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十三刺客 十三人の刺客(2010)

简介:

    已是江户时代后期,时有明石藩江户之家老间宫图书(内野聖陽 饰)在幕府老中土井大炊头(平幹二朗 饰)的宅前自杀,此举引起朝野震动。一切皆由明石藩主齐昭(稲垣吾郎 饰)而起。齐昭系现任将军的异母弟弟,其人嗜血如命、暴虐无常,引起朝廷上下诸多人等的不满,然齐昭已内定成为下任老中。为免苍生遭其荼毒,土井授意岛田新作卫门(役所広司 饰)在齐昭回藩途中予以刺杀。新左卫门召集了仓永左平太(松方弘樹 饰)、三桥军次郎(沢村一樹 饰)、平山九十郎(伊原剛志 饰)等13名刺客,在齐昭的必经之地布下层层埋伏……

演员:



影评:

  1. 我一直在想,如果日本剑戟片的黄金时代没有随着片场制的结束而谢幕,如果它就那么一直没羞没臊地牛逼下去,到了今天,该是个怎么样的牛逼法?

    这本“架空文学”可不好写,剑戟片本身就是一直在变化的类型,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技术进步、社会思潮嬗变,面貌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日本电影没有休克过,剑戟片到了今日,也会与黄金时代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它不可能放着广角镜头、烟火爆破等新技术不用,固守长焦镜头和“肩腹背”斩三刀的简单杀阵场面,不可能对时代风云不闻不问,年复一年长谈武士义理。这些都不符合剑戟片与时俱进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但是至少从八十年代剑戟片“咽气”前的某些动向来看,有些东西又是一定会坚持的,例如新技术只会让它的美工更加烟火气十足,不会变成今日“藤泽周平系列”那样的偶像剧,例如它的主旨一定是更加“下克上”,体现出现代社会更加民主和多元的趋势。

    可惜,这一切都只能假设,现在重起炉灶的所谓“剑戟片”,体内淌的已经不是老片的那股纯正血脉了。现在的日本古装动作片,走的是三条路子。一是“纯爱+小藩风波+四季美景”的藤泽系列,托原著的福,情节还有点侠气,可是美工啊表演啊啥的,都是纯粹的偶像剧,节奏之散漫,更是深得新日片向连续剧看齐的真髓。要找根子,都坏在山田老爷子挑了木村拓哉来收尾他的武士三部曲,把本来很有质感的这个系列彻底带到了阴沟里。二是《以藏》和《赤影》这样cult片趣味的时代剧,制作成本不高,对传统基本是个戏说的精神,说不上继承。三是以《阿修罗城之瞳》和《大盗石川五右卫门》为代表的特效大制作,我觉得其实继承的是片场时代特摄片的传统,引进了ACG的元素,好看是好看,跟所谓剑戟片毕竟不是一家人。

    说了半天剑戟片,跟新版《十三刺客》有啥关系呢?

    因为《十三刺客》是剑戟片呗……

    不要打我,准确地说,我认为《十三刺客》就是“如果剑戟片没有死,到今天应该变成的”那种剑戟片!简单点说,《十三刺客》是那些煌煌剑戟经典们的嫡传后裔!

    为啥?因为它改编的原作就是一部经典剑戟片……哎哎,开玩笑!我是说,经典的剧本保证了气味的纯正。原作的剧情非常简单,就是一帮刺客如何在家老的授意下,拼死铲除残暴领主的故事。故事叙述得相当紧凑明快,毫无拖泥带水,重点是放在最后长达半小时的“伏击”段落,双方在落合宿的殊死格杀。新版的剧情结构基本没做什么大的调整,连叙事顺序都一模一样,只是把最后的大杀阵扩张成了一个小时。这样的改编,我认为是一种明智,更是一种自信。说明智,是因为原来的剧作就非常精巧,乱动无益,不信的可以去看看工藤导演的姊妹篇《十一武士》以及邵氏照猫画虎版武侠经典《六刺客》,那是一模一样的精采。说自信,是三池依足原剧本拍出来,照样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就是本事。没本事如中国导演,只会在糟蹋经典剧目中找到“艺术创作”的快感,比如凯歌版《赵氏孤儿》,比如金琛版孙庞斗智。

     那人家三池的niubility,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咱们从小往大,一样一样说。

    其一,星散其中的cult片趣味。

    新版和原作的第一个镜头都是间宫大人切腹死谏。区别在于原作第一个镜头间宫大人就已经死在了府衙外,而新版则着力表现了他死去的过程,预示着新版在展示残忍和暴力方面,不可与原版同日而语。刺客在林中发现身上爬满水蛭,也是原版所无。1小时26分40秒,剑客劈开着火之人,1小时04分左右用电脑特技交待介错场面,颇具视觉冲击力。最突出的不同,是土井炊头劝说岛田承担刺杀大任时,新版加了一个被斩断四肢、割去舌头的女子出来控诉松平左兵卫的残暴,全身裸露残障毕现的镜头极具冲击力,是以往只有cult片中才会出现的场面,当然,也是三池的拿手好戏!

    Cult片趣味如果专门为了卖弄色情或者感官刺激,那与我上面说的第二类片子也就相差不远。三池这次立定决心恢复剑戟片的史诗气象,对自己的恶趣味可以说是约束有加,所有这些场面,都是为配合剧情而设。事实上我觉得封建时代领主的残暴,如果真的拍出来,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只是旧式剑戟着意回避了而已。新版对这些场面的展现,给岛田新左卫门决心献身刺杀事业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也激起了观众的感同身受。最妙的是片子在这里加了个小道具,用“人彘”饱含血泪写下的“斩尽杀绝”控诉状掀开了最后的肉搏战(预告片里有)。cult片里的“狗血”,刹那间变成了热乎乎的鲜血,直灌新时代剑戟片的心脏。

    其二,设定与影像上的变化。

    双方对阵从十三对五十变成了十三对两百,这个改动当然主要是为了增加对抗强度和感官刺激,新版的落合宿之战可是动用了火药的,没有两百敌人怎么够杀呢?但是影片也有交待,这是鬼头半兵卫的兵法,在明知前方有埋伏的情况下从大路消失,争取时间从明石藩里调集了100多名武士来护驾,颇合乎情理,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落合宿已经接近明石藩了,完全有这个可能。

    原版中西村晃扮演的剑客,最后死得莫名其妙,而新版中伊原刚志扮演的剑客则是神威凛凛,演出了一场依仗“刀阵”大开杀戒的好戏。这就触及两版的一个根本不同了,基本上,原版并不十分注重感官刺激,强调的是人的宿命,对那种僵化的武士义理保持讽刺的态度。所以在构图上强调层层叠叠的纵横线条,越是到战事激烈,线条越是密集,这个请参阅我的旧文《条条框框是武士的宿命》()。而新版把讽刺武士的任务都交给了台词,在画面构图上开阔得多,强调的是人物的活力和破坏能力,主要服务于感官刺激。至于哪个高明,这个就不好说了。我觉得新版在表达主题上直白了一些,特别是最后,有点直奔主题的急躁感。旧版含蓄得多,不过今日的观众,多半不会有悉心揣摩的时间吧。三池这么做,也算是一种合理的尝试。

    新老版处理的不同,从花花公子新六郎决定参加刺杀暴君这场“豪赌”一段能管窥一二,旧版是用他走入街头纵横的栅栏中,暗示他投入了命运的桎梏。而新版中,歌伎问他:“你几时回来”,他回答:“很快,不过如果我晚了,就中元节(鬼节)再回来。给我点个火吧。”街边火炬照在他身上,光影浮动,仿佛幽灵一般。办法不同,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池保留了工藤荣一版中的雾景,决战开始前铃声悠扬,敌骑踏雾而来的诗意场面令人颇有时光倒流之感慨。

    其三,台词、角色、主旨上的调整。

    凭记忆来说,我觉得新版的台词改动相当大。现在看到的虽然只是英文字幕,但是精彩迭出是显然的。摘了一些翻译,附在后面。

    我觉得这一版改得最出彩的,就是松平左兵卫的台词。本来很脸谱化的一个暴君,在新版中丰满立体了起来。射杀间宫一家时,能说出“武士为自己的主公而死,妻子为自己的丈夫而死,我是在成全你们啊!”这种话,说明这家伙完全神志正常。临死前说“我们都要死了,我真要谢谢你,我一生中,今天最开心。”新兵卫质问他:“半藏为你而死,你怎么可以踢他的头?”他说:“我要是死了,你也可以踢我的。”又说明这人是个彻头彻尾的怪胎。

    最精彩的是下面这段,在双方杀到最激烈的时候,他与属下半藏的对话。
    “半藏,战争时代就像这样吧?”
    “或许。”
    “真是壮观哪!有死,才有对生的感激。如果虚度一生,那真是白活了。半藏,我想到个好主意!”
    “哦?”
    “如果有朝一日我当权了,我们来重新打仗吧!”

    让人不寒而栗的想法,真是变态变出了诗意和哲理!

    新版与旧版另一个不同,在于人物的动机。原版是正邪争斗,一方残暴不仁,一方替天行道,所以要打,很简单的逻辑。而新版里面,变态的藩主不用说,是为了好玩才杀人,甚至故意丢掉面子好找借口惩罚半藏。而正义这一方,新左卫门和手下刺客的动机也有了新的意义,他们是要在太平盛世中活出武士的尊严,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上了战场。这个不能不说是很张霹雳很《拆弹部队》很后现代的一个想法。幸好,三池对这一点着墨不多,算是小小与时俱进了一下。

    最后,史诗格局。一部剑戟片,上来就点明这是发生在“广岛长崎原爆100年前”,是个什么做派?在片尾又点明此事“二十三年后,德川幕府消灭”,又是个什么做派?原版中的江户时代传奇,被硬生生地纳入了历史的深度中(呃,手法确实有点生硬)。武士们打生打死,终究是为了别人。功利如半藏,认定武士的职责就是不问对错,维护主君。博爱如新左卫门,要为天下百姓锄奸。其实两人都只不过是别人的工具而已。旧版最后,剑豪毙命,浪人怀揣金钱无福消受,仅有一人冲出稻田,也不知前途究竟在何方,折射出六十年代人们对未来的迷茫。而在新版中,结尾是新六郎因手指纠结,抛不开武士刀,三池仿佛给了一个颇为高调的答案:“就算除掉了暴君,武士也还是没有未来。”这是站在“历史终结”的后冷战时代的悲凉答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看见命运在向我微笑”的新左卫门和他的刺客们还是幸运的,毕竟,他们曾经轰轰烈烈地活过。

    总结完毕,小小感慨一下。纵观徐克、三池崇史、彼得•杰克逊等大腕的创作历程,我发现史诗电影的最强推手们往往都有cult片底子。想想也对,敢玩敢闹的鬼才,才能有气魄对传统类型片大胆翻新。像《十三刺客》第9分钟里面,松平强奸人妻时,仆童突然淡出画面那个镜头,简直是鬼气森森,但是放在那个地狱般的场面里,看着竟是说不出的协调,今天日本还有那个导演敢在大制作里这么干?在动作片新意严重不足的今天,如本片中那种“斩尽杀绝”的快感,恐怕也只有到cult片那里才能找到血源了。

    虽然山田孝之不像花花公子,虽然役所广司稍稍肉了一点(原版的片冈其实也肉),但我觉得这些都属于可以原谅的瑕疵。《十三刺客》继承了原作的剧情框架和精神主旨,用现代电影技术增强了感官刺激和艺术感染力。最重要的是,它将以往cult片中的一些重口味引入了日趋偶像化、过分光鲜的新时代剑戟片,更新了史诗电影的质感,把剑戟片重新拉回到草根和泥土的层面,在血污和暴雨中让一部经典浴火重生。我相信这对于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日本剑戟片的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附台词:

    岛田新左卫门看见被残酷虐待的女人,怒极一笑:“我看见我的命运在向我微笑了。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一直希望死得有尊严,此时此地,我的命运在召唤我了,看,我的双手止不住颤抖,这是武士临战时的颤抖,我会出色地完成您交给的任务。”

    岛田新六郎:“赌钱买来的酒,味道分外好。”

    岛田新左卫门:“我想玩,可连玩都玩不好,我太认真了。”

    浅川十太夫:“你几时回来?”
    岛田新六郎:“很快,不过如果我晚了,就中元节(鬼节)再回来。给我点个火吧。”


    岛田新左卫门:“他太年轻了。”
    仓永左平次:“为正义献身不分长幼,武士的生命不在乎长短。”
    岛田新左卫门:“是,我见识短浅了。”


    岛田新六郎:“放开那只兔子,我们有重要的事。”
    木賀小弥太:“比烤兔子还重要?”

    岛田新左卫门:“各位,我们天上再见!”

    “你买我的命算是买对了!”

    木賀小弥太:“跟你们武士打群架可真好玩。”
    岛田新六郎:“这不是打群架!”

    木賀小弥太:“你们武士为什么这么蠢?”

    看见暴君松平临死前喊痛,岛田新六郎:“真没想到,你也会疼吗?”

    岛田新左卫门死前对侄子岛田新六郎说:“当个武士,真是累赘啊。你剩下的这辈子,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
  2. 1. 菜刀队可以群A小怪,但要好好利用地形
    2. 群嘲,拉怪,上房子是分怪的三部曲。
    3. 练工程是必须的
    4.小怪很多,兵器打红了必须换,带足备份,背包装不下可以放地上捡
    5. 闪避和招架顶不住背后,血长才是王道
    6. 即使是盗贼和战士,站在怪打不到的地方放箭也是很有效的。为什么箭没射完就放弃了?可能是怕时间太长,刷怪了。
    7.小boss必须单挑
    8即使敌人也全是菜刀,boss也是会放远程技能的
    9.在小怪没清光的情况下,单挑小boss会ADD,引发boss的大招
    10.清掉小怪和小boss之后,boss很好打,MT上去挨一下满怒斩杀就行了。但是斩杀前要不断嘲讽,以免脱怪回血
    11.猎人的装死回血在菜刀队价值无限,可以一直装到满血复活
  3. 这个人是现将军的弟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猜测,他从小受尽宠爱尊敬,一生都活在糖罐子里,即时自己偶尔做点小坏事也没人“敢”哪怕骂他一句。

    在这种和平时代,在这种毫无起伏毫无惊喜毫无悬念的人生。对他来说太平淡无聊了。

    于是他放任自己的任性为所欲为,杀人,残虐,对忠诚于自己的武士,誓死保护自己的武士毫无感激之情,死了还把人家的头颅当绊脚石踢走……

    是的,人生没有经历过苦涩困扰痛苦彷徨,就不会体会到快乐。

    所以当他第一次见识到真刀厮杀,血流成河,居然异常兴奋,然后说,当我当上将军后,我们让世界再次陷入战争吧。

    对他来说,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觉自己真的是活的,有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才会体会到人生的欢乐和笑容。

    所以最后被主角刺死的时候,居然是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好痛”,什么叫“好可怕”,然后突然笑着说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让他终于见识到了恐惧和生气,也终于可以从这个无聊的安逸的皇族世界跳出来了。

    呜呼,悲哀。

    现在很多从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闯祸精难道不也是如此么?

    很多人向往着糖罐子的生活,但在浓稠的蜜糖中你也将麻木知觉,再也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ps,最后山田孝之和我挺喜欢的那个猎人说,我要丢掉武士刀,去美国,泡洋妞,过自在的日子。结果在他离开前,发现先前握刀过久,已经无法将刀甩开了。结合他出场时因为生在和平时代,在妓院嫖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可见自己的生活圈子又怎么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跳脱的。

    倒是那个无忧无虑的猎人才是本作最大的赢家,也是导演想表达的精神寄托。

    你们武士到底是什么。无主见地保护残暴的主人,死了也得不到尊重。因为和平而沮丧,因为战争甚至是送死而兴奋。
  4. 3D版本的《一命》已在戛纳上映,这边内地观众才跟上《十三刺客》的脚步。由于“三池速度”的存在,他的作品总是让多数人看不过来。虽说这几年稍有放慢,然而三池崇史的表现依然让人惊奇。花样繁多的他,突然迷上了翻拍时代剧,更要命的是还接连入围三大电影节,魔力实在惊人。

    跟工藤荣一的原版比较前,不妨先看下三池崇史有过的时代剧表现:他拍过纯爱版的《左武》,拍过几近癫狂的《以藏》,再然后是东西杂交的《寿喜烧西部片》,可以说恶趣味居多,跟传统时代剧相去甚远。正因如此,面对《十三刺客》,许多人不免惊呼,三池崇史拍出了最有质感的一部时代剧。

    与老版相比,《十三刺客》省去了刺杀行动的超长铺垫,直奔观众心头大好,奉献了四十分钟的大杀阵。所谓的大杀阵,片中即是群砍对殴,以少打多。然而,有动更要有静,“动”那边三池一向擅长。这时代剧的质感,其实也在杀阵以外。静的一面,《十三刺客》也相当中看。影片上来就是一堆字幕介绍,一串人物登场,没看过老版的可能还云里雾里。结果十分钟内,三池就让反派大头目出场了。不说那突如其来的砍杀,刺激提神,光是那消失的侍童、可怖的人彘以及无差别乱箭杀人,反派诡异且难以捉摸,表现好像一坏到底。结果越到后面,这个角色就愈见复杂,也算坏得倍有腔调。

    坏人穷凶极恶登场,好人听在心里,双手都止不住颤抖。此处的颤抖用的极好,从对白里道出,胜过龇牙咧嘴不共戴天的愤怒表情。与其说是手在颤抖,不如说是藏在鞘里的刀在呼喊正义之士。它刚好对应了结尾,新六郎想放下刀,岂不料执刀之手已经无法松开。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杀阵要十三郎。找人加入的过程,《十三刺客》也表现得不过不失,有感恩的、有服从的、有领赏的、有浪荡的,最神奇是还有莫名其妙从树上掉下的,这编导当真调皮得有些可爱。电影没有像《十月围城》那样去追求群像,从而也避免了黎明式的败笔。好些人就是一组画面、三言两语,详略得当。修缮妻子坟冢、鬼节时点个火,这样的话语,感人效果比摆造型、搞特写不知要好出多少。

    至于最大看点杀阵上面,三池放入了机关和爆破,然后再是以寡敌众,血肉相拼。中间既有洒狗血的慷慨就义,也有颠覆玩味的飞来一刀,此外还模拟了个主观镜头,完全是不按常理出牌。不同于强调长时间对峙的决斗,也不同于追求一击必杀的《必死剑鸟刺》(同为时代剧和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十三刺客》可以说是交替组合,有力敌、有偷袭、有配合更有策略。最后两轮一对一,也是出乎意料。与刀光剑影和火光冲天相比,中间夹杂的对话更是耐人寻味,除去戏谑武士的,反派的好些台词当真是眼前一亮。

    从针锋相对角度来说,《十三刺客》好似捍卫了武士道的尊严,但影片又故意把时间背景放在了幕府倒台前夕,所有一切都不免成为了时代的炮灰。从三池崇史角度来说,《十三刺客》离众多前辈的时代剧经典仍有距离,不过快马加鞭,这已是他自由发挥的佳作之一。至少片中的大杀阵,确实有赶超原作的意思。【南方都市报 木卫映画 】

    三池把时代剧和个人趣味良好地结合一起,他证明了现在的娱乐片能拍得跟以前一样好。——卫藤贤史(影评人)

    影片拥有动作电影的一切要素,勇士已经不是单纯与恶对抗,他上升到了一种非理性的疯狂。 ——Roger Ebert(《芝加哥太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