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魔鬼·性·狂想曲 Der grosse Bagarozy(1999)

魔鬼·性·狂想曲 Der grosse Bagarozy(1999)

又名: The Devil and Ms. D

导演: 贝尔恩德·艾辛格

编剧: 贝尔恩德·艾辛格

主演: 蒂尔·施威格 科琳娜·哈弗奇 桑娅·金斯基

类型: 喜剧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1999-10-07

片长: 96 分钟 IMDb: tt0172515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一天心理医生可拉•D小姐(Corinna Harfouch 饰)的办公室来了一位神秘的男人纳曲(Til Schweiger 饰),他向她讲述了深夜里看见美丽的歌剧女神卡拉斯的故事,并且自称是可怕的魔鬼。可拉•D将他当成病人那样,试图治愈他的幻觉,没想却被这个神秘美丽的故事吸引了,并且对纳曲暗生情愫,纳曲也潜移默化地对可拉进行改造。可拉的家庭生活枯燥无味,丈夫整日只关心经济和食物,两人的爱情早已冷却。可拉终有一晚在挑逗丈夫失败后爆发,好好打扮了一番并声称要离婚。可拉找到了在酒吧工作的纳曲,纳曲进一步为她讲述女神的故事,最后向她揭开了真正的谜底......

演员:



影评:

  1. 从《魔鬼、性、狂想曲》中找出灵魂里“善”与“恶”,“创造”与“毁灭”两股拉扯的力量我再补充一部影片:《魔鬼、性、狂想曲》,它以象征的手法,描述魔鬼与上帝同时在世界知名女高音卡拉丝身上,所起的“创造”与“毁灭”两股力量的拉扯过程。我相信人有善力也有恶力,一念之间会引转命运走往截然不同的方向,一如滚雪球般的强大作用,所以要在一开始注意自己的心念——《易经》里面就提过“知几”的重要,起心动念影响深远,因为你启动了一个极善或极恶力量的源头。如果你们看过托尔金的《魔戒》,或许更可以感同身受。
      在艰难的创作期间,或是独处之刻,心中的上帝与恶魔就会跑出来拉扯,比方电影里的女高音卡拉丝,她自体的魔鬼一直嘲笑她肥胖,想尽各种办法让她毁灭自己,但上帝给了她绝美的声音,也给了她相信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后来她节食恢复了窈窕身材,一改当初不被看好的舆论,在舞台展现她绝佳的歌喉身段。但最后魔鬼在她演唱高峰但脆弱之刻,展现了更大的毁灭力,让她破声,最后厌世自杀。
      我们心中也有善神与恶魔,我们的挣扎都是因为两股力量的拉扯,有时我们会相信自己,会帮助别人,那就是“善”在鼓舞我们发挥力量;有时我们会沮丧,没自信,想伤害别人或是毁灭自己时,那就是“恶”的诱惑与考验。我们若清楚存在心念中的这两股力量,就可以克制自己的负面思考,立即转向正面意念——正面思考可以破困境,开出路,对自己的身心,甚至病愈都有最关键性的主宰力量——你们可以去看《爱与意志》,或是探索频道中很多关于“人脑的开发”“意志力的潜力”的节目,里面会有更深入的例证可供参考。
      老天给每个有才华的人一把刀,会用的人,就像艺术家,拿刀来雕刻石木,化平凡的材料为神奇的作品;但刀在不理性人的手上也很容易伤人伤己,造成无法挽回的生命悲剧;一把刀无善恶,全看你怎么用。
      自己永远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但同时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2. 《魔鬼、性、狂想曲》,一部有着“色名”的超现实影片,人性在其中挣扎。静静的坐在电脑前看了近两个小时,为一部没有任何打斗场面,没有一幅刺激画面的电影,我整整做了两个小时。
       有人说人性本善,如孟子曾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也有人说人性本恶,如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
    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
        我从来不赞同两点论,太极端。我更欣赏告子所说的“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用电影《魔鬼、性、狂想曲》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心中一直都有两个人——魔鬼和天使。他们相互拉扯,我们苦苦挣扎。电影里的女高音卡拉丝,她的魔鬼一直嘲笑她的肥胖,想尽办法让她毁灭自己,但她的上帝给了她天籁般的声音,也给了她勇气和毅力,她节食让自己瘦了90斤,变成了窈窕的美女,成为了舞台上的仙女,飘然而入世人的永恒中。可是当她达到艺术的高峰,人生的山顶时,她的魔鬼利用她的脆弱,让她丧失了绝美的声音,最后凄惨的厌世自杀。
        电影的女主角,心理医生蔻·D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位“有趣”的丈夫,一个平静的家。日子就如白开水般平淡,也如每天的意大利面一样单调,还有得不到满足的性生活。她的魔鬼没有放弃这个机会,很体贴的出现了。它化身为为一个疯狂而神秘的病人——纳曲,一名风流的魔术师,也是一个能“读心”的魔鬼。蔻·D被她的病人牵着一步一步走向深渊,儿时的草原,梦中的音乐盒,百货店里一拍手的灯火灿烂,砸碎橱窗的疯狂……好奇、刺激、征服,人性的弱点如此可怕。在沉沦与救赎中挣扎,魔鬼与天使拉着她,当他在午夜的街头,一件件褪去身上的华裳,当她企图喊回纳曲的那一刻,魔鬼胜利了。
        女人着魔很可怕,可以剪去满头乌丝,可以枪杀丈夫,可以爬到最高的楼顶,可以一梦不醒……
       爱情?爱情从来都不是这样的!你所执着的不过是你自己心中的魔鬼!
       你会为谁褪尽华裳?

    看不穿 是你失落的魂魄
    猜不透 是你瞳孔的颜色
    一阵风 一场梦 爱如生命般莫测
    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

    你的轮廓在黑夜之中淹没
    看桃花开出怎样的结果
    看着你抱着我 目光似月色寂寞
    就让你在别人怀里快乐

    爱着你 像心跳难触摸
    画着你 画不出你的骨骼
    记着你的脸色 是我等你的执着
    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

    看不穿 是你失落的魂魄
    猜不透 是你瞳孔的颜色
    一阵风 一场梦 爱是生命的莫测
    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

    你的轮廓在黑夜之中淹没
    看桃花开出怎样的结果
    看着你抱着我 目光比月色寂寞
    就让你在别人怀里快乐

    爱着你 像心跳难触摸
    画着你 画不出你的骨骼
    记着你的脸色 是我等你的执着
    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
  3.   爱的反面不是怨恨,而是不爱。正如生的反面不是毁灭,而是麻木,善的反面不是恶,而是虚无。魔鬼因为爱上女医生变成了人,女医生的丈夫却因为写一本收集各种搞笑死法的书变成了魔鬼。

      世界的可怖不在于扭曲情感的泛滥,而在于以麻木和偏执的理性屠戮各种情感。上帝已死,人死也不远了么?
  4. 虽然影片结尾落入俗套,但还是可圈可点。

    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片子列入禁播的情色片,其实它并不黄。

    难道仅仅因为女主角在戏中表演了自慰的镜头?可她是穿着衣服的。从头看到尾,我都没看到什么不堪入目的镜头,反而是卡拉斯的歌声贯穿全篇,告诉我们,热爱音乐吧,它会使魔鬼都主动辞职来做一个凡人,一个善良、平凡但可爱的人。

    其实说实话,如果单纯想看情色的观众可能会失望,因为片子的卖点不在黄段子和裸体暴力,而是感动生命的音乐,启发人们思考,不要迷失自己在自欺欺人的长命百岁的渴望里,而要有变化的欲望和勇气,一成不变的人生我们不要。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讲述人性表里不一的片子。好比有人表面是贞洁烈妇,内心却是荡妇婊子,而有的人又正相反。

    我们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每天随时准备在说谎。而当有一个人坦然说出他和别人的真心话时,我们却说他是精神有问题。所以影片中男主角才会发出质问,是我疯了,还是你们疯了?所以把这部片子列入禁播的情色片,完全是个错误。

    世上最简单的事往往也是最难的事。比如不说谎,比如勇敢爱。比如不怕改变。

    其实这才是这部片子想要提醒人们的事,可不知大家怎么全都想到性上去了。可能我们中的很多人才真的疯了。

    而剧中的女主角就是一个被现实的谎言包围过度的可怜而悲伤的女人。她的丈夫声称爱她,却因为怕心脏不好过早死去,而躲避和她上床。她明明爱上了她所谓的精神病人,却在男主角道出了她的心声后道貌岸然的狡辩。

    虽然导演给了观众一个烂俗的团圆结局,但事实上生活中更多的人是宁愿猥琐而苍白的活着。所以人们每年开年的的时候都会互祝愿新年快乐!因为人们是如此缺乏真实的快乐。结果就是像女主角的丈夫一样为了追求长寿苍白的活着。虽然结尾时他越活越年轻,但他眼中的绿光分明在告诉我们,他已经升华成恶魔了。

    优美的女声歌剧从头到尾在片中回响。它是在提醒人们真诚的爱和生活才是拯救自己的良药。

    当然这并不等于我们就不能撒个无伤大雅的善意的谎言,但自欺欺人的谎言我们还是少说为好,把心卖给魔鬼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真正开怀大笑的美好,他们的笑就如女主角的丈夫一样龌龊肮脏。

    幸福到底是什么?魔鬼和天使的答案大不相同。

    什么是情色片,什么又是色情片?在于你如何看待性,如果你能感受到一种美好,你会欣赏情色片,如果你只会想到解决生理需要和繁殖,你就看不出二者有什么区别,因为你是苍白的,你就只会看到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