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一念菩提(台) / 神圣无花果的种子 / 菩提之种 / 神树之种 / The Seed of the Sacred Fig
导演: 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编剧: 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主演: Missagh Zareh Soheila Golestani Mahsa Rostami Setareh Maleki Niousha Akhshi 雷萨·阿克拉吉拉德 Shiva Ordooie Amineh Mazrouie Arani
上映日期: 2024-05-24(戛纳电影节)
片长: 168分钟 IMDb: tt32178949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我认为,在2024年,伊朗政府试图撤下这部电影,作为一种政治宣言的意义,远超《无花果》内容本身的意义。
我失望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电影语言的贫乏,2)错失了许多表达的机会,3)角色的无力直接导致了无力的象征主义。
以下纯粹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出发的讨论,不涉及其他方面的评论。
我觉得,如果选择电影这种形式,那么就要用相应的电影语言来表达(《芭比》的布景,《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用镜头夺回女主存在,阿克曼的《房间》里镜头移动=性张力)。如果不用电影写作,那不如去写一篇宣言来的更直接。《无花果》上半部分主要是内景,在打光和镜头设计上却几乎没有内容,很商业化,也很套路化。Netflix和好莱坞有无数部电影,画面同样灰蒙蒙、质感同样单薄。或许能称《无花果》为诗意现实主义,但无论如何贴标签,也解释不了画面上的匮乏,角色之间没有用构图制造冲突,全靠台词和动作达到效果。同样,《无花果》大量夜间桥段,但没有利用光影。布景设计花了心思,看得出来,比如女儿房间墙上的星星和各种餐具。但这些元素与镜头之间完全没有配合,仅仅是因为“家里应该有这些东西”。
当然好镜头也得夸。比如父亲发现枪不见了,给了个长镜头。摄像机围绕父亲转了一圈,制造出眩晕和疑惑感。与此同时,母亲从画面的一侧默默进入,这段处理得非常好,没有给母亲单独的入场镜头,靠mise en scene完成了叙事。
电影的后半段也有玩弄观众心理的情节。比如,父亲被人肉后回到家中,笃定门口的摩托车骑手在伺机而动;随后还听到了门铃声,但实际上是幻觉;虚实结合给人一种紧张感。包括在那段莫名其妙的追逐戏之后,一家人到了乡下的老家。夜幕降临,家中突然断电,父亲独自出门修电闸。结合之前遇到不怀好意的革命斗士,总觉得是有人故意来搞事。父亲拉电闸的单独镜头,暗示着他可能遭遇偷袭,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种设计很巧妙,让我想到《火车怪客》,让观众空担心一场。包括后面弑父的方式,很出人意料,很希区柯克,我一度以为要展开西部决斗。
我觉得《无花果》有很多机会去表达不一样的东西,去到电影题材尚未触及的领域。很遗憾,它没有踏出那一步。《无花果》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宗教高度政治化的国家,这很少见。根据巴特勒的理论,女性是一种政治身份,女性文化就是受迫文化,加害者是父权社会和政体。这片有机会添上新一层的讨论——讨论宗教如何成为加害者。特别是在宗教政治化的国家,这种关系非常微妙。然而,《无花果》没有选择探讨。实际上,片中前半段的一系列男性角色,包括父亲,也展示了被宗教迫害的一面。但这些急需影像补充的话题,随着父亲驱车冲向乡下全被抛在了脑后。
影片中还讨论了罗生门,多方各执一词。许多电影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不算新颖。但在一个宗教政治化的国家,也就是说拥有“上帝视角”,并正经历革命的国家,重新讨论真相会很有意思。然而,《无花果》同样在后半段放弃了这一主题。光看前半段,所有角色只是在家中讨论何为真相。和《罗生门》不一样,《无花果》肯定是想得出一个结论的,可处理上只给人一种“扶手椅哲学”的感觉,实在没什么参考价值。
我不想用“刻板”来形容这些角色,因为他们其实不刻板。我们身边都有这种人,大家都知道这些人很深刻很复杂。想来想去,我觉得“愤怒”最合适。每个角色都极度愤怒,也许是打算制造戏剧的张力和冲突,但愤怒的角色针锋相对,我觉得实在没法引发深刻的讨论或思考,只能引出情绪宣泄(这里的愤怒和《为所应为》又不一样,《为所应为》里有大市长这个理性视角)。说来也有意思,影片的结尾就很像情绪输出。父亲放弃了思考,借着愤怒作出无法理解的行为;妻女同样以愤怒回应。可能有人会说,结尾的镜头是象征主义,父亲的尸体上开出了无花果树。但我还是觉得,建立在愤怒基础上的象征主义是无法开花结果的,因为它少了现实的深度——我们对包裹这颗种子的土壤还是一无所知。回到刚才,扶手椅哲学式的罗生门讨论,我认为观众对角色的信任也纯粹基于情绪。我倾向于女儿的“真相”,尽管父亲和女儿都只是在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中风和迫害有没有关系,女友被鹿弹击中究竟为何,我们无法知晓。我觉得这种偏心帮不上什么忙。这也是我对《无花果》失望的最大原因——本有机会通过电影形式,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热点话题,增添新的、而且是急需被看到的视角;但它最终却选择了愤怒的象征主义,完成了笼统的宣言——向系统发起叛逆,盼望浪漫的革命诗。
这种象征主义的问题在于,女性的定义随着时代、政治和社会背景不断更新。那么,共通的女性受迫文化就是不存在的。正因如此,去检验不同语义下的女性如何受迫,就成了一项急需开展的工作。我认为这是电影(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优势所在,因为作者可以将观众带入任何空间,甚至切换空间(比如《党同伐异》、《千年女优》,在这点上电影也许高于其他艺术),并进行展示和对比。然而,《无花果》最后还是将伊斯兰教的头巾视为压迫的符号,把染发和涂指甲油视为反叛的导火索。把教条主义的父亲拍平当作普遍男权压迫的象征,试图以他无法理解progressive价值观作为依据,塑造出一种笼统的野蛮人形象。在电影艺术中,这种缺少了影像质感的象征主义,就像一棵只剩空壳的老树,毫无审美价值。
《无花果》出自伊朗,却没有带来伊朗背景下女性主义思考的果实。明明电影世界急需伊朗女性的故事(以及其他所有国家的女性故事),这个题材和背景也有那么多等待挖掘的内容,但《无花果》啥都没做到,我为之叹息。
在昨天,伊朗导演拉索罗夫参与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影片,《神圣无花果之种》被伊朗政府要求撤下,演职人员禁离当地,电影能否首映,目前未知。
说到伊朗电影,其深邃与真实总能在全球影坛掀起波澜。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叫阿布拉希米的女演员,她凭借在《圣蛛》中的出色表现,摘得了戛纳影后的桂冠。然而,这荣誉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艰难,让她变成了最惨“影后”。
早年的私人影像和她在电影中的勇敢演绎,竟让她身陷囹圄,面临生死考验。这位“最惨”的影后,用她的勇气和坚韧,书写了一个女记者勇斗“蜊蛛杀手”,为正义发声的传奇故事。
而在伊朗影坛中这几年最为活跃的就是“拉索罗夫”。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伊朗社会的种种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他的作品,每一帧都像是从生活的土壤中汲取的养分,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再见》这部作品,仿佛是一部现实版的《逃离德黑兰》。它讲述了一个怀孕的伊朗女律师为逃离困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她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威胁,还要承受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然而,正是这份坚韧和勇气,让她最终赢得了胜利。然而,这份荣誉的背后,却是导演被禁拍电影长达20年的残酷现实。
而《手稿不会燃烧》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伊朗官方密谋杀害21位作家与记者失败后,留下的一份计划手稿。拉索罗夫用他的笔触,在历史与虚构之间探寻真相,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无邪》则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思考的影片。影片以四个伊朗警察的视角,对死刑进行了四种不同解读。这种多角度的叙述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死刑背后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然而,当奖项颁发时,导演却无法亲临现场领奖,只能由他的女儿代为接受。这一幕,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遗憾。
先较之下,王小帅导演要幸运的多。但这不是一个谁比谁烂的时代,没有什么值得庆幸的。
上个月和某位电影导演做映后交流时聊到电影审查,他说之前在外国电影节也有人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
他说他当时的回答是“等他什么时候可以拍出像《小鞋子》一样的电影,他在去质疑这个体系。”因为某些原因伊朗一直是审查最为严苛的几个地区。
可我们真的就要这么妥协吗?不被听见就是我们沉默的理由吗?在多数“政治文化搭台,传统文化唱戏”的国度,我们不去发声还有谁来替我们发声。
电影《白日之下》和《第二十条》相继上映的前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内地电影和香港电影对社会问题的不同回应。大陆会在最后的字幕告诉你“社会上有很多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可香港电影他会和你说“这个社会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没有解决”。就像《白日之下》导演在他的手记里写到的那样“我们未必能做什么,但应该至少在乎他们;正如,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应该向世界提出问题,让更多人思考。“
在拉索罗夫的新作《神圣无花果之种》被要求撤下戛纳竞赛单元后,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在光影的舞台上,电影如同英勇的战士,有的披荆斩棘,勇闯难关;有的却因演员的风波而黯然失色,被迫沉寂。有的影片在即将绽放光芒之际,却突然接到“技术故障”的冰冷通知,被迫中止放映;有的电影人甚至因揭示真相而身处险境,步履维艰。尽管有人宣称电影与政治无关,然而,作为一面映照社会现实的明镜,电影怎能不触及时代的脉搏,尤其是那些深刻揭示社会现实的影片。它们以镜头为笔,以画面为纸,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讲述着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神圣无花果之种》虽然剧情尚未透露,但我们可以预见到,这部作品依然会延续拉索罗夫一贯的风格,直面社会现实,抨击一切泯灭美好的行径。就像无花果在当地的寓意一样——代表对未来富饶和繁荣的信仰。
即使最后我们没有办法在戛纳看到这部电影,但至少让我们记住这个民族和国度的经历。不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神圣无花果之种》是一部深刻而引人深思的电影,它以一个伊朗家庭内部的紧张与冲突为切入点,巧妙地揭示了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之间的深刻矛盾。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压抑与不安的世界。影片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展现了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个体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同时,无花果之种的隐喻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富有哲理的色彩。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家庭剧,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寓言,值得每一个观众细细品味。
一部电影,当几乎绝大部分来自全世界参加电影节的人为他欢呼雀跃时,总有那么一个地方的苍蝇,非要出来恶心一下,即使整天叫嚣抗议,到处喊冤叫屈,也掩盖不了真正作恶多端的本性,与公然的文明常识对抗,让人们明白谁才是真正喝人血的背后敌人,所有试图掩盖真相的小丑,一定会被历史唾弃,遭遇清算,埋进历史垃圾堆,如桀纣一样钉在终极的耻辱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