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妙想天开 Brazil(1985)

演员:



影评:

  1. 俺对Brazil(妙想天开)不吝赞美。至少有两个前提:
    1,在特里 吉列姆 (Terry Gilliam)为了Brazil和好莱坞闹得不可开交时,还没有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赌城风情画),没有著名的12 Monkeys,也没有 The Brothers Grimm (格林兄弟),更没有以假乱真的电脑特效.....
    2,那是1985年。

    关于Brazil,可以贴上很多标签.“反政府,反体制,反乌托邦,反集权政治,反社会机器,自动化恐惧症,警世,空想自由主义......卡夫卡式,赫胥黎式,《1984》新篇.....荒诞cult,后现代夸张,超现实科幻.....”
    都没有错。
    这种Gilliam式癫狂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

    如果现在看Brazil不能够让人感到意外惊喜的话,只能说近几年同类型的英式夸张正在流行起来,变幻无常的想像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观众熟悉。Brazil变得不呢么先锋了。但是只要你把它放回20年前,Terry Gilliam就是个招摇的天才,一路反骨,轻狂中年。

    关于Brazil的评论太多了,如今,喜欢它的人可以接受一切解释。严重不喜欢的观念主要存在于20年前,环球公司的两场试映会之后,很多观众给出了“垃圾,暴力的,毫无意义,就像电影强暴....”(Terry Gilliam访谈中转述)这样极端的评价。甚至是来自那些哲学和心理学系的专业人士。

    这就是明确的生不逢时。

    之后的一年里,Terry Gilliam和环球公司负责发行Brazil的执行官Sid Sheinberg展开了一场同样荒诞的游击战,从影片价值的争论上升到个人攻击。Terry Gilliam充分表现出了如同影片主人公Sam Lowry一样的无知者无畏个性.....为了拯救(谋取原版上映)自己的爱人(影片),勇于对抗“强权(?)”,不惜与公司决裂,毁协议,找律师,占用媒体,恶意攻击(给Sheinberg登头版广告,加黑边...汗,亏他想得出来)....十足得小丑精神,但是制造了一定杀伤力。

    毕竟,在好莱坞,导演面对最终剪辑权的无力是一个群体问题。不管是不是有意的,Terry Gilliam把这场口水之争演变得更像一场“艺术对抗商业”的圣战(Sheinberg很尖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最终,这场闹剧以影评人协会颁给Terry Gilliam最佳导演奖而看似结局。实际上,影评人协会是否在这轮角力中打自己的主意也值得商榷。
    表面上看来,Terry Gilliam通过一系列地“折腾”最终使Brazil在圣诞档得以上映,讨得了影评人的口碑。却输了本意---------大多数美国人看到的都是Sheinberg版的94分钟的Brazil。而我们只有通过导演剪辑版的DVD才完整观赏到Terry Gilliam的143分钟版本。

    在两个版本中,有完全两样的结局。一个是不切实际的圆满(US版),一个是一望无际的黑暗(导演版)。当然,Terry Gilliam的结尾才属于真正的Brazil! 但是,另一方面,Sheinberg指责原版里太多梦幻,只能令人不解,并没有太重要的意义,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即使去掉十分钟梦境的描写,也不会降低这部电影的批判力度。甚至更简洁一些。

    Terry Gilliam VS Sid Sheinberg,就像欧洲电影VS好莱坞的百年之战,其实没有输赢。

    上面这些内容在最新发行的三碟DVD中可以看到。除了关于影片制作的幕后花絮,最有价值的就是记录这些争执的访谈。很佩服这次的制作商,采访到20年前当事人,时隔已久,青壮中年已然花甲老头,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谈谈当年事,一笑了之。不过观众可以想见1985年对环球和Gilliam来说是如何鸡飞狗跳的一年~~~~

    这种对抗在好莱坞永远不会了结,对志在好莱坞的年轻导演来说更是必修课,对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来说.....都是电影的一部分。创作,你要大家都理解,还是要一部分人更理解???没有答案......
  2. 我不太善于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事实上,如果略去了随处可见的细节暗示,《巴西》将是一个并不怎么有趣的故事。我在这里引用西夏的故事梗概,以免我为如何讲这个故事伤透脑筋:“二十世纪某地,‘资讯部’主宰一切。山姆安于平庸,终日作着英雄救美的梦。一天,鞋匠巴托被错当成恐怖分子塔托逮捕处决,邻居吉尔为其抱不平,也被列入黑名单。山姆看见吉尔正是自己的梦中美女,想方设法接近她的档案。由于山姆接受了塔托免费修理空调,于是也被打成恐怖分子,在跟吉尔共度良宵之后双双被捕,千钧一发之际又被塔托搭救。他们逃到商场,不料塔托被飞来的纸张化为乌有,而山姆却突然发现自己坐在吉尔的卡车上逃到了葱绿山野, 最后却……”

    《巴西》建构的是一个靠技术、表格(或者说信息?)支撑的集权社会,每个人都是巨大社会机器中微乎其微的一环,人与人之间高度分工,沟通的唯一途径就是表格,当山姆为了赶走中央服务社的讨厌修理工而问“你们有27B/6表格吗?”时,那个瘦子修理工立刻口吐白沫,发起了羊癫疯。制度机器中的每一个人对他们的制度都抱有无以复加的自信,电影开头不久,那些打扮滑稽的警察锯开吉尔家的地板——也就是巴托家的天花,逮捕了老实的鞋匠巴托时,吉尔对那个办事员说,“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巴托先生不会做这种事。”那办事员只回敬了四个字就让她闭了嘴:“We don't make mistakes.”他说这话的语气仿佛就是“上帝不可能犯错。”

    《巴西》引人思考之处就在于直到最后你也不知道谁该为这件事情负责。是那些警察吗?他们只是在例行公示,他们接到了逮捕巴托而不是塔托的表格,于是就逮捕了他,这是他们的职责,至于核对信息则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照章办事。是那个把天花板上的苍蝇拍死导致苍蝇卡进打字机中导致“塔托”变成了“巴托”的打字员吗?他或许有错,然而让他承担所有罪责则也显得不公。最后,我们的矛头通通指向了制度——如果设置一个职位专责校对信息,也许错误便可避免。因此所有罪责归于制度,巴托的死则成了制度改良不得不付出的成本,每个人都是各尽份内的事,每个具体的人都是无罪的。——近来发生在山西的黑窑奴工事件震惊整个社会,然而至今为止没有一位高官为这件事情引咎辞职,唯一“下台”的是作为替罪羊和众矢之的的一个村支书。这个问题被理解为过去多年遗留下来的社会顽疾的爆发,而社会顽疾是如何积累起来的问题却被巧妙地回避。是的,这个问题很复杂,是制度漏洞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民生民计被忽略已成常态,这个问题似乎人人都有责任——而法不责众,人人都有责任,也就相当于人人都不需要负责任。

    导演特瑞·吉列姆甚至没有为《巴西》留下任何修正制度的机会,在《巴西》中,制度是如此强大并且无孔不入,导致人人都不得不遵从于制度,听命于制度的安排,最终制度取代了人性的良知。《巴西》暗示的是,一个对制度、技术高度信任的,人的主动性和天性被无限压缩的社会,其走向腐朽不可避免。最可怕的是这种腐朽可能还不至于灭亡而是一直稳定地存在并延续,最终每个人都习惯于接受制度的安排以及偶尔的偏差,表现出反抗意识的精英都被当成了恐怖分子并且充分信任制度的民众也对此毫无异议:在《巴西》中,塔托并没有实行过任何一次的恐怖袭击,他的唯一“罪行”就像是我国80年代的“技术投机倒把”——塔托因为厌倦中央服务社中令人恶心的复杂流程和无尽的表格,当了“个体户”,“无照经营”为居民维修冷气管道的服务。在山姆被行刑而产生的梦境中,塔托被飞来飞去的纸张、表格吞噬,来往的行人则面无表情,也没有人驻足停留。

    维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Blogger,他在上海从事广告行业,但博客上所写多与文、史相关,我在他的文章中受益颇多。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当时的新工作,“在这种流程下,起作用总是制度而不是个人。我也知道这个庞大的蜂巢里其实不少都是很好混日子的庸才,但就像人人都能按照标准化生产出差不多的麦当劳一样,他们出品的质量不至于多么参差不齐。在这里,优点和弊端都在同等程度上使我惊叹。”标准化、无差异,把人的因素降低到最小,这是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而这种思想逐渐开始在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蔓延开来,标准化的题目、分数和标准化的高考,就像是农民用来筛选苹果的筛子,大的、小的都被淘汰,只有正好符合标准的苹果被选出。

    “制度代替人”几乎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巴西》将这一趋势发挥到了极致,“表格”作为象征制度机器的符号,合法地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制度与人的关系不再是制度为人服务,而是人在制度中“填坑”。《巴西》中随处可见的荒谬镜头——锯开天花板、把人用袋子套起来的复杂逮捕程序,管道爆炸后漫天乱飞的表格,以及那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娃娃脸面具——无不是对制度崇拜、技术崇拜的极大嘲讽。

    《南方周末》中的一张图片令我印象深刻——在香港的人行道边上,是没有栏杆的。而在上海,为了防止行人横穿马路,几乎所有主干道的两边都设置了围栏。
  3. 比起叙述,片中明里暗里的细节更能凸显该片1984式的反乌托邦气质。

    Brazil的设定绝对值得深挖,但似乎还没看到此类帖子和视频,所以一向不善找东西的我就来了!

    1.先从男主家看起,和外界完全两个世界,爱好电影海报和美女。

    右边应该是马琳黛德丽

    只截到眼睛的葛丽泰嘉宝。
    塔托来修空调时出现的,应该是一个火车头。

    2.重点:无处不在的Propaganda海报。

    首先是情报局档案部大厅。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全景一览
    Information The Key To Prosprity—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情报是成功的钥匙 —— 情报局
    Be safe. Be suspicious.

    怀疑,制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几乎是所有海报的重点。与此同时,这种怀疑仅限同事与同事、平民与平民的“平级”之间,当女主吉尔试图越级向上报告一份错误逮捕时,工作人员除了踢皮球,就是厉声警告,“不要质疑我们,我们从不出错”

    另外这位前台工作人员的扮演者是allo allo里的rene (英国演员还就真那么点hh)

    Help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Help You

    很有趣的一句话:“你帮情报局,情报局帮你。”

    即使权利根本不对等,但这里却变成了互助。

    Big Hat Man出镜率很高,除了在大厅里,还在很多地方出现过。

    男主办公室,另一半在同事那儿,这大概就是共享凝视吧。
    图片中间偏右 这里是建造中的新区域,墙上出现了本片最多见的两个海报,说明贴满了各处,不止是办公场所。

    另一幅常见海报,贴得最多。

    Don’t Suspect A Friend Report Him 不要干怀疑你的同事啦!直接举报他!

    本图贴在男主同事的办公室内。

    怀疑之后,就是举报。

    设计很有包豪斯的风格

    克兹曼先生的办公室里出现过。

    杰克的秘书办公室也出现过,就是那位打字机纸上全是“哦哦啊啊我好痛苦”的人,她的后墙贴满了世界各地景点明信片,而她却在这儿做着重复枯燥、让人发疯的工作,耳机里则放着一些不明声音(我觉得是porn)

    克兹曼先生的办公室也是个好地方,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这张标识在办公室里贴了前后两张。 结合三张图可以看出写的东西: Suspicion Breeds Confidence 怀疑诞生勇气

    克兹曼简直是Suspicion宣传成果的最佳代言人,他永远在怀疑是不是某位同僚要给自己下套,从一张薄薄的支票里,他能看到高高竖起的绞刑架。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无处不在的M.O.I.

    情报局 档案部

    它不仅存在于楼内指示牌和文件上,还存在于:

    电话机
    茶杯
    以及鱼缸!!

    好了好了,知道这是你们情报局的私有财产了orz

    男主同事办公室里还有一幅海报:

    Trust In Haste Regret at Leisure 大概是一时轻信,后悔终生的意思

    一些其他海报:

    Who Can You Trust?
    Mind That Parcel Eagle Eyes Can Save A Life
    Loose Talk Is Noose Talk 不受约束的谈话就是将自己送上绞刑的谈话!

    出现在全片梦开始的地方。

    也是全片最惊艳我的一幅海报,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4.其他

    中央服务站的广告,开头出现过一次,“我来服务,你来享受“真是最讽刺的标语。

    也在巴托家的屋子里出现过一次,那时的巴托太太因为预感丈夫早已离世而精神恍惚,电视在一旁漫无目的地播放着广告和节目。

    无处不在的!!!Keep Your City Tidy!!!的垃圾桶。

    这个很明显,不多截图。

    情报局档案部大厅里的提示。
    女主在第五区工作
    Without A Time — Loose accident
    你快乐吗?
    停车站旁的应急按钮。

    下面两张是哈利带男主躲藏的地方贴的。

    Topia Rways 托皮亚公路,难道是男主和女主开过的那条路?

    发散思维一下,这名字取得真有趣,Utopia去掉U,剩下Topia,一条宣传下无比美好的公路,但没有你(you/u)

    应该是邮轮度假广告

    这张在男主被救后逃进的小巷里,调高了画面亮度,其实这是第二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巴托家楼下。

    目前只找到这么多qwq

  4. 主人公萨姆是头脑灵活的档案部普通文职人员,他那爱美容的母亲与上流社会关系紧密,而他死去的父亲则和权倾一时的部长大人有过深交。萨姆的母亲极想让他升迁到政府的要害部门,信息检索部工作,但萨姆并不乐意。然而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他改变了想法,为了利用信息部的职权查到梦中情人吉尔的资料,他又想法讨好部长进了信息部,然而进去的第一天就和吉尔相遇,把她的生活搞的一团糟,为了把吉尔的记录从电脑上抹去,萨姆偷偷闯入信息部部长办公室……然而,萨姆最终被政府发现,死在好友杰克的手术刀下。而吉尔也因拘捕被杀。

    以上就是特里·吉列姆(12猴子的导演)执导的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主义电影《BRAZIL》(国内译为妙想天开)的主干情节。电影一开始就给观众以强烈之极的反差,一家四口在圣诞前夕乐融融的围炉谈天,正在这时…… 墙顶被打了个大洞,接着全副武装的警察从天而降,一个大麻袋直接把男主人套了起来,末了还有个文职官员让女主人签署一系列协议,以支付政府的审查费。女人和孩子顿时哭成一团。

    档案部也很有意思,无数小职员穿梭其中,把各种档案疯狂的传来传去传来传去。但他们却一等待在旁监视的上司走开,就不约而同的一起看起了枪战片。联系到后来的信息部,更是把现代社会的文职制夸张的讽刺了一下,高级职员在楼道里大步走着,四周挤满了低级职员,前者迅速有效的不停下达各种指令。女主人公吉尔就是为了帮她楼下悲惨的一家调查冤案,就曾陷入到这个公文世界中去了。电影结尾时萨姆的梦中,他的莫逆之交哈维(德尼罗饰)最后就是被飞舞的公文淹没最后化为乌有的。

    这部电影里讽刺的东西很多,这些东西顺着萨姆寻找吉尔这条主线构架起来就让我们看到一幅清晰的反乌托邦景象。信息部让我想起了 1984里的真理部……场面很宏大。而萨姆那狭小的公寓被两个暖气工首先是整的到处都是管子,后来又到处都结了冰,一切都因为他们痛恨那些爱好公文的人,而萨姆却是为了保护哈维才倒此大霉的。

    萨姆的母亲及其周围的贵妇人各个都喜欢美容,而强制换取几十年青春的代价是很短时间后并发症会让这个人的容貌变得比鬼还难看。但最后,萨姆在梦里猛然发现母亲的相貌居然变成了吉尔……。

    萨姆有梦,他在梦里是一个天使般的人物,在云层中自由自在的翱翔,直到遇到吉尔的化身,一个仙女,然而从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却把他们分割开来,现实中那些警察和改造人思想的医生在梦里幻化称巨大无比的日本武士和日本玩偶人。不论是1984还是美丽的新世界还是我们,他们都是以爱情为一根线把情节串联起来,这部电影也一样,无论什么时代,爱情总能将主题引出来,虽然无论如何,那些爱情都是悲剧……

    全是悲剧,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是悲剧,看着爱人坐上思想改造椅是悲剧,了解到爱人所在社会的本质也是悲剧。

    好吧……我上面都在记流水帐……下面也是 :(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真的,撇开它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反乌托邦社会的架构不谈,主角的那些梦里的场景和“现实”的未来巨大都市的生活各个层面都值得一看。
    男主角英国著名音乐剧演员Jonathan Pryce最近几年常在电影里担任配角,比如加勒比海盗里那个女的的镇长爸爸。此片中,他出色的演绎了一个神经质似的文职小官员的形象。老是想和吉尔逃往的那段对话如下:

    我们远走高飞吧。
    去哪儿?
    随便哪儿!
    随便哪儿?那还不够远。

    实际也是如此,虽然最后我差点以为萨姆的梦就是结局,感到那悠然生活在田园风光中男女主角和电影主旨不符,但导演明知道,那是不可能也不符合前面描述的一整个铁硬的社会制度的。所以,电影最后……我还是看到……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里异曲同声的结局。

    我庆幸能看到这部电影,让我对反乌托邦社会或云现代社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再次感谢YEXIAOBO,他制作了DVDIRIP,并共享了这部电影。


    注:此文写于2004年。

     @陈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