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刚开头,我想着香港导演和张艺谋一样也是文化猎奇,跑到山沟沟里拍一部彝族电影。一切发展都如套路,骄傲的美国大兵换彝族姑娘的首饰。二十分钟后开始有兴趣,这个大兵封在麻袋里当奴隶了——也真亏当地老百姓想得出。但是这个冲突绝妙。进山一路的坎坷自然是风光展现,但也埋下钩子——他怎么逃? 就这样慢慢看下去,竟然一点都不闷。镜头语言非常老套,但是总在细节埋藏着乐趣。大兵到山里是抗日,没几年台词成了:外面汉人在打仗。简直是平行宇宙,山寨里还是赛德克巴莱式的抢地盘和抢奴隶。 当大兵放弃反抗,平稳地做奴隶,被“老板”女儿诱惑,他讲起《卡萨布兰卡》和《乱世佳人》,我的天,那种冲突和浪漫真是有力。我也曾经听过说西藏在解放前农奴和奴隶主有一种平衡的和谐,是不能以我们斗地主的经验去看待的。这里大兵和周围人的关系也是。抛开批判或发人深省或鸡汤的角度(《盲山》和《大山的女人》是相同手法价值观体现为两面),以故事和情感代言。最后机枪与遣返,大兵的逃跑与离开都简洁而又有冲击力。 摄影有吕乐,音乐赵季平,美指张叔平。香港新浪潮是货真价实的,如今的“最佳电影”提名难免有矮子里面拔将军的尴尬。但是他们没有继续拍电影,这个损失几乎可以看作是对华语影坛最大的讽刺——以香港为代表的利益先行,以大陆为代表的政治扛旗。
我去过两次凉山,那里的风景人文暂且不表,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里的山,连绵不断陡峭险骏的大山,即使在工业化的今天,想进入凉山深处仍是难事,陡坡和暗冰让很多远道而来的扶贫干部牺牲在凉山,更何况在解放之前,几千年来,凉山的人民被困在了大山之中。山,成了凉山和外世界天然的屏障,山外帝王将相变换,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与山内的人无关。他们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轮回着劳作收获,相爱繁衍,抢夺杀戮。
这山困住了山里的男人女人,老板和奴隶,即使是从天而降的美国人,也逃不出这山,逃不出这轮回,他成了娃子,战士,没人要的狗,也得到了纯粹的爱情和友情,他不是被人给驯服,而是被这山给征服了,人的力量太渺小,个体无法改变环境,无法逃离时他只能融入,和千百年来无数误入凉山的外人一样。
几千年来,多少政权曾进入凉山,但只有人民军队,敢于且能够打破这“山”,千年的轮回止于1956,美国人的伞兵不是天菩萨,更不不是天兵下凡,修路破山的解放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