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筒专访《天落水》导演杨明腾
在华语电影史上拥有丰厚积淀的上海,一直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持续出现在诸多艺术电影的背景版图中:侯孝贤《海上花》,许鞍华《半生缘》,娄烨《苏州河》,吕乐《赵先生》,程耳《罗曼蒂克消亡史》...来自浙江宁波的青年导演杨明腾,用处女作《天落水》追溯一群上海滩舞女在1948到1956年这段时间里的际遇,历史的巨浪在她们身上不留情面的拍过。
张献民在2017年度“十荐”中写道:“《天落水》就是《赤地》,就是《秧歌》,就是《今生今世》的未删节版。如果出了碟,该买一张烧给木心。”
《天落水》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也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大奖,并在年末亮相厦门双栖影展。与此同时,杨明腾的新作《耻》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导筒带来杨明腾专访,走进这位南方新导演的“上海滩影像密语”。
天落水Shanghai without Sadness
导演: 杨明腾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上海话 / 汉语普通话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换,过渡时期的上海舞厅也强烈感受着外面的气候,新旧交替,每个人都面临着她们的历史选择。
杨明腾
杨明腾,编剧、导演,198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2017年完成第一部剧情长片《天落水》,获第十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大奖,入选第十一届FIRST青年电影展产业场、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添翼计划”电影发展单元、张献民年度“”、新片场NewEra青年电影季主竞赛单元。新作《耻》入选2018年FIRST实验室(一期)项目。
采访正文
导 筒:
钱理群先生的著作《1948:天地玄黄》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这本著作的时间都集中在1948这一年,但是《天落水》的时间跨度相对比较长,一开始是怎样去构思这个故事的?在资料和文献部分做过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杨明腾:
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钱理群先生的著作,他研究鲁迅的几本著作情感充沛真挚,对我影响很大。《1948:天地玄黄》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其中一本,是当时我们中文系的参考书。当我决定写一个近代中国故事的时候,这本书就很自然地从我脑子里跳出来了。
钱理群著《鲁迅作品十五讲》(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钱理群著《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200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
重读这本书,我看到了过渡时期知识分子的微妙复杂心理,也看到了关于那个年代的丰富细节,特别是书中引用的作家、诗人的日记,给我指明了一条资料收集的路径。我重点参考了《叶圣陶日记》,叶圣陶每天都写日记,从不间断,而且全是琐碎的生活流,今天在广播里听了什么音乐,在报纸里看到了什么新闻,在哪里吃了饭,见了什么人,晚上看了什么戏,夜里做了什么梦,这些流水账一样的素材给了我一个切口,让我得以进入那个年代的日常生活。
《叶圣陶日记》(2018商务印书馆版)
在最开始,我只想写1948年,写这一年不同人的心态,但是后来发现单写这一年,无力呈现我想要的“过渡时期”这个命题,因为《1948:天地玄黄》是一本学术著作,虽然只写这一年,但是里面所有涉及到的人物,通过注释或既有的知识,我们都知道他们后来的命运,也因为知道他们后来的命运,这一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选择才变得富有深意。学术著作凭借作者的归纳和评述,可以在1948年——真正的事件尚未发生的时候,就营造出“天地玄黄”、“山雨欲来”之势,而电影创作,需要寻求其他的路径。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201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
本书讲述了1948年,中国的社会与政治面临着重大变局,文化生态与文化体制即将迎来深刻的变化,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谁能穿越世事纷纭,看透历史的变数?被郭沫若斥为“粉红色”作家的沈从文,在一封信里透露出了深刻的历史预感:“大局玄黄未定……一切终得变。从大处看发展,中国行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
在参考大量报刊、日记、书信、传记、回忆录等资料的基础上,本书从具体的历史细节进入1948年的历史现场,广泛涉及文学作品、歌曲、演出、出版、校园文化、文学与政治的互动等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朱自清、萧军、胡风、丁玲、赵树理、沈从文等著名文化人个体命运的揭示,探讨了文学与政治、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种种纠葛,对共和国初期文化体制的形态及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用电影来表现这个大转折的时代,必须凭借其独特的语言,场景、服装、造型、道具的变化显然更有视觉冲击力。舞厅改成缝纫班,舞女一步步脱下旗袍,换上人民装,成为了最核心的构思。有了这个构思,就确定了故事的时间跨度和关注的人群。有了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和影像的积累,当出现全片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有了一种更大的“山雨欲来”之势。
《天落水》剧照
接下来,在具体的写作中,我重点参考了一些摄影集,以及关于舞女群体的一些资料和研究著作。《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需要特别提及,这部摄影集按照时间顺序每一年都选了若干历史照片,照片中有展现重大事件的,更多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影像,观看下来很让人感概。20世纪的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上海,这座前沿阵地式的城市,百年来她出尽风头,也遭受了磨难和动乱,她在一个个生活场景的推进中,在不易察觉的细节铺陈中,水滴石穿,完成了几次天翻地覆的巨变。某种程度上,《天落水》呼应了这部摄影集其中的一章——“信仰的跳跃”。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
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作者:[美]刘香成 / [英]凯伦·史密斯 译者: 金燕
(2010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版)
导 筒:
这个剧本筹划了多久?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你已经拿出了非常自由的创作状态,在剧本创作上经历过怎样的挣扎?
杨明腾:
《天落水》的剧本筹划和写作都非常快,一共花了半年时间,比起《耻》,其实要算轻松了。当时主要的工作流程是:收集尽可能多的素材,写出一部分剧本,和主创们开会,吸收集体智慧,回去修改和扩充,然后一起读剧本,听取意见......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开拍前。
《天落水》剧照
导 筒:
为什么会选择舞女作为主要刻画的群体?
杨明腾:
因为她们是穿旗袍的,并且能在一个场景里集中起来,方便我们有规模、有层次地展现从旗袍到人民装的视觉形象变化。
杨明腾在《天落水》片场
导 筒:
有读者说《1948:天地玄黄》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手法上有相似之处,你是怎么样看待的?
杨明腾:
钱理群先生就是按照《万历十五年》的写法来写1948年的文坛的。或者说,包括《1948:天地玄黄》在内的整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都是因为受《万历十五年》启发而策划的。
《万历十五年》作者: [美] 黄仁宇
(1997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 )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导 筒:
在文学系的学习经历对剧本创作有什么样的帮助?还在校园学习文学的时候,有没有在上课时对你冲击很深的一刻,或者说是印象深刻的话题知识点,例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范畴以内?
杨明腾:
文学系的学习一点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有意思,所以常常逃课,唯独古代文学这一块,因为老师都很有意思,所以听得最多。有一位老师叫刘黎明,课上讲庄子,开口第一句话:“外面阳光这么好,你们干嘛来上课,走啊!去外面玩啊!留在这里多无聊,多浪费时间!”我们有点吃惊,但谁都没有动,以为只是开玩笑,没想到他后面又开始催,催促学生逃学这么认真,这么执着,也是我平生第一回见。现在回想,刘黎明老师其实是以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兴趣、知识修养、人生追求都是在课外自己完成的。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是大学阶段最有魅力的一帮老师,确实是在鼓励我们自己研究、自己探索。
和刘黎明老师真正认识,是在大四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一起拍了一部“酷儿电影”,制作上非常粗糙,内容上百无禁忌,没想到拍完之后,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教授们颇为兴奋,刘黎明老师特意安排了水上报告厅,让我们做“首映”。同学们奔走相告,有好友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去播放预告片,义务做“宣发”。“首映”那晚,几乎整个学院的学生都过来了,引发小小的骚动。王红老师还特意写了影评一顿夸赞。这样的温暖我一直记得,也一直鼓励着我。
杨明腾在《天落水》片场
导 筒:
你比较喜欢哪些国内外的文学作家?他们对你有哪些影响?
杨明腾:
国内部分,读上海作家的小说比较多,因为地域关系,读来有亲切感。国外部分,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图尔尼埃。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四处游荡,做各种工作,差不多要远离创作了,读了《桤木王》之后,突然一种强烈的创作欲又回来了,那个时候,我开始写《耻》。
《桤木王》 作者:[法] 米歇尔·图尼埃 译者: 许钧
(201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经营汽车修理库的法国人迪弗热在整个二战八年中的经历与感受。作品虽明确以二战为背景,却又完全避开了对战争的正面描写,集中描写的是主人公在此期间的种种直觉、感觉和感受,而且将这一切称之为“征兆”,“征兆”又被刻意处理为一则则寓言,
导 筒:
和电影是怎样结缘的?为什么会想要做导演?你会觉得自己的作品受到某些喜欢的电影作品和导演的影响吗?
杨明腾:
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电影,那时候电影频道经常放一些经典艺术电影,我就守在电视机前看,后来读大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卖碟的小摊,买的第一张DVD是《黑暗中的舞者》,看了非常喜欢,就经常去买碟。大二那年暑假,我留在学校里,每天作息非常规律,下午看书、游泳,晚上看电影,把影史留名的电影都找来看。
《黑暗中的舞者》 Dancer in the Dark (2000)
拉斯·冯·提尔
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让我持续亢奋,当我看到伯格曼的《假面》,等于是高潮,那年夏天,等于是恋爱了,充盈着幸福,也是在那个时候,萌生了做导演的念头。大三的时候,我问我妈要了笔钱,买了一台DV,沉迷于各种技术研究,在学校找同学当演员,在家里找弟弟妹妹当演员,拍了好几个练习性质的片子。那个时候,拍片简易粗糙,毫无实际目的,但是过程却很快乐很享受。因为这份快乐,我计划将导演作为自己的职业。
《假面》 Persona (1966)英格玛·伯格曼
作为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阅读和观影拓展了我的体验。我喜欢的电影深刻地影响了我,塑造了我。有时候,创作,可能就是这种“影响的焦虑”,试图和这种影响对抗。
导 筒:
在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方面,革命进步文学可能绕不开茅盾、巴金等等作家的小说,但是在影视圈,像郑大圣导演这种直接改编茅盾的《蚀》来讲述那个年代青年知识份子的病态和迷惘也算是相当罕见的,他翻拍的语境更像是体制内的“教导”。《天落水》没有太多体制支持,相较《蚀》来说,又是想走什么路径,想表达什么意愿?
杨明腾:
《天落水》策划和写作的时间很赶,我们在制片上经验也不足,很多地方做得不聪明,所以导致了后续发行上的各种问题。一开始我参照的是从郑君里《乌鸦与麻雀》、《我们夫妇之间》到谢晋《舞台姐妹》这样一批电影,讲小人物、大时代、新旧交替。我们这个电影是用当代的视点再讲讲那一段历史,那段历史貌似已经逝去,但其实深刻影响了现在,甚至可以说是“正在进行时”。人总是容易遗忘历史,所以很有必要再讲讲。
《乌鸦与麻雀》 (1949) 郑君里/《我们夫妇之间》 (1951) 郑君里
《舞台姐妹》 (1964) 谢晋
导 筒:
推开一些,较多华语电影作品,都有涉及民国以及那个年代的历史讨论,包括李安《色戒》、邱炯炯的《痴》、梅峰《不成问题的问题》、程耳《罗曼蒂克消亡史》、郑大圣《村戏》,你在创作《天落水》的时候,会不会去考量其他同类型或者题材的作品的叙事方法?
杨明腾:
《色戒》是我经常会重看的一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的时候,我们的剧本刚刚完成,正在做开拍前的筹备。我们主创都去看了这部电影,非常喜欢。这是一部强调十足、余味无穷的电影。在对《天落水》做重新剪辑的时候,《不成问题的问题》正在上映,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
《色,戒》 (2007)李安
《不成问题的问题》 (2016) 梅峰
而《村戏》则是在平遥电影节看的,我们看完后,做了讨论和比较……您在问题中列举的电影,都是我特别关注的,一般情况是,在他们的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我就会琢磨和学习,既看到角度和方法上的差异,也看到共同的趣味和意图。邱炯炯的《痴》,据一位老师说,和我的片子意趣更为接近,很可惜还没机会看到。
《村戏》 (2017) 郑大圣
邱炯炯《痴》剧照( Courtesy of Star Gallery)
导 筒:
片名的英文是Shanghai without Sadness是如何确定的?
杨明腾:
《悲情城市》的英文名是A City of Sadness,讲的是台湾基隆,历史跨度是从日本投降到国民党退守台湾,也是一段过渡时期。Shanghai without Sadness这个英文片名是对这部经典之作的致敬,《天落水》中唐继生寄信回来,说在台湾基隆,有酒家取名小上海,刻意点明基隆和小上海,也同样如此。
《悲情城市》 (1989) 侯孝贤
导 筒:
你自己出身于浙江宁波,在人物的造型包括口音方言的塑造上,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杨明腾:
确定用上海话,是因为听了评弹版的《繁花》,觉得这个语言的节奏是和整个片子的调性吻合的。当时在找演员的时候,就会倾向用上海或江浙一带的。王君君在她发来的试镜片段中,独特的发音方式让我印象深刻,我也因此确定她做主角。主要演员中,除了妹妹彩琴的扮演者孙欣磊,其他都不是上海人,所以我们请来了一位老上海杨家珍老师,她除了在片中演了“陈妈”这个角色,还负责教授演员上海话。我们的演员大部分是杭州和宁波人,真实历史中的舞女也大多来自江浙一带,所以理论上来讲,是符合历史真实的。造型刘晓君老师和服装童天添老师在我们写剧本的时候,就介入了创作,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片,并在成本范围内,尽力满足视觉上的要求。
《繁花》 金宇澄 (201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吴江黎里,著有中短篇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主编《城市地图》、《飘泊在红海洋——我的大串联》等。《繁花》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导 筒:
片中有较多的玻璃、镜子等物件的运用,这些部分在剧本中会有体现吗?还是与美术、灯光的协调下完成的?
杨明腾:
剧本中体现的不多,更多的是在前期筹备中和摄影、美术沟通时做出的设计。在堪景结束后,我们意识到在这样相对单一的场景中,必须大量运用玻璃和镜子,才有可能打开这个空间,制造更多机位和调度的可能性。
《天落水》剧照
导 筒:
摄影的部分是如何和摄影师进行沟通创作的?在影像风格上,有没有对标或者参考某一些电影的风格?
杨明腾:
我们在开拍之前,针对已经选定的场景,做了详细的分镜,包括机位、调度和打光,然后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适当的方案调整,但基本遵循一开始的设计方向。沟口健二的《祇园姊妹》和《祇园歌女》,侯孝贤《海上花》,是那个阶段我们看得比较多的。
《祇园姊妹》 (1936) 沟口健二
《祇园歌女》 (1953) 沟口健二
另外,《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虽然题材不搭界,但我们也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在做了充分的参考和比较之后,我们会专注于剧本,根据自己片子的主题做出视觉上的总体设计,当时提的关键词是“新旧交替、繁花落尽”。在这个总的设计方向之下,灯光、摄影、美术、声音各有配合。
《海上花》 (1998) 侯孝贤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 杨德昌
导 筒:
在片场有没有临时的、现场的创作是剧本中没有的?
杨明腾:
片场有对剧本的调整和改动,但没有加戏。
导 筒:
这部作品的剪辑也是由你亲自完成的,近两小时的片长,剪辑的工作是怎样进行的?有没有删减哪一部分的内容,或者是剧本上原定的片段最后没有在成片中体现的?
杨明腾:
在拍摄阶段,现场剪辑楼晓晓老师已经挑选好素材,并做了一个粗剪版本,然后我在此基础上,做了精剪。自己剪自己的片子,不是出于对创作的保护,而是因为资金不足。最开始片子剪成了两个半小时,隔了半年,才懂得取舍。最后成片删去了妹妹的完整感情线,也删去了一些调度上失败或者美术上失误的镜头。
《天落水》剧照
导 筒:
你和制片人合作的新作《耻》入围了FIRST最近的实验室项目,通过《耻》的故事梗概,可以了解到这个剧本和父子关系以及青春期中的自我认知、性别认知上都有探讨,这一次的创作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新的要求或者力求新的突破吗?
杨明腾:
《耻》和我个人生命有着更强的关联,希望以一种足够强烈的方式表现自我的生长体验。一个行为动作带有动物性的野孩子,遭遇了试图驯服他的篮球教练。两人展开一场张力十足的拉锯战。所谓羞耻,是人的动物属性在文明世界里的猝然暴露,是社会性对于动物性的命名、控制和围剿。那种血脉贲张、心跳加速、脸颊发烫的情绪体验,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电影从“羞耻”这个命题出发,讲述的是自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困境。
这一次创作,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耻》在剧情上会比《天落水》更好看,更有代入感和紧张感,在保证足够叙事密度的同时,又要有突出的作者风格,能让这部电影代表自己;其实,是完成度,在制作上实现真正要的表达;最后,是要在国内上映。
导 筒:
之前在十一届FIRST青年电影展产业场、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添翼计划”电影发展单元的入围经历对于新项目的创投或者运作有什么样的帮助?你觉得年轻的创作者们目前会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杨明腾:
帮助在于和一些资方或制片人取得了联系,可以把新写好的项目发他们看看。年轻创作者最大问题是找资金,我相对幸运,至少有了第一个片子。我给自己的建议是:没钱拍电影的时候,安心写剧本,多写几个,不一定要完整剧本,可以是故事梗概,包含核心构思和创意,在自己心里反复检验,然后交给制片和资方挑选。
杨明腾在2018厦门双栖影展活动现场
导 筒:
除了《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正在筹备或者已经列入准备阶段的项目?
杨明腾:
还准备把一位上海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
天落水真的算是一部佳作,还是导演的处女作,实属难得,生猛有力,非常之赞。
影片用舞女的生活风貌更迭变化展现大时代下人物如流水般唏嘘不已的万千变化。小到一言一行,穿衣打扮无不用心,大到时代背景,环境风貌为大家展现一部非同寻常的年代片,虽然年代上来讲跟我们有距离,但丝毫不影响我们踏入这段时光旅程,真心引人入胜。
主角美娟更加理性的生活在时代里,看过了人情世故,悲欢离合,以为也许是一个主动改变,随波逐流的人,最终还是坚持着自己能坚持的一点东西。美娟演的太美了,属于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种女性,就像一朵清莲一样美丽,无论浓妆还是淡妆都好看,一颦一笑太过美丽,把一个女子的端庄、清冷、倔强、能屈能伸体现的面面俱到。
妹妹这个角色因爱情不顺而开始放荡不羁,还引发了其他难以磨灭的伤痛,所以她总说,姐姐,我对不起你,最终,她终于对得起姐姐了。金月这个角色也非常到位,非常生动的一个泼辣女孩形象,可得不到挚爱的人,生活也被迫开始颠覆,因特立独行被抓走后,最后成了一个先进文艺代表,真真可悲可叹,戏剧张力极其突出。《天落水》中女人们万千姿态,在前半部分美,在后半部分倔强的活着自我,活着姿态,无论以哪种方式,都是值得去思考与反思的。每个人物刻画着各有精彩,不空洞,真真切切。
影片在成本有限的基础上,做出最大化的影像呈现,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部年代佳作,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