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看到博伊斯的作品之后,就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不俗。博伊斯的作品是有神明住在里头的,我想起了阿比•沃伯格(Aby Moritz Warburg)所说的“神明住在细节里”。作品并不是只有在美丽的次元里,那是窥探到和旧有价值观全然不同,既深且广的世界的冲击。那个冲击就是我的原点。
艺术家的交流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关系,如果没有深层的沟通,是无法建立信任的。
杜尚提出了现成物(Ready-Made)的概念:“即使是既存的量产日用品,只要改变观看的角度就能变成艺术品。把这个东西当成艺术的艺术家眼中存在着艺术。”博伊斯就是这种思考的直系子孙,他说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论是谁应该都能活得有创意,改变社会的行为也都能称作是雕塑,“社会雕塑”这个词就此产生。
1986年博伊斯过世,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举办了回顾展,南条史生:“展场到处摆放着以前看过的装置艺术品,但不晓得为什么感动不起来。这个装置艺术完全再现了博伊斯创作的空间,但我感受不到他在世时的那种神明降临的感觉。神作一般的装饰艺术,到头来也许只是风靡一时的现象而已吧我们把装饰艺术想成是物体结合而成的物理性作品,但这事实上不就是一种近似行为艺术的东西吗?有时候,某个种类的作品,即使复刻再现,如果不在艺术家创作时的那个年代、失去了那个时空背景的脉络,就无法传达出作品的好了不是吗?瞬间抓住从历史衍生出来的创作精神,然后表现出来,不正是当代艺术所扮演的角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