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这就是爱 This Is Love(2009)

这就是爱 This Is Love(2009)

又名: 盤問愛與罪

导演: 马蒂亚斯·格拉斯纳

编剧: 马蒂亚斯·格拉斯纳

主演: Jesper Christensen Jürgen Vogel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2009-11-19(德国)

片长: 106分钟 IMDb: tt1267502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剧情介绍:克里斯托弗因为要求助一位被卖到人贩子手里的泰国少女姬拉而被黑帮追逼,在追逼过程中错手杀人的他遇上了另外一位人生失意者-女警美琪。两人关于对爱情的看法和做法让彼此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演员:



影评:

  1. 你的生命若没有界限,别人就会进入你的生活,
    停留在你不希望的耽搁和他们不应存在的地方。
    如果你不让别人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就学不会负起责任;
    如果你老是把自己定位成为别人的拐杖,
    那么他们就无法自己站立起来,
    甚至会把你给拖垮。

    ~伊曼纽(Emmanuel)《超越恐惧 选择爱》

    爱是什么?这是人世间最简单、却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自古以来的神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甚至科学家,都不断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至今人们仍旧无法确定究竟爱是什么。然而,我们虽然无法捕捉爱的具体形貌,但却能感受到爱带来的幸福、带来的快乐,只是经常,我们也深刻感受到爱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马提亚-甘斯勒是一位著名的年轻德国导演,曾经凭借《自由炼狱》一片获得2005年柏林影展银熊奖,《这就是爱》是他完成于2009年的作品。马提亚-甘斯勒对“罪与人性”议题有特殊的偏好与关注,在《自由炼狱》中,他生动写实地刻画一个受到生理激素控制的强暴犯,如何在生物冲动和理性自制之间痛苦挣扎,最终却只能透过死亡体现自由意志、获得解脱。而在《这就是爱》里头,虽然拍摄手法比前作要温和许多,但涉及的议题却更深层地触动人们的道德神经。

    《这就是爱》的片名具有很强的误导性,乍看之下,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以爱为主题、以理解为结局的影片,但事实上,这部电影虽然是以“爱”为主题,但描绘的并不是爱里头的真善美,而是爱所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与痛苦,以及为了解脱可能导致的疯狂与罪恶。影片主角是一位名叫基士的男性杀人嫌疑犯和负责审讯他的女性警官玛姬,这两个人原本毫无交集、也互不关心,但在审讯进行的过程中,彼此都在对方身上找到类似的悲伤与绝望,于是一同慢慢地打开心扉,揭开各自关于爱的痛苦伤痕。

    就叙事手法来说,《这就是爱》比《自由炼狱》要繁复许多,影片以男女主角两条叙事线相互交错的方式开展,而在“现在”的正叙中又不断交替穿插两人各自对“过去”的倒叙,并以特殊的事件来汇集每个叙事片段,形成一种回路式的因果关联。

    ■女警官玛姬的丈夫在16年前突然不告而别,留下她和十岁左右的女儿,很长一段时间里,玛姬疯狂地到处寻找丈夫的踪迹,想知道自己被无情抛弃的原因。只是丈夫始终没有再回来,这不仅让玛姬的心里留下一个难以弥合的伤口,还使她与女儿的关系日渐疏远,必须凭借酒精麻痹自己的痛苦。

    基士在16岁时曾被一个同校的9岁女孩指控性侵,虽然基士否认自己是施暴者,但父母并不相信他。这样的经历使他在成年后投入女童的人口贩卖工作,然而他不断往来越南与欧洲、倒卖女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帮她们在欧洲找到富有的领养人家,彻底脱离人口贩子的伤害与控制。就在基士帮助到第五个越南女童时,领养方却突然改变主意而让基士陷入困境。基士要不自己拿出钱买下女孩,要不就是将女孩送回人口贩子手中,让他们将她送回越南卖淫,结果手头拮据但心地善良的基士决定带着女孩逃跑。


    基士被送到警察局是在他试图撞车自杀未果后,警察在他家中找到一具男性尸体,而基士除了承认自己杀死那位男性、承认自己照顾的越南女童失踪之外,便不肯再开口说任何一句话。对于基士的沉默和小女孩的失踪,整日醉醺醺的玛姬原本一如既往地漠不关心,但她突然想起基士不久前曾经到警局来报告女孩失踪,当时与自己撞个正着并脱口说出:“生活再也没有意义,她永远地离开了”。这句话深深触动玛姬,也让她对基士产生好奇,决定全力投入审讯工作。面对基士的沉默,玛姬率先敞开自己的心怀,说出自己的故事,诱导对方也说出他的故事。结果这段审讯在拷问基士的同时,也拷问着玛姬。

    玛姬在丈夫不告而别后的头几年带着女儿四处疯狂寻找,但终究还是接受了丈夫不在的事实,然而就在丈夫离开七年后的一天,她在街上偶然看见丈夫的身影,他正亲昵地与两人的女儿说话。这一幕让玛姬被彻底击倒,她发现抛弃自己的竟然不仅是丈夫,还包括女儿。就在这天,玛姬将女儿赶出家门,开始用满满的酒精将自己与现实阻隔开来。

    基士带着越南女孩四处躲避黑道的追杀,他试着找自己父亲借钱,但父亲一听到和小女孩有关,便心生厌恶,断然拒绝给予资助。实在走投无路时,基士曾动念将越南女孩送回人口贩子手中,结果女孩知道基士的打算后便从他身边逃走。这就是基士为什么会去警察局报告失踪案并撞到玛姬。后来越南女孩失而复得,饱受伤心害怕打击的基士决心绝不会再让女孩离开自己身边,他对这个全心信任和依赖自己的小女孩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玛姬天天醉生梦死,对她来说,唯有在酒精麻痹下,丈夫和女儿抛弃自己的现实才显得不那么真实和痛苦。看着她越来越沉溺于酒精、彻底放弃自己,玛姬的工作搭档终于在经过这么多年后,鼓起勇气将她丈夫不告而别的实情说出来,而知道真相的这一天,正是玛姬在警察局门口撞到基士的那一天。原来在十六年前,玛姬和自己的工作搭档发生外遇,她丈夫得知此事后极度痛苦,才会决定毅然离去。但是在离开时,他向玛姬的搭档说明自己离开的原因,还说如果两人结束婚外情,自己就会回到玛姬身边。玛姬的工作搭档很爱玛姬,当她在丈夫失踪后不停寻找丈夫、断绝与自己的关系时,他却始终抱着希望,痴心等着玛姬回心转意,加上他拒绝承认玛姬根本不爱自己,结果竟然打电话给玛姬的先生,谎称自己和玛姬非常恩爱。自此,玛姬的丈夫才彻底离去。

    基士所照顾的越南女孩只有十岁,却有着极为悲惨的身世,父母早逝,自己则被卖个皮条客、被迫卖淫。她身上带着应有的孩童幼稚、却也带着不应有的女性早熟。她明白爱里头的信任和照顾,却不明白亲情与爱情的界限为何。在她短短的人生经历里头,唯一学会的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回报任何金钱或感情的给予。那天,基士所住公寓的管理员上门勒索金钱,毕竟一个西方男子带着一个东方女童,很容易让人察觉当中的不正常之处。结果基士失手杀死对方,只得带着小女孩躲藏到一座乡间小木屋。眼见基士为了保护自己而陷于深切的恐惧中,越南女孩便主动以自己唯一懂的方法来安慰他—性。结果正处于意志薄弱状态下的基士没能抵抗住诱惑,与女孩双双跨越了道德的界限。

    玛姬在搭档说出丈夫失踪的实情后,她并不怨恨对方,毕竟是因为两人越线才导致丈夫的离去,也才造成自己这十六年来的痛苦。虽说如此,她却不能不感到内疚和伤心,毕竟就在这一刻,她明白丈夫是真的再也不会回到自己身边了,也因此,当她随后双眼带泪地在警察局门口撞上基士,并从他口中听到:"生活再也没有意义,她再也不会回来了”时,才会有如此深的触动。在审讯基士时,玛姬重新回顾过往的生活,看到丈夫、女儿和自己因为爱所受到的伤害和承受的痛苦,她决定放下过去、让自己停滞多年的生命继续向前。也是在这个时候,玛姬开始关心起越南女孩,决心逼基士说出她的下落。

    基士在意识到自己和越南女孩做了些什么后便彻底崩溃,他愤怒地将女孩反锁在小木屋,自己则驾着车、飞速撞向迎面而来的大货车。车祸并没有让基士受到严重伤害,反而让他被送到警察局接受审讯、让警方在他家中发现一具尸体。在审讯的过程中,基士始终不愿说出女孩的下落,也坚决拒绝进食,只是不断地问自己从被逮捕到现在过了几天,显然他想饿死自己和饿死女孩。然而当基士因为过于虚弱而被送到医院急救后,他却突然屈服于梅姬的逼问,强撑着身子带领梅姬去到女孩被关的小木屋。

    两人赶到时,女孩已经奄奄一息,梅姬赶紧将抱上车后座,驱车奔向医院。在路途中,女孩苏醒过来,她慢慢地从后座将手伸向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基士,而基士立即也伸出手来,紧紧握住女孩的手。

    ■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在影片开头有一句题语:Innocence is a form of insanity(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这句话出自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沉默的美国人》,故事讲述一个天真善良、满脑子理想主义的美国人,毅然奔赴越战战场追求理想:对抗强权、以武力解救越南百姓,结果却因为自己的无知,造成大量无辜百姓的伤亡。书中的一位英国朋友对这个美国人给出几个评论: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能由良好的动机做成这样严重的祸害”,以及
    “他总是单纯无知的。你不能责怪单纯的人,他们永远是无罪的。你所能做的只是控制住他们,要不然就消灭掉他们。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在《这就是爱》里,基士无异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才会以参与“贩卖人口”的方式解救遭到贩卖的女童,也才会在后来不顾一切地带着越南女孩逃跑。但是好的动机不一定造成好的结果,就像美国基于善意,多次试图以战争终止暴力,却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样的,许多欧洲人以为出钱购买和领养那些遭到贩卖的小孩,是对他们伸出援手,但事实上,他们的善意领养反而使得更多孩子遭到贩卖。

    很多事情,光是有爱、有善意是不够的,还必须理性地衡量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方法,否则爱与善意反而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基士因为对女孩有感情、想保护她,决心不将她交回到人口贩子的手上,甚至拒绝让其他人收养她。结果最后不仅自己犯下杀人罪,还对女孩做出跨越道德界限的事情,而在自己走向自杀结局的同时,更试图将女孩饿死的小木屋。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影片当中同样被爱蒙蔽理智的,还有女警官梅姬的工作搭档,他因为爱着梅姬、始终怀抱希望梅姬会重新回到自己身边,结果不仅一开始便说谎,还将谎言维持了十五年之久,使得梅姬家庭破裂、数十年来沉浸在悲伤痛苦之中。而当梅姬得知丈夫不告而别的真相时,她最先的感受是不理解,因为她心里头始终天真地认为,她当时与工作伙伴之间的外遇,不过是几次不涉及感情的性关系,她从没想过自己所度过的那痛不欲生的十六年,竟然会是因为当时的外遇。梅姬曾经说过,所谓的现实,就是没有酒精作用下的幻觉。其实,酗酒之前的她,又何尝不是患了无知的精神病,才会越过爱的界限却不自知。

    爱让人犯错、造成伤害,但这伤害是基于善因的恶果,很难简单地判断最终究竟是对还是错。就像面对一场以正义之名而发动的战争,是该基于当中的善意而给予支持,还是该基于当中的伤害而予以反对?就像梅姬的女儿面对父母之间的相互伤害,究竟该支持那一边?也像影片结局里,基士和越南女孩那紧握的双手,我们应该将之视为父女之爱而认同,还是该将之视为男女之爱而批判?在《沉默的美国人》的结局部分说道:“人迟早要选边站,如果他还想做一个人的话。”
  2. 画面很符合看惯了香港电影的人,干净利落;冷静的镜头下,暗涌流动;
    一个公路片的结构,悲情的期待让人提心吊胆;洛丽塔一般的青春无知少女和一个恋童倾向的adult-kid的相遇让人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