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三更(2002)

简介:

    该片由香港、韩国与泰国三位导演陈可辛、金知云与Nonzee Nimibutr的三部短片《回家》、《失忆》与《轮回》组成。

演员:



影评:

  1. 看之前知道的,说一个中医将妻子的尸体藏在家中,天天用中药泡澡,希望她醒过来。听听觉得颇为吓人,但也仅此而已,看了才发现,原来比你所能想得到的,还多了那么一点点。。。。。
    那个于辉,谨慎小心,沉默寡言,日复一日重复一样的动作,烧开水,煮中药、小心翼翼的给妻子泡澡,温柔的说话,小声的,日复一日,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话。一共三年。诡谲吗 ?变态吗?一个心理变态的医生的偏执行为?或许在拯救的背后隐藏着更可怕的真相:杀妻?!不由自主地会这样猜测。然而都不是,谜底最后揭开,一切一切原来真的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执着和信念。关于爱情可以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忍耐可以熬过怎样长的时间。
    所有的唏嘘退下去了,不再是为了他无谓的救治,不再是为了不忍见他无谓的挣扎。因为他原本真的,真的可以救活他的妻子!余下的是愤怒,是的,他本可以做到的,是谁破坏了这一切?人啊,总是用自己知识的底限来判断问题,以为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就是不正常的,自以为是的去怜悯那个做出不正常的举动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才是一切破坏和悲剧的造就者。我不知道当曾志伟最后洞悉真相的时候,心里会否有愧疚?或者仅仅愧疚是不够的,他的无心闯入,断送了两条人命,败坏了一个十年辛苦支撑的希望。是十年,不是三年。这样悲剧,道歉有用吗?
    一切的惊骇都藏在那卷录影带里,那个女人说的话:“⋯⋯如果上天是故意要考验我们,看看我们夫妻是不是同心,这才让我得了和你一样的病,我答应你,三年后,我一定会醒过来,就像当初你作到的一样⋯⋯”答案瞬间揭晓,然而一切已经都来不及。只剩下两具冰冷了的尸体,和那一滴尚未苏醒的眼泪。那里面有不甘吧,就插临门一脚的时候,突然闯入的那些重装警察粉碎了两个人,活着的和死了的,醒着的和睡着的,所有的梦想和希望。那不甘,就像于辉从警车里冲出的身影,朝救护车奔跑的身影,被横冲的车子撞翻飞起的身影,他有口却不能言,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然而我们却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那个丈夫,十年前得了肝癌,那个妻子,在他死后每天用药水给他泡澡,三年后,终于救活了他。perfect ending 了吗?一切就像是一场梦,妻子患了和丈夫一样的病,是的 ,一切重新开始,只是,这一回,换丈夫来拯救自己的妻子和爱情了。于是明白了这三年来于辉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过每一天的,他的希望源自于活生生的现实,他所做的是一件有实现可能的有盼头的事情,他每过一天,就离希望更进一步。他一天一天,缩短与希望间的距离,这是他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持。
    但是这样的真相更残酷不是吗?愈是如此,对于悲剧的结局愈加不能释怀。或者说是我的天性使然,明明幸福就唾手可得,为什么突然间,一切却已经消失得灰飞烟灭,尚且没有人可以对此负责,因为一切不过是一场意外罢了。
    那个于辉奔向救护车的镜头,我哭了,也许无法遮掩瞬间涌起的哀恸,也许因为隐隐洞悉了后面隐藏的更大的悲怆。这两个人,没有刻骨铭心的誓言,没有温情动人的时刻,甚至没有交谈,永远只有一个活着的人,独自面对另外一个人死去却鲜活如昔的面容,以及无法预知的茫茫长夜。起先是她,后来是他。他们却让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从长沙到香港,两小无猜的爱人,一再的倾尽力量来拯救对方,生活在两个三年里变成了彼此。
    那个陈可辛,拍过《甜蜜蜜》,在这个鬼片里,讲得原来还是爱情
    那个黎明,我从来不曾留意过的,一个据说是从内地去了香港的歌星,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拿到金马奖的影帝,他这尊奖杯的分量,也许比过往不少演员所拿的,都要重
    爱情是什么呢?没有人说得清,我也是。但我知道,现在泛滥的臭大街的《我的失忆男友》、《绝种好男人》等等标榜爱情的电影里都给不了我答案,或许,来看看这部鬼片吧,也许你能找到点什么
  2. 某年,我躺在某间大屋子里看香港金像奖。那年的大赢家是无间道,关闭电视,我却总是听见他们的广东话在说,三更之回家。 当时我只记下这个名字,却迟迟没有观看影片。我看过三更之饺子的两年后,才开始看三更之回家。 三更中间,有三个国家所拍摄的恐怖片。韩国恐怖片一如既往喜欢在惨露的挖血的皮肤上下功夫。泰国恐怖片一如既往喜欢迷信和虚无缥缈。香港恐怖片,我更不抱希望。然而,我紧盯着屏幕将回家的每一个镜头尽收眼底,直至它结束,黎明开始唱,就像在我耳旁。我发觉自己很投入,投入得几乎面露感伤。 毫无疑问,陈可辛是最懂得黎明与曾志伟的人。在他的电影里,这两人能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绝佳状态。黎明的木讷已经融合进片中男中医的角色,他愈木讷,从他背后所揭露的悲剧则能愈震憾。曾志伟的喜感也并未被抽丝剥茧,他愈喜感,他于影片结束前一刻呆坐在电视前望着真相的脸,则愈哀伤。 影片中有一个被特定的时间段,三年。三年时间,将一个死亡状态的人成天泡在药水中,则能够活过来。 黎明和他的妻子,都精通中医药理。三年前,黎明刚刚死亡三年,由他的妻子唤醒,接着,又轮到他的妻子死亡三年,他却不能再活着看到她的苏醒。当他被世人指责为疯子,他慌不择路追赶着将被火化的妻子,于路中央被疾驶而过的车子撞倒。躺在车厢后方,她的眼角忽然流下一滴泪水,从她自始至终如同活人般漂亮的皮肤滑落。 我知道,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被命运化的三年。三年时间里,活着的人能够将死去的人忘记,也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若活着的人仍旧过于悲痛,则有可能在三年前,即已随着心爱的人自杀身亡。没有人能够在独自一人的屋子里陪伴着一具尸体,日夜说着重复的回忆式的话语,日夜伴着满屋药气,日夜怀着虚无的希冀。因此,影片所传达的特殊命运,远远脱离现实,故而受人尊敬。陈可辛将黎明临死前追赶车辆的一幕再一次重放,让观众将他的痴情与伤感领略到骨子里,直到,为他流下一滴泪水。 兴许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超过他们各自陪伴着对方无法言语的躯体的时间。他们也许在对方身旁都曾温柔地说过一件事,等他,或她苏醒后,两个人要一同回家,买一些东西,看望父母。回家是他们永久的惦念,却永远完成不了的奢望。 虽然是恐怖片,片中却没有鬼魂。那个本应流产而死的女婴,亦是切实存在的。她跟在自己父母的身边,看着他们的相爱而微笑,悍卫他们的平安而将隔壁搬来的邻居引走。最终,简单地消失。 生死不离的爱恋,本身便似奇迹。如果有一天,你有幸获得,你会不会坚持下去,即使它漫长而孤单。

  3. 看一同学在微博分享了观看评分,五星,于是马上找来看看。整个剧情在夫妻出现之前都很平淡,无非是一个闹鬼的小区,居民纷纷搬出。毫不知情的主角不幸闯入。 但是,当夫妻的故事后相信所有人都会被深深感动。两人的爱情跨越了生死,跨越了一切。整个世界只剩下对方,自己生活也只有对方才有意义,才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感人的还在于这是一个悲剧,剧情结束时似乎让观者感叹道,他们的爱情逃过了“命”的不济,却逃不过“运”的不幸——如果不是因为新邻居警察(曾志伟饰)闯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就可以带着巧克力回家看父母了。似乎这是一个人定而不能胜天的悲剧。 =============刚看时我也是怎么想的===================== 当影片结束时我一边听着片尾曲《好象在我耳旁》,一边回味着悲剧的剧情...等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了,红衣小女孩! 小女孩很寂寞,看着男人(黎明)给女人理发,她也给玩偶理发。 小女孩对着小男孩说“你和我一起玩吗?” 小女孩是鬼,她在照相馆(其实就是奈何桥)不照相,就是不去阴间。她为何不甘心去阴间呢。 但她仅仅是因为寂寞才找小男孩玩的吗?不是的,她想一家人团聚,她在等爸爸妈妈——那个男人和女人。女人因患了癌症需要化疗,西医建议堕胎,堕掉的就是片中的红衣小女孩。 如果真的让男人治好了女人,他们两个是可以团聚,从此两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小女孩不会幸福。她只有一个人。 想到这我不寒而栗。小女孩一开始找小男孩玩就是预谋好的。自己不能(不忍)亲手把父母杀死,只能假借他人之手——把新搬来的小男孩和男孩父亲卷入事件之中,通过一切看似巧合的事将自己的父母逼死。于是我们看见那一幕,一家三口幸福的团聚了,在照相馆一家三口幸福的微笑着照下一张相,团圆而幸福的共赴黄泉路。 所以我们还应该觉得这是悲剧吗?这不是悲剧,电影的结局是大团圆,我们所希望的结局只是小团圆而已。 看照相馆中照相的人,要么是面无表情,要么是低声的啜泣。但是男人女人小女孩一家三口确实是满脸的幸福和发自内心的笑容。小女孩照完相后牵着男人(她爸爸)的手离开照相馆时,回头向着小男孩开心的笑着招手道别。这是久违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永远不再分离的大团圆结局,而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个悲剧。 ========================================= 尾声: 小男孩在目送那一家三口离开后也离开了照相馆,他没有照相,他又回到了阳间。 看到这,我心中暗骂一句,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 当初警察(曾志伟)闯入男人家中,被男人囚禁在房内。男人对他说:“等我妻子苏醒,我再放你出去。” 小女孩是不是也对小男孩说过:“等我和爸爸妈妈团聚,我再放你回去”呢。

  4. 又重看了两遍《回家》(短片就是这点好,可以两遍两遍地重看),现在将导演评论音轨择要附录于此,帮助那些和俺一样不太明白的人答疑解惑。


    参于解说者——编剧JOJO、摄影师杜可风、导演陈可辛、影评人X……还有不小可(系我嘅模拟提问嗻)。

     

    不小可: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场景来拍摄影片?

    A1:这是一个空虚得近乎废墟的场景,十室九空,象征着时代的变迁,每个人都从原来的地方搬走,身处这样的场景会有一种迷茫感,也能带出恐怖的气氛。

    希望营造一个古典怀旧的氛围,使时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希望让观众一眼看出故事发生的时代,因此选择了5、60年代的一些家具,比如碌架床、古老的梳妆台……一开始这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世界,暗绿色,阴沉……这不是一般人会进去的空间,有一种奇怪的恐惧感,但是又并不真正刻意出现什么恐怖的东西来吓你,因此如果你有恐惧,那将会是一种玩赏恐怖、心理恐怖。

    (杜可风先生对这个选景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说,因为这个地方离开他的家只有五分钟的路,很方便……)

    他同时也说,做电影的人,总有一种亲切感和梦在里面,而这个场景与之刚好相反,正体现了对比的重要性。同时,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同一的,始终是在这个场景里,而且拍摄周期很短,才两三天——时空的集中使他在“光”的发挥上可以更大胆。

    他说,莎士比亚以及其他一些作家,他们经典作品中的时间也是同一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扩大故事的空间,加大张力。

    这次他为了营造那种绿色的、阴沉的、不清楚的空间视觉,放弃了一般胶片的silver处理(水银?),选择不经过漂白,让画面色彩平淡、反差不大,目的是为了模糊阴阳的分界,使得“活的人看起来像尸体,尸体看起来又像活人。”

    (本片的女主角说,她这部戏最大的难度就在于——“要演一个不像死人的死人。”)

     

    不小可:影片中所有的人都衣着暗色,惟独一个小女孩穿着鲜橙红的衣服,显得尤其荒诞不真实,请问她是于辉和海儿的女儿吗?或者她是鬼?

    A2:她当然是鬼啦,因为海儿的孩子是已经打掉了。


    不小可:我一直觉得她像个穿梭早阴界和阳界之间的小鬼,时而出现在大楼顶端,幽幽地朝底下的人挥着手……兔叉你再说她是小鱼我跟你急……时而又跟在于辉屁股后面,时而又眼瞪瞪望住阿祥,问他可不可以陪她玩——也许可以理解为是于辉夫妇在阴间的孩子,也许不必那么狭隘地去规定她的身份,在这个故事中她只是一个旁观者,像所有人间的孩子一样渴望玩伴,而无意去见证什么。

     
    不小可:为什么于辉那一记荒诞的戏剧化的撞车镜头要回环两次?(难道是为了加深兔叉小朋友的印象不成?)

    A3:是这样的,第一次是观众什么也没有看到,就只见到于辉的妻子被带走,然后他挣扎着追出去,被车撞死。

    而第二次其实是曾志伟的feed back(回馈啊系嘛),当他在医院听到医师说海儿的头发和指甲还在生长的时候,感觉到于辉的坚持可能是真的有根据,因此开始回过头去想象,在于辉妻子被带走、于辉追出去、于辉被车撞死这一段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他脑中的画面(或者说他得出的结论)就是——于辉一路跑、她的妻子一路醒,他跑、她眨眼,他跑、她的手开始动……最后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不小可:那么他的妻子事实上是有没有醒呢?

    A4:你可以说她真的醒过,也可以说其实是曾的想象,而她事实上真的可能没有醒过。(他自己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因为可以自圆其说,不用归结为超自然的力量)——但是他又说,如果是后一种的话,之前海儿还坐在轮椅上时的那一记眨眼,就显得很不合适了,是与后一种解释矛盾的。

    他说,香港人是好有逻辑的,他们会追问下去。但是他自己又不舍得放弃那个眨眼镜头,因为觉得它好powerful(我都系咁样觉得),所以还是保留了。


    不小可:但是我觉得过分要求逻辑的好象是导演自己哦,明明已经以灵异片作了市场包装,又要在影片当中极力回避,企图以一个科学的思想来统领全篇,这又何苦呢!其实只要是不刻意地故造恐怖神怪,是幻觉还是真实又有什么要紧呢!《异度空间》的罗志良sir也不必对最后小鱼的现身过于耿耿于怀。

     
    不小可:为什么片头、片中和片尾都出现了照相馆的场景?

    A5:在我们小的时候,照相馆另外还有一项业务是为年老的、或者卒世的人拍摄遗像——现在是没有了,即使有的话也不会让你知道——所以那个时候照相馆的橱窗里就会有一些相片上面写着“生于……卒于……”,对小孩子来说,看到这些是会产生一些恐惧感的。

    在那些空房子里遗留下来的不多的家具之中,很多都是旧相片,这些相片记录着逝去的时光,也会令人觉得不安。

    另外,相片这样东西本来是为了让人将美好的一刻留住,因此影象是一个中转站,介于人于鬼之间,就好象孟婆汤,喝完了就要离开了,所以照相馆里红衣小女孩迟迟不肯让照相师照相,因为她不舍得爸爸妈妈。

    而海儿的那卷录象带也是她在生死之间的一段暂留。


    不小可:这个主意几新鲜哦!本来我还以为照相馆是喻指时间,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拍照,但是出来之后再一回头,却发现大门一直是锁着的。

    (兔子啊,那天我在MSN上跟你谈起照相馆时,是这样说的——

    我听导演自己解释说好象是代表过去了的时间,一个阴界与阳界之分。而且他们说最恐怖的就是,你在一个地方的时候觉得一切正常,但是一出来就发现那里根本不存在。就好象聊斋里的书生,走出一个宫殿之后回头再一看,变成乱葬冈了。而三更里的小祥连个乱葬冈都没见到,到处是空无一片。

    ——结果我这次再去听他们的解说,聊斋的书生固然是我自己打的比方,但是导演他们连前面这几句话都没说过喔!请问我是怎么听出来的?真TMD诡异)


    不小可:本来还想问您关于阿祥失踪的事,现在我想我是明白了。那天傍晚他是和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一起去了照相馆,等于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逗留了几天,等那个小女孩和于辉夫妇拍完照离开(按照孟婆汤的理论就是去投胎了),他却不肯拍照(因为知道拍完就要和他爸爸告别),然后又从照相馆里出来,回到现实当中,回到他爸爸身边,替他盖上一条被子……至于说为什么大人都看不见那个红衣女孩,只有阿祥被邀请和她一起玩,大概是因为小孩子眼睛干净,可以见到一些大人见不到的东西的缘故吧!

     
    不小可:导演啊,还是有问题要继续问你。我看到三十分钟的时候就开始替你担心,故事都差不多说完了,剩下的60分钟要怎么延续下去呢?后来因为影片的节奏缓慢,你终于撑到了50分钟……到了51分钟的时候,看到于辉坐在轮椅上被推出来,我突然对你肃然起敬,心想你真是8得了,要用另一种叙事手段延续这个故事了……想不到两分钟后就开始出字幕了……这是我看过的最短的电影……请问你对此有什么意见没有?给你一分钟时间作自我辩护。

    A6:是这样的,这部影片还有另一个一个多钟头的长版本,讲到曾和他老婆的故事,和他儿子的故事。本来这个故事当中还有一些神怪的仪式,是于辉用来使他老婆复活的,而整个进程也是一个警匪片的架构,是由曾志伟饰演的这个警察追查这件事引出整个故事。

    后来删到一个钟头零三分钟,再删到54分钟,在这个删节过程中,曾的故事淡出,曾与他儿子的故事也淡出,只剩下对于辉的执迷的表达。而同时,我们也觉得不需要再加入神怪的仪式,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某些人对爱、或者对世界上某种精神的执着,仪式什么都不是问题,只要信,就可以做到,因此把神怪都扔了。

    但是现在的这个短片仍然是一个长篇的架构,有叙事上的起承转合,也有精神上的起承转合,包括你看到的,曾所饰演的警察在最后看到录影带时的那种无奈与内疚。


    不小可:导演你这番话真是应该拿去给罗志良sir睇下,你知道他的《枪王》就是毁在警匪架构上,而《异度》也是毁在神怪上。其实我倒是觉得,假如他不能用90分钟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如和你一样改用60分钟好了。

    本来我觉得一部电影太短最大的麻烦就是你永远会担心市面上会有比这个版本更长的版本(兔叉同学的版本比我的只少三分钟,已经够让她抓狂的了),但是听了导演你这一番说话,我真的觉得好庆幸,还好不是90分钟啊!本来我还怀疑你不能讲好一个长故事,现在我觉得割爱(或者割不爱)才是明智之举啊!敷衍成章的哪里会有好东西呢!

    不过假如于辉被从轮椅上推出来只是一个回忆,并没有下文的话,我觉得还不如不要推出来算了。

    兔叉同学插话:“结尾得不太简洁,可能是导演爱不释手的关系。”

    导演:是有观众嫌这段过于白了一点,但是又有观众觉得晦涩,会追问“于辉”究竟怎么样了,我想这也是一个controvertial(争议的空间啊系嘛?明知道俺英文差)。

     
    不小可:曾和他的儿子、于辉和她的妻子——一共两组人物,导演这么安排人物是为了表达什么?

    A7:是想用曾对他儿子的反应和于辉对他妻子的反应造成一个对比——是一个爱的主题,有些人对于爱可以有长时间的追求,但是另外一些人,爱就在他身边,他却注意不到。——这也是一个人鬼对比。

    于辉是一个从现实中抽离的人物,疯狂执迷。他的形象经历过几次转变,开始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然后是疯狂,甚至你觉得他变态,但是到最后你又觉得他其实是个痴情的人。(老师我差点听成“黐线”,汗)

    不小可:原来真的是对比啊?

    兔叉同学曾经对俺说——“于辉的对妻子近乎偏执的信念跟曾志伟所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强烈对比。落拓失意的差佬独自带着刚刚读小学的儿子小祥搬进一栋(和他一样)破败大厦,自己成日垂头丧气,完全顾不到那样一个空荡恐怖的环境对于小孩子的影响是多么负面,儿子说害怕他也不理,要等到儿子失踪了才想起来四处寻找……所以你说,对于观众来说于辉的行为行为‘荒诞’结局惨烈的故事,在曾这里,是不是一场‘爱的教育’?”

    俺当时还不服气,回了这样的话——“俺倒是觉得,两人正好表示了两种对于太太的态度,一个是无论如何都不放她离开,另一个是放她离开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用知道)。可能两个人对于生死的观念不一样,一个相信入土为安,另一个相信爱能回天。很难讲两个人对自己妻子的感情哪个更多一点。当我看到父子俩一边吃面一边谈论着那块表的一幕,感动程度也不下于看到黎明给他老婆剪头发。都说曾志伟说话像鸟叫,但是那一刻,这只鸟的语气还真是动听。”

    “看到阿祥被尿憋着的时候,当然也责怪过曾,大概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碰到一点事情,自己以为很重要很害怕,但是家长却不以为意。但是后来想想,假如曾真的意识到有危险的话,也不会舍得放自己的儿子去承担,所以也不是不关心,只是感情上迟钝了一点,不如做母亲的细心吧。”

    “从电影中看得出,曾和他的警局同事的关系不错(他们知道他不赌钱,行动上也很有默契),他自己也是个好人,尽量帮助黎明,虽然他不能完全相信黎明的做法。——这样一个为人和工作上都不错的警察,何以落魄到带着个孩子搬进空空的大厦呢?想来也是丧妻之痛使他情愿远离人群,在一个充满回忆的封闭的空间里,不舍得扔掉一块永远也走不了的表。”

    俺真是说多错多,点解每次都估唔准导演嘅意思嘅?

    兔子你的版本只有51分钟是吧?估计就是少了我说的这段父子俩吃面的镜头,我吃点亏帮你抄录下来——(不是老师我愿意显白,实在是只有用粤语才能表达那种语气,至于阿祥那种缓慢的语速所造成的非常可爱的效果,您只好自各儿发挥点想象力了。)

    曾志伟饰演的差佬和儿子阿祥一起在小食铺吃面。

    曾——“老窦同你讲咗几多次啊!男仔来嘅嘛!男仔咁冇胆嘅吗?作乜怕啊?!”

    祥——“老窦啊!如果有人咁眼瞪瞪望住我呢?”

    曾——“梗你就眼瞪瞪望番佢喽!……宾个望你啊?”

    祥——“隔壁屋嗰个妹妹喽!”

    曾——“妹妹望你都惊啊?!……快点食!”

    祥——“老窦啊!”

    曾——“唔?”

    祥——“我过阵时大嘅嘞买只表畀你啊!”

    曾——“作乜要送表畀我嗻?”

    祥——“妈咪送畀你嘅嗰只表整唔番嘅嘞!”

    曾——“会行番嘅……好好,你送老窦就要啦,快点食,我开小差出来嘅啊!……喂,同你讲几多次啊,拿住根羹,喝点汤,干哏哏死你啊!”

    曾伸手理理儿子额前的头发——“好味喎?”


    后来听到黎明同学对曾说——“你要是真的疼他就不该留他一个人在家了……不好意思,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是你都不会搬来这里住。”

    梗我都唔算错到宾多去喎……

     
    不小可:导演不如再谈谈今次合作的演员吧!

    A8:这次毫不犹豫选了黎明,因为他是香港唯一一个最有古典扮相的人,正是这部戏需要的。他以前从来没演过这样边缘的角色,这次的表现很出色,表现出了于辉这个人物精神上的几个转折过程。

    不小可:摔烂啤酒杯那段我真是击节赞赏!他充分表现了于辉在信与不信之间挣扎的煎熬,还有被人揭穿又无力反驳的那种神经质。

    后来曾说对他说“他们知道我不赌钱”的时候,黎明的眼神和语气中,那种似明非明的惶惑与无辜也表现得非常好。

    黎明真是可造之材,千万别让帅给耽误了。

     
    不小可:再问一个,女主角似乎不是香港人?

    A9:她是美国的一个舞蹈家(后来发现也是郑佩佩的女儿之一),我觉得一个导演要拍出部好戏是要靠一点运气,这次我们的拍摄周期很短,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女演员很不容易,我们不想找大家熟悉的女演员,因为假如是的话,大家一定觉得她最后肯定会醒过来,就没意思了。这个女演员真的很适合,因为她是那种一看到就让人产生同情心的人,我们面试的时候叫所有女演员念一分钟的台词,结果她是最打动我们的一个。整部戏里她都是演一个尸体,没有多少台词,只有最后两分钟才可以以活人形象出场。——观众在这之前都没有见过于辉和她生前的爱情究竟有多伟大,所以只靠这两分钟要让观众投入并且感动是很难的。

    不小可:但是她确实做到了。

    “懦弱的女人比坚强独立的女人有福气……你不在的那三年,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慢慢地我开始变得坚强、独立,却再也没有了福气……”

    “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宁可死的那个是你,活的那个是我。因为死的那个,不过是睡了一场觉,活的那个,却要天天受苦。”

    这两段话听得我……

     
    不小可:讲番轻松一点的话题——这部电影当中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吗?

    A10:最好笑的地方就是曾像只螃蟹一样,一会儿被绑到电视机上,一会儿被绑到水管上,一会儿又被绑到窗户上……整个屋子都被轮着绑了一遍……

     
    不小可:我的朋友(就是兔叉同学)是冲着你去的,结果《回家》不肯独卖,只好“三个一起更”,但是另两更都好难看,为此她郁闷了好一阵子,请你也评价一下另两更好吗?

    A11:另两部就真的是灵异片了,讲的是鬼的世界。但是我这部重点是在于人的,因为我以前也没有拍过灵异片,我只有从我最熟悉的人情着手。(杜可风也说,重点是在于人的精神。)

     

    ——插播电影预告——

    《三更之轮回》——泰国导演作品,讲两个宗教团体之间的纷争,牵涉好些灵异。(俺一听就没兴趣)

    《三更之回忆》——韩国导演作品,讲一对男女,都失忆了,女的不记得回家的路,兜兜转转碰不到丈夫的面,到头来终于碰上了,却揭开了一个骇人的秘密。(俺有点兴趣,央兔叉告诉我那个骇人的秘密,省7块钱)

    原来从头到尾只是男的一个人失忆,事实是他杀了他老婆,分尸放在旅行箱里,然后幻想她也失忆了,不知去了哪里。

    (两人失忆——挺好的一个点子,到底还是让分尸给毁了。还好俺没花这七块钱。)

     

    不小可:那你觉得你的这部电影恐怖吗?

    导演还没回答,杜可风插嘴——“电影不一定恐怖,合作很恐怖。”

     

    不小可结案陈辞——我喜欢《回家》这个故事,拖了又拖终于还是把感想写了出来(真TMD累)。我不怕把这个故事的细枝末节原原本本写出来会破坏欣赏愉悦,因为好的恐怖片(据说是恐怖片)就是要在悬念揭开之后才更有感动力。

    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只看《回家》就好,另外两更不要看了。因为兔叉说,那是干涩的恐怖,她不喜欢。——评价得切中要害。

    不过兔子啊,干涩的恐怖,你不喜欢;那么你是喜欢咸湿的恐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