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世纪宋美龄 世紀宋美齡(2003)

世纪宋美龄 世紀宋美齡(2003)

导演: 曾文珍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2003-11-18(中国台湾)

集数: 3 单集片长: 55分钟 豆瓣评分:8.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文/严杰夫

    2003年10月,我在家乡的小报,做完一个关于那座城市的古桥专题以后,毅然离开了那家报社。

    2003年10月的美国纽约上东区,一个105岁的老人默默地在睡梦中离去。

    有时,就是一转身的瞬间,一切的故事,一切的影像,一切的文字,一切熟悉的容颜就都成为了历史。而那个转身,在当事人看来,却跟时间长河里的任何一秒没有任何不同,那一刻好像早就注定好要发生,而在这之前,我们所做的都只是书写,然后等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老人离开这个世界,跟我离开那家报社一样,都不过是各自人生上的一个标点符号。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表示,我们将要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对我来讲或是一个新的单位,对老人来讲则是美妙的神国。

    尽管,能够想象,老人离去后,媒体会多么郑重其事地将其与所谓的“时代”、“历史”、“传奇”挂钩起来,以撰写出故作情绪的文章。可老人自己却早在15年前就选择了与孤独为伴,而将那个曾经处处惊艳的自己同那些华丽的旗袍一起收起。甚至我觉得,1949年还在美国的时候,她就看到这一生的辉煌已然落幕了。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然,或者1949年的她,对于这种突如其然的落幕还会隐隐地心有不甘,所以会回到丈夫的身边,期待像1943年那样的辉煌再次降临。但在1988年的挥手作别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40年后的她已能淡定地“退而结网”,以守住自己最后的尊严,那作为“永远的第一夫人”的尊严,那作为“神的女儿”的尊严。

    所以,我们看到,那个曾经或者有点虚荣的女孩,在面对无法挽回的历史潮流前所做的决定,无疑是大气而明智的。也所以,吴淑珍在采访中对她所进行的抨击和丑化,就显得那样的浅薄而捉狭。

    单独来看,吴的观点在逻辑和理论上当然没有错误,可是那种正确从她嘴里出来的时候,就显得那样苍白和贫乏,背后充斥的则是乞丐对富人的嫉妒,并有一种小人得志似的鄙陋。

    在2008年,作为所谓的“平民第一夫人”,吴显得那么狼狈,我们几乎可以想见她今后的人生会画上怎样的一个结尾。

    但我有些恶意的想要八卦的是,不知她在得知被调查贪腐案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自己曾经对那位老人的评价。在我们这些旁人看来,她的那些话在今天却是如此的具有讽刺意味:她嘴里的那个“军阀夫人”尽管的确富有争议,但重要的是给众人、给历史,也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了永远的优雅和美丽,而她自己却只是一个萎缩在轮椅上的渺小身影。那个身影,有点可怜,却也那样可悲。

    我们怎么对待历史,历史就怎么对待我们,这句话果然不错。
  2. 她的美丽
    她的智慧
    她的婚姻与爱情
    她的完美地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的气质
    以及伴随她一生的 赞美 争议 和未解的谜团
    她是Madame Chiang Kai-Shek
    她是“永远的第一夫人”
    She's always a princess
    她是与中华民国共度三世纪的宋美龄

    宋美龄的生命与近代历史紧紧相扣
    但她晚年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也拒绝写回忆录
    宋仲虎(宋美龄之侄)曾经建议她把一生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让人们了解历史真相
    "She just shook her head and said no.
    She said because everything is in God's hands,
    and one day, all the truth will come out of what happened...
    So why should I write anything when one of these days...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known.
    So I think that's kind of how she sees things and how she sees herself."

    当她年华老去的时候 躲在古堡的这位女人..
    这种跟时空的距离已经成为她最好的安全的护城河
    她怎么能又去写个历史把很多事情赤裸裸的摊开给世人
    在这样一个民粹又民主的年代
    让人们不断的介入她人生的每一个细节 而重新再被评价
    她何必呢
    所以她既不想作假
    也不需要告诉大家

    岁月之河滔滔逝去
    宋美龄从光绪年间走到阿扁时代 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
    西安事变已远 开罗会议已远
    只有 宋美龄 仍在
    今天 人们有的怀念她 有的非议她
    年轻人多半已经不认识她
    但宋美龄不作声
    就让一切的是非恩怨悲欢荣辱归于无言
    归于天地间

    (2003年10月23日 宋美龄在纽约寓所于睡梦中过世)
  3. 她迷人,富有魅力,是鲜活的偶像和让人着迷的人物。

    然而,却是在这剧里我才算是真真开始了解宋美龄。
    以前在书本里,教材里,学习到的宋美龄很少很少,似乎有意地带过去,然而宋华丽的过去是不能够磨灭的浓重的历史。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个机会,她的生命仍然会在旁观的人艳羡的眼中开出绚丽夺目的花。

    蒋夫人,有迤逦的旗袍,一流的口才,出色的交际头脑,迷人大方的个性,还有让人望尘莫及的骄傲。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并不片面地忽视她的缺点,只是,单单从个人角度,记录下我对她喜欢,羡慕和向往的小小的感觉。

    在实际宋美龄中,蒋夫人留下的图文照片,让人形象地了解到她的大方,每个侧面更多的是赞美,是怀念,是回忆,是共同的爱慕。在其他的书籍中我也开始注重有关蒋夫人的方方面面。记得在戴笠传里就有一段是西安事变的时候,宋对张学良说:汉卿,我的行礼就不要检查吧。同时就想到蒋夫人在西安事变时的影音,她告诉这里,女人可以有自己的特性,同时也可以和男人一样作为。她对戴笠的照顾和细心的体察。其实,是太多小细节引人入胜,被吸引到她的个人魅力里去了。

    总之,这位女性,能够掀起美国的美龄热,就说明她的切实魅力,话太多,反而说不出什么了。。。
  4. 刚刚看完了纪录片《世纪宋美龄》,从《上海的金枝玉叶》到《巨流河》,《我们仨》到宋美龄,这些民国的传奇女子一次又一次地震撼我。

    不想评判她到底是“爱权”还是“爱国”,谁又能只爱一样呢?也不想分析她在自己家族的贪腐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历史有太多迷雾,人性是多面的。当事人都选择不留只言片语带走所有秘密,把一切留给神,我们又如何去分辨呢?更何况一直觉得要从道德上去评价一个人是有些狂妄和愚蠢的。

    只想说一说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我是如何欣赏她的。

    学识与教养,她接受了那个时代最好的西式教育,当然不得不说许多东西是来自于她优渥的出身,正如宋先生所期望的,中西交融的教育让他的子女站在了那个大时代的最前沿。所以,宋美龄可以在政治、经济势力错综复杂的近代中国并肩站在自己人中之龙的丈夫身边,成为备受他尊敬的智囊;所以她可以在美国国会上自如演讲,让美国人看她如爱怜而欣赏地看着一位自己嫁出去的小女儿。

    优雅,那一袭旗袍的风华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美的剪影之一。哪怕是在疾病与困境中,哪怕已经年过百岁,依然打扮的一丝不苟,保持着精致的笑容,思维清晰,口不出恶语,仪态万方。在这一切的映衬下,那段对吴淑珍的短暂采访简直分分钟高下立判,吴的言语气质在宋美龄面前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

    进退的智慧,人生进退之间如同舞步,优雅从容还是慌乱失据全凭自己。进退的选择不仅需要判断的智慧,还需要勇气、忍耐与圆融。很多时候忍耐比勇气更难,前段时间一直反复提醒自己一句话“事缓则圆,戒急用忍”,恐怕没有些阅历真的很难做到。宋美龄可以在丈夫被软禁,西安形式危急的时候毅然挺身前往斡旋,有男人身上都少见的担当与冷静,救出丈夫同时使中国免于一场内乱。也能在台湾风云变幻之时决然退出政坛,隐居美国不问世事,保全了晚年最后的优雅大气。这中间有柔韧,也有看开的智慧。

    把握人心,任何事本质上都是对人心的体察、判断和把握。看《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对陈友谅、张士诚性格的判断及行为的预期准确到位。西安事变中,宋美龄比蒋介石更懂得张学良是怎样一个人,该如何沟通。体察人心本来就应该是女人的长处,因为女人往往比男人更有同理心,也更能放下自我。但不论对谁,人心都是一门要终身学习永不毕业的功课,就像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