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时光依旧 The Time That Remains(2009)

时光依旧 The Time That Remains(2009)

又名: 这事不能说太细(港) / 韶光在此停驻(台) / 遗留的时间 / Ha-zman she'notar / الزمن الباقي

导演: 伊利亚·苏雷曼

编剧: 伊利亚·苏雷曼

主演: 萨莱·巴克里 伊利亚·苏雷曼 阿里·苏莱曼 阿维·克莱因伯格 梅纳什·诺伊 Baher Agbariya Zidane Awad 阿莫尔·何勒赫尔 Alex Bakri Nathan Ravitz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意大利 比利时 法国

上映日期: 2009-05-22(戛纳电影节) 2009-08-12(法国)

片长: 110分钟 IMDb: tt1037163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如果《美丽人生》中,所有关于纳粹坦克、集中营残虐的片段都被剪掉,你是否还能从中看出主角的悲伤与凄苦?《韶光在此停驻》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讲述以色列占领后的巴勒斯坦,但导演要说的故事,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白当中,没说的才是真正要说的。如果看不见这空白里的辛酸,那《韶光在此停驻》就只是一部琐碎、带点黑色幽默、充满冷笑话的普通电影。但如果你看进去了那空白,你就能领会隐藏其中一道道无法言说的伤痕。

     

    《韶光在此停驻》故事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以色列建国、进驻巴勒斯坦。故事的主角有两位,安静沉默的巴勒斯坦男子福阿德和他的儿子埃利亚。全片以埃利亚的回忆视角,来呈现巴勒斯坦人60年间的生活。在1948年,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时,福阿德是一个刚从军队“退伍”下来的军人。尽管所喜欢的女孩举家移民,福阿德还是坚持留在巴勒斯坦,他私自为游击队制造枪械。在一次帮助受伤逃亡的百姓时,福阿德被逮捕了。以色列军人蒙住福阿德的眼睛,用枪指着他的脑袋,要他在十秒钟内说出藏匿枪械的地方。福阿德没说,于是以色列军人将他扔下山坡。

     

    两鬓斑白的福阿德娶了妻,生了子。妻子总是坐在餐桌边上,静静地给国外的好友写信,云淡风轻地告诉对方国内的现况:物价越来越高,道路无人清理、脏乱不堪,隔壁的邻居常常泼洒汽油、威胁着要自焚。上小学的儿子埃利亚常常被校长叫到楼梯底下罚站,因为埃利亚会告诉同学美国是殖民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学校不能说这些的。一个好孩子,应该像校内的合唱团那样,高声歌颂祖国美好的未来。福阿德的身体不太好,医生交代他不能抽烟,不要晚上去钓鱼。福阿德把烟戒了,不过还是经常到海边夜钓。每次过了宵禁时间,巡逻的军车都会用探照灯找着站在海边、拿着钓竿的福阿德,问他收获如何?是否带了身份证。直到有一天几个军人到福阿德家,声称已经确认福阿德利用夜钓名义,从海上进口走私自黎巴嫩的枪械。福阿德的妻子帮他将外套披好后,军人将福阿德带走了。埃利亚静静地用眼神送走父亲。

     

    福阿德与妻子、儿子一同坐在客厅里喝茶,埃利亚已经长大了。妻子仍然是不时地坐在餐桌前给国外好友写信,这次的信里提到,埃利亚应为焚烧以色列国旗,将被驱逐出境。在埃利亚被驱逐前的一天,福阿德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一群对着以色列军队扔掷石块的百姓。当天晚上,一辆救护车将一个病人送到医院,紧接着一辆军车也抵达了。医护人员和以色列军人在走道上来回抢夺这个病人。之后,就见到埃利亚到医院接福阿德出院。

     

    埃利亚回到家乡了,他的两鬓也有些斑白。到家的那天,一个以色列军人送来一盘色拉,欢迎埃利亚回到祖国。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埃利亚和换了糖尿病的姨妈以及姨妈的女儿住在一起。和父亲一样,埃利亚常常和朋友坐在午后的咖啡座上,看着以色列军人和巴勒斯坦人来来去去。白天里,有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对着持枪的以色列军人扔掷石块。有一次,埃利亚看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女人丛这样的对峙中间走过。以色列军人用枪对着这女人,要她立刻回到自己家。女人停下脚步、双手叉腰,说:你才应该会你老家去。夜里还是实施宵禁,但年轻人会就着不断重复的宵禁广播,在酒吧里欢快地跳着迪斯科,而坐在军车上广播疏散的以色列军人,则是一边随着音乐摆动,一边重复宵禁疏散的宣告。埃利亚还看到了一幕奇怪的景象,一辆坦克车对着一个年轻男子,这男子拿着手机在家门口一边聊天,一边来回走动,而坦克的炮口就跟随着这男子的步伐转动着。对于这一切,埃利亚拄起一根长竿子,一跃而过那长长无止境的围墙。

     

    埃利亚收回回忆的思绪,他又回到了片头一开始时乘坐的出租车后座上。从机场出来后,出租车司机载着埃利亚回家。但一场狂暴的风雨,将出租车司机领向了全然陌生的地方,司机只得在汽油耗尽之后,将车停在路边休息。而埃利亚就在此时回忆起了过去的种种。这次回来,埃利亚是要来探视病危的姨妈。在到达医院病房后,埃利亚看到正躺在病床上的姨妈,而姨妈的手紧紧按着一张照片。照片里面是埃利亚的父亲福阿德,坐在阳台的桌子旁。而那个位置,是姨妈在住院前,最爱坐的位置。每次姨妈都会泡上一壶咖啡,一边看着一张照片,一边看向外头的风景。离开病房后,埃利亚独自坐在医院的过道边上,几段对话就在他眼前展开:两个人阻止两组混混互殴,结果混混们和好后,将这两个人打了一顿;有病人每次在红路灯前停车,就会不自觉地点上一根烟,而当点烟器的火冒出来,这病人就会控住不住地踩下油门,因此已经发生了四次严重的车祸;有病人在酒吧里修理人,却因为打到柏油路,将自己的手给打断了.....。背景响起了欢快的电音。<完>

     

    《韶光在此停驻》是导演伊利亚·苏雷曼自编自导、半自传体的作品,用来纪念自己的父母。在电影的后半,大量出现埃利亚伫立观看的画面,象征他冷眼旁观着巴勒斯坦的种种变迁。而在前半部中,对于父母的描述,则是用不断重复的相同幽默事件,来衬托生活的压迫与不懈的抗争。每次当邻居又泼洒汽油准备自焚时,邻居的妻子总是走进家门来,叫声“邻居”,并用手指指指屋外,然而福阿德的妻子和儿子就会一言不发地看看福阿德。福阿德此时则是不疾不徐地起身,然后在走进洒满汽油的邻居时,慢慢地熄掉香烟,再无言地将邻居扶回家。相同的事情一再重复,而福阿德的抗争就在这些无言当中,以及故事的空白中。在福阿德年轻到中年的空白中,是他因为从事武力抗争而身负重伤、被关进监狱。而在埃利亚的空白中,是他被驱逐出境,是他如失根兰花般地在外流浪漂泊。而当埃利亚终于得以重返家乡,等待他的是复杂而矛盾的局势,是他无法理解的混乱与错乱,留给他的是,片尾那些深植内心的不和谐与不平静,而这些,既拿不起,又放不下。

     

    《韶光在此停驻》的手法很特殊,就像雕刻手法中的阴刻,石块或木头中,被挖掉的部分才是作品的主体,观察的人必须借由留白的部分来辨识作品的内容与意涵。而在作品的剩余处,导演铺就了大量琐碎的生活细节,但这些细节中又隐隐地放入象征与反讽。例如在以色列的国庆日,天空放起了美丽的烟火,姨妈的女儿将手围绕在坐在阳台上的姨妈身上,开心地看着满天的灿烂,而姨妈则是静静地将眼神移向反方向,不愿正眼看这烟火,此时背景音乐则响起了巴勒斯坦的传统欢快乐声。这是老一代巴勒斯坦人的坚持和抗争,是上下两代在经历60年后的差异,这一切,都看在埃利亚的眼中,也沉在导演的内心深处。
  2. 这是一部我很难把握的影片,影片拍得很主流,一点也不晦涩,甚至相当的好玩。《时光依旧》是我看的第一部巴勒斯坦的影片,也是第一次看到从巴方的角度来审视巴以关系的电影。这是导演伊利亚·苏雷曼半自传影片,也是他的三部曲最后一部。本想将前两部看完之后,再写影评。但等了很久,也未找到《消失文明编年史》和《神圣的介入》这两部,只好先说说对于《时光依旧》这一部电影的感觉。

    要了解这部影片,恐怕还得先了解影片中拿撒勒这个小城,这也是看电影时让我困惑的地方。拿撒勒是基督耶稣出生之地,恐怕大家都知道。同时它也是以色列境内最大的阿拉伯人为主的城市,四万五千人口中,阿裔就占据了九成以上,恐怕知道的人都少了。而在这些阿拉伯裔居民中,除了六成以上是信仰伊斯兰教外,还有近四成为基督徒。而这部《时光依旧》写的就是这群阿裔基督徒的故事,导演本人及其家人皆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

    当然,以上这些资料都是我看完电影后,网上查询才得知的,看电影时却有些稀里糊涂。巴以之间的冲突,一直都是新闻的热点,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仇怨,也非一日一年的事了。在我的记忆之中,巴以冲突的双方,应是两个宗教之间的冲突,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在这部影片中,与之冲突的却是基督徒。当然,之前我也知道,在中东有大量的基督徒,如黎巴嫩的马龙教派,就是基督教中的一大教派。即使是在耶路撒冷,也有不少的基督徒。但这些耶稣故乡的基督徒,却与以色列军队有着如此大的矛盾,倒还真是头次听说。看来我的知识结构欠缺甚多。

    影片通过一个孩子埃利亚(也就是导演)之眼,重新审视着以色列建国以来的那段历史。这段历史涵盖了埃利亚父母与他自己整整两代人,从他父亲青春热血,持枪抵抗,到埃利亚的满头白发,倦鸟知归,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历史就在他们两代人的发际掠过,族群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重重的印痕。他的父亲至死也没能平息痛失家园的仇恨,时时怀念着他以前看似平静的生活。他也将这种仇恨传给了他的儿子,埃利亚在学校时就有着反叛的精神,成人后他被驱逐出境。贯穿整部电影也是整个巴以历史的,就是埃利亚的母亲,岁月将她从窈窕淑女变成了臃肿老妇,她在拿撒勒度过了她的一生。仇恨在父子之间延续着,而生活却在女人那里琐碎着,时光依旧,生活似乎有了改变,似乎又一切未变。

    埃利亚的父亲应该是个激烈的反抗者,也是一个坚决的行动者。他拿起过武器,也差点被枪决;他偷运军火被逮捕,怀着郁闷与仇视死去。不过他的行动却无助改变拿撒勒城中阿拉伯人的命运,拿撒勒仍然一如既往地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其实从影片开始,也就是以色列建国之前,这就是一个并不传统还很西化的城市。它虽是基督出生地,但并未有浓厚的宗教情绪,相反生活味却很强。埃利亚对于这种状况,也继承了父亲的不满,但他除了说句违禁话烧个以色列旗之外,似乎更多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他静静地看着一切,就像一个历史的记录者,这一点与他父亲迥然不同。在电影中,他几乎没有对话也无旁白,这一点很有趣。他只是用童稚纯真或者饱经沧桑的眼睛,看着他家庭的生活,看着拿撒勒的生活。最后,埃利亚与自己的伙伴,坐在咖啡馆前,看着世事,喝着咖啡。而这,正是他父亲以前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当然,最平静的应该是埃利亚的妈妈。她的一生并不平静,但她却以平静对待之。她经历了一切,苦难与悲伤一直围绕着她,她也有着亲人的分离,家园的失去。丈夫与儿子,也给她带来无尽的麻烦。她只是将痛苦放在心里,而将生活置于一切之上,为丈夫为儿子为这个家,提供着爱与平静的支撑。谁能说她的选择不对?这恐怕也是大多数拿撒勒居民的选择。生活总得继续,除了历史的宏大叙事,更多的却是鸡毛蒜皮式的琐事。有人去架构历史的框架,更多的人则填充着生活杂事。在她心中,也是在普罗大众的心中,儿女情长似乎总是重过家国之痛。其实,这就是历史,而我们却陶醉于宏大叙事中出不来。不过,谁又能明白她心中的爱憎呢?在影片结尾时,她平静地坐在阳台上,看着这座城,这座古老的城,有教堂,也有民宅,她在这里经历着历史,她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眼前以色列国庆的焰火灿烂地开放,她则手拿着丈夫的照片,将脸别在了一边。这就是态度。

    影片拍得相当的有趣,随处可见的幽默,却又含着淡淡的忧伤。那个有着各种歪理总是想自焚的邻居,还有在坦克大炮下打电话的青年,都构成了极具喜剧效果的场景。而激烈冲突的人群中,走过一个平静地推着婴儿车的妇女,也形成一种反讽。剧中的台词,也是冷静中透着幽默。电影没有更多的情节,但有着一幕幕的场景,有着难以言说的忧伤,也有着苦中作乐,在琐碎之中追忆着逝水年华。
  3. 苏雷曼将自己亲自饰演儿子的任务放在了影片后半段,也就是儿子长大后的日子。他的出镜依旧是局外人观察家的视角,一言不发,目光呆滞,注视着眼前荒诞又现实的一切。他为什么一言不发?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巴以冲突和民族压迫,在学校里因为说美国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而被老师训斥,被要求对政治立场保持缄默,作为生活在以色列控制区域内的百姓,慢慢经历和目睹自己的文化被“修正”,被奴役,不断发生在眼前的暴力冲突,在家又要被父亲“反动”的思想和言行影响。影片第一部分正是展现了父亲年轻时对以色列的反抗,甚至差点被枪决。第二段则是父亲放弃强硬抵抗回归家庭,但私下帮助巴勒斯坦抵抗组织走私军火,整个占领区慢慢被去巴勒斯坦化,儿子受父亲影响称为学校里的“坏学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新闻里充斥着巴以新闻,邻居的老头总是试图泼汽油自焚,嘴里不断念叨一无所有,生活没有意义之类绝望的话语。学校里的合唱团唱着歌送祖国(以色列)的红歌。大半夜走私军火的父亲在妻儿面前被警察带走,这就是儿子的童年往事,恐怖压抑。但苏雷曼用他独特的影像风格如固定镜头、静默的表演、荒诞讽刺的台词和剪辑方式让这里面散发出苦涩的幽默感。儿子青年时代的段落篇幅较短,重要的是他被驱逐出境了。而到了最后的中年阶段,结束了漂泊生活的儿子回到了家乡,此刻中年的他由苏雷曼扮演,一言不发,注视着这个依旧混乱的应许之地,就像片名一样,时光依旧,这一篇章也是喜剧元素最多的。比如在他的注视下,以色列军队与一群巴勒斯坦青年对峙,其间走过一位女士,以军要求女人滚回家,而女人则表示你们才应该滚回家。这个简短对话将两个民族的矛盾无解性清晰的表达了出来,谁都有理,谁都强硬,谁都是这里的子民,只是以色列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军事能力让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另一个讽刺的段落是当一个巴勒斯坦年亲人出门倒垃圾时,门口的坦克用炮管对准男人,随着男人的移动而移动,仿佛时刻准备用炮弹轰掉男人.......而男人似乎早已习以为常,置之不理,甚至打起来电话,这个讽刺又搞笑的画面极具想象力,让人拍案叫绝。关于坦克在城市街道上游走的荒诞恐怖画面在之后的《必是天堂》里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出现在了法国........

  4. 一位导演不可谈自己。 有时,也可以谈,像费里尼的《阿玛柯德》。 但要虚构。 作家无时不在谈自己。 即便虚构。 为何? 影像的真实,来自视觉。 观察者必要客观。 文字的真实,源内心。 叙述者只能是为作者替身。 角色扮演。 福楼拜是错的,当他要从作品中删去自我。 因为作者无时不在书里。 同时,他也是对的,当他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影像扮演现实,需要变形。 一种低劣之术。 要么虚构,要么拍成记录。 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