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狼群 The Wolfpack(2015)

狼群 The Wolfpack(2015)

又名: 狼子不回頭(台)

导演: 克丽丝特尔·摩泽尔

主演: Bhagavan Angulo Govinda Angulo Jagadisa Angulo Krsna Angulo Mukunda Angulo Narayana Angulo

类型: 纪录片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5-01-25(圣丹斯电影节) 2015-07-10(美国)

片长: 80分钟 IMDb: tt2415458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长期被隔离在曼哈顿下东区的一所公寓内,安古洛兄弟只通过看电影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给自己取了绰号“狼群”,兄弟四人会角色扮演他们喜爱的电影来消磨时光。道具和服装都是他们自己手工精心制作的。他们的世界因为兄弟其中一人的逃脱而被打破,一切都变了。

演员:



影评:

  1. 电影简介: 影片讲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一个奇异的移民家庭的故事,一对父母把7名子女关在家里14年不许外出,孩子们只能通过看电影了解外部世界,先后看了5000部电影,直到近年才逐渐融入现实生活。 这部在圣丹斯电影节拿了大奖的电影,观众似乎并不买账,作为纪录片在豆瓣评分只有区区6.5分,女导演Crystal Moselle等于凭空在街上捡了个六合彩却拍成这样,确实有点暴殄天物的嫌疑,不过影响一部电影或是纪录片好坏的因素太多,比如导演才华、演员、成本、市场等等,但我们今天先抛开那些电影的技法论,单就一个影迷的情怀,来讨论一下这个叼炸天的真实事件。 开始讨论本片之前先来分享下电影的背景,方便大家了解前因后果,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相关新闻了。 2010年,女导演Crystal Moselle偶然在街头巧遇7姐弟中偶尔逃出家门的几名男孩子,看到他们都戴墨镜,排成队列,扮成昆汀·塔伦蒂诺成名作《落水狗》中的人物,令她大感诧异。此后,Crystal Moselle逐渐获得这家人的信任,能够带着摄影机进入这个“被保护的世界”,她告诉媒体,"这家人就是一个原始部落,但他们不是来自边远落后地区,而是来自曼哈顿街头"。 母亲Susanne逐渐向Crystal Moselle打开了自己,让她了解这个家庭的来龙去脉。Susanne向她形容孩子们的父亲Oscar的坏脾气,情绪就像“坐过山车”。难以想象的是,这对夫妻年轻时过着嬉皮士的生活,曾经环游世界,直到孩子一个个地出生,他们最后定居在了纽约。刚到纽约时,他们住在治安堪忧的Bronx区的廉租房里,有一天晚上,他们听到了外面的枪击声,这令他们恐慌。1996年,这家人通过一个政府租屋计划搬到了曼哈顿下东区目前居住的公寓里。 从那时开始,父亲Oscar就下了“禁足令”,不许Susanne带着孩子们单独出门。Oscar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摇滚歌手,他深爱来自澳洲的AC/DC乐队,并向子女们灌输自己喜爱的音乐风格。 这一家人除了父亲谁也没有大门的钥匙,能够整日足不出户,也没有任何家庭之外的熟人。男孩子们为满足对外界想像,喜欢用自己精心制作的道具重演看过的电影中的情节,最爱导演则是昆汀·塔伦蒂诺、克里斯托弗·诺兰及马丁·斯科塞斯等。例如,看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后,男孩子们就深信世界上有“蝙蝠侠”这回事存在,并且用瑜伽垫和麦片包装盒等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了蝙蝠侠和戴面具的恐怖分子贝恩的模样。 刚在网上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是挺震撼的,觉得这简直就是希腊电影《狗牙》的现实版(201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但看完《狼群》后,却是难得的第一次发现现实还是比电影美好许多。 任何一个活在21世纪文明下的人在看到这则新闻,第一反应都是震惊,难以想象7姐弟到底过着怎样残绝人寰的生活,猜测他们是不是会变成极端份子,或是在心里鄙视他们父母的变态。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正如导演Crystal Moselle向《纽约时报》的形容:“事实上,这家的男孩们是我见过的最温柔、最富洞察力和最有好奇心的人,也许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的父母做对了。” “从某方面来说”,这个某方面,大概是其中一个兄弟(对不起,他们实在长得太像所以分不清楚)在电影里对镜头描述的:“我想我们从父亲那里唯一得到的,就是思考,因为我们很少说话,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心里想。”(大意)我们所处的这个资讯快速更新爆炸泛滥的时代,不可否认会真正深入思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很多科学怪人都会告诉我们一条至理名言:“废话越少的人,越接近生活的真相。”他们被关在曼哈顿那间四室一厅的狭小公寓里,我们先不要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父母的对错,因为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外面的世界有“枪支、毒品,兴许时不时还会死上两三个人”,这的确令人担忧,通过父母对镜头的自述,在三观和常伦上,他们起初和正常人没有多大出入,只是走着走着这条路由不得他控制了。父亲年轻时想要成为摇滚歌手未能如愿,来到纽约想要先赚一笔钱,然后带着妻儿去过想过的日子又被现实粉碎;而母亲年轻时就像大多数文艺女青年一样,不愿意整天讨论在派对上要穿什么裙子,要去哪里逛街等话题,是个有自主思想的cool girl,她希望带给孩子们的生活也是自由自在的,有大片的山峦和可以嬉闹的旷原。但当一切美好被现实一一击破时,作为父亲想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因为无力也只能默认,老实说,我们谁也不能在现实面前给出更好的选择。试想一下如果七个孩子像平常人一样活在现实的世界里,可能因为贫穷被嘲笑而心理扭曲,可能因为被误导而去走私贩毒,也有可能因为盗窃在深夜街头被刺死,这些不是想象中的可能,而是每天都在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发生着的故事。 “是父亲,把电影带给了我们。”他害怕孩子们被外面的世界所侵蚀,但又想让他们认知这个世界,所以他让有教师资格证的母亲在家教孩子识字念书(七个孩子能省好大一笔费用),买各种电影碟给孩子们看,还会教孩子们他会的乐器,我知道会有很多人说他不够勤奋,不愿意给妻儿创造更好的生活,但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而最终还是无法让家庭奔小康的顶梁柱呢?更何况七个孩子九口人等着吃饭,他也许真的只是被动地选择了他认为最能保护自己妻儿的方式,虽然方式在正常人看来非常极端,但是正如他所说,“外面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监狱。”被枷锁困住,还是被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困住,只是被奴役的方式不同而已。 更何况,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孩子并没有心理扭曲,他们不仅温柔、富洞察力和好奇心,还身心健康,懂礼貌、谦卑、感恩、真诚,有自己的小癖好和大梦想,以及我们求都求不来的专注。我们这些自诩爱电影的人,现在看完一部好电影能静下心来写篇观后感都难,哪有心气工整地抄下整部电影的台词,然后背诵下来,模仿里面的角色,甚至用非常有限的东西做道具。这一现象如今已经有很多人在反思,所以才有了在少数派中开始流行的冥想,以及到某座深山寺庙里苦修一段时间的行为。 另外单独说说他们的梦想,“梦想”这个词已经被我们嚼烂,但是他们对待梦想认真的程度恐怕让专业电影人都会汗颜(毕竟在他们有限的认知和条件下,他们看起来演技还不错),还有那个说想当导演的哥们儿,设备不专业,道具粗糙,演员也是自己的亲朋客串,也许他一辈子都只会是另一个Edward Wood,永远的Z级片导演,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在他年迈之后,某天有个小报记者来采访他,他或许会像他父亲所说的那样:“我没想过他们会成为别人口中的什么人,只想他们过好自己的今生,知道自己现在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像我一样,自由人,自由身。”他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要在许多年后才能对自己的父亲释怀。 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开始离开公寓,去乘地铁,去工作,去找新的住所,去交朋友,去郊游,去剪短头发……凭借电影里学到的技能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 其中一个出去工作的时候跟同事闲聊,“谁看过冰与火之歌?”然后他自己很兴奋地举起手,又问,“谁看过绝命毒师?”然后他自己又很兴奋地举起手来。这样懂得用最有辨识度的流行文化去聊天,并且可以熟背经典电影台词,拿电影场景讨论生活,爱笑,会玩电影,还会多种乐器玩摇滚乐,这么有趣的少年,谁会抗拒他们而不跟他们玩儿呢? 也许还是会有一些担心他们是否能很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是否会在某个夜晚猝然惊醒以为自己还身陷桎梏。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电影教会他们的,不仅仅只是生活常识,还有强大而勇敢的心灵。记得曾经看完《超脱》后写过一句评论:“没有一处完美的世界,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还好我们都会渐渐拥有自己的辨别力,去选择沉沦还是超脱。” “到今天为止,我还是会恐惧,但谁不是呢?” 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舒尔茨

  2. 其实我也不知道在期待什么,看一群孩子被关起来看电影吗,还是看他们如何通过看无数电影来了解全世界?其实先回答一下自己,我希望的答案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咧?我成天看电影又是为了啥呢~~~~~我又要陷入自省与反自省的圈圈里了。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也根本没有要回答上面那个问题,就算是所谓的看了上千的电影这件事情也不是重点,我们都期待错鸟~~~其实这群孩子已经长大了,片子说的也就是他们反抗中的一点点过程,也因为偏偏是纪录片,也就没有我们想象的诡异和冲突(比如狗牙这种),于是现实就是一群长相和打扮都略怪异的青春期孩子们的絮絮叨叨,于是我们昏昏欲睡。 其实我有时候觉得社会也挺可怕的,天真无邪是需要大量金钱堆积的,这些钱又来自于世故狡谐的原始积累。片中父亲觉得北欧是个好去处,事实上他们貌似“理想”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福利也出自于原始的资本积累,他不是想创造一个平和的环境,纯粹是想象中不劳而获的“乌托邦”。我啰嗦完了。

  3. 看完《狼群》,浓浓的失意感也不知道是为哪般。
    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可以说毫无保留地展现了这个封闭的边缘家族,但是在我看来,这里头依旧有诸多被忽略的情绪值得去推敲的。
    挺想讲讲我从片子中感受到的这位父亲。看到不少评价说,这是一位“独裁者”。圈养孩子的做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越了“圈养”的范畴)着实不可取,放到任何一个家庭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恰恰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独裁者”父亲,这个家庭扭曲的自由显得如此独一无二。可惜的是,影片对于父亲的记录实在有些潦草。
    必须承认的是,父亲在片中的自白有点“说服”了我,让我不由地想从父亲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家庭。可以说,他是全家唯一一个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必须向现实低头的人。他是每天游离在现实和梦境中的人。换句话说,父亲是整个家族中最为边缘的一个人。曾经他也是一个希望能够在纽约捞一笔金,然后带着和自己同样满心期待的妻子去斯堪的纳维亚的人。然而,贫穷的嬉皮士终究是被物质打败了的。weary, put-upon middle-aged man,这样的形容对于父亲来说也是恰到好处的。(所以,北欧还能是我们的死亡终站吗?)
    父亲最大的错在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梦破灭了。他依旧在挣扎,试图构建一个自己的乌托邦世界,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家庭困顿在其中。孩子大了,这剂自制的安慰剂也失效了。各方面的冲突日益明显,失望连同着失败一同循环了起来。
    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这样的圈养环境中,兄弟们通过电影所构建的世界观似乎又是和现实社会相连结的。所以在我看来,环境封闭是禁锢的最大阻碍,但绝不是借口。《狼群》恰好就是最好的例证。大约5000部电影的收藏,这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信手拈来的台词、以及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两样兄弟们意识到自己所得到的为数不多的好处,恰恰是多数常人(尤其是我)难以掌握的、又想拥有的技能。
    之前在上课的时候和老外讨论说觉得“communicantion is kind of obligation”,看《狼群》的时候觉得兄弟们的状态恰好和自己截然相反,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相同等值的煎熬。就像兄弟们所说的,电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害怕的事情应该就是当他们跨出家门的时候,那些由电影所建构的世界会失去所该有的秩序吧?纪录片的拍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出口,那之后呢?那些社交的障碍并不是一部纪录片就能够解决的。毕竟,生活是要自己去触及的,而非靠着电影画面就能够完整的。
    看着兄弟们有些局促不安地走在街头,心想:真是太可惜了。可是,该怪谁呢?
    很想看续集,觉得走出下东区的兄弟们的心境变化更值得去追踪,也更残忍。
  4.        美国纪录片《狼群》,说的是七兄妹被父母以封闭方式抚养十几年,只靠电影获得与外界世界沟通的生活方式。
           在Angulo兄弟的成长过程里,观赏的电影有几千部,由他们的父亲所挑选。《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落水狗》、《低俗小说》、《猛鬼街》、《蝙蝠侠》……无论题材,它们都是好莱坞具有代表性、上过各大影评人榜单的电影。兄弟们平日里最大的休闲活动,便是用自己制作的简陋戏服,扮演他们最爱的电影桥段。
           除了母亲对他们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兄弟们所有关于外部的信息都来自这些电影。他们所呈现的谦逊、整洁、文明、富有教养的行为举止令人惊讶。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电影告诉我们还有另一个世界存在」,于是他们与父亲之间的冲突爆发了。一个男孩出逃与回归彻底打破了父亲在家族里的权威统治,孩子们开始反抗,最终获得外出接触社会的机会。
           Angulo兄弟穿着奇特的黑帮服饰走上街头——他们从《落水狗》里吸收的灵感——掩饰着内心对陌生复杂的外部环境的无所适从与不安全感。他们几乎都是结队出动,如同片名「狼群」。
           到这里,基本上印证了他们仔细观摩的电影里所指向的神秘共通之处——人类内心世界的共同指向——是它拯救了Angulo兄弟,给予他们心灵之光。当然,在今后的岁月里他们依旧会带着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一面,这正是独立个体与社会不相容的微小特质,即人们常说的个性。
           这个家庭,也许正是神的一个特殊试验。
           我为什么会对这部影片感兴趣?封闭、电影、成长,是我内心选择它的关键词,印证着我与Angulo兄弟的共同之处。
           诚然,我没有被父母关闭如此长久,我获得了正常地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机会——学校、同学、老师、朋友、杂志、书籍、陌生人、商业区、公司、同事、老板、客户、恋爱对象、亲戚。「这些社交活动真的具有积极意义吗?」影片中的母亲面对镜头提出疑问。
           少年时期,遭遇到棘手问题时,我最喜欢做的便是躲进音乐的世界、书籍的世界寻找思考、探讨以及答案。每当听到慰藉的乐章、看到直指我心的语句时,内心所感到的狂喜与温暖,支撑着我继续在世界里行走下去。
           一个人在外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内心会感到困惑甚至痛苦,可以说他或多或少被环境改变和伤害——想要生存,必须要消减自我,适应环境——这是人类自丛林社会沿袭至今的生存法则。而人类的「自我」是什么?如何在残酷条件里保存自我?人们一边处理生存压力,一边追寻精神答案,产生了哲学、宗教、心理学、绘画、音乐、文学、诗歌、电影等种种精神领域创造物。
           在普遍趋同的环境中,每个独立个体保有细微的内在不同。艺术与哲学探索这片领域,保存这片领域,于是人类个体间的特异性得以存活,世界的复杂性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