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梅的白天和黑夜》SIFF首映 制作团队观众见面会场次
就当写个随笔吧,大家可以不读、读了也当随便看看就行!片子简称为《梅》,主角玉梅简称为梅。
下面开始。
---剧透预警!!!!!!---
内容上镜头对准的是一位70多岁、收入不高的上海阿姨,拍摄着她的生活,包括相亲约会、饮食起居以及日常的休闲娱乐。形式上则是第三视角的记录与第二视角的访谈交替出现。《梅》通过这样的内容与形式,如同显微镜检一般,清晰地展示了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一个小小的切片。观众也可以从这张切片出发,去想象梅的过去、现在和各种未来。当然,还有那些与梅产生互动的其他人,包括一位位或找老伴儿或找搭子的大叔、梅的朋友们、梅的房东、梅的父母、梅的兄弟姐妹、梅的女儿菲菲、梅的孙辈……
《梅》中最令人深刻的无疑是梅的话语,即便将上海方言的成分剥离:梅与约会对象的互动交流、事后对所见约会对象的“锐评”,以及跟租房中介一起看房时的话、在深夜回家的小汽车里同司机的交谈、在对着纸条好不容易找到的已故父母墓前的回忆与倾诉……梅的语言在乍听之下是犀利,是活了70多年之后的通透。但细想之下,其实也是牵手失败之后的挽尊、物质生活未达期望的不满,以及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抱怨。物质基础的不充实带给梅的那么一点点“底气不足”,观众甚至可以在几乎挂在梅的每句话末尾的“是吧”“对吧”口癖中窥见一斑,看出她需要“是的”和“对”这样的回复。梅喜欢、期待、需要被认同。
后排坐着一对叔叔阿姨应该是地道的上海人。这是我根据他们二位被或有字幕或无字幕的各种金句逗笑,以及嘴里的一句句上海话而做出的主观判断。
(阴阳怪气从这一行开始)
他们二位带给周围观众的深刻印象,大概是每当出现梅的生活场景(她那由上百个塑料袋组成的收纳体系包围着的床铺、她的杠杆式压力出水的龙头、她用牙膏牙刷以及盐水洗漱的习惯等等)时,他们的反应:“简直像个狗窠一样!”“啊咦……”“这是什么啊?哎哟哟是盐捏……”以及“啧、啧啧、啧啧啧”和被提醒之后的“我哪儿说话了?我说什么话了?讲几句闲话怎么了?哈呀?!”。空气纵波(能量强度在被提醒之前约方圆10*10座位,被提醒后约方圆5*5座位)携带着这些信息被周围观众的听觉系统接收,让他们能够在三维空间里感受到这二位对梅的——我们或可称之为——“凝视”,一种基于物质基础差距的凝视。
(阴阳怪气在这一行结束)
好在旁边的一位小姐姐及时提醒这两位大声交流的观众不要影响他人。只是……有点为因此损失这第三维体验的约75名观众可惜呢!(笑)
导演介绍拍摄这部片子的原因是觉得梅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被她的特质和表达欲吸引。
导演说梅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她家里堆积如山的三百多个塑料袋和每次出门前都会精挑细选的三十把各式布袋拖车。
导演说梅她根本不在乎被拍摄以及他们这群围着她拍摄的人,她本人也因为今天有事过不来,就不参加这部片子的首映了。
导演面对观众提问这部电影是否有意借梅的生活,展现租房、婚恋等普遍存在于社会多数人群的焦虑、困境时,说:《梅》只是想单纯反映梅这个精彩有趣的人物,并将她的这份乐观的精神传达给观众。
(内容是回忆版。映后见面会问答的具体内容以片方通稿为准。)
如果说依据第三维中提到的两位观众的感受而给《梅》贴上“凝视”属性有失偏颇,那么映后的导演见面会就让这个属性被切实显影,并且被大方地展示给了每一位观众。不知导演在映后回答中体现的精神是否与创作时相同,但由《梅》介导的对梅以及类似的、相关的一个个人物的基于物质基础差距的凝视,大概确实是片子的一大组成元素了。因为,只要观众愿意,是完全可以通过《梅》获得看西洋镜般的猎奇满足的。
散场时,听到了走在我们前面的两位观众在讨论为女主演怎么没来首映现场:“还好没来,不然也太丢脸了吧!”既然能在这样随机的抽样里听到,那么就可以合理地估算,觉得《梅》是丢梅的脸的观众的占比应该没那么小。与之相反的是,瓣儿上的4+星评论,不少都是在夸赞着梅的“乐观”“通透”“有趣”“直爽”和“接地气”。当然也不乏像笔者这样的,期待《梅》能够呼吁对特定人群的关注、反映普遍人群面对的问题和焦虑的观众,在期待落空之后给出的失望评价。当然,不同的视角与期待都是合理的。
至于影片前期的宣发,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这也让大量的观众能够在SIFF现场与《梅》见面。
------
最后,作品完成并与观众接触之后,就独立于作者而存在了,甚至并不能完全被作者所把握。这部片子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清晰地展现了片中的人物,供观众自行观看、解读。这也是文艺作品本身的魅力所在,大家可以尽情地从自身的局限视角出发,去观察每一部饱含各种局限性的作品,产生并表达观点。因此关于视角本身是否存在对错高低之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谁不是由自身经历的所有历史塑造,囿于自己的重重局限性里的人呢。
如同电影面向大量的观众、如同互联网平台承载大量的观点,这也不正是创作、评论、交流的迷人之处吗?正因如此,也很期待《梅》在SIFF之后可以正式进入院线,与更多的观众接触、产生更多的互动。
------
最后的最后,这五维或许又共同编织成了另一张西洋镜,供更高维度的观察者凝视、取乐、感动、称赞或反思。真有意思。
以上。
这是一部有点文艺的纪录片,又是一部真实的剧情片。
玉梅算是老一辈上海人里“拎得清”的,对老年择偶有明确的标准,一言不合,一拍两散。可是她自己并不完美,廉租屋里的上百个袋子让自己活在了垃圾堆里,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她一直在择偶的路上。
玉梅过得粗糙,她虽然知道要运动保养,但她身上没有任何保养的痕迹。她劝别的老头不要多吃红烧肉,自己麻将烟不离手。但她依然保持上海人的“精致”,不忘出门前涂个口红,屋子里有十几部小拖车,每天会根据着装和心情选择一部搭配出门。她有她自己的一套审美标准。
跟随她的身影,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却又鲜活的世界。我们只知道宜家是著名的老年约会圣地,却不知那里面的人是如何交流、讲求效率的。那些单刀直入的话码就像清晨的海鲜交易市场,有试探、有竞争、有议价、有谈判。大家都沉浸在一个老有所养的最高标准里,以至于一个老头说他爱读什么书,玉梅先是愣了一下,后来又问他“那你字写得好不好?”这大概是她年轻时候的标准吧。
玉梅似乎不太愿意反思她的人生,她去墓地看望她的父母,还在抱怨当初给她们兄妹几个财产分配的不公平。但她的抱怨也总是转瞬即逝,她女儿打电话来关照她不要太撒度(辛苦),她回说“我不要听你这种不痛不痒的话”,也就过去了。她依然每天清晨拖着小车出门,去讲价,去占小便宜,去寻觅。
我想到了《漫长的季节》里的王响、彪子和马公安,我也想到了《无依之地》里的弗恩。我们一直在被推着往一个方向经营自己的人生,这个方向是全人类的共识,与其说我们有勇气追求美好,不如说我们没有勇气面对真相。木心说:“苦海无边,回头不是岸”。
罗冬又熟男了一把。这个熟不是油腻的胸有成竹,而是文艺的悲悯。摄影出身的他镜头感自不必说,场景和细节的铺陈始终在主线上,玉梅再负面情绪,也不忘给没有出现在镜头里的孙辈买个储钱罐。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应该不是玉梅的命运,而是玉梅面对生活的勇气。
全场引来最多笑声的,是玉梅用上海话数落别人的经典骂句,这些骂句,是玉梅面对生活的勇气。
三星半,昨日北影节百丽宫放映唯一一场,这个电影是最想看的,抢票也是首选。很巧的是,跟监制迅姐做到了同一排,但还是没遇到。
片尾曲《I'm waiting for myself》是让我全篇触动最大的地方,仿佛就是梅的自嘲:“我像个傻逼一样在那等着,但我好像又没有什么事干。“这句词可能就是整部影片最大的主题了吧。
影片整体氛围轻松,用一个上海老太的“毒嘴“展示了上海退休独居老人的生存现状。梅这个人物本来就很有表现张力,不惧镜头,心直口快,对看不上的男人该骂就骂。对自己的要求高,会用淡盐水刷牙,每天早上会运动多拍一拍,出门前会涂口红擦护肤霜,还有她识字。当时拍摄时间她也是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但是仍然保持每天出门,甚至可以自己搬家,这就已经比大多数老年人精力要旺盛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独立女性,却还是要找一个有房有钞票的老头一起过日子。这是我觉得最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尽管女性已经做到如此地步,却依然要找一个男性依靠。梅内心肯定是痛苦的,虽然影片没交代她和女儿的关系,和其他人种种的关系。但从她的角度出发,她或许认为她是那个被世界抛弃的人。
影片在制造笑点,但内核一点却都很无奈和悲凉,要找带房子的老头是因为父母偏心给其他孩子没有给梅,和女儿关系疏远只能自己一直在外租房子。蛮多社会问题都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去阐述。两次出租车的桥段感觉像是导演扮演司机,刻意问出来的问题,都略带尴尬。每个部分不够连贯,还是偏素材堆砌。最后还是感慨可能女性话题还得从女性视角出发吧。
首先我要批评一下我自己,因为前一天身体状况不好没有睡足,导致七夕看这电影的时候,在最关键的桥段睡着了(梅在墓前这段,但是也是被这段结尾吵醒的,睡得非常精准)。等有机会我会把这段补回来。
然后,来说说梅的生活态度。虽然很多人会通过电影看到她的不堪和粗俗,但我很想问一句,当你老了你确定不会比她过得更糟?人的命运千变万化,可别太早下结论呀。(歪个楼,我个人很讨厌互联网上骂人家又蠢又坏这种词,因为这些形容词都是非常主观的,而且通过相比较得来,尤其你觉得人家蠢的时候,你可能在某些事上更蠢,所以要注意实事求是,就事论事。)
但是你可能会问,明明她各种吐槽别人,为什么她又总去与这些糟老头子相亲呢?我觉得片中她对司机说的两段话才是最真实的。因为完全陌生的且与生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才好坦诚相待。所以我认为就是找乐子的一种方式。并且这与我们喜欢摄影和看电影也没啥本质区别,生命的确在于运动啊~
至于这一天的映后交流,导演表现得确实有点太酷过头了,但是这个跟专业度关系不大,我认为是习惯问题。还是那句话,你不要看人怎么说,而是要看人家怎么做。影片出来的效果还是可以看到的,只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整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他人能够刚刚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沙丹老师刚好是个无论什么状况都能继续聊下去的人,很努力地找了一些切入点来探讨与引导,我觉得这点上也做的无可挑剔。
最后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姑且算是四分之一个上海人吧,我外公是上海人。我亲戚里也有一些上海老太太,实际上大部分上海老太太还是蛮秀气的,讲话口气没有那么硬。上海人在过去给许多外地人的印象就是所有外地来的都是乡下人,我这人没啥语言天赋也不乐意努力融入,所以我没在上海继续停留。但以我这个外地人的粗浅认知,上海人只是不轻易与你交朋友,但是真做了朋友是认真且精明实际的,我很喜欢这种拎得清的感觉,能有个把这样的朋友其实也蛮不错的。所以这一点就跟梅吻合上了。她有一堆你可能看不上眼的坏毛病(抽烟、粗鲁、不给人留余地、屋子里堆得乱糟糟的),但她早晨准时起来,认真刷牙漱口刷洗用具,不吃红烧肉,还跳上一段跟我们鸭鸭粉最爱的不生气操很像的操。她甚至还做两个大菜配上酒,很认真摆在凳子上吃得毫不含糊。换你,是不是怕麻烦干脆搁小锅里煮碗面凑合凑合得了。她说她凑合,她在能力范围内可真没凑合呢!
梅敢于把这些分享给观众,我认为她真的非常勇敢,这种勇敢是我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说实话有这么好的心态居然没混得很成功(世俗意义上的)也真的是时运不济吧!但是我也有很多不喜欢的地方,我确实不喜欢剧情里她老去招惹那些糟老头子,我甚至希望她也能去真正跳跳舞唱唱歌看看书,而不是沉迷于相亲与打麻将,明明看得透透却还对他人怀有期待。怀有期待明明是件好事,却又做不到包容她人,让你总恨不得递她一面镜子好好照照自己。在剧里她可是活生生的矛盾统一体嘛~但是在出租车上的时候,她望着窗外,暴露出了本性。而她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呢~某些时候,我又对这电影特别恨,因为我也会怕自己老的时候如此不堪,连啃红薯的样子看上去都那么丑陋。一个电影却把我们弄得一步到位了。让人不适的部分,引起了思考与探讨,这一点它绝对是做到了。
我想用梅喝完酒后唱的那一首“美酒加咖啡”来结束这篇随笔。其实这歌应该是对她灵魂思想的点题。唱歌的时候,她也有一瞬间眼眶盈满泪水,但在梦里她依然会在光影中翩翩起舞。人生短暂,尽兴就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