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代表》是跟妈妈一起看的。看完她说:“其实外国运动员更难一些,他们没有国家支持,都是靠兴趣来打比赛的。”我也在想,片中这样一群没有从小受过专业运动队的培养,没有国家补贴,甚至没有专业训练场地的散兵游勇到底是凭着什么坚持走到奥运会的?为了兴趣?怎么可能!在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有的人连跳台滑雪是什么都不知道。 后来我想到了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主人公利兹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珍妮因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溃,父亲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兹只好流浪街头。在几乎没有外力协助下,她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最终拿到奖学金上了哈佛。好学生那么多,为什么会把上哈佛奖学金给她,甚至还给了她记者的工作?我觉得是评委会被她的努力打动、更被她最后的演讲说服。因为,她申请奖学金是想要脱离自己的困境,甚至是所处的下层社会!没有这笔奖学金,她将失去希望。所以她绝不会浪费这笔奖学金,绝不会浪费工作机会。这样一个人,一直挣扎在生存边缘不肯堕落。就好像她在困境之海游泳,浮沉之间的,抓到了救生圈,她怎会不努力向前?怎会放弃希望? 对比上文再回想《国家代表》,就能想通一些事。这个跳台滑雪队从教练到运动员,都有极其强烈的脱离困境的愿望。而且每个人虽然情绪有起伏,但都有不懈奋斗的毅力。 教练——他自认为是个“骗孩子钱”的人(幼儿滑雪教练)。他女儿乱花钱被高利贷追债甚至染上疾病(染病的事是他后来知道的),两人关系越来越僵。他想改变自己受到尊重、想拿到奖金照顾女儿。他清楚,韩国体委组建跳台滑雪是为申办冬奥会,一旦申办失利,队伍将面临解散。但他仍然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找到队员,依然在毫无资助的境遇下打造跳台滑雪队。就是以为一旦得了奖牌,他会摆脱所有困扰。在队伍面临解散的时刻,他带着刀拿出拼命的架势去恳求领导,终于换来自费参赛的许可。因为他一直不肯放弃,队伍才能坚持到最后。 Bob(车宪泰)是队里唯一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知道跳台滑雪的运动员。他以外籍加入韩国队,开始是为了寻找母亲(让母亲看到他功成名就来找他)。找到后发现母亲在为别人做保姆,每天受气也不敢抗争。因为她没地方住只能低头做事。为了买一栋公寓给母亲甚至抛开以前对韩国“抛弃”他兄妹的怨念而入籍。(跑个题:扮演Bob的演员河正宇在认出保姆就是自己妈妈那场戏时,一句台词没有,却把惊讶、恍然大悟、难过揪心这些心情凭借一双眼睛演得丝丝入扣,真是厉害!!!) 还有七九——他上有患了老年痴呆的奶奶,下有智力低下的弟弟。收到服兵役通知单的他,只有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才会免除服役,才能照顾家人。 洪哲——他因少年时嗑药连累滑雪队无法获得荣誉,一蹶不振。见到教练的美貌女儿令他心动而入队。但他能坚持训练下去的真正原因,我觉得一是为了能引起教练女儿的好感,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再“活得像个无用的人”。他的动机没有Bob和七九那么强烈,也就没有像他们那样的孤注一掷和坚毅。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成绩没有他俩那么稳定。 在北——他一直尊重父亲,却一直被父亲小看(滑雪队嗑药事件的影响)。他想要令父亲能接受他娶偷渡来店里打工的服务员做妻子。为自己和妻子、儿子挣得一份安定,参加训练。他不专心,常常中断训练请假回家看店。原因自然也是不想父亲认为他不负责任。 这样一群有着各自目的的人,组建了一只看似弱小实则韧劲儿十足的队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虽然他们的奥运比赛以失利告终,但字幕显示他们一些列的后续比赛成绩斐然。如果说“更高、更快、更强”是体育人一直以来的追求,是奥运精神。那么为了摆脱自身困境,永不懈怠的奋斗应该也是人类自古以来取得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因。《国家代表》的编剧很明智——没有过多去渲染爱国主义。把着力点放在小人物奋斗上。没有树立高大全的运动队形象,而是展示了队员们的性格缺陷的同时也赞扬了他们的与困境的斗争。所以,当他们一个个如飞鸟般展翅于跳台,迎接万众的关注,一飞冲天的那些镜头出现时,观众自然会感叹和激动。因为,这些人的是亲切的,是普通的,是有缺点的;更是我们也能成为的。只要肯努力,只要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