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女王的棋局 / 女王的开局
导演: 斯科特·弗兰克
主演: 安雅·泰勒-乔伊 伊斯拉·约翰斯顿 玛丽埃尔·海勒 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 马辛·多洛辛斯基 雅各布·福琼·劳埃德 比尔·坎普 马修·丹尼斯·刘易斯 罗素·丹尼斯·刘易斯 克洛伊·皮里 摩西·英格拉姆 哈利·米尔林 多洛雷斯·卡波里 贾妮娜·埃尔金 帕特里克·肯尼迪 克里丝蒂安·赛德尔 阿克姆吉·恩迪福尼恩 塞尔吉奥·齐奥 丽贝卡·鲁特 弗雷德里克·斯特罗门格 索菲 麦希拉 威廉·霍尔伯格 埃洛伊塞·韦伯 约翰·施瓦布 朱丽·帕德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0-10-23(美国)
集数: 7 单集片长: 50分钟 IMDb: tt10048342 豆瓣评分: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网飞的《后翼弃兵》(曾翻译为《女王的棋局》)上线以来,评分已经达到9.2分,该剧从名字到剧情走向都和国际象棋密不可分,所以打算从国际象棋的角度尽自己所能地把女主贝茨哈蒙最后怎么赢的讲清楚。
我还原了剧中比较明显提及的10盘女主下的对局,发现很多盘棋不但来自现实中的著名对局,而且大都促成了女主内心的成长!
在大众视野里上一次因为国际象棋引起轰动的事件,还应该是1996年当时的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和电脑深蓝上演的人机大战,虽然没有几年前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围棋选手那样熟悉。
尤其是我们中国观众相对于欧美人,对国际象棋的规则更加不熟悉,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剧,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有很多相似点,比如都有车、象、马等棋子,当然棋子的走动规则稍有不同,这里指简单说说,足够大家看懂剧就好。
其实剧集第一集女主学下棋的过程之所以拍得那么长,就是想让观众也跟着了解一下,这样后面的剧集看起来会更容易理解女主在干嘛。
王(K)只能横、竖、斜走一格,后(Q)可以沿着横、竖、斜走任意格,象(B)只能沿着斜线走。
车(R)可以沿着横竖走任意格,马(N)依然走日字,兵(P)只能向前走,吃子只能斜着吃,但是一旦走到底线就可以升变为皇后。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最后的大决战中女主就是用了这个方法才获胜的。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看下图,简单来说后的威力最大,而赢棋就是要通过各种棋子捉死对方的国王,和中国象棋将死是一样的,比如下图黑王被白方白格向将军,又去不了左边(b8)黑格和前面(c7)黑格,因为白方另一只象的存在。
剧集第一集中‘’老师‘’教女主说国际象棋棋盘每一个格子都有名字,横向上从左到右棋盘被标为a,b,c,d,e,f,g,h,从上到下依次标为8、7、6、5、4、3、2、1,8X8正好是64个格子。下图红圈中的格子就可以标记为e4,可以找找d5是哪个格子。
剧中每个人下一步棋就在小本子上记一下走法,比如皇后(Q)走到f3格,就可以记录为Qf3,象(B)走到b6格,就是Bb6,以次类推。
说回剧名,一开始它的中文译名是女王的棋局,明显是错误的,因为The Queen's Gambit是固定用法,专指国际象棋中的一个开局定式。当然这里的Queen也是在双关,另一个指代自然是我们的女主。
国际象棋有很多开局的固定走法,每一种走法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西班牙开局,已经剧中一再提及的西西里防御(如上图)等等,而每种开局下面又有很多子类别,比如西西里防御—龙式变例,多到一本书都写不完,这里不展开了。
剧名《后翼弃兵》也是一种开局,我们看国际象棋棋盘,(如下图)国王右侧的叫做王翼,皇后左侧的叫做后翼,在开局中如果走出下图样子,也就是双方依次走出1,d4,d5,2,c4,之后就叫做后翼弃兵开局(因为走的兵都是后翼一侧的兵)。
虽然剧集名字是这个,但是整部剧中只有在最后一局大决战中女主才第一次采用这一开局,并且获得了胜利。这当然也是预示着女主的自我救赎,第二部分会详细说明。
对于这个开局只需了解,相对王翼兵开局,后翼弃兵开局往往导致棋局中心封闭,局面比较复杂。在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中更加常见(因为更复杂)。
其实现实中在国际象棋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女性登顶世界冠军的情况(这里指的是男女都参加的情况,因为现实中一般男女分赛),之前女选手小波尔加曾经凭借2715分等级分杀入世界前十,她职业生涯中持续多年只参加男子比赛,而且在比赛中战胜过同时代很多世界上最优秀的男性棋手。
现在国际象棋等级分世界排名第一的是来自挪威的卡尔森(2863分),女子第一是中国的侯逸凡(2683分),虽然这个积分在男子组只能排名80名左右,但是在女子组已经一骑绝尘无人可以撼动。
其实剧集展示的对局不下30场,下面只是挑比较重要的,而且女主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成长和进步的对局拿出来说明。
第一集明显是女主学习的过程,第一盘棋自然是输了,但是这里就可以看出女主喜欢进攻的下棋风格。
在简单地走出上面的局面后,女主执黑走马,选择进攻白棋的皇后和c2格的兵,当然她没有看出这是初学者常会掉入的陷阱,因为下一步白方皇后到f7格就会将杀,白方一共只走了四步,就完成将杀,过程如下。
之后的女主开始展现自己的天赋,经过很短时间的学习,女主已经可以很轻松地赢下和“老师”的棋局了,教工于是找来了高中象棋队教练和女主贝茨下一盘。
可以看出女主执白棋还是选择了弃象进攻,成功杀王。不过不得不说这盘棋设计上有些问题,教练水平太差,很多初学者都不会犯他这种错误,也许是轻敌吧。
这也反映出女主擅长而且喜欢进攻的风格,为了进攻和赢棋不顾一切。
从第二集开始女主长大后就在母亲的支持下开始在州和全美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在和州冠军的比赛中,女主霸气侧漏,洗手间回来后想出了弃子进攻的好棋,白方是女主。
女主弃后吃马之后,对方就认输了,因为将军已经无可避免,可能有人没看出来,我把剧集里没走出来的女主后续招法摆一遍,如下图。
其实剧中后面的每一场比赛基本都是有现实中的真实对局作为原型的,而且剧组请来了国际象棋大师做的顾问,所以每一局棋都非常精彩。
这里就不一一分析对局了,可以看出女主获胜一般是在中局,也就是下到中间阶段就击垮了对手的防守,应该说她是很喜欢这种感觉的。
当然她也因为心焦气燥太想赢棋而输给了全美冠军Benny,但是很明显对方看出了她将来大有可为,后面的剧情中两个人还在一起集训,为女主战胜世界冠军博格夫做准备。
输棋之后她对母亲说满脑子想的都是对方的叠兵问题,所谓叠兵就是两个兵呈现下图形式,当然这是女主故意的,以为凭借这个优势会赢棋,但是没有。这里本来她前面比赛比Benny多赢一盘,只要和棋就能拿到冠军,但是她太想赢了。
当然女主也第一次在比赛中很绅士地在获胜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主动认输,这也是国际象棋是绅士运动的体现,最后大决战时,博格夫也没有强行走完那一局,而是努力无望后就认输了。
第四集中女主向博格夫挑战前还战胜了很多人,尤其是一个苏联的13岁少年给女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还好第二天再战的时候,女主找到了状态,很快获胜。当然其实在国际象棋比赛中选手之间除了提和之外是不能说话的,也不能随意走动,这里为了戏剧性做了处理。
女主和世界冠军在剧中一共下了3局,除了最后的大决战那局,她似乎都是很快败下阵来,这里要注意的是,第一次和博格夫对弈,她居然执黑在外号是“西西里防御大师”的博格夫面前走了西西里防御。
这盘棋其实有原型的,那就是1965年 Matanovic和Stein的一盘对局。当时也是经过40回合较量,黑方认输,下面是整盘棋的完整对弈过程。
女主不但输了棋,回到酒店还发现母亲去世,真是双重打击。
但是不久之后第六集中她又在Benny等人的帮助下重新开始练棋了,而且在车轮战中已经可以轻松以一敌三,下面这盘虽然有点为了展示女主本事而故意摆成这个局面一样,不过还是可以看出女主风格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棋力长进不少。
不过接下来和博格夫的第二次对局还是输了,而且这局是在她宿醉的情况下下完的,要想得世界冠军,就不可能有时间party啊!最终局面如下,这次执白的贝茨面对西西里防御还是输了。
虽然再次失败,但是最后一集女主还是去到苏联的主场莫斯科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再战博格夫。
最后大决战的这局棋无疑是最精彩的,其实可以看出来剧组的用心,因为这盘棋其实是以1993年乌克兰特级大师Vassily Ivanchuk 和美国特级大师Patrick Wolff的对局为基础进行的改进,前36回合如下(剧中博格夫前几步和原棋谱稍有次序上的不同,效果是一样的)。
请注意这是女主在剧中第一次执白棋走后翼弃兵开局,可以说到最后一集才点题。博格夫毫不客气地选择接受弃兵,双方开始真正的战斗了!(字幕里面显示,博格夫拒绝了接受弃兵,这是指第二步没有马上接受,但是之后还是很快接受了,下面放一张图,大家注意女主贝茨左手边第三竖排,也就是c4格那个黑兵就是博格夫吃掉贝茨弃兵之后来到的位置)
在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来到了中局阶段,这个时候双方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鏖战,博格夫提出封棋,第二天再继续。当时双方已经下成了如下的局势,应该说是均势。
当时是1960年代还可以封棋,现在因为人工智能的强大运算能力,这个规则已经被取消了。
当然博格夫还是有优势的,那就是他们整个苏联的高手晚上都会来给他分析棋局,而相对来说美国人一般不会这样做。但是女主的几个朋友还是打来了长途电话给他支招。
原始棋局中接下来第37回合白方挺兵g4,但是效果不好,后面又经过36回合鏖战最终以和棋收场。
剧中对原始棋局进行了改编,第二天比赛重新开始后,女主选择跳马,博格夫也用非常凶狠的招法应对前面几步还是在女主等人的预判中的。
但是后面博格夫挺兵之后,女主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觉了。这时候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女主抬头看向天花板,那个能在脑中高速分析棋局的超能力再次发威。
女主走出了象到c5,博格夫尝试了几步棋,然后提和了。
这可是来自世界冠军的提出和棋的请求,但是女主毅然决然地拒绝和棋,因为她找到了十分出人意料的招法。
那就是弃掉自己威力最大的棋子皇后,帮助自己的小兵走到低线升变为皇后!!!
弃后的就是为了消灭可以阻止升变的黑方的这匹马!!!
这是何等的胆量和精确的计算啊!!!这个招数一出,博格夫基本败局已定,小兵的升变已经不可避免,虽然又下了几步,但是已经不影响整体局势。
这里后面女主为什么挪了一下王就赢了呢?其实是博格夫打算在被将死之前动用所有棋子疯狂进攻,所以他必须每一步都将军,让女主腾不出手去走后面的杀王招法。
所以当女主终于把王走到了安全的位置,博格夫的后能去将军的格子都被白方象和车守住了,也就是博格夫无法再将军拖延时间了,当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女主走完这一步之后,他选择了认输。这时候女主贝茨多一个车一个象,而且后的位置非常好,赢棋只是几步的问题。可以自己摆一摆看看女主还需要几步完成将杀。
就这样女主靠着不服输和天才的一步弃后战胜了世界冠军!!!
当然了这里也是对应着女主的成长,她之前陷入酗酒不可自拔,这次的弃后就是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取得人生胜利的意思!
女主完成了自我救赎!看上去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有时候阻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
多说一句,虽然剧组已经足够用心,尤其是为了贴合60年代的背景,剧集中出现的对局不但准确,甚至连行棋风格大部分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浪漫主义风格(简单来说就是下起来大开大合强调弃子进攻)。
但还是有些小错误和不合理的棋局出现,上面没有一一指出,因为和本文主旨没有太大联系,但是最后大决战中在墙上摆的棋谱中出现的错误还是不太应该,这里象和皇后的摆放出现了错误,两个棋子位置都应该向右平移一格才对。
本剧很明显是一部大女主爽剧,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世界冠军,这里面女权主义的主题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暗含或者说隐藏的背景,就是故事发生的1960年代正是冷战的高峰,而国际象棋也是冷战的一部分。
没错,当时的冷战不只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的竞争,即使在体育、音乐、乃至本剧中的国际象棋也成为了二者竞争的战场。
虽然在其他领域双方互有胜负,但是在国际象棋这个战场一直是前苏联呈现压倒性的优势。下图是二战之后历届世界冠军名单,可以看到除了美国人鲍比费舍尔外,其他人都是前苏联或者解体后的俄罗斯棋手。
多说一句,鲍比费舍尔虎口拔牙,破天荒地从苏联人手里拿走世界冠军后,被全美国人民视为民族英雄,但是他并没有参加卫冕赛,从而失去棋王称号,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战而败的世界冠军。晚年他还因为违规去南斯拉夫参赛而被美国政府通缉,最后流亡国外直至去世。
说回剧中的女主人公,她在飞机上就遇到了美国政府派出的负责‘’保护‘’她的官员。最后她不但赢了世界冠军博格夫,而且是在对方的主场莫斯科赢下了比赛,更不要提她一路上胜了好几位苏联棋手,可以想见她后来会得到美国人民何等的宠爱。
不过她性格上的古怪似乎也和鲍比费舍尔有的一比。
而这种可以说是天生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的成功。如果总结她为什么可以成功的话,天生的国际象棋天赋当然是最为重要,其次就是她可以排除其他干扰,或者也可以说是她不合群的性格。
当然她的努力、第一位老师以及母亲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没有以上两条这些就都毫无意义了。
就像剧中曾经训练过女主的州冠军和全美冠军一样,他们的努力程度很有可能要超过女主,但是显然他们的成就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用一个细节结束本剧的分析,那就是女主和一个来自前苏联的13岁小孩下棋的时候,不但赢了人家,还问人家长大想做什么,小男孩表示想当世界冠军,女主问之后呢?小男孩无法回答,于是自由的主题呼之欲出,一波遵照内心寻找自我的价值观成功输出,所以整部剧价值观依然是美剧一以贯之的主流和“正确”, 依然是小人物的成功奋斗史,但是剧情安排上依然跌宕起伏,配乐表演更是十分精彩,让人看了就停不下来,一口气刷7集根本不是事儿!
作者: pASslosS
今年真是好剧不断,网飞大女主新剧《后翼弃兵》一经上线,豆瓣评分直冲9分+且居高不下,一口气刷完七集之后,就像看了部极为流畅的长电影。
可以断言,这就是今年最好的迷你剧之一。
《后翼弃兵》改编自沃尔特·特维斯的同名小说,由斯科特·弗兰克操刀撰写剧本,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女”的成名&成长之路。
在观看之前,我只觉得这是个较为“个例”的故事,毕竟天才实为少数,且不可复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很难代入她们的生活经历。
但《后翼弃兵》的颠覆性在于,它没有以探讨“如何胜利”为中心,正相反,它聚焦了各种各样的失败以及成为天才的代价。
上一次让我看得如痴如醉的同类题材作品是汤浅政明的《乒乓》,虽说一部是动画一部是剧集,却也算殊途同归。
这些天才角色的所有比赛都映照出他们与心魔的对抗过程。人们围绕着一项竞赛展开交集、做出选择、找到位置,在迷失中找寻自己。
上世纪50年代,贝丝·哈蒙成了一名孤儿。那一天,她的天才母亲带着她去找抛弃了她们的父亲,结果被拒之门外。
在驱车回家途中,贝丝的母亲选择了自杀,留下了毫发无损的女儿。
母亲死后,贝丝被送到教管严厉的孤儿院。在那里的地下室,她遇到了一个性格古怪脾性强硬的老看门人萨贝先生,并对国际象棋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热情。
她还在孤儿院交到了唯一的朋友——一个比她大很多的黑人女孩乔琳。因为肤色,乔琳没有被收养的希望。
此外,贝丝早早对一颗绿色药丸产生了依赖。
这是镇定剂,她借由这枚小小的药丸控制情绪,并利用幻觉挖掘天赋。每次和萨贝先生下完棋,她都会在孤儿院的屋顶投放想象的棋盘,以属于天才的方式进步神速。
贝丝·哈蒙在60年代初被一对中年夫妇收养,这时的她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极强自我保护机制的女孩,经常给人高冷又不在乎任何人感受的印象。
但也正因为这种我行我素,她的国际象棋天赋开始在孤儿院之外的世界里绽放。她偷杂志,想尽办法参加比赛,在打败了很多优秀(均为男性)棋手之后,在圈子里有了一些名气。
与此同时,这个新的家庭正在面临危机。这对夫妇曾有过一个孩子,孩子去世之后家庭也破碎了,贝丝的到来成为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养母接到了一通电话,原来常年出差的丈夫已经在丹佛组建了新的家庭。
一个孤儿和一个被抛弃的妻子,她们没有放弃彼此。为了维持生计,打比赛成了唯一的希望。母女俩相伴飞往许多地方参加比赛,路费和报名费算做投资,赚来的奖金算做收入。
但养母的突然去世让她再度成为孤儿,在那一晚,贝丝对阵世界排名第一的俄罗斯棋手博戈夫,一败涂地。
此时的她虽然已经跻身世界最佳棋手行列,状态却日渐低迷。贝丝仿佛一列不受控的火车,身上同时闪现着亲生母亲和养母的影子,这些影子是被男权社会践踏并抛弃的“失败女性”,当她们不能履行家庭价值,就会被一个以男性为主的家庭随时抛弃。
贝丝的“唯一”始终是国际象棋,但不断囤积的药丸、酒精和失败随时可以将她击垮。
此时,“天才”带来的问题也逐个显现。
首先,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只想赢”的棋手,也是一个“只会赢”的机器。
在下快棋时,她接连输给昔日的手下败将。
她一直把“在头脑复盘棋局”当做独一无二的天赋,却被告知“优秀的棋手都会这样做”,这意味着天才不是只有她一个。
第一次失败惨不忍睹,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失败则让她当场崩溃痛哭。
两次的对手都是博戈夫,她碰到了一面最为坚硬的天花板,每一次交手都让贝丝备受羞辱,她甚至开始堕落,消极比赛。
如果没有办法打赢下一个对手,那么下棋是否就丧失了意义?
对于普通人,放弃一件不擅长的事是很容易的,但贝丝不同。她无处可去,天赋是她的武器也是牢笼。 况且,就算赢了,接下来的生活该走向哪里?正如她曾被许多人反复告知的那句话——“下棋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但是贝丝毫无放弃的可能。
其实,《后翼弃兵》对“天才”的诠释做了一个精彩的扭转。
在最开始,贝丝的崛起完全是被“创伤带来的愤怒”和“对天赋的依赖”所驱使。愤怒基于自身的遭遇。她是个孤儿,而在国际象棋的竞赛世界,从萨贝先生到博戈夫,她的每一个强劲对手都是男性。
没人指望女人会下棋!仅仅因为她是女性,其他棋手就低估了她,其实正是这种愤怒让贝丝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国际象棋届新星。
此外,贝丝对药物的依赖意味着对个人天赋的执迷。她把绿色药丸当作启动天赋的开关。
报名最后一场绝杀需要钱,而此时的她已经一无所有,最后去俄罗斯的费用由乔琳提供,这本是乔琳用来就读法学院的学费。
而在封棋间隙,是同僚彻夜复盘棋局的帮助让她如虎添翼,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或者说,尽管贝丝是毋庸置疑的天才,但在最后,她不再依赖“孤独的胜利”。
而《后翼弃兵》做得极棒的一点是:即便是不懂国际象棋的人,也不会对剧中一场又一场的象棋比赛感到枯燥。
剧中的每盘棋都由国际象棋顶级大师亲自设计,不过就算棋手们不断抛出大量陌生术语,我们仍能看得津津有味,并将其视为每一集的高潮点。
因为除了棋盘,镜头更多是在角色的反应中切换。根据围观群众的表情,我们能读懂目前局势是否胶着,而透过对阵棋手的微表情,则能推测双方走每步棋的心理。
尽管表面上是下棋,观众却一直在解读双方的心理战,而且借助眼花缭乱的剪辑,一盘棋甚至有了交响乐般的节奏感。
这么一来,对于多数观众而言,国际象棋被抽象化了,它最终代表了一个大家都想要赢得的东西。我们希望在女主身上看到天赋被施展,就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这种代入感极为强烈,似乎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盘棋。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本剧女主角的演技实在惊人。
安雅·泰勒-乔伊扮演15岁之后的贝丝·哈蒙,其实跨度不小,加上关键情节里她都在静坐,每一盘棋中的微表情都会被无限放大。在特写镜头下,她不仅要用表演拖拽剧情微妙的转折,还要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
她用面部表情向观众曝露着角色的每一个心理动作,思考、犹豫、悲伤、胜利、失败、不甘、得意、复仇、怜悯……一双闪烁的眼睛和抽搐的嘴唇,仅仅依靠特写镜头全部完成,真的太难了。
而在棋盘之外,贝丝·哈蒙的独处生活也是被着重叙述的,她可能独自在家,在陌生人的公寓里,在飞机上,在旅馆中……这是一个非常立体的角色,极易被观众共情。
但是,《后翼弃兵》的核心冲突并不是贝丝·哈蒙对抗一个低估她并抛弃她的世界。除了贝丝,还有不少角色被完整塑造,甚至成为许多段落的点睛之笔。
比如萨贝先生为人严肃冷漠,但他生前一直搜集贝丝参加赛事的一切消息,仿佛把贝丝当成了遥远的女儿。
乔琳身为黑人,不甘成为被压迫被轻视的群体,于是努力攒钱考法学院,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边人的处境。
贝丝正式参赛的第一个对手也是个女孩子,她们因为都是女孩而被分到一组。那个女孩在意识到自己没有天赋后,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而贝丝昔日的敌手,那些作为贝丝手下败将的“男性”,最后都成为贝丝的左膀右臂。他们做贝丝的教练和助手,与她短暂相恋,并让贝丝关注那些因为傲慢和天赋而忽视的细节。
这些人在棋盘之中或棋盘之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热爱下棋的人仍然在下棋。
就像结尾一个俄罗斯的老大爷,一辈子做平庸的棋手,仍然早早来到露天赛场,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掏出一盒国际象棋。
如果一场竞赛注定只有一个胜者,那么余下的“失败的人”在为了什么而下棋呢?
除了赢之外,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国际象棋属于所有人,并不只属于那个战无不胜的王者。
我们很容易因为几次胜利而去热爱一样事,就像贝丝热爱国际象棋,因为她擅长,且能借此打败别人。但胜利无法持久。
在一件事上不断失败,并承认自己的局限,但仍没有放弃坚持这件事,这种选择同样值得被尊重。
所以说,这部剧最大的成功不是写了一出“天才养成记”,却是呈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关于“失败者”的合奏。
而且这部剧也让我想起一个近期火得让人生厌的词——内卷。
项飙把内卷描述为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如果把这个词带入这部剧的语境,并狭义地解读它,我们能看到在一场以“赢”为唯一价值的竞赛上,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是如何停止抽打自己,并找到喘息空间的。
所以人们何不放弃那个高度单一的目标,找到自己的目的呢?
其实《后翼弃兵》在结尾表达得足够清晰,世界排名第一的贝丝坐在椅子上,与老人下了一盘棋。此时天才与否被抛诸脑后,棋,仅仅是棋而已。
女主角我们放到最后讲
1,女主妈妈
聪明,康奈尔数学系博士
偏执,拒绝丈夫的帮助,坚持带着孩子流浪
可以分析出,女主妈妈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但是因为偶然怀孕(后面女主说应该是结婚了),放弃科研,但是内心空虚,最终精神出了问题,偏执地拒绝所有人的帮助,带着女主流浪,生活潦倒。
女主母亲说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可以想象,这个错误是关于人生选择。
她是一个女博士,而且出身优渥,但是最终陷入婚姻和家庭,最终心态失衡。
一个没有追求的女性,婚姻和家庭会让她幸福,何至于心态失衡?
说明她顺从了社会对她的要求,但是内心却存在抗拒,最终走向极端。
总结,不要委屈自己,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而委曲求全,你可能会最后疯狂,尤其是聪明的女孩。
她不开心。
2,女主养母
某种程度上,女主养母和女主生母一样,都是放弃了事业,步入婚姻。
区别是,女主养母是因为自己能力问题,不敢登台,已经放弃了事业,然后步入婚姻。
但是她期待的婚姻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孩子。
因为失去了孩子,她开始酗酒、喋喋不休,没有朝气,最终也被丈夫嫌弃。
生母是因为内心对事业极度渴望而绝望,养母是即使放弃了事业,但是婚姻也不幸福,即使不渴望事业,还是不幸福。
如果养母婚姻生活幸福,估计她也不会不开心了,事业对她显然是第二位的。
可是啊,天不遂人愿啊!
墨西哥的情人,则再一次证明了爱情靠不住。
其实这里是对女主爱情观或者说世界观的启蒙。
她眼见着养母陷入热恋,又眼见着养母情人离开,她知道,男人靠不住了。
情人说是有事情要处理,呵呵哒,谁信啊,不过是玩腻了,真的要是爱,就留住养母呗,墨西哥和美国的距离,不算太难跨越吧?
就是玩玩而已,养母却是付出真心了,所以才会在情人离开之后一蹶不振,最终死在床上。
她也不开心。
3,女主高中同学
apple pi女性社团的老大,一个很美丽、青春的女孩。
高中毕业就结婚,推着婴儿车,到廉价购物中心买东西,曾经说过,绝对不会去那种平价店铺的她,询问女主gossip的她,最终,在婴儿车底下露出一大袋子酒。
等待她的是未来漫长的婚姻试炼,我们可以想象,已经开始酗酒了,未来能好到哪里?
她是一个意象:一个美丽的女孩,没有事业,早婚的结局是什么。
4,黑人室友
独立、有趣、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她是一个正面女性形象,而且是一个普通的,因为显然,她不是天才,但是她依旧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5,女主自己
女主拥有的三段感情,很典型。
初恋crush,结果发现是gay,你妈的你gay还跟我直女玩暧昧?!
第二段是疗伤+寂寞,不是真的爱。小天使男友也发现自己只是安慰剂,所以默默退出了。
其中一段,他本来准备表白,我感觉都可能求婚(其实我整牙齿都是为了你,我一直在等你,我准备.....)
但是女主及时打断了,这里她是拒绝进入稳定长期,导向婚姻的感情的,第一她不爱,第二她见过生母和养母的处境,知道女人结婚了玩完了。
第三段是benny,天才小少年,是正常恋情。
两个人势均力敌,女主明显是喜欢benny的,但是不到爱的程度。
亦师亦友、炮友、棋友,但是女主因为心里有人(初恋),所以谈不上全身心恋爱。
女主不能长期稳定走向婚恋,因为她身边就没有婚恋幸福的女性。
难道生母和生父相遇的时候不相爱?
难道养母和养父相遇的时候不相爱?
难道高中同学和丈夫年轻的时候不相爱?
但是爱情没有毛线用,生活会把一切爱情变成鸡骨架,丢了你舍不得,吃了你没有味道,熬汤吧,还麻烦。
尤其是对事业有追求的女孩子,你的不甘心以后会在你的婚姻生活中稍有不顺利的时候就出来吞噬你。
如果你有才华,那更糟糕了。
有才华的女性婚姻生活幸福的概率太低了。
如果你是个天才,那就开后宫吧,别指望婚姻生活了。
看完了这部剧,再一次证明,女人呐,结婚生子永远是下下签。
靠谁都不行,靠自己。
最后,电视剧不是生活,做人不能高估自己,如果你选择不靠人,选择独身,你要做好没有金手指,不是爽文女主的可能性,你可能和结婚了的一样惨。
生活没有救赎,就是干。
如果能被支持你论点的人围绕,你就不需要做太多思考。如果能被享有同样认同的人围绕,你就不需要努力去创造一个独特的自我认同。如果能被行为举止相同的人围绕,你就不需要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
——摘自《我才不是女权主义者》
一如“爽剧”这个定义,这部剧是令人爽的,又好比片中女主所经历过的(不知是否完整呈现)的性爱一样,也是枯燥扁平和无趣的。
母亲遭遇车祸去世,被送往孤儿院,被收养后再遇养父母分居和离异,涉及冷战时代美苏的棋术交锋,外加一众前任能够毫无嫌隙地自称幕后棋术智囊团,这种爽剧的设置,不禁令人怀疑,是不是美剧的编剧,或者是原著作者都开始,或已经受到了国产剧的大女主剧情的荼毒了?
如果你能因为这部剧集喜欢上国际象棋,这无疑是很好的,如果你在看完一次次女主角瞪大眼抿着嘴托着腮如同能力开挂后的棋术表演后,仍然无法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但只要你为这一场演出产生过畅快的感觉,这也无可厚非。
但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对女性的认可和激励,带着这样的思维回到需要无时无刻背负荆棘和沉重负荷的人你,在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过是普普通通和平平凡凡,既没有命定的王子,也没有捧月的小矮人以后,你兴许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女性主义真的是那样的吗?那些夸它能够与《美国夫人》相媲美的人们,良心真的不痛吗?脑子真的还健在吗?
当女性主义变得空洞,就会发生这些事情:在任何人都觉得可以随意披上其外衣,以女性主义之名行不义之实。【1】
是的,即便豆瓣里有不少赞誉,评分甚至都突破9分,甚至还有因为女主性别而直接冠以“女性主义”头衔,并认为这是某种意义上的女性的进步,但我仍然觉得这部所谓的爽剧,并没有承载到这些品质。刨去性别因素后,即将女主的性别换成男性,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一部极其普通的,有点香艳的棋皇成长打怪史。
仅仅只是因为主角是女性,就加上各种名不副实的赞誉,不知道是真的蠢还是真的既蠢又坏地消费者女性主义这符号。
要说她跟女性主义有关,把它放到跟《美国夫人》一个水平线上,真是离谱了,但也侧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这是对于女性主义的一厢情愿和过分苛求。
Beth Harmon的角色设置就很值得品评,天才和天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还有能够撑起各种引人羡慕的服饰的身材,面部妆容的平整程度有如搪瓷肌的洋娃娃,还有床上运动后仍然可以不凌乱的发型。
最后定义她的方式,是让她在男性占优势的领域里,战胜了最强的那一位男性。
但由于历史上似乎并不存在Beth Harmon这一号人物,与剧情比对起来特别相近的,是一个叫做Bobby Fischer的国际象棋大师,也曾经有过一部,关于其生平的传记《弃卒(Pawn Sacrifice)》改编的电影。
这不禁令我怀疑,是不是这些信奉女性主义的作者和编剧导演都已经逐渐确信,甚或是持续地自以为:女性,甚至是女性主义者的胜利,就是将体制内摆放着男性的位置,把男性替换成女性即可?
这么些的事实证明,原来各种有着女权理念或者夙愿的女士们,都有着如此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女性主义就是要完美,女性主义就是要比男人强,女性主义就是要在男性固有的制度内爬到高处,女性主义就是男女性别简单交换成为男性做男性正在做的,过男性正在过的生活。
力争上游并不是体制改革,你只不过是加入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圈子,并且让自己成为排除、剥削他者的人而已。换句话说,你,即便作为女性,也是父权体制的一分子【2】。
唯有先接受自己被边缘化的事实,我们才可以停下来思考,如果会被纳入体制,那我们到底想要参与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因为一旦女性被全面接受(而且这天或许即将来临),一旦我们开始拥有权力,而不是被权力支配,到时候我们就没时间停下来思考了。理由很简单:一旦我们成为体制的一部分,而且获得好处跟男性相当时,我们压根就不会在乎现在是换谁受苦了。【3】
所以,那些不够完美的女性,那些不是身在高处的女性,那些不够成功的女性,那些不能演绎凡学的女性,那些不能像男性拥有后宫一样拥有一种为其出谋划策的男友们的女性,都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了?
以及,我们竟然会去意淫和羡慕1960年代,某位女性近乎无意识的“先锋”行为。那只能证明女权主义在我们这里,走到此时此刻,真的还不如1960年的美国。
>>如何看待独立抚育子女的女性?
除了女主之外,这部剧集的其他女性角色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数学博士的妈妈(体面的职业),带着女儿独立生活、不依靠男人(选择脱离婚姻),这种高品质独立的姿态往往就容易被标签化为女权。
剧情最后透露的真相是,妈妈到最后怀疑是去找了Beth真实的生父寻求帮助,一个披着“超酷”外衣的高知女性,最后是在求助无门后,选择与Beth同归于尽。
这里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过度吹捧女性的母爱和奉献精神的代价,至今仍有很多女性意识到,但仍旧不愿意承认或者相信的事实,是妈妈可能不一定有绝对意义,或者是全天候在线的母爱光辉,离异母亲的角色是最不适合独立抚养孩子。
但为什么我们的B计划是要想办法全部都靠自己?我们——作为个体——得要自己赚钱、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下厨料理、发展并维持自己的风格与品味、决定自己的自由时间如何安排等等,直到我们离开人世。以自由之名,我们逃出了社群、城镇、部落,以成立家庭与血缘连带关系。以自由之名,我们逃出了家庭与血缘连带关系,以创造核心家庭。以自由之名,我们逃出了核心家庭,以成为独立的个体。
然而,在这段路上,我们丝毫不曾认真考虑过,要打造一个相应的社会单位,提供我们替代过去那些群体所提供的支持系统。
确实,有许多支持系统明显是建立在对女性的压迫上。社群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用来控制行为、维持一致性的系统:家庭则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确保女性维持温驯顺服的方法。但我们实在太矫枉过正了,只因为我们曾受到伤害,我们就因噎废食、全面拒斥整个体系,却从不停下来反思,这些系统多数时候如何帮助我们。【4】
在invisible women里提到,女性在家务以及照料家人的事务,属于不计算报酬的工作,因此必然要同时承担照料子女和养家糊口的工作,社会不倾向提供协助,而倾向认为无法兼顾是女性缺乏母爱和失职。
几乎在每个国家,妇女在所有非市场工作中都承担了不成比例的份额,而且总体上往往比男性工作时间更长"【5】
在欧盟,25%的妇女将照料工作作为她们不参加有偿劳动的原因,而男性只有3%。在英国,有年幼子女的妇女比没有子女的妇女就业时间更短,而男子的情况则相反。这与墨西哥的情况相吻合,2010年,46%有幼童的母亲从事有偿就业,而无子女家庭的妇女则为55%。男子的数字分别为99%和96%。在美国,年轻女性的有偿就业率其实相当高,但在成为母亲之后,女性有偿就业率急剧下降,或者是"正在逐步推迟"。【6】
第二问题,则是在Keeping Women and Children Last的开头有简单的叙述:
事实上,我的父亲非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被许多人视为英雄。他经历了巨大的悲剧,而他却留在家庭当中,独自抚养他的小女儿。人们说他是多么的尽职尽责,多么的关爱。还能把一个没有母亲的女儿抚养成人。当然,很多人鼓励他再婚。每个人都有一个他 "必须见一下 "的女性。但从来没有人说他在颠覆美国家庭或美国社会;从来没有人说没有第二个父母会导致我辍学、犯罪、未婚生子、吸毒或酗酒。从来没有人说过,只有父亲一个人不能爱我和管教我。【7】
是的,对于离异的女人和婚外生子的女人视角,其实是有很大的偏见的。我父亲得到的一些同情和钦佩,固然是由于他是个鳏夫。但也是因为他是男性、富裕、白人的缘故。他不但没有被诋毁和鄙视,反而因为他的勇气、他的坚贞、他对家庭的奉献而受到钦佩。【8】
当我们只关注Beth作为一个天才曾经历过的原生家庭创伤,我们试图将她后续私生活的不堪(包括随意的性生活和滥用药物和酒精),简简单单地定义为是缺爱和原生家庭问题时,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察觉到——
作为数学博士的单亲母亲,本可以更好地培育她所生育的天才女儿。
>>被忽视的女性成就所需。
我们简单地想象和定义了天才的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再简单地想象和定义了培育一个天才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一切好像都是与生俱来、命中注定的,是不是为了也让我们能更容易地接受,女性天才们陨落是自然、正常和预料之中的?
说女性可以从任何一个产业内部去“改变文化”,完全是一个彻底的谎言。就算女性是带着改革的心进入体制,那个心对于彻底改变体制也是毫无帮助。这个体制比你资深太多了。它所吸收的毒素已经比你所希望带来的改变还要多太多,就连让它慢下来的机会都没有。【9】
《后翼弃兵》将女主的人生放置在,本由男性占据优势和话语权的圈子当中,并且以成长打怪的形式,以一次次的挫败后的混沌和自我提升,最终打败了大boss一样存在的苏联选手Vasily Borgov。
然后,臆想出在莫斯科被一群苏联老百姓簇拥讨要签名的场景,连公园里下棋的老大爷都能轻易认出女主和喊出他的姓名(大爷的表情甚至都令我想起了至今如同迷思一样的景田太空水的某个广告),并且自鸣得意觉得这是女性的胜利?
在我们继续讨论到底是不是男女性别调换了就公平了的问题钱,我们可能需要先看看,女性之所以不容易在男性话语权更高的领取取得成功的案例——
英国妇女设计服务机构前主任温迪-戴维斯(Wendy Davis)对一袋水泥的标准尺寸提出质疑。她指出,对男人来说,这是一个舒适的重量--但实际上并不一定要那么大。'如果它们再小一点,那么女性就可以举起它们。戴维斯还对标准砖头的尺寸提出了质疑。'我有我[成年]女儿拿着砖头的照片。她的手都拿不过来。但[她的丈夫]丹尼的手却能很舒服地握住它。为什么一块砖头一定要那么大?不一定要那么大 '。她还指出,典型的A1建筑师的作品集可以很好地套在大多数男人的胳膊下,而大多数女人的胳膊却伸不圆--又有她女儿和丈夫的照片为证。【10】
标准的钢琴键盘不仅使女钢琴家难以与男同事达到的赞誉水平相提并论:它还影响了她们的健康。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乐器演奏家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性音乐家因工伤而遭受的伤害 "不成比例",键盘手是 "最危险的 "之一。一些研究发现,女性钢琴家比男性钢琴家遭受疼痛和伤害的风险高出约50%;在一项研究中,78%的女性和47%的男性患上了RSI。【11】
女性不仅仅要在本不考虑她们先天因素所设置的规则中拼搏,还得在社会和舆论的压力中不恰当地审视自身所需。
当男性以“好女人/好女孩”来为女性贴上“适合结婚”的标签时,女性便已经在这种男性凝视下,着手开始自我阉割,以适应这优胜劣汰的规则。
Beth的继母显然就是这种社会环境下极其普遍的受害者,她过着《女性的奥秘》当中描述的郊区家庭主妇的生活。
她被阉割的前程和梦想,变成了日常生活无尽的空虚,她甚至被那些灌输过她“婚姻是女性的唯一理想/寄托/未来”的氛围继续灌输着“有个孩子你和你的婚姻肯定能好”的念头,而在领养Beth以后的母亲角色,也正是反映出她其实并没有特别热衷于担任母职的想法。
而生母企图同归于尽,和继母的有了孩子也不见得满足和幸福的人生,才是Beth无法对婚姻和生育产生好感的主要原因。
既没有体恤女性的生存处境,也没有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案和可能(社区和群体上的协助,在当时实际上是存在的,在《阶级时代》也曾有过关于集体力量来养育孩子的社会氛围),我们抛弃了那些需要被看见的女性,却为了这种如同中了乐透一样的天赋和几乎一生顺遂欢呼。
>>性自由=女权的胜利?
这已经不是第一部剧集让我有这样的困惑了,所有女性解放的思想当中,我最提防的就是这种片面的性解放。
单方面从女性更改性别成了男性,以数量来跟男性进行绩效一般的比较,女人总是会错觉自己也可以有后宫的戏码,也以为拥有了后宫等于是与男性平等了。
Beth的好几次与男性间的互动(撇开我看的版本会有删减的可能),从她在完事后的状态来看,她不过是一个还没有真正完成性觉醒的多伴侣女性。
自由固然是觉醒的基础,但没有觉醒的自由是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
她充其量只是在很嬉皮地活着,但不知道自己从中可以得到些什么。这种性关系本身就乏味无趣,所以,从对于伴侣的工具人的性质作为考量,她最终能够持续保持朋友关系的前男友们,就不包括第一次体验的那个俄语课上的同学。
Beth至少是意识到了,相比婚姻、恋爱和身体关系,队友情谊反而更有价值一些,而这一套理念,本质上就是男性内部最根深蒂固的那一套思想。
>>因为是女性,所以酗酒滥药问题说好就好?
关于酗酒滥药的问题,其实美剧里有多许许多多的同类剧情,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作品就有《回归之路》、《我们这一天》、《马男波杰克》等,而且最令我好奇和感兴趣的一点是,这里也有刻板印象,就是这种滥用药物和酗酒的主体大多数白人男性群体(《马男波杰克》的配音也是白人男性)。
为了能够让Beth在这男性体系内向上攀爬显得更为自然,她便“必然”需要经历这群白人男性的最痛——酗酒滥药的问题。
但编剧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剧集数量来讨论这个问题,她变成了一个随时能打败各种依赖症状的神奇女侠,只要觉悟了就能戒除。
所以,Beth不仅仅是天才,还是一个超人,她的内在也像她那翻云覆雨以后仍然不会乱的头发一样,完美无瑕。
我们企图塑造出一个令人欣羡的女性形象,然后再藉由她的性别,通过引起女性主义信仰者的欢呼,顺势将女性主义的准入门槛大幅调高——
你没有窈窕的可以驾驭时尚的身材、你没有精致的面孔和一丝不苟的妆容和发型、你没有来自母亲的天赋、你不够有个性不懂得离经叛道离群索居、你没有大房子付不起房贷、你没有被前男友众星捧月、你不能在男性竞争最激烈的系统内攀爬到高处,你没发说戒断就戒断酒精和药物依赖的能力……
你如果没有达到上述近乎苛刻的标准,你就不可以说你配得上女性主义者的称号。
是的,你不配。
>>一点后话,
父权体制内的向上攀爬,
是否等于女权的成就?
近年我发现相一些披着女权主义的强行政治正确的片子也会得到吹捧,我不由得开始怀疑,我们已逐渐将女权主义变成了一个精神上的消费符号。
只要是女性担纲的那都是女性主义的作品,只要是大女主的都是女权主义在影视行业里的胜利,而这部剧集最变态的地方,是隐隐约约地将观众对于正确的女权认知导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要天才要成功要在业内超越男性,或者像个男性那就是真正的女权意识觉醒。
当那些——姑且先称为传统的——女性们为女权主义者“感到抱歉”时,她们的作为跟我们其实相去不远。我们都以怜悯作为自我防卫机制,当我们对某人感到抱歉时,我们就不需要为对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所相信的东西,赋予任何价值,也不需要去倾听他们对自己的信念有什么不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好好坐下来询问这些女性,我们所提供的东西哪里不够,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再往前走——不是朝说服对方改宗的方向,我们不能继续这样想了——相反地,我们应该进一步看见自己计划的局限:我们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也许这些女性的不快乐,跟我们的不快乐其实是相同的。【12】
真正受到阻碍的,是我们的想象力。我看了许多女性作家写的书以及许多女导演的电影,她们向观众展现女性角色具有价值的方法,是让作品中所有男性角色都爱上她。即便女主角身心受创很深、个性很难搞,或者为了进入亲密关系曾经经历过一堆鸟事,男性角色们还是会众星拱月,表达他们的心意,告诉她:他们随时都在,只要等她“准备好”,然后深情款款地望向她。【13】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剧情,能够让人觉得雀跃和惊喜也是够令人费解的。
附注:
1. 【1】、【2】、【3】、【4】、【9】、【12】、【14】摘自《我才不是女性主义者——一部女性主义宣言》;
2. 【5】、【6】、【10】、【11】摘自《Invisible Women/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
3. 【7】、【8】摘自《Keeping Women and Children Last》;
延伸阅读:
1. 《不只是厌女》/《Down Girl/The Logic of Misogyny》,Kate Manne著;
2. 《阶级时代/穷小孩与富小孩的机会不平等》,Robert D. Putnam著;
3. 《这是爱女,也是厌女》,王晓丹主编;
4. 《婚姻史》,Elizabeth Abbott著;
5. 《女性的奥秘》/《The Mystique of Female》,Betty Friedan 著;
6. 《女人的一个世纪》/《A Century of Women: The Most Influent Events in Twentieth-Century/Women's History》Deborah G. Felder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