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Valé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2017)

简介:

    人类和众多外星种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名为千星之城阿尔法的繁华星际大都市,数百年来,千星之城阿尔法成为各族群和平共处的美妙天堂,它繁荣昌盛。韦勒瑞恩(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饰)和洛瑞琳(卡拉·迪瓦伊 Cara Delevingne 饰)被选择成为阿尔法的守护者,他们俩是警卫部的执行人员,被任命去拦截一种稀有物品的交易。这种稀有物品与一个本该在数十年前就消失的稀有族群存在神秘的关联。然后他们来到了巨大的千星之城阿尔法城,这时他们的指挥官Arun Filitt(克里夫·欧文饰)在指挥中心遭到绑架,这对搭档开始意识到手中物品的不寻常价值。二人追寻凶手,发现自己身陷一场正在发酵的星际事件中……

演员:



影评:

  1. 同期上映的电影除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还有《敦刻尔克》、《人猿星球》、《蜘蛛侠》,本来我是拒绝《星》的,毕竟有克里斯吴先生的电影实在是曲(lan)高(pain)和(tai)寡(duo),但朋友喜欢太空科幻片,加上吕克贝松,于是在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我们两个人昂(xin)首(jing)阔(dan)步(zhan)走进电影院。 从《阿凡达》的惊艳亮相,到《地心引力》的紧张惊险,从《银河护卫队》的逗逼嘴炮,到《星际穿越》的深刻宏大,近年随着特效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电影投入的不断加大,从前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太空科幻片已经不再让观众那么惊奇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为了突出自身特色,将重点突出在了“多”上,既然是千星之城,必定集成了宇宙中上千生物,看完整部电影,已经数不过来看过多少种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外星生物,想象力之丰富,造型之奇特,一段男主角戴涵涵一次穿越四城的动作戏将这种展示推向了高潮,令观众惊叹不已。不过,也正是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让电影剧情散乱化,很多戏似乎是为了展示而展示,一个小时就能讲完的故事,硬生生的被拉长到两个小时近二十分钟,中间有些内容令人昏昏欲睡。 ====强力吐槽分割线==== 1. 看预告片也看出来了,戴涵涵和卡抽,实在是毫无couple感,卡抽如此之铁,戴涵涵则自带阴柔邪魅之美,两个人在一起好像一对不得不走入形婚的名义夫妻。剧情也没有帮助两人说服观众他们不是形婚,开始刚刚虚拟海滩调情失败,怎么就求婚了?求婚明明被拒,出了趟任务怎么就开始讨论去海边蜜月了?同事变情侣也不带这么快的…最后那尴尬的戒指和尴尬的吻戏,救救我吧 2. 戴涵涵实在是不太适合这种自带逗逼属性加些许硬汉的战士角色,你看他跌落飞船,想的不是快站起来,你不能死,跟他们拼了,而是嘤嘤嘤,这么美的脸,怎么可以受伤,快来人救救他啊!相反卡抽的角色就毫无违和感,一头黄长直好像都能捅入敌人心脏,每一个眼神都在告诉你,老娘不是好惹的。 3. 山东天后蕾哈娜女士可谓本色出演,一段变装表演,猫女,钢管舞女,清纯学生妹,简直能把弯的掰直,直的掰弯,不过最后挂掉时候的眼泪,和弱弱的声音,实在不符合蕾女士霸气的性格,应该是死之前也要用话筒砸死你。而且,这段寻找变身生物进入某星人领地的戏实在是过长,不得不令人怀疑,整段卡抽被蝴蝶钓走,戴涵涵去营救的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日婆一个出场展示的机会,当然也有改变男主对其他星球生命看法,推进男女主感情的作用,但实在是缺乏铺垫和说服力。 4. 蓝后要说你们最爱的吴亦凡先生了。竟然出奇的“还好”,全程毫无表情一张木头脸的克里斯吴生动刻画了一个毫无表情一张木头脸的军官不记得名字了,虽然看似酱油,但是最后无论卡抽多帅气,戴涵涵多努力,机器人多霸气,将军多二逼,拯救整个世界的依然是我们克里斯吴先生,如果没有他,剧情将不会完整,主题将不会升华。不过每次他出场,我都忍不住笑场,全程出戏…这次表演没有free style。另外,还有中国国旗出场镜头一个,可见资本的力量。 5. 一句话讲完本故事:男女主挫败了因一次战争无辜毁灭某星球的将军为掩盖其罪行而展开的计划并帮助该星人恢复家园。但是全片我真的不知道男女主二人到底在干什么,开始是支线任务,取得某可爱生物,然后不是去解开谜团么?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开始卡抽救戴涵涵,然后戴涵涵救卡抽,然后就顺道把谜团解开了???搞不清两个人到底在干什么,为了什么? 6. 似乎男女主是在一个强大的组织,星际特工嘛,可是整个组织就这俩人?算上前面出场的几个,可是可以告诉我那个下命令的黑人大哥、司令、将军、吴亦凡、研究珍珠人的科学家,他们都是一个机构的么?怎么要相互监督相互命令相互授权?莫非是人*代*大*制度?底下特工就俩?还是再加一个送武器的酱油大哥? 7. 男女主不要太有人性,最后蕾哈娜的死感动了你,珍珠人的故事触动了你,可是,开始因为你不小心执行任务造成了一车兄弟被打被虐甚至死亡,我以为男主会进行反思,自己自大疏忽,谁知道俩人坐飞船跑了,扔下地面的一地鸡毛,连句懊悔的话都没有?真替他们死的不值。 8. 嘴炮不要打太多,关键时刻,卡抽要把小可爱还给珍珠星人,戴涵涵将其拉到一边,我就一脸蒙蔽了,我们是军人应该服从命令,不能随意将国家财产交给别人,不说你前面不服从命令,搞了一系列破坏,姑姐算你有理;然后卡抽开始了三观教育外加感情威胁,我以为会起多大的波澜多大的争执,可是就被说服了…说服了…我在旁边心想,珍珠人你们不要太能忍,恢复家园就差小可爱了,你还有心情在旁边看他俩打嘴炮?我都着急了,快把人家的东西还给人家好么? 9. 说到珍珠人,最后人类进攻,她们一个个从保护层走出,手挽手心连心,我以为要发大招了,蓝后就被枪射了???又逃回去了???你们不是会说话么???不是要沟通么???站在那里用爱发电么???连受伤都是爱你的形状??? 10. 反派?剧中有反派么?有,就是将军还是司令的,虽然一出场脑门上就刻着“我是反派”四个字,但是除了最后一句下令与男女主和珍珠星人同归于尽,他也没做什么,存在感相当之弱。 ====吐槽完毕分割线==== 剧情吐槽完毕,就当去博物馆看外星生物展了,依然为出色的特效和丰富的想象鼓掌,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至少是值得走进电影院一看的,不过笔者没有看3D,不知效果如何。无奈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将好看的进口大片暂时挡在门外,大家且忍一忍。不说了,我要去看《敦刻尔克》了。

  2. 很好看的科幻片啊,太空歌剧故事虽然老套,但有非常赞的代入感(年度最佳开场之一)和新奇的世界观设定,如RPG游戏那样的主线+支线任务,次时代脑洞冒险,让古典太空英雄主义换发生机,如第五元素那样,富有法式格调和趣味性,吕克贝松牛逼,这才是真正属于科幻+游戏迷的作品,维度追捕+蕾哈娜最

    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并不好,有点可惜,有点像当年《第五元素》在好莱坞的待遇一样。

    有些时候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价值,而且这样的作品,可能会有些观众不太喜欢,但作为科幻影迷和科幻游戏迷,对于这部的感受:就像当年看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那样,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部《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简直就是一款RPG游戏!

    下面,就针对本片这个特殊性,效仿一下IGN,测评一下这款电(you)影(xi)!


    开发组:欧罗巴工作室

    制作人:任性的老吕

    导演吕克·贝松,中国观众非常熟悉。就个人看来,吕克·贝松是一位非常善于将商业与艺术结合到位的导演,他的作品中既有《地铁》《碧海蓝天》这样的偏文艺作品,也有《第五元素》《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商业与文艺结合的作品。

    而且这位非常懂得观众想看什么,很善于在自我/他人之间转化,诸如《第五元素》《碧海蓝天》《天使A》就是非常自我的电影,而编剧并监制的《玩命速递》《的士速递》《暴力街区》《飓风营救》又是那种纯粹的商业之作,为了迎合大众而来,而且又那么的恰到好处把握观众G点,这就是一位成功电影人的不俗之处,吕克·贝松这方面,我是服气的。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以下简称《星际特工》)算是吕克·贝松的自我之作,一部拥有宏大世界观的科幻电影,在如今很多大制作的“原创”科幻共同点就是票房惨败,可以举很多例子,《沙丘》《异星战场》《星际传奇》《遗落战境》

    虽然《星际特工》也是IP,改编自法国漫画小说,但原著都没听说过,非大众级IP故事,跟“原创”也差不多(倒是跟《沙丘》《异星战场》,故事都是上世纪的),片方想要投资这种电影,恐怕还要掂量掂量。

    但吕克·贝松人家就是欧罗巴公司的老板啊,之前拍了几部电影都赚钱,比如《超体》,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自我”一回(另外要感谢中国投资方,要不是中方资金的加入,恐怕吕克·贝松够呛自己也不敢砸下2亿美金玩这个)。


    游戏开场:代入感最重要

    为什么原创科幻很多票房不尽人意,就是因为观众代入感不佳,一个拥有原创世界观的作品,观众一开始就要各种熟悉全新的世界观和设定,一走神就看不懂了,这是最基础的原因,不迎合当下观众,所以一开始我还在担心,本片会犯《木星上行》那样的问题,后者演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前面说了,划重点→“对大众审美的迎合”可是吕克·贝松的强项啊!

    《星际特工》只用5分钟就把世界观搞定了,从1985年空间站对接握手的场景,一直到20XX年与外星人握手,直到电影故事发生的年代,从空间站到千星之城,几个镜头就搞定了世界观的塑造,这就是代入感。

    本片的开场opening,可以说是今年最好的开场之一。

    随后,又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对世界观进行填补,包括外星人的描述,有水下种族、有神经系统种族、有机械种族等等,还有千星之城的构成等等,都是放在故事中,浸入到情节之内的描述。而有了开场的代入感,在随后的故事中,观众对整个世界观的更加深入了解。单单是这一点,很多导演就无法做到。因为很多作品将世界观描述与故事描述割裂(代表作《木星上行》)。


    超凡任务:跨维度追捕

    而且说到代入感,吕克·贝松在前30分钟的故事中那是做到极致

    维度市场那段,描述在不同维度之间的切换比较复杂,但导演对这段的描述却是非常流畅。不同维度画面之间的剪辑,用一个盒子的左右部分将横跨两个维度的追逐戏渲染的极为出色,这段追逐戏份堪称全片最好的段落,而且描述的言简意赅,通过电影的画面渲染和剪辑,我想就算不太了解科幻维度名词的观众,也能了解到其中所要营造的维度追捕。

    再加上这段场面,是对世界观奇形怪状的外星生物进行首次呈现,总感觉这段内容,有点玩RPG游戏的感觉,比如《生化奇兵》《质量效应》,如《质量效应》那般超酷的科幻设定,如《生化奇兵》那样绚丽的复古元素。这是如此相对繁琐的设定首次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对这样的场面一定不会陌生。

    而且这段场面,让人想起了那款被取消开发的《掠食2》,我一直很想玩后者,没想到这片开场的追逐,让我似乎看到那款游戏的既视感,当年轰动一时的游戏CG宣传片,跟电影这段很像。

    当然,度过了前30分钟惊艳的追逐戏,观众的兴趣已被调节至很高的水准,而后面则相对比较常规化了。一个标准的太空歌剧故事。


    简单任务:太空歌剧

    电影全长120分钟,一般而言这种描述宏大世界观的电影,编导们恨不得搞到3、4个小时的片长,才能讲清电影中的观点。而本片效果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打算深入描述科幻世界观却同时还不忘娱乐和商业的混合体。电影究竟打算探索未来世界观,还是拍成一部娱乐大片,起码在我看来是比较稀里糊涂的。

    但这里却是吕克贝松的特点,当年他搞《第五元素》的时候,土、气、水、火四大元素,混合一起可以产生出第五元素,那就是人类。主题更加深邃,对生命的深度和感知的人性在电影里都有深入讨论,但表面上还是一部视觉五光十色的商业大片。

    因此而言,吕克贝松这种习惯也许让很多观众很难适应,《第五元素》当时也是很多争议,被认为是不伦不类(当年北美票房也不过6000万而已),当你打算静下心来探讨一个高概念的科幻,却发现在大量动作场面、视觉效果中很难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五元素》深化主题的地方在于开场和结尾,《星际特工》也是一样,开场的对缪星人的展示,还有结尾部分人文的关怀,是电影的主题,其余部分就是大量商业元素的包装。

    而充斥在其中的,就是吕克·贝松个人的趣味化元素,电影宏大而复杂的世界观下,主线故事非常简单,而容纳于简单故事之中的,就是各种支线情节对世界观呈现的补完。这也是本片第二个像RPG游戏的地方——支线任务


    支线任务:趣味打副本

    就像做任务、打副本一样,电影中戴德恩和迪瓦伊两位年轻的特工小白,为了完成终极任务,不得不参与到一些与主线看似毫无关系的任务之中,也就是说虽然吕克·贝松在宏观把控上,将世界观塑造融入到故事线中,这一点难得可贵,但故事本身却与主题是割裂的。

    可以说这是电影的问题,但话又说回来,这些看似与主线故事毫无关系的支线任务,却是电影最好看的地方。

    从开场维度追逐,到女主角水下探险“太岁头上动水母”、 男主角外星“农贸市场”里寻找魅惑者偶遇蕾哈娜,再到那场妙趣横生的婚礼吃饭戏份,这些部分非常生动有趣,不仅呈现各自任务的特点,有的紧张激烈、有的充满诱惑,有的妙趣横生,实在令人非常享受这些支线任务,而支线任务与主线情节,整体就是对电影世界观构架的补完。

    这就是吕克·贝松“自我”方面的展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肆意畅想的故事。回想《第五元素》,不也是这样吗?同样简单的故事,期间夹杂着司机逃亡任务、宇宙豪华旅行团任务、还有那段惊艳的“打架”歌剧。这么多年观众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是这些情节,而电影的主线故事反倒有些模糊了。

    《星际特工》也是一样,支线情节非常好看,故事主线则相对一般。整个电影,充斥着法国电影那种诙谐、浪漫、追求趣味性的调调,还有吕克·贝松的脑洞。从这一点来说,《星际特工》绝不是什么经典之作,但一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英雄成长:古典太空英雄主义

    那么话又说回来,电影的主线任务很弱吗?也不是,只是相对不太突出而已,因为电影主线比较老套,乃是典型的古典太空英雄主义

    太空英雄主义的模板其实就是来自于《异星战场》,当然不是2012年那部科幻电影,而是该片的原著,埃德加·赖斯·巴勒斯(也是《人猿泰山》的作者)创作的同名科幻系列小说,这位也是大名鼎鼎的系列的作者,他一共创作了11部“火星”系列冒险故事,故事主要围绕着主人公约翰·卡特的火星冒险之旅展开。

    《异星战场》影响了很多电影,就连打造出《星球大战》与《阿凡达》的乔治·卢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都曾表示,自己深受这套小说的影响。并且在好莱坞上世纪科幻电影的黄金年代,一大批以拓荒英雄为主题的太空歌剧电影接连问世,包括《太空英雌芭芭拉》、《最后的星空战士》、《宇宙奇趣录》甚至动画片《宇宙巨人希曼》,就连著名《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卢克的形象不正是约翰·卡特的化身吗?

    如今这类作品早已江河日下,新世纪后随着迪士尼动画片《星银岛》的票房失利,2012年的电影版《异星战场》票房同样惨败,随后《木星上行》更是口碑与票房双扑街,当观众认为太空英雄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星际特工》来了。

    “小绿魔”戴德恩饰演的主角就是典型太空歌剧的古典太空英雄的化身,其形象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科幻片中非常常见,太空罗宾汉。而且还有美女作陪,结尾之处坐拥美女,像极了007为首的那种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无奈古典太空英雄如今看来显得有些老套,但电影本身也是改编自上世纪60-70年代的漫画小说,这个设定是变不了,所以当观众吐槽电影的主角设定有些偏弱之时,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原版故事就是那样。

    但之所以电影的观感上没有沦为如《异星战场》《木星上行》那样令人味同嚼蜡的老套,就是因为本片这些五光十色、新奇而有趣的支线任务,以及容纳于其中的趣味设定和快节奏故事,救了这部电影。

    《第五元素》一样,《星际特工》凭借这些有趣支线任务,对主线任务进行补完,不但丰富了世界观,而且提升了观感,这就是我佩服吕克·贝松的一点,能用丰富的情节渲染和视觉元素,让这个古老的太空英雄电影,重新焕发活力,就这么简单。


    游戏评测

    整体《星际特工》的观感是非常奇特且新奇的,诸如俺这样的科幻+游戏迷是很喜欢这样的电影。奇特的世界观设定,如RPG游戏那样的主/支线任务设定,一场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冒险,就像《第五元素》那样,多年之后,电影的故事基本会被淡忘,但一定会记得其中那几段非常有趣的情节。

    (首发公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lim)

  3. 出乎意料的好看。没有想到吕克·贝松居然能把他在五十年前看过的一部科幻漫画,改编为画面如此瑰丽、绚烂的经典复古科幻巨作。老吕说自己从10岁开始就成为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原版漫画的死忠粉,这话我信,这片子看上去确实像真爱粉拍出来的东西。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可能是近期院线片中,特效与色彩结合得最赏心悦目、最能展现未来世界勃勃生机的奇观电影。吕克·贝松自己说,当他看到《阿凡达》之后,他才觉得电影特效行业的发展达到了展现《星际特工》奇幻世界的水平。趁着《阿凡达2》上映的遥遥无期,老吕抽空请来《阿凡达》原班特效团队全面掌控《星际特工》的视觉效果制作,其中名头最为响亮的3家公司都是好莱坞特效行业的顶尖玩家:负责《环太平洋》特效设计的育碧软件旗下的加拿大Hybride Technologies公司;《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创建的美国工业光魔公司;《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创建的新西兰威塔数码公司。

    《星际特工》最体现视效奇观的场景有两个:珍珠星球的碧海蓝天,以及搭载地球游客的飞船在大市场中光速穿梭。片子里这些长得很像白种阿凡达的珍珠人,他们的星球实在太美腻,作为沙滩海景房爱好者的我,看到片中栖贝壳而居的珍珠人怎能不心动和羡慕。3D效果加持下的外星大裂谷的景深层次感,大市场商店里的各色霓虹灯所带来的炫目感都是非常好的观影体验。片中无知且好奇的人类只有佩戴了特制眼镜,才能看到大市场里琳琅满目的一切,这个设定确实很有前瞻性,早在上世纪中期,《星际特工》的作者就已经指出,VR将是人类的未来。

    说到“前瞻性”就不得不提科幻题材艺术作品的世界观。自从科幻题材首次在小说这种体裁中出现,科幻故事里的人类对待未知外太空的态度一直在左右两个阵营之间摇摆:一会儿把外太空看作是人类开疆拓土发展旅游业实现“和平崛起”“宇宙大同”的基地,一会儿又把外太空看作威胁,认为外太空生物是有可能甚至意图毁灭人类的未知力量。

    《星际特工》让我想起了美国经典科幻电视剧《迷离时空》(The Twilight Zone),这两部作品都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对于宇宙飞船和外星系的设计很相似,二者也都属于左右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中间派,不同于近几年科幻片倾向于采用的冷色系和宣扬外太空未知力量的黑科幻路线,《星际特工》在视听上弱化了宇宙空间的厚重感和压迫感,取而代之的是突出了外星生活的轻松愉悦,《星际特工》影片本身就像一个大市场,将观众带到一个从没去过的旅游胜地,各色奇珍异宝人头攒动应有尽有。

    《星际特工》最核心的故事发生地是一个叫做阿尔法城的星球。和戈达尔的经典科幻片《阿尔法城》一样,“阿尔法城”这个地理概念成为了对人类社会的高度乌托邦化的概括,这里有上百万个不同星球的不同种族和平共处,彼此交换知识和文化。人类和身为外星种族的珍珠人为了全面和解而共同努力,消除极端分子和偏激意见。这是一种超越了现代商业社会财富物质信息交换的概念设定,体现了人类社会各民族彻底消除偏见、实现高度融合的理想,若要实现这个超前的理想,在现实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影片中段蕾哈娜上演美艳性感变装热舞,戏份不多,非常圈粉,蕾哈娜和3个舞替共同完成拍摄,拍摄周期6天,又花了2年才完成变装热舞片段的全部视效制作。为了神迷目眩的大市场,为了沙滩海景房,为了蕾哈娜的变装秀,不要犹豫,IMAX+杜比才是打开《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正确姿势。

  4. 《星际特工》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吕克贝松用法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幽默串起了千星之城庞大的宇宙观。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人类算什么,钢铁侠,蜘蛛人,神奇女侠,又算什么,不过都是蚂蚁,尘埃罢了。唯有吕克贝松,胸怀宇宙。

    影片7月在北美上映时,影评人给出了两极分化的评价,直至达成一种平衡——好评和恶评不相上下,观众也分裂成两派。而在票房上,对于一部成本高达2.1亿美元的超级大片,北美首周只拿下1700万美元,可谓惨败。

    长期以来,好莱坞垄断了全球科幻电影市场,美国强势文化的排外性,直接导致了这部由法国电影公司主控的影片遭遇滑铁卢。《法国周刊》就指出,导致《星际特工》在美国遭遇口碑和票房冷遇的原因,既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品位上的区别,也有基于保护主义的现实原因。

    但抛开令人遗憾的北美票房以及批评家们的瞎哔哔,影片的想象力和华丽画面绝对令人过目难忘,借用《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的一句评价:“从未有过的致幻华美,永生难忘的大屏幕冲击!”

    彼得杰克逊的评价

    从宇宙观上看,《星际特工》是《阿凡达》和《星球大战》的混合体。

    2009年,《阿凡达》开创了3D电影的先河,卡梅隆在影片中构造了一个迷人的外星球——潘多拉。那里有会发光的植物、色彩艳丽的飞龙、蓝色的类人生物。这部极具想象力的影片带给电影界巨大的冲击,此后3D技术日新月异,视觉大片层出不穷,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在视觉想象力上超越《阿凡达》,直到《星际特工》出现。

    这是一部极具风格和充满视觉奇观的电影,在其庞大星际版图中,一颗宁静祥和的星球缪星仿佛《阿凡达》中的潘多拉,而数百种生命体共存的千星之城则对应《星球大战》中的银河系。当然,他们都由着自己独特的运转法则。

    吕克贝松用法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幽默串起了千星之城庞大的宇宙观。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人类算什么,钢铁侠,蜘蛛人,神奇女侠,又算什么,不过都是蚂蚁,尘埃罢了。唯有吕克贝松,胸怀宇宙。

    本片的外星主角是生活在缪星的“珍珠人”,平日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打捞海里的珍珠,再用一种特殊生物“转换兽”大量复制,产生能量以维持星球的运转。因为每天被珍珠所滋润,缪星人都有着模特的身材和雪白的肌肤,据说吕克贝松为了打造缪星,特地找来了一众超模扮演“珍珠人”。

    放眼看去,阳光彩云沙滩之下,满屏的俊男美女,超萌的转换兽,连植物都生长得体态优美,宛如仙境!但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星际战争,缪星被毁,仙境化作地狱,只有少数“珍珠人”得以幸存,他们在茫茫宇宙中漂泊,渴望着重建家园。

    珍珠人

    缪星

    影片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两名地球特工在执行任务时误入“珍珠人”的复兴计划,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这部影片充满了想象力,科幻中带点幽默,与传统的美式科幻片完全不同。那些想从中发掘复杂人性的观众,可能会失望。

    在影片中,吕克贝松展示了未来的VR集市。就是一块戒备森严的空地,可当你在入口处输入自己的基因密码,戴上VR眼睛后,眼前立刻出现一个超级大市场,商贩在沿街叫卖,成千上万的店铺等着你买买买,这简直就是购物狂的天堂啊!能看、能试、还能直接买。如果取下眼镜,看到的则是一群人在荒地上漫无目地闲逛。走出集市后,人们只要把购买的物品放进转换器,就能拿上真实的商品回家了。

    此处有一个有趣的桥段,不知吕克贝松是否借鉴了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女主角为了混入集市,用一种特制的药水射中了守卫的哨兵,再给助手也注射配对的药水,助手就能控制哨兵的一举一动了,这不就是《西游降魔篇》中的“听话符”吗!不过,“听话符”的笑点和精髓是两人在不同的场景做同样的事而产生的错位之趣,在幽默上显然更为高级。

    人类的基地位于千星之城阿尔法,这儿有几百种外星生物共存、未来飞行器在城市间穿梭,这里是联合国、华尔街、也是百老汇,男主角穿越4个城市的一场追逐戏是本段的重点,但人物间冗长的对话和缺乏冲突让此处稍显乏味。

    随着故事情节进展到千星之城的边缘,观众还有幸看到一场高科技的变装秀。《一步之遥》中,在3D技术的加持下那场旧上海的选美大赛让人眼前一亮,但也只能无限接近现场效果。而蕾哈娜饰演的舞女泡泡,传神演绎爵士舞者、学生妹、猫女郎等不同角色,5分钟内变装10次。而泡泡变装的技能不仅仅是炫技,却也推动着后续情节的发展,恐怕只有浪漫的法国人才能将歌舞植入得这么和谐吧。而观看这种高科技的变装秀,除了电影,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是绝无眼福的。

    蕾哈娜的变装秀

    吕克贝松的本意是参照星战系列打造星际特工,本片作为系列电影的首部如果获得成功,一定会有续集推出。要知道迪士尼旗下三大王牌之一的卢卡斯影业就只做《星球大战》系列,每隔几年推出一部新的续集。

    作为标准的美式科幻,《星球大战》的卖点在于卢卡、西斯尊主、绝地武士这些角色之间错综复杂,难以割舍的关系,这是该系列可以一再挖掘的创意源泉。

    千星之城

    千星之城的医生阿津莫人

    不过,法国人可能不这么认为,本片中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激烈冲突,人物也基本上是直来直去。即便星球被毁,缪星人也能在时光流逝中化解深仇大恨;他们与人类的对战中,所用的武器貌似威猛,发出的子弹竟是珍珠液,仅将人裹住不能动弹而已。而人类中最大的恶人也只是要保全自己的名声,无论他怎么板起面孔、声嘶力竭的大喊要杀光珍珠人,观众不但没有恐惧反而会产生一丝同情。

    有意弱化冲突,不是吕克贝松的失误,那是他有意为之的童心。看过吕克贝松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他的电影中总是充满了天真,情节简单明了,人物常常游走于善恶两个极端,这是法式的浪漫,而非美国人的世故。因此,我们无需用美式大片的固有模式去要求法国人。电影的奇妙之处也在于此,观众不仅仅是获得视听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身临其境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

    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