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The Life of Leonardo da Vinci / I / Leonardo
编剧: Giampiero Bona 雷纳托·卡斯特拉尼 伊沃·佩里利
主演: 菲利普·勒鲁瓦 吉欧利欧·波赛提 布鲁诺·皮尔滕特利 詹皮罗·阿尔贝蒂尼 Luigi Tasca Carlo Simoni Nino Dal Fabbro Marco Bonetti Maria Marchi Riad Gholmie Rate Furlan 雷纳托·蒙塔尔巴诺 Sara Franchetti Renato Chiantoni 阿尔贝托·索伦蒂诺 Bruno Cirino 奥塔维亚·皮科洛 玛利亚·特德斯奇 格劳科·奥诺拉托 Bianca Toccafondi Raimondo Penne 雷纳托·塞斯蒂耶
类型: 传记
上映日期: 1971-10-24(意大利)
集数: 5 单集片长: 60分钟 IMDb: tt0068854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达芬奇的一生》:中西绘画源头分流的猜想
关于达芬奇的传记资料、艺术创作分析、科技成果研究,都有了大量的网络资源。这里不再赘述。
本来是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追寻达芬奇的创作历程和思想。但看起来并不复杂:先天的家庭成长条件,促使他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他是事业也让他成为了艺术大师;他的智慧也让他把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所以,他本身就是西方艺术的代表人物,影响深远的宗师级人物。
不过,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达芬奇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我似乎发现了中西绘画分流的几个源头。
首先,是达芬奇的身份,画家的身份问题,可以看出中西画家的一点区别。就达芬奇的人生就可以看出奥妙,达芬奇因为是私生子,无法继承“公证人”的光辉职业,所以才被父亲送去学画。而正如影片讲解人所言:十五世纪的工作室,跟我们今天想象的差的很多,其实更像工厂,艺术家不止画画,他还得多才多艺。多才多艺又实际,他做的是日常会用东西。所以很明显达芬奇放在今天是震古烁今的大师,但在当时了不得也就是个“工程艺术匠”。而而中国不论是宫廷画师,还是文人画家,地位都很高,可以算是真正的贵族创作,尤其是像宋徽宗赵佶自己也热爱绘画。很明显,在西方贵族虽然喜欢艺术来装饰自己的一切,歌颂自己的功勋,标榜自己的地位,但是排斥这样的工作。而中国的世俗绘画,虽然在艺术史上也有很重要地位(比如纪录片《中国绘画艺术》中谈到的年画),但在历史上却仍然“不入流”,或者换句话说工匠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不会被士大夫所重视。所以,西方绘画求真,是服务现实实用需要,如片中解说人谈到的“例如为许多教堂所做的这些圣者像,他们用石块、石膏为逝世的心爱的人塑造雕像,他们为富人及一般大众制作饮食器皿”。而中国绘画写意,表达内心,所以追求“隔”,追求“创意”,自然上要与现实保持距离的。
其次,之前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影评中,谈到一个猜想,就是因为“画笔”,最早从事艺术创作,涂抹颜料的笔的不同,中国用的材料是兽毛(这从毛笔中可以推测,毕竟人类有一种“沿袭发展”工具的特点),所以比较细长,柔中带刚,易于描绘“线条”;而西方的材料是羽毛(这从鹅毛笔中可以推测),所以比较短,覆盖面较大,所以一开始就有“刷子”侧重“面”的优势。因为这样的源头,而导致了中国更注重线条,而西方更注重色块。当然,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也很符合逻辑的,西方艺术曾经也很注重线条,直到达芬奇才开始做出改变。有人(船长读画)对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进行了对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西方也是用过线,重视过线的,只是达芬奇经过科学研究了之后,发现了更加“逼真”的是“没有鲜明”的线,而是用明暗的不同来呈现。而中国得到近代徐悲鸿这一代才吸取西方绘画的明暗,发展中国画的表现效果。而之前一直都是重视“线”的运用。当然,“线”的局限,这也就促成了“用笔”的探索,促成了中国画的“皴”法的变化无穷。
再次,更深层地说,中国画重视写意,西洋画重视写形。根本也在于对于自然和人之间态度的不同。这点可以从文化根源上探讨,当然相关的理论别人谈得多了,这里也懒得引用。结合达芬奇来看,就可以明确。达芬奇小时候受到叔叔的影响,对于自然界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叔叔教他一些草药知识(到这里,中西是没有差别的),问题是接着叔叔就教他解剖一只死去的小蜥蜴(这样吧,把它切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而且还传递了迥异于中国的宗教思想(知道上帝为何赐给人双眼吗?让我们看他如何创造世界,以及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动物、植物)。
影片中,可以看出即便站在有如此的“宗教理念”的西方人,即便放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来看待达芬奇,达芬奇的解剖事业仍然是“骇人听闻”“有背人性”的。就如作为学徒的达芬奇和朋友一起去看“吊刑”,别人虽然有看客的心情,但看到人死了,自然也就觉得可怕离开了。但是达芬奇却非常“冷漠”,而且还发现了“趣事”:黑色丝夹克,狐皮帽,深色外套。人们看到他们留着黑色的烙腮胡,他真奇怪。为什么还做土耳其人的打扮。等于说,对于达芬奇,他一直就是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后,解说人也谈到:在许多笔记中。李奥纳多显得完全无动于衷而残酷。我现在就用一个例子来做一个说明。他在长度颇长了一张纸上,写下关于人类解剖学的章节。这张是写在广场吊刑仪式发生的二十年后。多年来他一直试图要解开人类机器,这个有复杂的肌肉、骨骼和血液机制的谜团。因此为了获得人体在世以及死后的第一手知识。他经常拜访佛罗伦斯的圣玛利亚·诺瓦医院。你几岁了,朋友?够大了,其实我还要更多多,很多。告诉我还多多少。我孙子死于68岁。你一定超过一百岁。李奥纳多写道。那老人说。他没有感觉到一丝的病痛,只是全身软弱无力。我们聊了两个小时,我就坐在他的床边,没有移动,没有干扰。他静静的离开人世。这些话几乎带着忧郁的意味。但是他没有中断思绪便接着写道:我立刻移动老人,以便切开尸体,研究这种安宁之死的原因。读到这章的时候呢,有些人或许有某种恐惧感。一个小时之前。他的躯壳还是一个温暖和善的老人。而现在呢,却只不过是个知识的来源。“我可以谈谈第二次的大体解剖”,李奥纳多写道,“这次是个孩子,两岁的男孩……”
我们知道,人性的基本,就是“不忍之心”,简单地说,就是不忍心看到同类受到伤害,这是“人对于人,同类的天然情感”。所以,即便不谈“不杀生”的中国儒家,也会提“君子远庖厨”。但很明显达芬奇超越了这样的情感。当然,我们也都清楚达芬奇这样的研究,本意可以说是探索他叔叔所言的“上帝如何创造一切”,也可以说就是为了艺术创作更加逼真。甚至我们还可以抬出达芬奇的具体贡献,就如另外一部纪录片《艺术档案:天才达芬奇》中谈到的(心脏外科医生Francis Wells在Shock的节目中作出了极好的展示:我带来一幅达芬奇会搞的复制品,其中有他观察到的,叫做“涡”的部分。这是抽象思维中很好的一个例子。其中他建立的一种描述“涡流”的假设。然后在上面画了个小的“示意图”,用来说明这个观点是如何正确地描述了心脏瓣膜关闭的机械结构,而不是简单的血液回流,还有他会怎样损坏,但是这些都不为人知更不为人理解。直到20世纪它才在自然期刊上,被完美的展示出来。那是1968年两位来自牛津大学的工程师——贝尔豪斯和贝尔豪斯(B.J.BellHouse 和F.H.BellHouse),这篇文章只有一个引用参考就是达芬奇,这条引用已经有500年的历史。2011年的《素描的秘密》,也展现出了Wells医生如何能够用达芬奇的古老发现去拯救今天的生命。Francis wells能够改变他对二尖瓣手术的方式……这个手术也被叫做“达芬奇之刀”。它能够让几乎不能行走的人可以一步两阶跑上楼梯)。西方对待自然的研究方法,包括动手解剖,的确是非常“冷酷无情”的,甚至如片中提到的达芬奇研究眼睛的结构,甚至“他实验了各种让眼睛凝固的方法。在蛋白里煮沸以便解剖,是今天还在用的方法。”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达芬奇后来如何影响西方的科技发展。简单点说,科技与伦理的问题都可以浓缩到这里来:冷酷的解剖,成就了手术,疗救了更多的生者;但冷酷的手段,是否又会遮蔽人性……所以,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一开始就因为不同的文化,走向不同的路途。
最后,因为具体工具手段不同,又会影响到艺术手法、创作理念的不同。中国画以线条和笔法来塑造形象,到了文人画,并不追求形象的真实。表达内心世界或者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落在构思上。达芬奇作为宗师级画家,自然他也会考虑到“如何表达”的问题。正如讲解人谈到的“以凡·德·固斯这幅画为例,麦秆画得精确仔细,各方面都很像实物,技巧很完美,可是他虽然美丽,在整个作品中却只是额外的装饰。而不能跟全图整合为一。在李奥纳多的《天使报喜》,大自然被用来凝聚气氛。”更具体地,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的“构思”过程。因为“最后的晚餐”这主题当然是已经被其他艺术家使用过好几次。最先是乔托为帕多瓦的史克罗维尼礼拜堂所画的不朽名画。后来卡斯塔尼奥为弗洛伦斯圣·阿波洛尼亚修道院画过。卡斯塔尼奥进一步发挥主题,他因循旧规,让圣约翰的头斜倚在耶稣胸前,除了一个使徒,其他人都摆在餐桌同一边面对观赏者,被孤立的犹大摆在餐桌近端,好像是他预感到了明天的背叛。法兰契斯卡、波提切利基本上采用相同的方法,只有一处大为不同,餐桌不再是直的。而是呈马蹄形的。这幅美丽的湿壁画是吉兰达约为圣马可教堂画的,画中没有加以变化,所以了无新意。李奥纳多立刻开始画一系列的素描,这幅保存在梵蒂冈学院的画。显现出他的原始构想。这幅画很可能不是真迹,或许是李奥纳多的一个学生临摹的。不过他确实显示李奥纳多对《最后的晚餐》的想法,原本仍不离传统,可是他并不满意。耶稣心很忧愁的,跟他的门徒说了这些话:我很慎重的告诉你们。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将会出卖我。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人是谁。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他侧身挨进耶稣的怀里。耶稣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些预言的话,将基督隔离在无人能及的世界,他知道死神的拥抱在等着他。使他孤立于众门徒之外,陷入漫长的沉默中。很久之后,他才打破沉默,并说出你们要彼此相爱。寂寞以及爱的命令。在其中我们看到爱的悲伤。当你独处时,所有事物都属于你。利奥纳多因为基督而陷入沉默。他极力追求的孤独现在开始萦绕心头。令他胆战心惊。经过一段时间。他必然觉得他是活在没有朋友跟关爱的真空里。什么都不能为他漫长、狂热的研究赋予意义。他的学生们都很自我,沙莱一事无成,只是日渐平庸。他的母亲去世,错的人是他。或是其他人,也许双方都有点过失。他的朋友和熟人似乎觉得他的生活环境和气氛太过细致,使他不能也不愿降尊纡贵。他得到了孤寂,但是代价何其大。从此刻起。《最后的晚餐》的素描就只有孤独的基督,连他所爱的门徒约翰都没靠近他,像福音书所说的把头挨近基督的胸怀。或是乔托以及卡斯塔尼奥所画,置身于众门头之间,基督既不发言,也没指控,他专注于自己的思绪中。从他所制造出来的骚动中抽离。因为他说:你们当中的一个人将会出卖我,远方的天空因为夜幕低垂而变暗,但是他比身后的天色更冷淡。
简单地说,达芬奇将自己对《圣经》的领悟,也就是把自己“孤独”注入了画中,改变了传统直接按照《圣经》描述来展示“最后的晚餐”中关键的一幕。而且,他在具体地构图中也一样:他总共费时了五年。不过里奥纳多所用的每一天都值得。因为画中的每个线条。每一笔都有非常好的理由。看来毫不费力但是一见到它,就了解他的计划有多出色。从几何学来看。一切都收敛在耶稣的脸上,以强调他虽置身众门徒间依然孤寂。门徒以三人为一组做配置。此外还有两个大弧,它们能够各自把两边的独立小组连接起来,他们都是伟大计划的一部分。构图中的戏剧化主轴在这里。右边,是忠实和纯洁,以腓力为典型,位置高于其他人。这位从一开始就跟随基督的门徒,获得的报偿也高于他人。在另一边,门徒犹大,位置最低。用一条线,把犹大和腓力的脸连接起来,正好会碰到基督的脸。
也就是说,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突出了耶稣,强烈地目的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之情。但是,对比中西的绘画,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直接以“不重真实”的写意形象来展现个人情感;而西方则受束缚于“真实形象”,更多地是寻求构图和形象设计来展现情感。
另外,最后的最后,再吐槽一下这部长片,因为我为了它耗费了几天时间。
这是1971年的纪录片,所以比我年纪还大,找到片子困难,而且观看的效果也不佳。我找到一个资源是高清的,可惜没有中文字幕;找到一个有中文字幕的(B站),却又是非常模糊不清。而且影片时长达到5个小时,我也是研究了很久语言识别技术,才提取了字幕。所以,的确也得先吐槽一下,太费时间了。
那么,这部纪录片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如何呢?应该说,电影是想完整真实地再现达芬奇的一生,所以费时间大不说,在效果上很有“平铺直叙”的问题。其他纪录片,要么侧重达芬奇的科技研究,要么针对达芬奇的某部名作展开,都清晰简易得多。据说小李子也要演一部达芬奇的传记片,就不知道是如何处理的,实在期待。
不过,这部纪录片,也的确是考证派。内容比网络查到的传记资料(估计基本也是以瓦萨里的《达芬奇传》为基础)要可信得多,比如片中两个地方,一是瓦萨里讲的达芬奇死在法国国王的怀里,这部影片就给予了否定(记得在别的纪录片或文本中看到考证,当时国王在别处参加重要的活动,获悉后表达了沉痛);二是达芬奇之所以去韦罗基奥大师,并不是达芬奇自己拿自己的作品去给他看,让他接受自己做学徒(百度百科),而是因为他的爷爷认为他是私生子,没有继承权,无法成为公证人,送他去学点谋生之术就好,而父亲看到他绘画的天赋就带他去找韦罗基奥“谈生意”了,之前父亲还送他去接受正规教育的。
当然,也因为“平铺直叙”,所以达芬奇因为谋生,因为不得志,因为战争而辗转“弗洛伦斯(佛罗伦萨)——米兰——罗马——法国”的奔波历程,就自然让我们显得混乱跳跃。还不如看资料清楚。而且因为“面面俱到”,影片串起各个事件点的方式自然也就显得顾此失彼,无法流畅(比如,要按时间顺序来,所以相关的作品和科学研究自然也就零散了)。尽管演员也是卖力表演,但是始终还是比较乏味。所以,总的来说,这样的纪录片还是比较不好的呈现方式,不如按照时间线索,然后分成几个板块,比如《达芬奇的科研之路》《达芬奇的艺术创作》《达芬奇的工程建设》《达芬奇的“老板”们》《达芬奇的亲友团》《达芬奇的漂泊之路》。这样既方便观众各取所需,也方便观众整理思路。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