的艺术自然需要动态符号。此时再看从点线面组成的动画到现代流行MV,脑海中响起的是线谱难以记录的韵律和质感。

    舞蹈和演奏乐器都是看见音乐

    2、反叛现实

    19世纪末期迈布里奇发明电影是来判断奔跑中的赛马是否有四蹄腾空的情况;卢米埃尔发明电影放映系统用火车进站震撼全场。电影的诞生似乎就包含着像放大镜一样帮助人们认识现实和像文档一样记录现实的使命。

    《黑方块》马列维奇(1915) 《节奏21》汉斯·李希特(1921)

    20世纪初期随着胶片电影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动荡年代带来的反叛精神,不仅有反传统并强调精神世界和内心体验的至上主义画作,反美学的达达主义更时髦地做起了影像实验。

    《电影研究》汉斯·李希特(1926) 特殊曝光处理的眼球飞旋

    和正常摄影作品去捕捉现实中的美不同,达达电影中的现实总是光怪陆离的。即使是巴黎的夜色街景也要用负片叠加等多种方式让其“失真”。具有现实感的影片往往参照日常生活中人的观察视角所在的位置和运动方式,但要反叛这种传统观察方式,便有了一颗游荡的、失重的、偶尔机械偶尔纯符号的“眼睛”,去代替原有的观察方式,将“心”的视角作为观察视角,探索一种精神视界下“看”与“被看”的关系。

    谍战动作片把“枪”的视角内化为“人”的视角

    3、三维升级

    对于任何传播介质,受到的最大限制之一可能就是维度了。电影其实比起图画多了一个运动的时间维度,但一百多年来人们却从未满足于次,从最开始的视觉错觉,到后来的红蓝3D、偏振光3D、裸眼3D等等。这些最直观的感受表面上制造了最大的噱头,但深层意义上当电影升级为一个三维空间时,观众在某种意义上是在透过一个小窗或小孔去贪婪地窥视另一个世界,而且是在单向并拥有绝对主动权的条件下。

    《贫血的电影》马塞尔·杜尚(1926) 仿佛从一座圆形高塔正顶端向下俯视

    不过好在即使今天,虽然有3D视效大片的热风挂过,但电影仍然难以突破这层维度限制(不用担心贞子从屏幕中爬出来),可能电子游戏以后会实现这种高维优势,而现在窥视感更足的也是互联网新媒介所给予的,像翻看一个陌生人的个人空间一样(人与人之间的“看”与“被看”不再是一条简单直线)。但不论如何,电影在1920s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哪怕现在也是,尝试对三维空间构建的同时立体主义派画家反而都已经在解构三维空间,不再追求让观众的感官感觉“身临其境”,而是挑战观者的脑子去理解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也许这也会是电影未来的一部分。

    《下楼梯的裸女》杜尚(1912)

    未完待续

    4 感光方式

    5 时间运动

    (以下内容暂时无关影评)

    ==============日记==============

    3月1日星期二,到下午六点才下定决心去西岸看“达达主义”的影展,一是因为活动分A、B两场,之前A场时间冲突都不能参加只能看个B场;二是觉得花钱花时间去看一个小时b站就有的实验影像短片有点不值。最终还是败给了体验主义,带上开学时借的书,坐地铁去西岸。

    “达达的节拍器”

    说起带的这本书很有趣,开学时去图书馆想借小说来贯彻研究生的不务正业,可是图书馆年代久远,I类文学书架上残缺不全,检索系统翻到底发现H类语言学书架上有存货,便去一探究竟,发现英文书籍倒惊人地完整,尤其一套企鹅经典小本甚是可爱,借了一本《十日谈》的节选,小本正好方便外出携带地铁上看。

    一排企鹅

    去程地铁一个小时一个故事;西岸活动放映一个小时,最喜欢其中第二部《厄舍古厦的倒塌》,可能是因为比起其余的三部《回归理性》、《蒙太奇实验》和《机械芭蕾》是唯一有剧情脉络的一部(反而显得不那么“达达主义”了);回程地铁一个小时一个故事,正好计划读完去借下一本,喜欢每月第一天去借书,正好应还日期是月末最后一天。不料企鹅第二本就是爱伦坡,翻开目录第二篇又是《厄舍古厦的倒塌》。短短一个晚上竟遇见一个故事两次,日期常量和随机变量一起造就了巧合,本想不再写影评还是立下flag再好好写一篇,放进漂流瓶漂走,争取这周写出来更新。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