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方便面时代(2006)

简介:

    丁宝(李亚鹏 饰)出生于东北小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因而来到了繁华的首都北京。毕业后,丁宝想要留在北京发展,于是选择前往位于北京郊区的平义县文化馆工作。虽说这里好歹也算是北京的土地,但是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打交道的人,都和丁宝往日在学校里接触到的大相径庭。

演员:



影评:

  1. 《方便面时代》创作札记

    电影艺术 2004 04
    王竞/编剧 导演
    关于题材
    《方便面时代》讲述了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郊县的一个文化单位工作,在其间感受到校园和社会、都市生活和小城镇生活的巨大反差。经历了一个不成功的爱情,和人生道路上第一个艰难而痛苦的选择。用郑洞天老师的话说,这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堂课。
    影片的最早立意来自于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那是$!!% 年的某一个下午,这位失踪很长时间的中戏毕业生给我讲了他毕业后分配到顺义县文化馆工作的故事。当时他已经回到北京,正准备报考研究生。整个故事是在一种轻松和略带调侃的背景下叙述的,然而它对我的震撼却是深刻的。它使我想起了好多身边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想起我的两位艺术启蒙老师,它使我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更深刻的社会背景。
    我的美术老师刘争鸣是国内一位著名影星的弟弟,是一个极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一个帅气的、极有活力的小伙子。认识他的时候,他刚刚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分配在江苏徐州的一所普通中学教美术。不论怎么说,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中美术课真的不需要这么专业的背景。让一个系统地研究过现代派绘画的人每天去教中学生什么是“ 三停五眼” , 对他来说真的是个笑话。几乎从来到我们学校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他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这里。我们认识两年后的一个暑假,他因车祸死在新疆。当时他是去那里写生的,死时28 岁。
    我的另一个朋友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被分配到福建省的一个歌舞团工作,每天排练一些在他看来极其无聊的下乡慰问的节目,我们团长站在舞台中间高举双手当英雄,我们的工作就是举着一支胳膊围着他转圈”。最终这个朋友也离开了,移民去了新西兰。这就是影片中宋歌的原型。还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多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学小号的朋友被分到一个县的文工团工作,被告知“我们不需要小号,可以改吹唢呐吗”?
    在思考这些朋友的经历之后, 我一直想找出这些现象背后的矛盾根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故事? 用那个中戏朋友的话说,在中国真的存在一个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不配套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在基层都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到底是学校教得太多了,还是我们的基层真的不需要专业太优秀的大学生?
    影片的题材就是基于以上的思考而确立的。影片中涉及的另一个矛盾就是城乡文化差异。在影片中尽管这个小县城离北京只有十几公里,然而差距却是巨大的。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生活节奏,这里都像是另一个世界。影片的主人公丁宝最初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诗意的宁静,然而时间长了,这种宁静却变成了令人窒息般的单调和枯燥,正如同他和小春的爱情。起先这个爱情是温馨的,然而当它和小城的安逸和单调联系在一起之后,就变成了丁宝想在事业上继续前进的障碍,最终形成影片中最大的矛盾冲突。
    关于影片的人物设置
    从广义上说,丁宝是很多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化身。他们年轻,有活力,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想像。在丁宝的性格设计中表面上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和,让他最初很享受于小城的闲散和诗意。而在他的性格深处也潜藏着不甘现状的冲动和对生存价值的反省。他很随便地就接受了小春的爱情,但当这个爱情自然而然地走向婚姻的时候,他却警惕起来。在他最后去向小春家摊牌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他在家中换衣服、刮脸、照镜子的场景,表现他性格中既犹豫不决,又义无返顾的矛盾。
    相比之下小春这一人物设置就有一些简单。总的来说小春是一个单色的人物, 她美丽、善良,单纯得像一张白纸。应该说在现实中很难真的找到这样一个人物。然而我觉得为了让丁宝的困境更单纯和集中一些, 小春的平面化是必要的。生旦净末丑嘛,人物设置为戏剧服务,毕竟人物是生活在戏剧中的。
    有些人物的设置纯粹是功能性的,比如陈子明。陈子明的原型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这位老人家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有一大帮声名赫赫的同学。到了晚年却毫无建树、一文不名,每天还要忍受妻子的数落。这样的一个人生落差足以使丁宝警惕,从而反省自己的生存现状。在这里,我用了一组老照片来表现他年轻时的辉煌。
    曾经有朋友建议我把这部影片的名字定为《我的文艺同事和我的乡村浪漫曲》,被我认为太矫情而没有采纳。在这部影片中女主人公是到了将近一半的时候才出现的,之前有很大的篇幅留给了文化馆的各色人物。老吕,文学组组长,一个在文化馆如鱼得水的老混混;孙永福,一个靠文革写批判稿起家的世故得阴阳怪气的老笔杆子。加上生瓜蛋子丁宝,偶尔过来串串门的热心而纯朴的张金贵,每天惦记着往上爬的周馆长,这几个人物构成了一个县城文化馆日常生活的风景。
    在这部影片中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人物是姚馆长。我把他设置为一个带有喜剧性色彩的悲剧人物。他的出场是由一组滑稽的动作开始的,紧接一个注定以失败告终的决定把他推向了一个可笑的境地。这是一个曾经有抱负,但却被生活的太极拳击倒的小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他和丁宝一样,也是文化馆的异己者。正是两人同病相怜的处境,使他在丁宝的报名表上最终签了名。也使他在面对前来闹事的小春父母时帮丁宝挡了驾。
    我一直认为鲜活的人物是电影的灵魂。在写这部剧本的时候,我为每一个人物都写了人物小传。这个剧本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的时间,其中最主要的时间就是花在人物上。
    关于影片的叙述基调
    在美国参加一个电影节的时候, 听人说起一个词, 叫做dry-sense hu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叫“干感觉幽默”。我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它不同于一般的幽默,它是对生活中一些具有悖论性质的现象的善意的发笑。它不像黑色幽默那样具有悲剧性质,它的心态是平和与包容的。这部影片的剧本最初送给某位领导过目的时候,他说这部电影不可能通过,这是对国家大学生分配制度的讽刺。我想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黑色幽默”和“干感觉幽默”的区别,他没有理解我对这种现象的批评是善意的。
    生活中本来就有悖论。就有用逻辑和简单的概念无法解释的现象,有上错的螺丝钉和任何政府也解决不了的矛盾。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冲突是永远存在的。在过去的影视作品中,这些矛盾最终会回归到一个主流的价值认同上,丁宝会懊悔他对小春造成的伤害而放弃分手的念头;或小春会理解丁宝的决定而坚决地支持他,俩人最终会获得理解和救赎。这不是生活的逻辑, 这是概念。在写这个剧本之前,我也曾思索,我如何叙述这个故事,如何去写这些看起来会让人发笑的故事。我觉得这种东西既不是讽刺也不是悲剧,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它,以一种人性化的视点去看它,它就是“干感觉幽默”。
    一些我喜欢的导演一直在以这种幽默阐释生活。像伍迪·爱伦、柯恩兄弟,透过他们无声的发笑,你可以洞见他们那充满善意和人性关怀的心胸。这种叙述的基调最终体现在影片的各个方面。最终的导演版中还有一些更加有趣的处理。比如宋歌到了学校之后被告知学校没有钢琴,我们在画面加了手写的字幕“没有钢琴!!”,后来可能因为发行方认为过于搞笑而被拿掉了。
    在影片的中间有一些表示章节的字幕和一些小的特技画面。比如“秤”、“钢琴的故事”、被缩小装在塑料袋中的老鼠的画面以及快速倒带的效果。从这些地方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存在。
    在这部影片中,电影不是作为神圣的艺术作品来处理的,而是作为一个游戏。一个有趣的、轻松的游戏。看这部电影不会觉得很累,不会有压力,在轻松的笑声中,一个个令人发笑的场景显示出它们背后的悖论性质。
    关于表演
    这部影片的幸运之一是使用了当时还没有名气的李亚鹏。如果李亚鹏没有在这部影片之后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这部影片今天可能还在我的床底下呆着。今天有很多人对李亚鹏在一些电视剧中的表演提出批评,可是公平地说,至少在这部影片中,他准确地传达出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状态和情感。
    这是我第一次不是作为摄影师而是作为编剧和导演参与故事片创作。这其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永远不知道表演的分寸应该如何控制。什么时候算过火,什么时候又是不足?这部分表演在整部戏中是否是恰当的?我还记得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我拍了四遍,其中第一遍和最后一遍基本上没有差别。那是典型的没有经验和不自信的表现。
    后来, 我慢慢地找到一些方法,比如让演员找到一些表演的支点, 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些动作,让对话的感觉更加自然一些。
    再后来我发现书本上谈的一些关于塑造角色的说法很容易对像我这样的新手造成误导。我认为理解角色只能部分地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依据。比如说小春的父亲,角色能够提供给演员只有一句话:这是一个善良,简单,有时候有些固执的人。但依据这句话又可以塑造出多少个截然不同的父亲啊。
    今天我越来越相信,对角色的理解只是表演的基础。而有时候,在具体场景中的情绪,演员的个性,导演的风格,甚至单纯的游戏性理由都能成为表演的起跳板。过分地依据角色而忽略了表演在具体场景中的有机性还容易造成“夹生”的感觉。比如丁宝和宋歌两人谈“泡妞”那一场戏, 就没有什么角色依据, 怎么好玩怎么来就是,本来就是游戏嘛。就像有些摄影师分析一些影片的影调,总强调摄影师如何根据戏剧情境的要求来进行创作,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光线的依据可以是根据戏剧情境的,但也可以是单纯游戏性的,不需要理由的。表演也是如此。
    关于影片的制作
    回忆起来,影片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噩梦。一个错误的格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我们错误地采用了在国际上低成本影片制作比较流行的超16 毫米系统,结果导致了洗印、转磁、剪辑等一系列问题。因为批量小,洗印不及时造成没能及时发现底片的划伤,导致一个星期的戏全部重拍。后期剪辑的时候又遇到硬盘损坏,真的是祸不单行。这部影片的后期从开始到完成用了近七年的时间,可见我对这部影片的制作是多么灰心了。
    拍电影一定要有充足的资金和相对专业的班底,而且不要在制作工艺上太冒风险,这是我对即将用低成本制作电影的同行们的忠告。从制作上来说,这部电影真的有些粗糙。但比起一些更加粗糙的独立电影,这部影片又显得太“豪华”了。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我真的没有想清楚制作在这部电影中的位置。换了今天,我会毫不犹豫地用DV来拍这部电影。对于小制作来说,能够尽量减少工艺上的繁琐,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戏剧情境上是正确的。这部影片的制作费将近80万元,花掉了我几年来拍广告片的收入,而换来的结果是制作上的不伦不类。那时候我们做一堂光也像大电影一样花四十分钟的时间,搞得非常辛苦,把时间都消耗在制作上了。后来到美国参加纽约独立电影节,看到他们用最简单的制作完成一些极有创意的影片,才知道低成本影片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我听说贾樟柯用"# 万元制作了他的《小武》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无地自容。
    说到这里扯几句题外话,我真的觉得许多中国电影的制作费太高了。动辄上千万的制作成本,中国电影市场有没有那么大的回报?我们不要说好莱坞的制作费如何如何,中国不应该去制作那样的电影,因为在现阶段片面追求制作工艺的精良会把我们的电影带入一个死胡同。我现在还觉得,如果《英雄》的制作费是现在的三分之一,它可能会更出色,因为这会让张艺谋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叙事上。
  2. 想“力荐”这部电影时,我有那么一下的犹豫,考虑着要不要把评价的等级改为“推荐”,因为,怕现在的新生代没有这样的对方便面的感受,毕竟方便面的辉煌时代是不再了。
    方便面依然在卖,品牌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多,形状越来越多,吃法越来越多,甚至最近出了一种直面,方便面卷曲的头发被做了离子烫,直直的面条究竟是技术的创新还是仅仅是个噱头,大家想必也不愿深究,只是这种对方便面形象的改变,于我来说,于我这样一个把方便面当做回忆的一部分的人来说,不想接受。好在选择众多,所以,我选择在《方便面时代》这部电影里回忆自己的方便面生活。
    其实,方便面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个理想混沌而信念不灭的时代,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吃苦,以为可以在艰苦中走下去,以为走下去后又是一片广阔天地,但我们其实不知道现在吃苦走的路是不是自己想走的路,是不是通往自己设定的终点。方便面承载的是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孤独,和我们的乐观。仿佛吃着方便面,我们就知道自己是有梦想的人,我们还一直在努力;仿佛吃着方便面,我们就知道自己没有被生活的安逸所消磨,我们仍旧期待着创造命运。
    丁宝的方便面吃得仿佛并不寂寞,有小春的陪伴,但小春没能从一个宁愿吃方便面而不愿到她的家里享受丰盛晚餐的丁宝那里看出,这样一个青年,这样一个吃方便的青年,他会有着怎样的对生活的不甘,他心底埋藏的作为、他为了留在北京的隐忍,在一天天的方便面生活中愈加彰显。丁宝的离开是必然,那是青年为了梦想而不为舒适安稳所动的纯洁品质,有过这样经历的人能理解,有过这样想法而没能行动的人更能体会。
    方便面的时代可能不再了,但这种情怀一直都在,在一批批为理想而奔波的青年中延续、传承,所以,仍然“力荐”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方便面中散发出的青春弥漫的氤氲气息。
  3. 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生育,那会儿大学生的工作还是国家分配的,婚姻也是半包办的。对于丁宝这样的青年才俊,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没有筹划的,之所以甘愿来到北京郊外的农村,在县文化馆谋到一个清闲的职位,完全是因为想留在北京,但是城乡巨大的差异也通过影片像日记片段一样的叙述一一折射出来。

    像小春这样温柔贤惠的女孩,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再合适不过结婚对象,给丁宝做饭织毛衣,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照顾她未来的丈夫,无不令人心生艳羡。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回到小城市回到家乡,通过媒妁之言,娶一个这样的姑娘,过完一眼可以望到头的后半生?小城市不能乐业,大城市无法安居,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朝着自己的理想挥洒着热血,甚至着手准备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移民,这对于丁宝来说,无疑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这种踌躇满志不是来自外部的,而是自己心高气傲不甘平庸的秉性带来的,如果他甘于接受这种安贫乐道的普通日子,和小春的的结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女婿家的光景殷实,小春这样的媳妇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可以说是他小子的福气了。那会儿的李亚鹏皮肤嫩得可以挤出水来,不笑的时候有几分酷似金城武,而小春这样的女子也满足了我对邻家女孩和未来媳妇所有的幻想,但是小县城的市井生活终究容不下少年的理想,所以作出考研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

    可当今的研究生已经满大街都是,大城市的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创业的那些小鱼小虾们还会时不时被资本巨头侵吞掉。可即便是时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丁宝所面临的选择我们在外打拼的人照样会遇上,现实和理想横亘在每一个心气儿高不甘平凡的外乡人身上,丁宝的校友姜文巩俐早已功成名就,混得次一些的可能已经是坐拥千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也有借共享经济的兴起发了大财的,无论是同窗还是老乡,你身边总有很多凭借时代的开放而抛弃你的那些人,不再有共同的话题,只有一点共同的记忆,情怀也显得尤为可怜,就像我搜到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上次打动我的那部《不再等待》里龚蓓苾的表现,也很少有人现在会回过头来看这样的电影,可能打开朋友圈大部分都在捧着喜茶丧茶在五星级商场里转悠,在各种网红店里吃着鸳鸯锅吧。

    一个时代被另一个时代覆盖掉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是不容易察觉的,一个抖音短视频会无意间剥削掉转瞬即逝的几个小时,而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也不再被人提起,那时候相亲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影片结尾镜头停留在去往北京的一块路牌上,上面赫然印着15KM的距离,这段距离,看似很短,在当时就是城乡之间的一道墙,穿过这15公里就是另外一片天地,这边有贤惠的对象给你送腊肠,那边是NYC的繁华,还有你的梦想,即便是你身在北京,去上海出差复兴号也可以让你四个半小时就能抵达,但是一转眼,我们就轻易被时代抛弃了,你根本反应不过来,尤其是这样一个狼性的社会,文化馆里喝茶看报纸的一上午,下班后拿着秤买菜议价的一下午,可能NYC的一家创业公司已经上市了。

    所以,现在看来,这样的电影显得弥足珍贵,哪怕只是一个彷徨少年经过的街景,也是那个年代留给现在唯一的影像了。

  4. 第二次看了。

    片中的丁宝的状态,很写实。我也差不多经历过那样的状态。

    刚毕业,走向社会,发现其实和原先自己想的不一样。我毕业的时候到了一个制造厂,工厂区离市区有一定距离,工作生活感觉单调无趣。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离开,找工作不顺利。后来听说一个以前的同事去了一个广东的厂,我就跑过去看一下。也在远离市区的工业园,吃住都在厂里。住的还是多人间,上下铺。一想到又是回归以前的生活工作状态,心里彻底不想在制造行业做了。

    心里有想法,中间经历了许多,现在做了当初想做的行业。

    但其实那些留在原先行业的同学同事们过得都不错。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反而自己,蹉跎几年岁月,什么也没积累下来。

    几年前看,肯定会觉得丁宝的选择是对的,年轻要有梦想,要去实现,不能困在一个小地方。

    现在反而不会这么看了。在哪里,其实都差不多。或许是我自己的能力不够,有能力的人当然鼓励去闯荡。没多大能力的人,心又大的人,比如我,现在的我,可能会倾向于安定吧。片中丁宝去的是北京郊区一个县,当时看不怎么好。但现在呢,如果留下来,估计房地产早就已经开发到那了吧。

    曾经雄心勃勃,幻想仗剑走天涯,如今,反而羡慕起平平淡淡地生活。

    这也许就是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