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虎记》,1973,毋庸置疑的佳作。杰克.莱蒙奉献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平表演,在奥斯卡称帝。
这一年,他已经48岁,距他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罗伯茨先生》1955),已有18年。这些岁月里,他遇见了几乎最好的玛丽莲.梦露(《热情如火》1959);参与演出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桃色公寓》1960,比利.怀德),还收获3次奥斯卡、N次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值得一提的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1963),花房中几近癫狂的表演,令人过目不忘。
9年内,他将收获2次戛纳影帝(《中国综合症》1979、《大失踪》1982);1次柏林影帝(《奉献》1980)。1992年,他凭《大亨游戏》在威尼斯称帝。至此,他成为世界上囊括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第一人。
杰克莱蒙永远能带来惊艳(虽然上一次看他的电影时留下遗憾和无限愧疚),他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让人毫无表演感,以他以往的电影相比要自然的多,有些形式上的个人特点的动作也省略了。莱蒙作为一个喜剧作品较多的演员,饰演稍年长的“时代下的落魄人物”再合适不过,且更另开新花。48岁的他,不仅得心应手,旱甜瓜,另一个味儿。 《救虎记》太对我胃口了,悠而荡的叙事方法,把活在曾经的、凝固时间中的人,和面临的新时代的巨变,刻画的那么滑顺熨帖,既不刻意为悲情造势,又让观众以最舒适的角度体会角色的酸楚。通过“救虎”的切题太巧妙了。涉及战争部分的后遗症和生命的控诉,并没有劈头盖脸,也正因为含蓄的流露,让莱蒙拿了这一年的最佳男主角。 “三十年来就没有好电影”,作为73年的影片如此调侃很有意思。片子很简单,服装厂老板釜底抽薪的心血救赎,要让理查德·布鲁克斯、弗兰克·卡普拉等导演去拍,一定是和权威较量、带动弱势群体,最后胜利团圆。我对《救》的评价为“这是一种很新的电影”:让我眼前一亮。片中尤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但当你意识到独特的镜头安置时,是那么舒服;大段的双人对白、单人独白,同样大章篇幅,非常精彩。 ——那么稳,那么平,那么让人心里难受。
——跟米拉在海边小屋对人名的时代落差感,太有体会了。
——have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