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
作為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並非一無是處,出現的鬼怪的精緻滿足了恐怖片觀眾想要的獵奇,然而劇情節奏的緩慢、恐怖橋段的老套、以及對自己說故事能力的不自信,使得這部作品最終只有皮相而沒有靈魂,然而這部作品的導演及其原本卻並非張三李四之輩,這便是本片令人最令人惋惜之處,也顯示了導演
安德烈·歐弗蘭的軟勒。
你在台灣海報上只能看見怪物大導吉勒摩‧戴托羅作為監製掛在上面,而不見安德烈·歐弗蘭多(André Øvredal)的名稱,然而他並不是什麼電影新秀,而已經有兩部小有名氣的長片的挪威導演,分別是「追擊巨怪」(Trolljegeren)以及「驗屍官」(The Autopsy of Jane Doe) ,前者以偽紀錄片的方式讓人感覺新鮮,後者以猜不到的劇情轉折讓人感覺驚訝,照理說有了兩部(其實是三部,但是我沒看過第一部作品。)長片的經驗,《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應該要有一定的水平,然而最後卻是平庸,這是藝術以及娛樂的雙重匱乏,而或許你會以為這是《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本身文本不好,然而如果你知道《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的來頭,你會對於這部成品更加疑惑。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是從阿爾文施瓦茨 (Alvin Schwartz)的一系列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這位作者最驚人的是在「近十年百大爭議書籍」碾壓恐怖之王史蒂芬‧金,如果你到博客來去找這本書,你還會看到上面寫著「造成七百萬人嚴重心理創傷」這樣的聳動話語,我一開始也不相信,但當我看完了電影,我加入了那七百萬人之一,這部片達成了與我未曾謀面的原著所不能完成的任務,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去翻原作
因為本片真的是難看到恐怖。
這樣一種難看,是一種平庸的難看,卻又沒到雞肋的程度,讓人會去重複細嚼慢嚥,因為劇情實在是過於淺白,甚至角色還用了太多解釋性對白(用來向觀眾解釋狀況而非讓觀眾從自然對話中理解狀況)同時這些鬼怪除了走路像企鵝,白白的看起來像企鵝的肥婆怪外,造型都過於無趣,雖然有吉勒摩‧戴托羅擔任監製,但裡頭的怪物造型卻連半點他作品裡怪物華麗的怪異都沾不上,當角色動起來的時候,實在太平凡了,這些沒有語言能力的怪物在運動上也都過於常見,而受害者的反應也都過於常見,以致於其精采在怪物出場露臉後便開始下降,因為怪物根本沒有魅力,但也談不上有多恐怖,恐怖的僅僅是外表,因此看完之後你只會感覺到空虛的平淡。
或許在改編過程,安德烈‧歐弗蘭多與吉勒摩‧戴托羅希望呈現的是將原作精選的故事以及原創角色合而為一,因此弄了一個怨恨女鬼說鬼故事把這些怪物招喚出來,試圖讓這些怪物諸如稻草人、大拇指女鬼、蜘蛛、肥婆怪、不死喪屍、怨憤女鬼輪番上陣來滿足原著讀者的視覺享受,然而這些怪物卻又只是來沾個醬油,就拿稻草人來說吧,作為海報封面出現的唯一角色(我不明白為何在本片裡的其他主要人類角色或怪物沒有登上海報)他在片中的戲分加起來不到十分鐘,為了「神還原」插畫上的模樣,這個角色大多時候以外八字型被掛在架上,直到開始行動之後,也並沒有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因為這些怪物外型上不怎麼特別,表現上不怎麼特別,他們甚至沒什麼自己的戲份,就像是被狗鍊綁著,出來晃悠一圈然後回到黑暗之中,我想他們之所以不能給人新鮮的恐怖感的原因,是因為
從文字改編到電影的過程,對於電影角色如何進入那個情境本片處理的並不好,反而略顯老套,人文戲的部分鋪陳的不多,導致角色被解決的時候,觀眾不會有同情感或者危機感。而進入情境卻是原著小說裡的做的好的強項,因為我們不需要詳實的了解裡頭的角色,而只要了解他做了什麼,導致後面的恐怖即可,而
每一篇短篇故事都有令人意外的轉折,讓人讀完發顫,然而電影卻沒有這些東西。
在觀影的時候,我感到的是極度的疏離,因為裡頭角色的刻劃都過於表面,沒有家庭溫暖的混混、想要當作家的女孩、逃離兵役的墨西哥男孩、被父母拋在家的男孩、重視外表的女孩,以及害怕媽媽與姊姊的男孩,我現在用幾句話說清楚的這些角色,在電影裡卻是將這樣的資訊重複的說出來,或許導演與監製(吉勒摩還負責故事撰寫,但他這次的故事寫的並不是很好,在鄉野傳說的恐怖小故事與發現恐怖小故事逐漸成真的孩子們間接合的並不好。)似乎又想學習史蒂芬金的《牠》將鬼怪個人化,,裡頭吃人小丑以各種化身試圖激發孩子們的恐懼,讓他們更好吃,而這些化身都透露出孩子們的內心恐懼,故可以說是專屬他們的鬼怪。
然而在《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光是第一個稻草人我就不能理解為何是屬於那個小混混男孩的恐懼,因為他不喜歡回家,而喜歡到處亂跑?但是稻草人是被插在田裡,不能亂動,同時散播恐懼的存在,而我們在此之間看到的這個小混混卻不是這樣的,他就是個簡單的自尊心強,靠罷凌來維持自尊,而當自己被整的時候不甘心,因此把主角群鎖在鬼屋,又跑去人家車塗鴉的傢伙,這與恐懼化身相差甚遠,於是他的死除了作為鬼怪騷動,事件開端的頭號受害者外並無其他功能與意義,但是誰又在乎他怎麼了呢?至少我期待的是恐懼的上桌,而不是一個罷凌者被懲罰的道德寓意(因為這傢伙不斷的毆打稻草人,結果便被稻草人變成稻草人)
當這些鄉野故事硬套到這些青少年身上時,本片的這兩個元素就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除了那一晚萬聖節,我們看不到主角群的日常,於是我們無從了解他們之前是怎麼樣的人,這個事件如何影響了他們,他們成為恐怖片典型的受害者,無知、無能、否定恐怖的真實性(也就是認為怪物是假的,然後在好幾人被怪物幹掉之後才與開始反擊),導致全片反擊的橋段全落在想成為作家的女孩,以及作為逃兵的墨西哥男孩身上,而這兩人之間化學反應近乎於零,墨西哥男孩的恐懼還算可以,如哥哥一樣被四分五裂的怪物追殺他並嘲笑他的懦弱,然而而想成為作家的女孩,從恐懼到恐懼化身卻是奇怪的,全片不見其母(甚至屬於她的怪物與恐怖體驗也與母無關)而她卻一直覺得媽媽消失都是她的錯(然後到了最後我們還是不知道為何女孩媽媽會離開)而為什麼會是她的錯片中也沒有交代(一般來說會有這種劇情會是女兒認為媽媽對自己表現不滿,或認為自己是母親的絆腳石,拖住母親的人生而內疚,但片中完全沒解釋為什麼)然後她後來就因為父親的鼓勵以及寫恐怖故事的白化症女鬼而釋懷了(而且白化症女鬼沒把她同伴弄回來)只因為最後寫恐怖故事的女鬼給她的啟發是「是他們的錯,他們卻怪你,讓你成為了怪物(咖)」而且這個邏輯根本兜不攏,我是說因為知道家族醜事又想揭露的女鬼被滅口跟她現在被喚醒後說的這些鬼故事有什麼關係?如果說她希望的是真相被揭露,自己獲得正名,把喚醒她的人殺光又有什麼好處?
電影標榜「故事的力量」聲稱故事可以弄假成真,可以傷害,也可以療癒,但在本片的說故事能力卻極為低落,觀眾在太多時候都知道的太多,使得懸疑全失只能用跳躍驚嚇撐場。本片拍的最好的一場戲,是那個害怕母親與姊姊的男孩,被肥婆怪在響著警報的紅色走廊追殺的橋段,用步步逼近的影像讓人感到母愛的窒息與恐怖,但是我們也不知道為何這個男孩要怎麼恐懼,因為他的母親在片中對他的關愛還在正常範圍,而非像《牠》裡一樣那個為了保護兒子而神經兮兮的媽媽。而片中的調色問題也很悲慘,在畫面黑暗的時候還好,但白天的調色是非常奇怪的,復古的色調過於濃烈到不自然的地步,更別說本片在敘事上時常的切換白天夜晚,光線迅速變換下,讓人眼睛感受到只有不舒服。
從劇本到角色設定,再到情節的老套,以及為了將鄉野傳說的恐怖怪物放一起而去構思的整個故事都一步步讓本片成為了一場野心宏大,成品畸形的災難,或許這才是本片最大的恐怖。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钱老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年初发布预告的时候,有一部恐怖片就被很多影迷期待着。
主要原因有两个。
无敌的阵容。
安德烈·艾弗道夫执导(《无名女尸》),吉尔莫·德尔·托罗监制(《水形物语》《潘神的迷宫》),约翰·奥古斯特、马库斯·邓斯肯等编剧(《大鱼》《电锯惊魂系列》)...
全是恐怖、奇幻界的大佬。
禁忌的IP。
原著同名小说从1981年开始出版,一共三册。
小说收录了各地流传的一些经典恐怖故事,邀来插画大师Stephen Gammell为小说配上了极其骇人惊悚的怪物画。
因为内容太过恐怖,小说甚至入选了"美国百大争议书籍"。
怎么看都像是会爆的亚子。
然鹅,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等了快一年,它终于来了。
但它没爆,反倒是崩了——
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
1968年,美国的某个小镇。
当时正值万圣节,一群熊孩子为求刺激跑进了用铁丝网封起来的禁区。
一幢鬼屋。
传说很多孩子在进入其中之后,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
在鬼屋之中,女孩史黛拉发现了一本传说中的恐怖故事书。
她十分开心,并把这本书径自带回了家中。
却渐渐发现,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鬼书"。
书上的文字,均是用鲜血写成。
书中所记载的故事,竟然也真的发生在了现实之中。
而最新的故事里,主角们不是别人,正是当晚闯进鬼屋的那批人...
史黛拉怕极了,连忙把书送回了鬼屋。
想着物归原主了,总该万事大吉了吧。
可惜为时已晚。
被从鬼屋带出来之后,这书不仅撕不烂、烧不掉、扔不走,还自顾自地不停写着故事。
简直比死亡笔记还高级。
照这么下去,史黛拉等人肯定难逃一死。
不甘心等死的熊孩子们,开始调查起了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当年,一个名叫莎拉的女人在鬼屋内上吊自杀,背后隐情无人知晓。
而鬼书的主人,正是莎拉。
这让史黛拉想到:会不会是莎拉自杀事件的背后有什么隐情?
孩子们来到报社调查事件真相
于是,整个故事分为两条线,正式开始。
主线是史黛拉等人竭力追查事情真相。
副线是书中所载之事逐一应验。
结果,莎拉之死还真就是人为导致,所以她才变为了冤魂厉鬼,祸害人间。
本来,原著是很多独立的恐怖小故事,也就是只有副线的内容。
为了让影片的观感更加连续完整,导演安德烈·艾弗道夫和监制陀螺(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昵称)加入了主线。
这个想法挺好的。
既能继续把恐怖故事当成卖点。
又给了影片更多时间去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也给了导演更多空间去融入自己的思考。
这让影片有了成为经典的可能。
作死三人组
加入的故事范本也很好。
就像是"一分钟营救"的加长版,主角们和死神赛跑。
想想都紧张刺激。
可惜,导演没能把这紧迫感给拍出来。
拿影片的开场来说。
30分钟,接近整部电影时长的1/3,讲的是什么?
是史黛拉和伙伴们一起恶作剧、嘴炮、作死探索鬼屋,她自己还顺便邂逅了帅气的男主。
到这里,那本鬼书才第一次出现。
所谓的"在黑暗中讲述的恐怖故事"才拉开帷幕,史黛拉一行人也才正式陷入麻烦。
说白了,整个故事的恐怖之处,至此才真正开始。
这叙事节奏,真的太慢了。
其实,本片的评价并不算差。
豆瓣6.1、IMDb6.3的评分,烂番茄79%新鲜度,在恐怖片类型里已经算中上了。
它当然也有优点。
最值得夸的,是片中的怪物设计。
故事里出现的所有怪物都是由真人出演。
而套在外面的戏服包括化妆,则是由陀螺找来的老朋友,Spectral Motion公司负责制作(《地狱男爵》《X战警》《环太平洋》《怪奇物语》)。
通常情况下,制作怪物模型都有据可依。
比如当时他们设计地狱男爵的造型,就可以参考网上无数张地狱男爵艺术图片。
本片不一样。
原著中的每个故事,有且仅有一幅插画。
而就是凭着这么一幅画,他们居然把书里的怪物完美复活了。
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师们对细节的苛求程度堪称恐怖。
比如,他们会把原著插画输入电脑中与实物进行对比,确保每一根线条都能吻合。
比如,他们会找来特定的人员,演出那些反人类的动作,而不是借助CG制作。
比如,他们会给演员仔细涂上、覆盖上30多种材料,只为呈现出骷髅脸的特质。
麻烦归麻烦,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值得的。
即使在没有配乐的现实场景中看这些怪物,也相当瘆人。
值得一提的是,下面这个长发女是陀螺最喜欢的造型。
配着眯缝的眼睛、微翘的嘴角,有一种诡异的慈爱。
另外,陀螺觉得,这怪物很像胖胖的自己。
可惜,这部电影的观感并没有匹配如此用心制作的怪物。
很多网友的评价都很相似:不恐怖,看得想睡觉。
我基本同意。
但不得不说,本片的几个恐怖段落还是拍得挺出彩的。
比如红房间一段(涉及剧透)。
男孩千方百计想逃离鬼书上写着的"红房间"。
结果阴差阳错,却意外触发了医院的警报,启动了应急灯。
医院里的走廊,成了名副其实的红房间。
眼见着走廊尽头处的怪物缓缓朝着自己前行,男孩慌不择路却发现无处可逃。
四面八方,皆是鬼怪。
逼仄的环境、瘆人的灯光、怪物自身的诡异,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步步紧逼的危险感被营造得十分完美。
这大概是几个恐怖故事里拍得最好的一个。
既恐怖又诡异。
其他的几个,虽然也不错,但明显差了很多。
或许是由于PG-13的关系,恐怖场景的刺激度很大程度上被人为削减了。
比如画面太暗,比如缩短怪物的展示时间。
这个故事中,怪物就出来了30秒不到
其余的恐怖情节,就不多说了,基本都是靠jump scare那一套在吓人。
像下图这种把怪物撞上货车后却还不移开的镜头,就很没意思。
谁猜不到它会跳出来呢?
这6秒钟的拉镜头完全就是在赤裸裸地混时长。
不过,本片最大的败笔,还是在于角色塑造。
太过单薄,导致了观众无法产生共情,进而导致了无聊、想睡觉。
拿本片的绝对主角,史黛拉来说。
她的背景关系倒是介绍了不少:有心怀歉疚的父亲,有小镇偶遇的爱情,有经常厮混的伙伴。
可除了归属于主线里的爱情,其余都只是泛泛而谈。
如果以她为参照,剧情就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作死→发现自己在作死→停止作死。
你会发现,史黛拉本质上没有变化,更没有成长。
只是在被动解决所作之死给她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最后,女主还来了一句旁白:如果说我从莎拉那里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永不言弃。
我当时就给整懵逼了。
整个剧情不是一直由女主在主导的吗?她从头到尾有放弃过吗?这样的话直接由主角说出来真的好吗?
外加女主最后打败BOSS所使的招式是"用爱感化"。
这句总结听起来未免也太轻飘飘了。
鬼的眼神都变温柔了
作为对比,咱们不妨来看看同种题材的《小丑回魂》。
同样是介绍多位主角("窝囊废少年团"),影片不仅事无巨细地介绍了每个人内心最深的恐惧,还穿插着埋下了"小丑是个啥"这颗定时炸弹。
也就是恐怖片段的展示。
但这些片段不是为了纯吓人,其实都能算得上是伏笔。
而《小丑回魂》的整个故事则可以概括为:
窝囊废少年团们最终克服内心的恐惧,携手共同对抗邪恶力量。
在此过程中,少年团之间的感情也被进一步加强。
这,就叫成长。
但很可惜,《在黑暗中讲述的恐怖故事》(以下简称《黑暗》)里并没有。
另外。
在《黑暗》里,同样是讲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却基本都是靠台词直接讲出来。
诸如"我经常做这个梦""小时候我爸经常给我讲这个故事"等等。
而《小丑回魂》也是用语言讲,但它用的是电影语言。
造型、镜头调度、配乐......唯独不是台词。
稍作比较,便高下立判。
这个差距,其实与R级不R级并没有什么关系。
只能说,可惜了。
可惜了这个阵容,可惜了这个不错的故事设定,可惜了这些栩栩如生的怪物。
更可惜了那些能拔高影片主题和深度的设置。
比如片中偶尔会提到的越战背景。
稍微想一下,这个设定还是挺有意思的。
影片本身讲的是一个恐怖故事,孩子们被怨灵诅咒,消失不见。
而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越战又何尝不是一个传说中的恐怖故事。
无数人欢天喜地奔赴战场,从此再未归家,仿佛人间蒸发。
怪物+童真+残酷,这实际上是原定导演陀螺的拿手戏
但,因为交待得语焉不详,越战这个点就真的只成了一个背景。
影片整体的氛围,也终于还是走上了青少年恐怖片的道路。
爱情为主,恐怖为辅。
所以,还是那句话:
太可惜了。
文/钱老板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首先,虽然剧情老套,jump scare桥段过多,以至于故事发展脉络在前30分钟就模糊出现了,但这并不是它不好的原因,不能因为恐怖片常用的套路和手段就嫌弃他,这个类型的片要创新新的惊吓手段太难了,几乎每个观众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种应激机制,自然而然对恐怖片产生审美疲劳。 所以,作为一名恐怖片爱好者,除了个别极为烂俗,粗制滥造的番茄汁片,对于每一部恐怖片,我都“不带脑子”,就是不去预想情节,跟着故事的节奏去看,不去与其他影片做对比,不去分析故事的合理性。因为恐怖片啊,是拿来吓到自己才好看的啊,带着防御机制,在精神上全副武装,那怎么能get到惊吓点? 好好放松下来,恐怖片是我觉得最能解压的类型片,因为它不用符合逻辑,可以天马行空的放大人们对于恐怖的幻想和理解,摆上加冰的肥宅快乐水,拉上窗帘,拿出零食,舒服的把身体陷于沙发里,看着影片里被吓得魂不附体的主角们,发出会心一笑,这才是恐怖故事的初衷啊,带来惊吓过后的刺激与快乐。
PS:我越看越觉得这个妹子是不是和科洛莫瑞兹有亲戚关系,这脸有时候感觉真是一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对于一部恐怖片来说个人觉得挺好了,而且本来不打算看这部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一辆汽车驶入小镇……这个画面让人感觉很舒服,于是就打算看下去……一直到结束。这部电影挺有想象力,有时还觉得特别清新,在加上女主角父亲默默无闻的亲情等等……自从香港恐怖片没落后,再也没看过像样的恐怖片,特别是美国的恐怖片,看过好多,只能以恶心的方式出现,甚至觉得无聊,除了恶心以外恐怖元素几乎微乎其微,但这部刷新了我的看法,真的很特别,本来以为是家庭儿童剧,没想到让我感受到了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