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术创作商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制片商为攫取最大利润,对某类成功的影片大量仿制,长久后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影片制作模式。 特点: 1.受商业和艺术规律的双重制约但两者冲突时,商业法则获胜 2.有一套独特的电影语言及其语法背景、人物、道具、情节多有雷同 3.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心理 4.往往从动作或感官上刺激观众,以直观生动形象画面吸引观众
产生的原因: 商业竞争和电影发展自身演变的结果 观众选择余地增加,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民族电影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 市民欣赏口味多样性 具体类型 古装片《西厢记》、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神怪片《盘丝洞》
联华影业公司,中留私营电影企业,全称为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1930年由罗明佑的华北电影有限公司、黎民伟的民新影片公司、吴性栽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但杜宇的上海影戏公司等合并而成,又吸收在上海经营印刷业的黄漪磋参加组成。1930到1932年间,联华共拍摄了包括《故都春梦》(1930年)、《野草闲花》 (1930年)、《一剪梅》 (1931年)、 《南国之春》 (1932年)、 赴国难》(1932年)、《火山情血》 《野玫瑰》 (1932年)、《共 (1932年)等在内的28部故事片。 1933到1934年公司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影响下,生产了一批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如《三个摩登女性》(1933年)、《都会的早晨》(1933年)、 《母性之光》(1933年)、《小玩意》(1933年)、《渔光曲》(1933年)、《大路》(1934年)、《神女》(1934年)、《新女性》(1934年)等。联华从发行,放映到制片有一整套完整的机构,并且有较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法,明确提出“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的制片方针。《故都春梦》的成功,更加坚定了罗明佑走“复兴国片,改造国片”的道路的信心。联华影业公司以其鲜明的个性色彩、严肃的创作态度、与众不同的制作经营方式,给当时相对无序的影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培养了阮玲玉、金焰等一批具有较高表演艺 Sap术的演员。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客观扭转了中国电影以武侠神怪为主的 局面,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很快发展成为可与老牌电影公司“明星”齐名的著名公司,在中国影坛上形成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明星”、“天一”和“联华”三足鼎立的局面。
罗明佑,中国电影事业家,电影导演,1927年创办华北电影公司。1929年,华北电影公司与民新公司合作拍摄《故都春梦》、 《野草闲花》,1930年又联合大中华百合公司上海影戏公司,组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从而罗明佑建立起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企业,与“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他提出“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营业”的口号,广泛网罗人才,发挥导演作用,注重艺术质量。“九.一八”事变后,罗明佑在东北的电影业丧失殆尽,随着上海抗日战争爆发,“联华”制片厂毁于炮火。罗明佑曾被选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执行委员,两次被派赴欧美调查电影业,被聘为中央摄影场顾问。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罗明佑在香港主持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后又主办《真光》电影半月刊,宣传抗日救亡。罗明佑非常重视电影业的国际关系。一方面提倡民族之美德,推广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主张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并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电影及中国文化。凡有国际影展,联华总是最积极的参与者。1933年,联华推选《三个摩登女性》、 《城市之夜》、《野玫瑰》等五部影片参加意大利米兰电影展。1935年,联华影片《渔光曲》参加了次年苏联电影节,并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国际获奖影片。
国片复兴运动是罗明佑1930年10月在联华期间发起的;指1928年以经营电影院起家的罗明佑抱着“复兴国片、改造国片”的热望而发起的一场电影运动,他们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发展艺术”作为制片方针,把发展电影艺术放在首要位置,拍摄了一批具有较强现实感和较高艺术品位的影片。代表作有《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恒娘》等。其影片注重对电影艺术特征的把握,讲究镜头组接和画面美感,表现“雅”的格调而被称为新派。 首先,罗明佑在1930年发表了《编制(故都春梦)宣言》和《为国片复兴问题敬告同业书》两篇文稿,从而发起了一场影响业界的“国片复兴运动”。“国片复兴运动”下拍摄国片的四大纲领是:普及社会教育、对抗外片垄断、提倡艺术及道德、尊重演员人格。罗明佑认为以往的国片“对于东方忠孝仁侠,可歌可泣之往事,尚未能表而出之”,他希望能够“以我国固有之懿风美德,发扬光大,贡献社会”。所以,受过正统教育和现代高等教育的罗明佑期望能借宣传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来“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改变“制片家甘居下流,只晓唯利是图,粗制滥造,一味注重于摄制牛鬼蛇神的怪诞片子”的局面。 其次,“国片复兴运动”是罗明佑在联华的期间发起的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商业浪潮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在相对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强压下.电影以自身的规律和市场调节自觉地发展。在这一次商业浪潮中完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的类型发育。随着“复兴国片”口号的提出,“电影既负着改良风化的使命.在这世风浅薄的当儿.就应该本着竟是劝善的宗旨来宣扬国粹艺术”得到了普通观众的欢迎。
三足鼎立:新旧之争——明星、联华、天一
联华影业公司 主演林楚楚 阮玲玉 王瑞麟 《故都春梦》:1930联华演德 士演全焰 阮玲玉 《野草闲花》:1930联华 导演孙瑜 《恋爱与义务》:1931联华 导演卜万苍 主演阮玲玉 编剧朱石麟 《桃花泣血记》:1931联华 导演卜万苍 主演阮玲玉 金焰 特点: 1.早期创作面貌较杂,编导创作人员大多是受资产阶级教育的知识分子,而不同于过去的优秀的鸳鸯蝴蝶派的文人和文明戏出身的电影工作者。联华的创作未卷入武侠、神怪、古装影片的制作中,也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 2.联华创作突破了中国电影长期以来流水帐交代故事的陈规旧套,比较讲究导演技巧,注重电影艺术的特性,在当时给人新进的感觉。 3.其趣味受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学生的欢迎,成为明星、天一之外风格独特的一面大旗。
明星公司 《火烧红莲寺》1928第一集 导演张石川 明星出品,共18集武侠神怪片热潮由此掀起。 《歌女红牡丹》:1930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蜡盘发音 明星出品导演张石川 主演胡蝶 王献斋 夏佩珍
《啼笑因缘》1930:张石川 胡蝶主演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早期电影的总结: 早期电影题材特点: 时尚娱乐的工具,滑稽片、武打片、言情片,“鸳鸯蝴蝶派”与没落文明戏的组合。 游离社会现实。 表现民主主义、人道主义追求的健康影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邪恶势力的鞭挞。 《姊妹花》、《天涯歌女》等。 早期电影观念:影戏论 电影是戏剧的一种,是用摄影机照下来的戏剧。以简单的拍摄方法再现戏剧,再现戏曲艺术的载体。以戏剧观念、戏剧程式理解电影、创作电影;情节设计与表现方式的戏剧化,如:激烈热闹的动作场景、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固定的摄影机位、银幕画面以中景为主、缺少时空变换。
早期电影的评价: 1.经济和技术基础 尽管为商业投机,但超出自身局限,为30年代电影奠定了基础 2.开端 向戏剧艺术学习,形成主流风格传统 电影基本技巧 形成第一代导:郑正秋、张石川、洪深、欧阳于倩、史东山 3.半殖半封组成部分 4.商业投机性:严肃内容和形式实验都缺乏条件 5.落后与世界:落后的政经、技术,正在形成的影戏传统
自幼多病的陆小青学成后返回家乡,后父母去世,便再次离家出游寻师。某日,陆小青至红莲古寺借宿,发现殿中许多鬼影向佛像礼拜,走近一看,莲座后面有一深穴,恶臭逼人。寺中的知客僧见陆小青发现了他的秘密,便威胁他归顺寺庙,受戒为僧。陆小青不肯,知客僧欲杀小青,后见小青颇有武功,遂忽然遁去。小青欲出古寺,却发现四周都是铁壁。危急中,侠士柳迟从屋顶破梁而入,救出小青。路上,二人遇见军官赵振武,赵正在寻找失踪的长官卜文正。原来卜文正为官清正,私访时被红莲寺的知客僧劫持,扣在一铜钟内,要把他活活饿死。柳、陆让赵振武回去搬兵,自己返回红莲寺打探情况,路上又遇到了红莲寺的庙主常德庆。常德庆发出的掌心雷令柳、陆无力招架,幸得女侠甘联珠赶来相助,使出梅花针绝技,打败了常德庆。此时,赵振武已引兵围住红莲寺,经过一场激战,众人救出卜文正,破了地穴,但知园、知客二僧等却从地道中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