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Montauk
主演: 米莉·波比·布朗 薇诺娜·瑞德 大卫·哈伯 菲恩·伍法德 伽塔·马塔拉佐 凯莱布·麦克劳克林 娜塔莉·戴尔 查理·希顿 卡拉·布欧诺 马修·莫迪恩 乔·基瑞 罗布·摩根 约翰·雷诺兹 乔·克里斯特 诺亚·施纳普 马克·斯达格 兰德尔·P·海文斯 托比亚斯·耶利内克 苏珊·沙尔霍布·拉金 凯萨琳·戴尔 安妮斯顿·普莱斯 婷斯莉·普莱斯 佩顿·威奇 罗斯·帕特里奇 艾米·穆林斯 克里斯·沙利文 朗·罗格 休·B·赫鲁伯 罗伯特·沃克·布兰乔德 香农·珀瑟 斯特凡妮·巴特勒 尤赖亚·谢尔顿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6-07-15(美国)
集数: 8 单集片长: 50分钟 IMDb: tt4574334 豆瓣评分:9.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说实话,我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Nancy。这个角色除了长得略奇怪还有什么可吐槽的点吗? 首先,在你指手画脚说她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之前,先确认一点——她只是个普通的高中女生。然后回顾一下你曾经或现在的高中同学,脑补一下如果他们遇到同样的事是否会处理得更好。 Nancy内心是个nerd我很赞同,幸运的是她是一个长得好看的nerd,所以就有了摆脱nerd身份的机会。家里死气沉沉的氛围让她不想和自己的母亲一样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再加上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有的浪漫情怀,她对popular boy Steve缺乏抵抗力甚至有点受宠若惊是很容易理解的。那些说Nancy婊的朋友们,她既没有抢别人男朋友也没有脚踏两船,婊在何处? 我看到这里倒是比较担心她会被爱情冲昏头脑,或者为了融入popular kids的圈子里而和Barb决裂(Endeavour里就有这个设定,一个漂亮的学霸交了新朋友之后就抛弃了自己又胖又土的好朋友),然而事实证明她并没有。 Steve劝说她不要学习去约会吧,Nancy虽然一直笑着但始终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后来Steve从窗户爬进她房间里,她也没有马上妥协。很显然她能够分清学习和谈恋爱的轻重缓急,这一点我的某些高中同学就分不清。 后来Barb失踪,她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同时立即开始各种打电话和问别人,还知道说谎安慰她的母亲。Steve表示出兴趣缺缺的时候她也毫不留情地说:“我不敢相信你竟然这么说。”她迷恋Steve,但并没有丢掉自己的底线,她永远不会像某些糊涂的女孩一样为了爱情放弃友情。我想这也是她能够让Steve决定付出真心的原因之一吧,一个连自己的原则都不坚持的女孩,男孩们怎么会真心尊重你呢? 再说到她对Joanthan的态度。代入一下自己吧,如果你在一个男孩的相机里看到他偷拍你换衣服的照片,你确定你还能像Nancy一样仍然不把他看成怪胎吗?不骂他变态已经很好了吧。 还有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她和Joanthan一起在森林里找怪物的时候,Joanthan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你其实和你的母亲一样”。我原本以为接下来他俩要大吵一架,毕竟谁被这样辛辣地指责都难免有点觉得恼羞成怒,但Nancy又让我惊讶了,她并没有。她愣了一下,然后承认“你说得对”。逆耳忠言不是谁都能良好消化的,就算是很多成年人,被当面指责之后都会拒绝接受。承认自己最不想承认的事,这个勇气很值得敬佩。 至于后来的打怪我就不说了,反正我是没这个胆识的。 这样一个不作不闹不圣母,关键打怪还能不拖后腿的女性角色,我个人认为已经有点过分美化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了,竟然还有人不满意?可能他们心中完美的女性角色都要美如玛丽苏、技能全部点满、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吧。 接下来说到Steve,他同样是一个拥有复杂内核非常吸引人的角色。 他有一对有钱的父母,恰好又不是那么有钱。这样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鲜少回家、婚姻生活冷淡、习惯通过给钱表达关怀、对孩子的生活状况完全不了解……这样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可以参见《新警察故事》中的吴彦祖。 再加上长得帅以及学校中趋之若鹜的女生,心态尚未成熟的男孩很容易自我膨胀,变成一个bully+playboy,事实上前半部分他也确实是这样的表现。 我一直不太喜欢他,直到泳池派对那一集我才隐隐约约觉得他可能不像Tommy和Carol一样混蛋。Barb割伤了自己的手,这很显然是玩咖们心中“扫兴”的行为,所以Tommy和Carol咯咯笑了起来。Nancy没笑是当然的,因为Barb是她的朋友,我比较惊讶的是Steve也并没有嘲笑Barb。Barb问他洗手间位置的时候他也立即告诉了详细方位,没有插科打诨。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教养可以得到体现的方面之一就是如何对待派对中存在感很低的那些人,是冷嘲热讽还是过分热情还是点到为止地帮助。 后来确实证明我没看错,Steve在连着干了两件蠢事之后终于自己醒悟了。他先是不怕难为情自己去找电影院员工认错,并且主动提出帮忙擦掉那些油漆。接着他又和Tommy以及Carol两个loser彻底决裂(终于),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从一开始就不喜欢Nancy,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没有你们这么miserable!” 然后他放下男孩子最看重的脸面,跑去Joanthan家里道歉,虽然因为打怪这件事被打断了。然后就是怪物出现,Nancy让他赶紧离开。摸着良心说,你是一个高中男生,你看到了一个吃人的怪物,而你手无寸铁,你会为了一个疑似出轨的女友而选择留下吗?Steve犹豫了一下,没有离开。这个犹豫特别妙,如果导演不拍这个犹豫,我也不会买账的。毫不犹豫地去救没谈几个月恋爱的女友和疑似情敌,这他妈是圣人才会干的事儿。 很多人爱说Steve是随着剧情发展不断成长、感化和升华的,我不同意,我认为这些好的品性一直都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封闭起来了,而Nancy只是激发他的一个因素,让他终于展现出了这些美好的部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幸好Steve遇到的是Nancy而不是Carol,幸好Nancy遇到的是Steve而不是Tommy,否则这部剧就变成了“痴情的女孩子永远遇人不淑,有钱的男孩子永远一渣到底”的烂俗校园剧了。 很多人看剧或者喜欢正义英雄或者喜欢邪魅狂狷的反派,我的标准则只有一个,越复杂越真实越矛盾越立体的人物我就越喜欢。 很难不想起高一那会儿读《家》,最喜欢的就是大哥觉新,这个接受了新思想却由于各种原因注定只能成为旧时代最后一位守墓人的悲剧角色。他的矛盾、痛苦和软弱都是那么真实,他同时具有善和恶的复杂,这样的人物才是真实而有魅力的。 我记得不知道哪一位作家说过,越是年轻和没有经验的作家,他们的笔下越容易出现完美无瑕的角色。而越是老道的作家,笔下的人物就愈是痛苦而复杂的矛盾体。本剧也可以同理吧。
1. 这竟然是由一群小孩子主演的科幻片。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由小孩子主演的科幻片。甚至,在打算看这部剧之前,当我看到是一群小孩子主演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对这一类型保持着偏见,总觉得,如果主角是孩子,故事要么偏低龄化,要么偏无理化。 然而我错了。 这是一部智商完全在线,但是一点也不超纲的科幻惊悚片。 准确地说,这部片,除了第一集的开头,几乎没有比较吓人的地方。 更应该归类于冒险片。 而这一部片的主创,都是我不认识的。 我是到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消失的小男孩的妈妈,是薇诺娜·瑞德扮演的。 但是,里面每一个人的演技都非常棒。 与国产片不同的是,美剧无论是知名演员还是不出名的演员,他们的演技都绝对保持在合格线上。 2. 《怪奇物语》由三条线组成。 一条线是几个小孩子。一条线是警察局长和失踪孩子的母亲。一条线是失踪孩子的哥哥和一个女生。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四个小伙伴中颜值最高的小男孩离奇失踪。为了找回小男孩,他的母亲、他的小伙伴和他的哥哥分别组成三队开始寻找,而他们又各自与本地警长、从政府秘密实验中逃出的超能力女孩以及小伙伴的姐姐组队,进一步发现异时空的存在。 三条线彼此推进,直到第七集才汇合到一起。 而这部剧棒就棒在,虽然这三条线的人彼此都互相认识,成员基本上由两个家庭组成,但在前期三条线彼此的独立做得非常合理。每一个人都有不能把自己经历过的奇幻的、吓人的、匪夷所思的事情告诉别人。 不会让我们产生“他们会为什么不说啊这个傻逼”的吐槽念头。
最让我感慨的是里面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人。 争吵,道歉,错误,改正,等等……每一个人的人物形象都特别鲜明深刻。有些怯懦的、但是对科学保持热情的青蛙脸,他正义、善良,但是,却有一颗敏感的心,在11用意念将黑小子打倒后,恼羞成怒地对11发了脾气。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看到这里骂:“她明明是为你帮你,你还对她发脾气”。可是回想一下,我们的小时候,发脾气的缘由,根本不像现在这么有理有据的。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上一秒还在对A生气,下一秒,就因为B伤害了A而原谅A,转而对B生气,即使B是为了帮我们。 孩子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 青蛙脸的姐姐是一个很漂亮的女生。但又不是那种仙气飘飘的漂亮。非常符合乡村女孩的设定。她独立,努力,有主见,在有了一个不爱学习、看上去吊儿郎当的男朋友Steve之后,试图融入他的朋友圈,但最终还是离开。 她不像中国小说电视里的女神,有缺点,而且缺点是那种大众的缺点。有着青春期的叛逆,有着反抗父母的心,不愿意和关心自己的母亲说自己的事情,会把别人的好意当做恶意。 但是,她勇敢、正义、善良,她有责任心。 这一切在面对未知的恐惧的时候,纷纷在她的身上显现出来。 薇诺娜饰演的失踪孩子的母亲,有些疯狂,有着很多像疯子一样不为人理解的行径。 中间,她一度因为离开多年的丈夫回来,而接受自己孩子已经死了的事实。但在发现丈夫只是为了获得孩子死后得到的赔偿金,她终于幡然醒悟。 她对孩子的爱和所有的母亲一样,疯狂而歇斯底里。即使全世界都站在她的对立面,她也从不放弃。 在面对警察局长的质疑时,她压抑着嗓子,说道:“难道一个母亲还听不出自己孩子的呼吸声吗?” 在看到那个怪物的时候,她惊吓地跑出去,但终于因为想要拯救自己的孩子,她又鼓起勇气回到屋子里面。 所有的勇气都不是天生的,是在面对恐惧那一刻,被爱和坚持激发出来的。
3. 最后,警察局长为了能够保护大家的安全,帮助母亲找到自己的孩子,他与那些科研人员达成协议,告诉了他们那个有着超能力的女孩的位置。 而那三个孩子,即使面对着威胁和枪支,他们也敢勇敢地站在11面前,说:“要想带走她,从我们身上踏过去。” 两个不同的选择,昭示出大人和孩子最根本的区别。 两种选择都无可厚非。前者,警察局长为了保护更多的人,牺牲小女孩一个。后者,无论怎么样,他们也要保护住小女孩。 前者守护的一种更偏向秩序和理智的平衡。后者守护的是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而第一季的最后,小女孩为了保护这三个男孩,她牺牲(或者也不是,第二季还会回来?)了自己,打死了最后的那个怪物。她完成了从一个因为从小被关在科研室里,不知道“朋友”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孤僻女孩,到为了守护朋友愿意牺牲自己的转变。
4. 这部剧最棒的一点就在于,误解与矛盾的冲突安排得恰到好处,而几个小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描述得不煽情又不小白,里面充满了像《E.T》那样大段大段的孩子之间相处的段落,从争执到和解。很多时间人们不肯相信孩子说的话,而实际上,孩子才是最不会说假话的人。 此外,片中还有众多向经典恐怖片致敬的镜头,被誉为“恐怖大师”、“B级片大师”约翰·卡朋特1982年的经典作品《怪形》就是主要致敬对象。 剧中不但出现了《怪形》的海报,还出现了《怪形》的电影画面,甚至《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的剧名也与《怪形》(The Thing)相似。此外,还有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1975年)和《ET》(1982年)、山姆·雷米导演的《鬼玩人》(1981年),都被《怪奇物语》直接借鉴;而《X档案》中的政府进行人体实验的阴谋论和超能力小孩、《异形》里的寄生怪物、《寂静岭》的平行空间怪物等老梗,也被照搬不误。 除了老画面、老音乐、老剧情等“表面文章”做到极致之外,该剧连思想内核都玩起了复古。剧中的一些重口味镜头,都颇受这些上世纪80年代的邪典电影(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风格异常、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影响,而骨子里却继承了斯蒂芬·金的神秘主义和心理惊悚。斯蒂芬·金关注的是人心之中的黑暗与光明。他的作品常常以一些无法解释、惊世骇俗的灵异现象作为推动情节的因素,灵异现象的成因并不是重点,它对人造成了哪些影响才是。《怪奇物语》亦然,“怪兽”这个超自然现象只是个引子,它牵出的,是一个小镇芸芸众生的人性百态。
不知道多久没有在美剧里看到Jonathan这样的高中生了:不叛逆,不自卑,不把家长当傻瓜,不把弟弟当累赘,虽然有些孤僻,但内心充实而健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未来计划。
当然他也没有特别老练,偶尔也会有一点骚动,一点无助,一点崩溃,流露出青少年的彷徨和脆弱。
我已经很习惯在美剧里看到离异家庭的孩子——无论是张扬的还是阴沉的,回到家时“砰”地甩上门,戴着耳机沉浸在重金属音乐里,将母亲的敲门声隔绝在外,对着不小心闯入的弟弟或者妹妹大喊大叫。他们通常把父母婚姻失败的原因归咎为养育自己的这一方,对远方的另一方充满幻想,怨怼身边的亲朋,时刻想着逃离。
一定要在外挨一顿现实的毒打才能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也很可贵。
Jonathan不一样。
他也喜欢待在房间里听摇滚,但房门始终对家人开着,音乐不是他避世幻想乡,而是灵魂的养分,如同他同样热爱的摄影和阅读。他体贴疲于工作的母亲,疼爱被校园霸凌的弟弟,当他温柔而坚定地对弟弟说不要假装正常,要去找你真正热爱的东西时,简直就像一位父亲。
但Jonathan终究不是父亲,只是年少的哥哥。
所以当他意识到弟弟可能遭遇不测,母亲濒临崩溃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求助。他知道家里需要大人,于是找到父亲,尽管他对父亲并没有抱太大期望。而在失望之后,他扭头就走,将父亲彻底排除出他们的生活,决定自己来承担这个角色。
无助又果决。
他强迫自己一夕之间长大,接受痛苦的现实,面对弟弟的死亡,却又在得到一点在正常人看来只是酒后错觉的线索时推翻自己坚持的真实世界,站在看起来早已疯癫崩溃的母亲那边。
他并不理智到固执,只需要一点交叉证据的支撑便愿意去一个怪力乱神的世界为弟弟赴汤蹈火——他对弟弟生还的渴望并不比母亲少。
他能隐忍,忍受同学的嘲讽,也能爆发,忍无可忍时奋起挥拳,事后愧疚地在母亲面前耷拉着脑袋,像一只犯错的大狗。
一身少年气。
他也有骚动,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踌躇一二,终究还是躲在暗处摁下了快门。他也够豁达,和心上人生死历险之后坦然地对她和她的恋人一笑泯恩仇。
是暗恋少年最讨人喜欢的姿态。
Nancy说,大家认为Jonathan是个自命不凡的人,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自命不凡又如何呢?Nancy希望自己在他人眼里不是自命不凡的完美小姐而跟popular傻瓜一起玩,Jonathan则根本不屑,他不寻求认同,思想在另一个境界,他的目标是NYU而不是哄姑娘上床,他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不媚俗迎合。
我辈孤且直。
Jonathan是我年少时热爱的样子,是如今羡慕的样子,是未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