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是你的眼 Le Coeur en braille(2016)

简介:

    《我是你的眼》改编自法国畅销小说《点字之心》,备受瞩目的法国古典音乐美少女亚莉克·丝薇洛特跨界领衔,以自身经验完美诠释主人翁的精湛琴艺,以及备受瞩目的法国超萌新星尚史丹杜巴克(Jean-Stan Du Pac),并集结法国凯萨奖男星帕斯卡艾勒柏(Pascal Elbe)《夏日时光》男星查尔斯贝林(Charles Berling)等实力派演员,是继《贝利叶一家》后,法国影坛2017年最新的感人力作。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部每一帧都透着法式小清新的片子。 在宁静的乡下(你知道法国除了巴黎都叫campagne,尽管是尼斯),成绩优异的乖乖女遇到了顽皮恶劣的坏小子,她带着目的走近他,却在相处中对他动心,秘密揭开后两人陷入冷战,不承认陷入爱情的坏小子却在她遇难时刻挺身而出,和解,再次相爱,突破最后的困难终迎来大结局。 在九十分钟的时长中几乎可以看到市面上所有典型的狗血元素。 家境优异,又会拉大提琴的学霸级女主。作为参考,我学生时代班里第一名的平均分也就是18,且大多时候达不到。而这样的女主标配就是一个忙于事业,霸道专制,疏于沟通的父亲(或母亲)。

    男主是另一个极端,长相一定要帅,顽皮捣蛋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很会玩,有想法,特独立。有一帮可以抄的起家伙上山做匪立地成佛的兄弟,不太富裕但平等自在的家庭环境,当然,一般是单亲。

    为什么乖乖女多半会和坏小子相爱? 因为我们好像不自觉地总会被不一样的人生吸引。 直线想知道曲线扭来扭去的滋味,三角好奇圆形不拐弯的感觉;醋遇到糖之前从没感受过甜,淀粉碰水才恍然自己也可以融化。平坦顺从的人生里撞上了不走寻常路的叛逆者,化学反应猛地升起。 主人公也许是London和Jamie,也许是柯景腾和沈佳宜,也许是你是我。 情窦初开时就是电影里的Marie和Victor。

    因为年龄所带来的不谙世事的真诚,再加上法式特有的小清新基调,情感的讲述被退去了一切外部条件,没有家庭困扰,没有前途忧虑,也没有坏人从中作梗(Roman只是不服气的表达了某种小男孩的嫉妒),吸引,矛盾,道歉,和解,所有的一切只关乎于男女主人公,始于情感终于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了许久不曾看到的一种情愫,超乎寻常的纯净美好。

    当然了,狗血设定还是无处不在的,集天下偶像剧之精华。 女主险些被车撞而后被男主一把拉回,十二岁的小朋友男友力爆棚;

    男主始终要有一个逗比好基友以及好基友始终要有一个逗比家庭氛围;

    接吻地点一定要浪漫;

    危急时刻男主一定要胸有成竹救女主于危难之中;

    我们的男主尽管年龄小但一定是个正人君子不该看的绝对不看;

    类似的情节设定不分年龄不分国家不分男女,全世界在爱情的认知上高度一致。 特别的加分项是父子关系表达。尽管我知道这种平等视角的父子对话在法国的家庭关系里是极其常见的,甚至算不上亮点,可总归在中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它有着近似榜样的力量。至少在爱情这个层面,什么时候“早恋”一词可以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我们的父母现在可以用开玩笑的心情询问四五岁读幼儿园的子女,“你有女(男)朋友吗”,那么等到他们长成十二三岁,十六七岁,是否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再问出这句话? 那时,大概就能看到中国版的《我是你的眼》了。 如果所有的狗血都洒在十二岁,听上去也还不错。

  2. 虽然《楚乔传》一片差评,老衲还是追得起劲,天天半夜起来看新更,上次这么拼还是看梅长苏大大步步为营。

    不为别的,就为了看星月CP发糖,啊,不,就为了看语文少男别扭的春心荡漾。每次看到他对星儿的小心思,老衲的少女心就忍不住砰砰砰。

    这些个恋爱虽然心动但老衲并不渴望,谁向往的初恋有一堆外部阻碍呢?

    初恋的“美好”在于它自身的纯粹,并且没有外界的层层阻碍,没有很甜腻也不虐死虐活。

    “完美的初恋”最好年龄再小一点,老男人老女人的初恋不提也罢。

    《两小无猜》虽然青梅竹马,但过于纠结虐心,

    《初恋这件小事》更像少女的成长独白,

    老衲印象里的初恋,以前是《怦然心动》的样子,男主爷爷的那句台词绝壁至理名言:

    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一天 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这两天又发现一个——《我是你的眼》。豆瓣7.6分。

    和《怦然心动》的小别扭贯穿全片不同,《我是你的眼》里萝莉和正太一言不合就偷偷看拉小手亲小脸,亲妈看了肯定昏古七。

    成绩好的乖乖女玛丽和成绩差的萌小子维多互有好感,但彼此都没表白,只是偷偷靠近。

    上学路上,玛丽在前面走,维多在后面偷偷跟着,唯恐被发现,却不知玛丽早已看穿一切。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玛丽不仅主动跟维多搭话,

    还在考试时给维多递答案,更主动提出帮维多补习功课。

    这套路玩得666。一对一补课绝对是感情升温的好机会。

    一起趴在床上时,维多慢慢靠近,玛丽羞涩闪躲,想靠近又腼腆的小粉红泡泡呦。

    维多跟小伙伴玩电音,玛丽在窗外用提琴伴奏,要不要这么齁甜齁甜。

    走在路上的时候,因为看不清路,玛丽主动牵了维多的手,并亲了他一下,这让维多心里小鹿乱撞。

    维多开始支支吾吾向爸爸讨教,当时怎么确定妈妈爱上他的,

    爸爸告诉他:眼神是爱情故事的序曲。可是玛丽的眼神总是虚无缥缈。

    维多约玛丽去河边的时候,知道了她视力不好的秘密。

    玛丽不是单纯的近视,她的视力在慢慢减弱,甚至会成为盲人。

    爸爸坚决地要把她送进盲人中心,但玛丽想坚持到大提琴考试那天。

    她每天数着步数上学,根据记忆度过日常,但为了掩饰越来越严重的眼疾,她需要一个人帮她掩饰,那个人就是维多。

    没想到,玛丽对维多有了需要以外的爱意,她把对自己眼盲的自卑无助宣泄到了维多身上,两个人决裂了。

    少年的纯真善良使得他们的矛盾很容易化解。

    维多开始帮玛丽打掩护:模仿她的笔迹,帮她做作业做考题;美术课上,给她讲画的内容;障碍赛上,制造混乱停止比赛。

    他成了玛丽的眼睛。

    对玛丽有好感却被拒绝的侯曼觉察到了玛丽的不对劲,他用计证明了玛丽已近乎盲人,然后跟老师打了报告。

    历经种种波折,被送往盲人中心的玛丽如愿参加了大提琴考试。

    考试上,玛丽完全看不见了,但她知道对面有一个男孩,他是自己的眼睛,更是自己的心。

    前面两人有多甜,结尾玛丽的目盲就有多悲伤,

    但也伴随着勇气和温暖,这温暖和爱意让12岁就目盲的玛丽不再孤单。

    除了萝莉正太的感情,电影也展现了两个全然不同的家庭。

    维多的妈妈在维多五岁时去世,爸爸因为放不下妻子所以一直独自带着维多生活,维多也因此早熟很多。

    爸爸和维多就像朋友一样,维多可以劝他从过去走出来;

    他可以给维多的感情传授经验,鼓励他追自己喜欢的女孩。

    反观玛丽的家庭,爸爸和妈妈分居,妈妈经常出差,玛丽由保姆照顾。

    不懂音乐的爸爸不懂女儿对音乐的热爱,他偏执地用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式去爱女儿。

    最后,维多大胆地站在玛丽爸爸面前抨击了他自以为是的爱,男友力MAX有木有!

    不过也因此挨了一巴掌,这么可爱的脸,玛丽的爸爸怎么下得去手。

    电影中大人的感情,或者如维多的爸爸一样不愿走出过去,或者如玛丽的父母一样只剩利益维系,

    少年的感情,因为没有过去没有套路,而热烈赤诚。

    玛丽对维多说:我想念你。

    维多对玛丽说:明年没有了你,我才会变成那个看不见的人。

    谁能想象出这是12岁的孩童说的话呢?但当他们说出这些互表心意的话,竟然也觉得自然而然。

    谁说少年不懂爱?谁说爱情只是成人的专利?

    年少的爱情因为纯粹真挚又无畏,所以尤为动人。

    维多这样有颜值有男友力的小男友,老衲也想有!

    最后,老衲机智地发现有个画面像对《曾经》的致敬嗷。



  3.       估计法语里没有早恋这个词。对,浪漫要从娃娃抓起。这电影让我想到两部同名电影《两小无猜》,巧的是它们都是法国电影:
          Melody问五十年有多长啊? Dany说除去假期有150个学期那么长。 Melody问你会爱我那么久吗?我不信。Dany说当然,我已经爱你一个星期了。(《Melody》1971年)
          Love me, if you dare!(《Jeux d'enfants》2003年)


          是呢,爱情啊,从来都不是成年人的专属。如果有个人能充当你的双眼,照顾你理解你无条件爱你……那可能只是一部浪漫的少年爱情电影~
          两小无猜的时光里,小女孩会主动牵起小男孩的手,并且在离别时刻亲吻他的脸颊。古典大提琴萝莉与傲娇电音少年合奏的奇妙韵律,逐渐模糊的视线让我惶恐不安,幸好有你一直都在,但你说「没有你,我才是那个看不见的人。」


          学霸好像注定要和学渣有个交集。这是互补和磁极吸引法则规定的么?她的家庭虽然父母有高尚的职业和体面的社会地位,但却看起来那么空旷冰冷;他的家庭,父亲是个修车的蓝领,却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爱好。他给了她那么多温暖,无论是在她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还是在她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恐惧中。


          最感动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小伙伴们救出被困在残障人士中心的Marie,一个是最后Marie在台上拉小提琴坚持她的音乐梦,视线一点点模糊,眼前彻底漆黑。这两幕都很打动人,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汇,而实现梦想则是一个残酷的词汇。即便家人不认可她的努力,但在Victor的守护和陪伴下,艰难但却距离梦想越来越近。虽然看不到,但可以触碰的到,这不是更美好么?


         羡慕孩子般纯真的爱情。单纯又美好,不掺杂利益得失和其他计较,成年人的爱情往往掺杂太多的因素和权衡利弊的小心思。所以每每看这样的电影总是很舒心,没勾心斗角,没那么多破事儿,就是简简单单的小甜蜜。
  4. 看十二岁小学生教科书式教你谈恋爱。

    “自杀式单身”的盆友们请注意,小葵花阿姨课堂开课了:谈恋爱要从娃娃抓起。

    今天推荐一部法国纯爱片,豆瓣四星:《我是你的眼》

    十二岁的你泥巴还玩儿不好,人家已经牵牵小手亲亲小嘴了。

    女主玛丽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里有矿的学霸美女兼音乐天才。

    男主维多则是“调皮捣蛋不务正业”的帅气学渣,母亲去世,父亲则经营着一家修车厂。虽然家境普普通通,但维多身边总围绕着几个逗逼基友。

    玛丽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因为患有家族遗传病,即将失明;尽管家境富裕但家庭关系并不和谐,父母分居,由于父亲的专横独断,父女关系也很冷淡。随着玛丽视力的不断恶化,玛丽的父亲执意要将玛丽送去盲人中心,而这便意味着玛丽的音乐梦想无法实现。

    玛丽很早就注意到维多喜欢自己:

    为了能参加两个月之后的音乐选拔赛,玛丽决定借维多帮自己打掩护,于是展开了一系列进攻。

    主动与维多搭话,安慰他;在数学考试时偷偷给维多塞答案:

    在维多被批评作弊之后,顺势提出要帮维多补习功课:

    像极了翻版的“江直树与袁湘琴”,补课日常简直甜死人:

    好看的人儿经常见面,总会日久生情:

    玛丽本来只是想找个挡箭牌,没想到真的喜欢上了维多。于是她选择了向维多坦白,毫无悬念两个人大吵一架:

    “当然是你骗了我啊,没有说真话就是欺骗。但这不是最糟的部分,而最糟的是你想利用我!这真是太扯了!” “那天你把我丢在树林里,我差点就溺死,这就不扯吗?”

    “你还记得你跟我说什么吗?你叫我滚!还有,当你牵起我的手,你把我当什么了?”

    对,这就是本片最大的特点:怎么吵架都这么甜!当然,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小狼狗因为玛丽的一句话秒变小奶狗,也是很萌了。

    于是维多拾起了自己“忠犬”的人设,开始了一边腻腻歪歪谈恋爱,一边兢兢业业给小女票打掩护的日常:

    小测时,你写不好卷子,那就把我的卷子给你:

    间或玩儿个你说我猜的游戏应付美术课;或者打个炸学校的恐吓电话搞定体育课:

    业余时间带着小女票开车兜兜风、打打球或者听小女票拉拉大提琴。

    然而,在临近考试的最后几天,谎言还是被拆穿了,玛丽被父亲强制性地带离了学校。为了帮助玛丽完成梦想,维多在好基友的帮助下成功地帮助玛丽离家出走。尽管最后仍然被家长找到,但是维多冲着玛丽的父亲喊出了玛丽的心声,最终使玛丽的父亲改变了心意:

    我很抱歉,但你是个大烂人,就算你耳聋,也不该剥夺玛丽展现天赋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片中各种狗血玛丽苏情节都占全了,但是因为主人公还是孩子,一切都不显得油腻(可参考中年版的《泡沫之夏》),每一帧都是法国电影特有的小清新与小浪漫。当然,这部片子不仅仅是天真懵懂少男少女的纯爱,还有成长、梦想、亲子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二岁的少女是如何微笑着面对自己即将失明的命运。又是如何与命运抗争坚定自己的梦想。

    也可以看到维多与父亲之间融洽温暖的相处模式:父亲会笑着八卦“你是不是谈恋爱了”也会帮助维多解决感情问题;

    而维多则帮助父亲打开心结,走出了母亲去世的阴影。

    有关维多父亲与母亲的爱情虽然没有讲述,但镜头语言相当走心,每一帧都来自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无论是一晃而过的光影,还是维多父亲捏紧衣袋的小动作,都是满满的不舍。

    不同于国内的青春片,以残酷青春,如孤独与叛逆、性与暴力等作为叙事中心,而是选择聚焦于青春的成长。对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来说,也许我们没有经历堕胎、群架、逃课,但我们却一直在成长。青春就是成长本身。

    摆脱了怀旧、残酷与反思的沉重外衣与“类型片”的束缚,回到青春的本真与悸动,在此过程中完成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这才是成长本该有的面貌。

    好了,送上一颗糖,今天就到这里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