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们的故事(2016)

我们的故事(2016)

又名: Long Long Time Ago

导演: 梁志强

编剧: 梁志强 孙逸群 夏友庆

主演: 陈丽贞 李国煌 萨米·优素夫 陈俊铭 王雷 黄晶晶 廖永谊 薛素丽 黎沸挥 程旭辉 苏海米

类型: 剧情 喜剧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上映日期: 2016-02-04(新加坡)

片长: 111分钟 IMDb: tt5291232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本片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本地家庭为主轴,通过成员的际遇,带出早期的甘榜生活以及后来的组屋生活,剧情横跨数十年。

演员:



影评:

  1. 第一次出国,就是去的新加坡跨年倒数,在国家博物馆、在圣淘沙的历史馆、在克拉码头的街上都感受到这个弹丸之国对于自己的历史的回顾和珍视。 这一部夹杂着闽南语、英语、印度语、马来语的电影,是导演的亲身经历的回顾,也是这个国家简短的自我陈述。

    多元是这个国家的一张名片,可是一切的融合都是一步步的慢慢的交互进行的,有联结也有冲突,有进步也有曲折,电影是用几个平凡人的人生去照见那个剧烈变动的时代。 也许每一部电影都是试图去传达一种思考,寄托一份情怀。可是,每一个观影人接收到的信息和感情是有差别的,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影子。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一个人在客厅里看完了这部《我们的故事》上和下,禁不住留了三次眼泪,泪流满面那种: 第一次是年三十晚,阿坤误会招弟的小儿子烧烟花射到他的盆栽,扇了他一个耳光,大女儿上前解释也被扇了一个耳光,引发争吵,阿坤赶他们走,招弟把全部孩子叫回房间,最后扇了大女儿两个耳光,大女儿说,我是不是不是你亲生的?为什么我这么命苦。招弟说,做大姐的就是这么命苦!然后自己也狼嚎大哭。她自己是大姐,所以她觉得阿坤就算做再错的事,她自己都难辞其咎。大女儿问她的问题,何尝不是她想问她的父亲的问题呢? 第二次是招弟推着大板车送病重的父亲去医院,父亲说,你以后不要叫我四叔了,叫我爸爸。招弟说,从小到大你不是说我和你相冲,不能叫你爸爸吗?父亲说,我都活到这岁数了,还怕什么相冲不想冲的。我以前一直以为生儿子才孝顺,没想到老了才发现,还是女儿孝顺。然后,招弟就喜极而泣地叫他,爸爸。那一刻,她终于得到了一种认可,对于她来说可能是这辈子最值得铭记的时刻。 第三次,是招弟癌症晕倒后住院,从前那个不长进的阿坤,说把农场的拆迁费给她。她说,不用了,留给他买政府的组屋,她说她很高兴,看到一家人一条心。同时也对大女儿说,一直以来是亏待了她,自己不在了,要她好好照顾好几个弟妹,周围的人都在哭。其实,大家心里清楚,她才是这个家庭里的最用力把大家聚拢在一起的那个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冲在前面的那个人,扛起所有的那个人,默默忍受着一切的那个人。 这个一直把“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啊”和“做人,不要计较那么多”挂在嘴边的人,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悲伤多过欢乐,眼泪多过笑声的一生。 上一次被感动到泪流满面的时候,还是高中时读余华《活着》的时候。 如果一生充满这么多的苦难和悲痛,那么是否还值得苦苦挣扎活着?招弟在回顾她一生的时候,是感怀自己经历的苦难,还是感恩自己创造的改变呢?她确确实实影响和改变很多人,可能有些人注定是要做蜡烛的,以微弱的光照耀一个角落,流着泪默默走完自己的一生。 或许不该问值不值得,既然活着,就继续努力地活下去,明天会发生什么,好与坏,喜与悲,又有谁知道呢? 伴随着缓缓响起罗大佑的歌,这短暂又冗长的一生终于拉下帷幕,留给屏幕前的我们长长的深思: 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 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 是否你还记得过去的梦想 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 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 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 但愿你会记得永远地记着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end——

  2. 刚刚看完两部。我是闽南人,影片里面的闽南语正是我们泉州的方言口音。从小到大也会旁听家里长辈提起关于某些亲戚下南洋的故事,很亲切。影片里面从当地华人的家庭环境观念习俗也是一摸一样。很感人温情。我的妈妈也是家里的大姐,她的小时候在家里就因为是大姐也必须承担所有家务以及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因为当地闽南文化的包办婚姻,她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而嫁给了我不争气的爸爸。当我出生的时候,就因为是女孩,爷爷奶奶就没来看过我们。接着妹妹的出生,可想而知妈妈在爸爸大家族里面的生活情况,充满了歧视欺凌再加上爸爸的不争气。妈妈为了我和妹妹的成长承受了太多太多。直到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幸福,她却又独自在老家生活。我恨我自己的不孝,不能常常陪伴她左右…爸爸的离去已经让我体悟到人生的遗憾,我不能再失去我的妈妈。所以,很努力很努力的在厦门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时常把她接下来一起生活。感恩!生活不易,亲情永在!

  3. 文/伍脊六兽授权作者:一张眼,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发达程度自是不必多说。同时,作为移民国家,它也像一个大熔炉,包含了多元的文化。梁智强导演的《我们的故事》,作为新加坡成立五十周年的献礼,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本地家庭为主轴,通过成员的际遇,带出早期的村落生活以及后来的组屋生活,伴随着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我们展现了新加坡的变迁。

    在这部影片中,充满了各种冲突,而这些冲突,在一个叫招弟的女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

    招弟因为只生了三个女儿,所以在丈夫去世之后就被大老婆赶了出去,而这时她还怀着身孕。走投无路之下,她只能回乡下的娘家,但在这个家里,就连自己的父母她也只能叫四叔四婶,就是因为家里人相信她会和四叔犯冲。连她生的龙凤胎中的女儿也因为脸上的痣不吉利被要求送人。荒谬吗?或许吧,但就连她自己,也为自己一直生的都是女儿而懊恼。这就是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观念,没人觉得有哪里不对,

    招弟在卖豆浆和豆花时也不那么容易,不仅有“地牛”(稽查员),还有以阿龙为首的706黑社会来收保护费。但阿龙是个跟我们印象中不太一样的地痞流氓,他说了:“既然我收了你们保护费,就会保护你们。”说到做到,阿龙真的为了保护他们对稽查队员大打出手。但也是因为这个,阿龙坐了牢。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场戏大概是阿海和拉妮两家商讨结婚事宜的场景,一边是华人,一边是印度人,而中间的调和人是马来西亚人。还有比让两个不同种族的人结婚更能体现种族团结的吗?

    而这部影片中,最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就是招弟的另一个弟弟——阿坤。他就是典型的自私小气,并且眼高手低的人。因为从小被惯坏了,怕苦怕累,但却想不劳而获。因为他想开霸王车,所以就让招弟拿出卖女儿的钱给他买车;因为刚出狱想喝酒,就连家里遭水灾他都没回来;他自己的孩子把他的盆栽打破了,却诬陷在招弟的孩子身上,还让招弟买电视机赔礼道歉。而他在贪招弟赔偿款的时候终于被全家人指责,但却出了车祸。这个设定很老套,我不说你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是的,他改过自新了,他终于明白了招弟对这个家的付出。

    他们也终于要搬到了政府的组屋去住,再也不用担心水灾,再也不用担心要补屋顶。可这时,招弟因为癌症去世了,但在这之前,她为所有人安排好了一切。

    这个女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惨,生活给她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重击。或许在她的一生中,感到被救赎的那一刻,就是四叔终于愿意让招弟喊他一声爸爸了吧。看起来这么普通的一件事,却能让她感到终于被认可的感动。

    与其说这部影片是剧情片,我更觉得像是纪录片。它记录了这个女人的一生,记录了流失的方言,更记录了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但其中也有弊病,比如关于阿龙和招弟关系的这条线并不是很清楚,再比如人物略显类型化。可能是导演想要叙述的东西太多,反而一些东西顾及不到。但如果你对新加坡感到好奇,那就不该错过《我们的故事》。

    -THE END-

    PS.想看这部影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伍脊六兽。

  4. 猝不及防的片尾

    鸡汤很淡,但还是有些道理

    这才是该片的主题

    黑社会说,这个锅我不背

    似曾相识的中央八台和各大卫视的下午档

    曾经横霸荧屏一时的家庭剧

    本片对于50-70后的一代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一个大家庭,儿女情长,往往由略显悲情的角色切入,横跨几十年几代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展现一个家庭的起起伏伏。

    其实单就剧情本身和拍摄水平来说,能指出的亮点本就不多,甚至有很多无伤大雅的瑕疵。只是看惯了大陆日韩港台家庭剧情影视剧后冷不丁的看到新加坡出了这么一部电影,很多人设和背景是新鲜的。

    在华人主流社会中,新加坡一直作为一个稍显“另类”的存在。在心理距离上,比之日韩这些异邦来说稍近,比之港台来说则显得疏远。为数不多能在文化层面牵连起80后90后记忆的也是孙燕姿,林俊杰,阿杜等歌手。但是对于不太关心这些的同学来说,也曾经一度把他们作为台湾歌手一样看待。就像老外有很多人认为B宝和山东天后是美国人,国内很多人看到老外诸如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马丁弗里曼、裘德洛、克里斯迪安贝尔、休格兰特、伊万·麦格雷戈、拉尔夫·范恩斯、丹尼尔·克雷格、杰森斯坦森、詹姆斯·麦卡沃伊等等等等同样就认为是美国人一样。

    除了文化中的音乐方面,影视剧曾经还有现在鲜少有能在华人社会引起轰动的作品,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建国历史短导致其文化土壤贫瘠是一个致命的原因以外,就是文化的割裂。虽然新加坡七成多的公民是华人,但是了解新加坡发展史的人,特别是了解李光耀在华语教育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后,其实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弊端。新加坡在经济方面的功绩世人皆知,特别是淡马锡模式以及高薪养廉等一直被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作为讨论的话题。但是单就文化来说,可能是我孤陋寡闻,真的几乎很少看到新加坡籍的导演演员有什么知名的作品。说回来文化的断裂,有人说新加坡是除美洲大陆外培养“香蕉人”最多的国家,这个论点我不敢多做评价。但是就李光耀和其子李显龙在新加坡本土华语教育来说,真的有些“高不成低不就”。没有深厚文化底蕴本就容易导致艺术创作源泉的缺失,而把作为本族文化脐带的语言逐步舍弃,则会彻底断送一个民族的血脉,无论你是哪里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