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河神(2017)

简介:

    民国年间的天津卫水患频发,河中怪力乱神之事不绝。河上警察队队长郭得友(李现 饰)深得师傅“老河神”的真传,一手点烟辨冤的绝技,告慰冤魂无数。漕运商会会长离奇死于河中,郭得友背负嫌疑与会长之子丁卯(张铭恩 饰),青梅竹马的女伴顾影(王紫璇 饰),以及天津市政府秘书长之女肖 兰兰(陈芋米 饰)一同查清案件,发觉种种诡谲的迹象都指向了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一个叫做“魔古道”的邪教组织肆虐京冀一带,二十年后,郭得友和丁卯再次发现了“魔古道”的踪迹,郭得友、丁卯、顾影、肖兰兰四人为了阻止魔古道的复辟,卷入了一桩桩惊悚离奇的案件之中。

演员:



影评:

  1. 被第一集拜河大典带入坑,被人物造型惊的目瞪口呆,之后被这部剧制作的精良和编剧的功力折服。

    本人是天下霸唱的书粉,《河神》原著看了四五遍,有声小说听了四五遍。看过原著的朋友都清楚,原著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天下霸唱最不擅长的就是多线叙事,这在《鬼吹灯》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八部《鬼吹灯》都是一条线写下去的,尽管有写主角往事盗墓前辈的轶事,但线是平铺下去的,即使有铺垫也是先按顺序铺垫后面再解释。

    而在《河神》里,明显感觉到作者叙事结构的单薄,他很想在讲故事的同时给读者讲一些天津卫的风土人情,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主角郭得友在捉拿连化清过程中,读者经常因为作者讲民俗而跳戏,等作者写完民俗继续写故事,原来的那种故事的氛围就被削弱了,而且某些与故事关系不大的风土人情作者也通过列序号一样的方式强行讲述,比如老龙头火车站尸变,原著中与故事没有半毛钱关系,也被作者写了出来。好在天下霸唱丰富的民俗知识储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过硬的笔力弥补了叙事结构的不足,整部《河神》读起来依然引人入胜。

    但是,原著的叙事结构完全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万万不可的。小说可以跳戏讲点别的再回来,网剧要是动不动来一段和剧情无关的内容,观众就会不知所云,而且会造成剧情拖沓。那这些与剧情无关的内容可不可以删掉呢?也不行,因为这些风土人情是《河神》的精髓所在,是原著的灵魂。这也就是我想说的,这部剧的编剧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原著中,开场郭得友的师父就已经过世了,编剧把主角年轻化,“复活”了师父,将原著中几笔带过的技能点烟辨冤具象成了一项主角独特的绝技,将原著中郭得友的小师弟丁卯多加一重身份变成了漕运商会大少爷,通过漕运商会的庞大结构将连化清、老龙头火车站尸变、海河浮尸案、三岔河口沉尸案等众多原著中支离破碎的片段缀连起来,故事比原著复杂的多也合理的多,要知道,原著中郭得友一行人知道连化清的身世居然是夜宿破庙,听一个被连化清害死的乞丐亡灵讲的,猎奇有余,清理不足。同时,作者还加进去了女主和女配这样适应市场的改编,而且最重要的是,女性角色确实对剧情有帮助,而不仅仅是为了跟男主男二谈场恋爱。

    演员的演技也很出彩,除了丁卯的演员张铭恩情绪戏略显单薄以外,其他角色都有板有眼,饰演主角郭得友的演员李现身上的痞气让这个人物丰满有个性而接地气,女主台词功底不错,演技也OK,声音五星好评。最让我惊艳的,是一众配角,仙风道骨的老河神、承包了本剧九成以上笑点的吃货老神婆和付队长、忍辱负重的胡管家……包括露面仅仅几分钟的鬼市黑稳婆、盗墓贼、警局警员等等一众配角演技炸裂。

    画面富有年代质感,道具用心,即使是造型师放飞自我做出来的奇葩造型在带入剧情之后也看着很顺眼。剧中多次出现的点烟辨冤异空间设计新意,目前追到十三集前后,中间一场胡总管讲述剿灭魔古道往事的动漫简直艺术感炸裂,停尸间诈尸甚至拍出了中国版釜山行的味道。这部剧越到后面,越能体会到编剧的强大、剧组的用心、演员的敬业!

    看到豆瓣很多人看了一集或是因为某个演员的欠缺就来打一星,不得不感叹,豆瓣已经成了装逼客的聚集地。时间永远不会辜负良心剧,我会看到这部剧的评价一点一点变好的

  2. 第一次长评给河神,因为河神这部小说对我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这部小说我选择去天津上大学,准确点说就是天下霸唱笔下的那个有崔老道、郭得友、大座钟以及总能捡到好东西的表哥,另外还会发生很多离奇的事情的那个天津吸引了我。

    说回河神吧,刚听说河神改了网剧的时候我是诧异的,因为我觉得相对于灵异或者探险的元素来讲,河神里更多的其实是民俗的部分。开篇告诉你天津拴娃娃的习俗,吃顿饭告诉你天津哪家的糕点好吃,介绍个人物都连带着介绍旧天津几位卖药糖的手艺人,再点缀一点点天津的地名由来以及街头掌故。你把这些内容拾掇拾掇拍一个介绍天津风土人情的纪录片我看行,改编网剧?别闹了,爷们。

    后来看了一个河神的预告片,你不提人名我真没看出来这是根据河神改编的。郭得友辫小辫,丁卯烫头还穿那么洋气,估计是拿错剧本了,从隔壁民国少爷再多爱我两次剧组串场来的。所以一直没怎么当回事。

    今天偶然,正好看见首播,就点开来看看。我这人就这毛病,前两天牧野诡事播的时候,我明知道铁定烂片的情况下还快进着看了二十多分钟呢。

    首先,在我看来,如果原著改编影视剧的手法是有套路的话,那主要分三种。

    第一种是基本不改,就好像之前的精绝古城。有改的地方,但改动不大。

    第二种是瞎几把改,这个参照悟空传,除了名一样哪都不一样。

    第三种就是我觉得挺靠谱、也是河神编剧采用的这一种。简单来说就是故事大纲其实和原著没什么关系,但改编成品和原著的内在气质是相同的,而且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是把原著揉碎了填上的。

    就好像之前的寻龙诀,鬼吹灯八部,断没有一部是关于寻初恋 王司令落难神女斗,念交情 杨参谋携夫双救友这个内容的。但整个电影故事的内容,即便发生在小说里我觉得也是可能成立的,而且电影的很多细节有原著的即视感。

    接下来正经来说河神,第一集给我的感觉就是改了很多,但大体的气质没变,另外就是一些细节以及原著的即视感,挺用心的。

    原著开头是捕鱼错捞尸,电视剧开头改成少总裁落水逢尸。本来觉得有点扯,但看到丁卯看着水草,水草里出来一死孩子还睁眼睛那一段的时候,我觉得这电视剧应该能看下去了。

    然后祭河大典那一段,老太太唱那几句挺有感觉,但总觉得和旧天津气质不和,你放在黄河流域整这个我觉得倒挺配。

    这一段看电视剧里的设定,捞尸队以及河神还挺受老百姓欢迎的。这个改编于我私心来讲我是支持的,因为天下霸唱小说里一些有本事的人往往过的很难。原著里河神郭得友智勇双全,人好的都不行了,还得糊纸盒补贴生计。在此处纪念我们优秀的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绿林道总瓢把子、卸岭盗魁陈玉楼陈老爷子。

    整集看下来,我认为编剧肯定是看过原著的,有很多细节都很巧妙,比如郭得友住在龙王庙里,还有就是我说的原著即视感,商会的一个喽啰叫鱼四,还有几句台词,原著开头捕鱼的也叫鱼四。另外原著里发现的女尸被绑在镇河的铁老虎上,电视剧里丁卯他爸是被绑在镇河的玄武像上。还有丁卯要闯到河边被警察拦住,说自己是小河神朋友,警察回一句我还老河神亲爹呢。这对话绝对是会出现在天下霸唱书里的那种话。原著里丁卯初见李大楞,喝酒的时候丁卯也开了一个我妻侄是你表弟,你表弟的姑妈是我媳妇,所以我是你亲爹这样的玩笑。这些细节在我看来都是可以令原著党会心一笑的。

    剧集本身的制作水平也是不错的。看完第一集的感觉老河神郭师傅更像是原著里的郭得友,劝徒弟别老擎着河神这个称号那一段简直是从原著里贴上的,加上涉及水浒人物的那几句就更好啦。

    而本剧里的郭得友,倒有点像原著里丁卯的感觉,好小伙子、有本事不信邪外加有点莽撞。

    原创角色先不说,改编的丁卯我倒觉得有点意思,改成坚信科学的法医。很明显是和郭得友作对比,这个就是老套路了,传统的和现代的对比,不过一般情况下代表现代的那个肯定比不过传统的,这规矩自打范伟和赵本山上春晚的时候就有。而且我打赌,这剧要是火了肯定有人去剪他们俩视频写他们俩同人……

    最后说一下抽烟验尸这一招……电视剧里叫什么烟什么冤来着。给拍的神叨的,看最后郭得友的表现还有片头的一些镜头,这一招给我一种夏洛克精神宫殿的感觉,挺有意思。

    这部剧如果一直能坚持这个质量,那我觉得它的评价应该和精绝古城差不多,怎么着也得八分左右,至多演员差一点没那么大原著加持吧。

    看完四集以后,觉得还是在水平线以上的,不过电视剧这东西,还得看同行衬托的好,向左右一看,我觉得河神简直神了。

    不过我对这部剧最大的怨念就是已经六分之一了还不进主线剧情,而且推理的部分显得很单薄。原创的小神婆还是挺讨喜的,心心念念的水中撞生.自灭满门.训猴者.永定河里的河妖连化青还不登场。

    我是一个不爱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看法的人,高中的时候喜欢在网上和人吵架,但慢慢发现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讨论问题的地方。

    很多人在网上的发言显得那么的肆无忌惮,因为网络给了人一层伪装,而且在互联网上的人并不是一个鲜活的整体而是一个个标签的聚合。

    你喜欢某个明星,我不喜欢,所以你是脑残粉。你喜欢某部剧,我不喜欢,所以你是水军。

    这种讨论的氛围真是太可怕了,所幸我也不是个正经人,你骂我,我就一定会骂回去。

    衷心希望大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互联网只当作工具而不是第二个人生。

  3. 看着《河神》的剧,才去看《河神》的书,书都脱销了,等了10来天才收到货。

          天下霸唱构造了一个河神的天津,而这部网剧就像是在天下霸唱的世界里上演的另一个故事。书中的小河神性格与剧中老河神更为相似,更为稳重、谨慎,不似剧中顽痞。书就像剧中老河神年轻时的故事,而剧就像书中小河神儿子的故事。

        丁卯也从一个伍河捞尸队的小青年,郭得友的小跟班,变成了剧中的富二代。
         增加了小神婆、老神婆、王美仁、肖兰兰、肖三爷、黄家、盗墓小队等角色。
        鱼四和吴老显的好坏立场,完全做了一个颠倒。鱼四在原著中就是一个小混混,剧中则是忠心耿耿、战斗力十足;原著中的吴老显,英明神武的捕头一个,剧中就成了一个背黑锅,被利用的角色。
         《河神》的改动远比《黄皮子坟》大,可是《河神》大受欢迎,《黄皮子坟》却成了鸡肋。

         《河神》 这样的整容还是“忠于原著”吗?我说不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编剧在改编时是精读、深读了原著之后才开始架构故事的。

          结合改得人神共愤的阮经天版《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做点个人的小小总结。

         第一点,探险类的作品,主要人物的战斗力不能变
         主要人物在两部书中都是带着英雄色彩的。心善、热情、战斗强,是他们的共性。
        《河神》,小河神无论在书中还是剧中,总体能力强,特长是他水性好,性格是见不得人间有不平之事。虽然书中稳重一点,剧中顽痞了一些,大家不会觉得突兀难受。

          两部算是被认可的《鬼吹灯》影视剧,陈坤的《寻龙诀》胡八一痞气重一点,靳东《精绝古城》胡八一就稳重了许多。两部成功的《鹿鼎记》,陈小春的《鹿鼎记》,故事情节更加符合原著,扮猪吃老虎,实际人精一个,却装得傻气;张卫健的《小宝与康熙》,这个韦小宝就时刻透着点灵气,可爱。这样的人物塑造,才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丁卯,虽然从贫困阶级改成了富二代,但是他的功能没有变,是小河神的助攻,不拖后腿。而且书中丁卯虽然出场次数多,但是人物光芒较弱,特征不明显,所以即使电视中将这个人物做了改动并且加以突出(虽然张铭恩没啥圈粉),观众不会产生排斥。
          
         《黄皮子坟》
          胡八一的人设和郭得友相似,平民,但是能力强,有特长,性格也是见不得人家过得可怜。
         剧中胡八一基本人设没有动,但是能力被削弱了太多。胡八一,干的是下墓倒斗的活计,除了过硬的风水术、不错的拳脚,还必须是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这里三点是构成了胡八一的战斗力。前面两点是书中重点渲染的,后一点是潜藏在胡八一的言行举止中的。书中的胡八一很少遇到意外。这可不仅仅是主角光环。借用《圆桌派》马未都形容他爸爸的一段话“为什么有文化的兵通常活到最后,因为他做事之前会先看一看,想一想”。显然阮经天版的胡八一做事不太谨慎。在胡八一一口气灌下掺了黄鼠狼尿的那一刻,胡八一人设崩塌。一不符合胡八一有好事别人先,自己后的性格,怎么会有水自己先冲上去喝上一通呢。二不符合他凡事三思而后行的性格。
          个人觉得阮经天在剧中的个人表演还是可以的,只是武术动作与剧情等没有帮他设计好,整个人物的能力没有被很好地展现出来。

          王胖子这个角色,和丁卯不同,他在书中个性鲜明,特长就是一身蛮力,但不是没脑子,还能给胡八一一些参考意见。只是比起胡八一少了点谨慎。王胖子是有自己的粉丝哒,对这个人物的改动,要和对胡八一的塑造一样小心,不可以大动刀。
          阮版《黄皮子坟》里的胖子,一身肉也没了,一身力气也没了,脑子也没有多少了。没啥好说的了。
         
         第二点,增加的人物是要锦上添花的,帮助把故事讲明白,而不稀释主角。
         有句话说,主角是串起整个故事的,配角是圈粉的。《河神》真的做到了。个人觉得,增加的配角是要帮助主角把故事讲全面,不能拖后腿。然后有突出的个人性格特点,有特点才会引起观众的喜爱。他可以有缺陷,但是这些缺陷要在“人之常情”范围内,这样才会被观众谅解甚至是喜欢。

          《河神》可以说增加了很多角色,这些角色都成功为剧本添色了。
         小神婆这个角色,不是单纯来和小河神谈恋爱的。她的原型应该是书中的李大愣,一个假和尚,经常混去做法事,拿一份犒劳,而且有着过人的力气、体能。这个角色在书中,是要帮小河神开山破路的。河神也是一个三人行的组合,郭得友、丁卯、李大愣。小神婆之于小河神,就是胡八一的半个王胖子,力气担当。小神婆顾影的确做到了她该有的功能,关键时刻出来,帮她的郭二哥打打坏人,顺便谈了一场恋爱。这样简单爱着男主,不惹事的贤内助女主,相当讨人喜欢。

         肖兰兰这个角色,女二号,属于学识担当。她的作用就是帮主角解决一些文化上的缺憾,查点资料,破译点密码,帮二货青年丁卯出谋划策。所以整部剧,她属于安静地存在,该需要她时才露个脸,基本没有额外的戏份。让人很舒服的存在。

         老神婆,也是在需要引出一些重要信息的时候出来露个脸。做到这一点,基本就不会让观者讨厌了,加之生动活泼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吸粉啦,再加上她对顾影那种爱,真的是母亲本身可以是个女混混,但是涉及到女儿的时候,就是一个可以不顾一切的母亲,这一点让观者感动,再度圈粉。

         老河神郭淳。同样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中间直接失踪好几集。他超然的处世态度,点烟辩冤的绝技,是他把小河神抚养教导成一个有才、有善心的人。从小河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收入微薄的老河神为了抚养这个身子骨弱的郭得友,付出了多少心血,慈父、严父集于一身,圈粉。

        肖三爷,其实在剧中他参与了很多大事,但同样的,他的每次出场都很低调,出场时间也很短,基本都是为了交代一些不能从郭得友这一派来交代的故事内情。把故事串起来之后,把他塑造成一个对肖兰兰默默关爱的兄长形象。有才有权又温柔的好哥哥,谁都想要来一打。那一出,他看见警察队长,送的是一篓螃蟹时,简单几句话,丝毫没有居高临下与鄙夷,化解了尴尬,可见他的人品与情商。比心。

        鱼四、铁牛。对于脸盲的我,如果不是两人装扮完全不同,还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他们是帮着小河神和丁卯处理杂事的,这让主角不会疲于奔波各个场景,拎不清主线。对男主和男二那种哥哥宠爱弟弟,又有仆对主的忠诚,讨喜。

        黄家彩门,是故事的一环,原著中也是没有哒。但是这个故事的插入,就好像是补充了书中少编辑进去的一个天津特色。不维和。不过这个故事的开场有点大了,后面退出时有点潦草,观众其实还希望黄家能再生点大事。就算黄二少再坏,他那种执拗发扬黄家门楣的心思,还是被很多人谅解的。当然他带点孩子气的外貌,帮了不少忙。

        王美仁,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她不和女主争男主,就已经足够好了。她的故事,不知道最后几集会不会有交代。适时退出三角恋,又表现出进步女性的觉悟与无奈,感动了不少女观众吧。

        付队长,他的姓就是一个梗,明明只正级队长,偏偏姓付。一口天津口音的配音,逗乐无数观众。无为,贪功,还有点腐败。可是这个人做事其实不马虎,一生门和漕运文斗时,他其实就在旁边警车里待命,一有不对劲,他就冲出去了。越狱事件中,他真的带着人回去处理了,虽然作为搞笑担当,他只有5个虾兵蟹将。那一句“不要开枪,把这些混蛋打回监狱”,瞬间暴露了他的隐藏多年愤怒、职业操守,甚至是理想。他在里面的打斗与最后命中脑门的一枪,当真是有些实力的。感觉监狱要出大事,他第一反应是要让小河神和丁卯赶紧离开。为救小河神和丁卯,他与军队说话时带着一种出于本能的急切,尽量谦卑。那种谦卑和他拿着钱子贤的怀表去肖三爷那里邀功时的点头哈腰不同,那时是只有他和肖三爷两个人。他这一刻是深怕自己一句不恭敬惹怒了军老爷,而害了郭丁二人,他在那么多人面前,表现得谦卑。付队长,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只要伤害到他下属(郭丁二人也是),涉及他的职责范围,他绝对不含糊。这也是为什么,他手下看着弱爆只会阿谀奉承的虾摸海,大晕头,在关键时刻也是冲锋陷阵,而不是临阵逃脱的。说洋气了,付队长是一个雅痞队长。活脱脱地毛利小五郎啊。
    他的原型是书中公安局的侦查科长老梁,战争年代也是上过战场的。这就知道为啥咱们付队长身手不错了吧。原著中,老梁一边对郭得友的个人英雄主义、乱神怪力颇有微词,时常训诫,一边有赖于郭得友的侦察能力和任劳任怨,对郭也是百般照顾的。

           相较之下,《黄皮子坟》原著中画眉就是一个一笔带过的事儿,燕子倒是和胡八一,王胖子一起大战过人熊。剧中把他们捧成了女主和女二。倒不是因为他们戏多让观众受不了,而是他们的戏和下墓倒斗没关系。
           他们的存在对推动故事发展没有帮助,反而稀释了两个主角的能力。王胖子弱到会被吓晕,还得画眉和丁思甜顶上。燕子就是在一边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燕子本该和胡八一 王胖子一起大战人熊的,该出现的场景没出现。
           杂货店的营业员也是,作用就是把敲山大爷也给引去内蒙了,就没啦。几次和王胖子调情的段子,太污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几个人没有什么特色,太平淡了。对剧情没作用、稀释了主角的能力,自身还没特色,当然嫌烦啦。
     
          第三,细节展示,只有熟读作品之后才会注意到的细节。这是让原著粉感动的地方。

          对原著不是非得一模一样地搬上荧幕。谁都知道,这样不加选择的复制,不是上策。原著粉,更加会被细节感动。
             
         李大愣给过小河神一包寺庙里的贡品点心,是一条条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河神去神婆家打听老河神的踪迹,小神婆顾影就喂了小河神一根点心,八成也是贡品。

          点烟辩冤。只看过剧的朋友其实很不能理解,点烟辩冤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特异功能吗?
    其实不是的,书中也介绍,他们这些捞尸人,一代又一代和河里的尸体接触,他们可以从尸体的表征就能看出是溺水还是死后抛尸。死后抛尸,就是有冤。而且他们还会有一些土办法,可以验尸。相当于就是一个仵作。陷于本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他们没办法给人解释为什么是这样。而且捞尸人其实社会地位比较低,一般人都不会去干捞尸这种晦气的事,人微言轻,他们说的话不会被人信,唯有装神秘一点,好像是神灵附体发现了事情真相。
          这些土办法要是交给大宋提刑官宋慈,就能说出个一二来了,就能汇集成一本《洗冤录·溺死篇》了。
          这一点剧中在开始阶段一直在强调,小河神还和丁卯打过一次赌。小河神一看婴儿的尸体,小孩子四肢健壮,说明母家条件富裕,丁卯不相信,觉得是经验主义。正是如此,老河神和小河神有的是经验,有些东西是刻在脑子里的,但是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点烟辩冤的时候,可不是蹲在一边抽上一竿子烟就好了,抽烟的功夫,其实他们还是对尸体做了检查。就像剧中,小河神其实查了薛媛媛的耳环。

           经验与逻辑推理能力是点烟辩冤的根本。烟,让小河神镇定下来,思维更加活跃。这不会是天下霸唱边抽烟边想出来的吧。当然剧中稍微神化了这一技能,但是根本的还是没有变,即丰富经验加上细心的观察,加上逻辑推演能力,才是点烟辩冤。

           再讲一个信马,剧中小河神曾经到黄家冒充信马打探消息。在原著中,捞尸收入太低,郭得友和丁卯有时候就是会去给办丧事的人家当信马,一个戴黑帽,一个戴红帽。一个负责迎宾和唱话,什么“某某送上帛金多少”,把宾客引去礼堂;一个在礼堂负责喊“跪,再跪”。看见小河神在剧中戴的红帽了吗?

           鸡鸣灯灭不摸金。这是剧中小河神去开孙老七坟的时候说的话,这可不是《河神》原著里的。小神婆曾经有一段喊魂“罗大海,来归。罗大海啊,罗大海”,这个“罗大海”是天下霸唱《地底世界》中的人物。看样子剧组为了改编时为了保留天下霸唱的味道,还去看了他的其他作品。
     
          连华青,书中的一个算得上大反派的人物,但不如剧中那么全能。剧中的连华青组织的魔古道都不仅是邪教组织,和漕运、一生门有点竞争对手意味了。
          但是再看完书之后,觉得由剧中的连华青来说书中的台词,正合适。书中有一段连华青被处决前的描写,一般犯人虽然恐惧处决,但是都会逞个英雄,唱段大戏,豪气万丈的架势。唯有这个连华青啊,是一脸虚弱苦楚,自认小时候没学好,干了伤天害理的事,但求能给他死前吃顿饱饭。可以想象康恩赫那中二的语气,游离的眼神,如蛇嘶鸣一样说出这段话,太合适不过了。

    连华青的乞丐师父与那个渔夫。剧中渔夫知道连华青的乞丐过往,但是死得太匆匆了,话没说完就被神仙索砸死了,有点意犹未尽。这个形象应该对应的是书中连华青那个耍戏法的师父。比起书中的师父,渔夫的戏份还算多了。师父的过往只存在别人的据说中。书中的捕头吴老显追查到他的时候,他就被一块石头砸死了,面目全非,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连个脸都没露。

    说到耍戏法,除了黄家,就得提提小神仙了。原著连华青的乞丐师父,实则是个会耍戏法的耍猴老头,他有一本记录魔古道幻术的书,能够营造出一些幻境。师父死后,捕头吴老显还没来得及销毁,就被少年连华青给骗取了。所以创造出传经人——小神仙,也是有原著根据的。
    小神仙在剧中传得是神乎其神,最后死得却是特别苍白。给人一种“这就死啦?”的不可相信感。当然这有可能是剧集不多了,需要快点收尾。但从原著角度去解释,这种轻飘飘的死法却也是合理的。首先,作为一个邪教,喜欢把人神化,装神弄鬼,虚张声势,已达到威慑人心的作用。小神仙的名头恐怕也是名过其实的。说白了小神仙就是个懂催眠的变戏法的。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战斗力了。这就呼应了,当剧中人谈小神仙色变,而小河神一直轻蔑地称之为“还是变戏法”。只要看透他只是只纸老虎,破除恐惧,就可以进一步破除他的催眠。催眠失去了作用,小神仙也不过尔尔。
    奠定小神仙江湖地位的事件就是20年前,剿灭魔古道时,他能让数百官兵自相残杀。但是他还没走出小西关,就被肖三爷扣押了。两件事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是反证。当年小神仙为什么可以发挥那么大的威力,因为剿灭魔古道的消息走漏,小神仙已经布好了迷魂阵。而小西关这里,他还来不及部署,只能一对一地对视迷惑。肖三爷要是带了十几个人,还没等小神仙跟所有人对视完,估计就被乱枪打死了,所以小神仙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束手就擒。加之,小河神在茶楼被催眠那一段,也在暗示,整个催眠过程其实是小神仙部署过的,而不是挥手即就。‘
    ’小神仙辨认圣童这一事,也有点笑话了。他似乎根本不知道谁是圣童嘛,只是猜测老河神领养的应该就是圣童。他绕一个大圈子,或许只不过是继续披着神的外衣,蒙骗连华青,好让连华青对自己有点敬畏,免得被害,同时拖延时间。一方面,他布局引小河神来,好像是在把小河神献给连华青,稳住连华青;另一方面,他根本想趁机杀了小河神,将他淹死。这样做,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知道小河神可以救连华青,所以要拖延时间到连华青极度虚弱,并且他还要杀了小河神,彻底让连华青病发身亡,自己再夺权。
    对小神仙的解读,只能算是个人的脑补。
           
          第四点人物形象设计,出格不出戏,与入格不入戏
          天下霸唱讲的故事背景的

    确是《黄皮子坟》里展示的那个土得掉渣的年代,但是人物设计不能真设计成村姑啊。是入格了,可是不入戏啊,这盗墓的逼格就下降了,摸金校尉成了普通的盗墓贼。感觉《黄皮子坟》剧组自己没看书,只是有个人按照小学生的方式列了提纲:时代背景,涉及到的人物名称,性别,主要故事,主要描写段落。 然后就开始改编了。
          反倒《河神》里大胆的发型,出格不出戏。河神、捞尸队,经常下水,一头浓密的头发肯定不合适啦,光头也不合适,铁牛是简单版的半光头加马尾,小河神作为主角,发型稍微金贵点,梳了脏辫。我是挺喜欢的,有点嘻哈,有带点武侠里能人异士的感觉。小神婆,别看她发式夸张,人家就是神神叨叨的,而且你看她衣服的颜色,总是透着一股旧,毕竟小神婆也算劳苦大众的一员。老神婆的那个花饰,戴在她头上,是有点花头经了,可是单独看,不得不说配色很好看,绝对是一部好的插花作品。
         鱼四的眉毛和老神婆的眉毛,真的是神来之笔,面相奇特之人啊。
          
        除了外形要出格不出戏,还有就是口音。
        口音呢,是一桌菜里的副菜点心,要是全是那个味儿,就腻歪啦。
         胡八一作为主角,不管他来自哪里,最好还是纯正的普通话,听着舒服顺畅,偶尔蹦出一两句方言或者带着口音,会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全程都是那个味儿,就把人带出戏啦。
         《河神》就聪明多了,他的口音担当是交给了付队长和盗墓胖子,作为配角,一开口有口音,瞬间就把人逗乐了,还让人忍不住学上一两句,“要点紧呐”。
          巧妙运用口音的还有《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面的安力满大叔,“朋友嘛”,多深入人心。
          口音的一大功能就是给人物注入诙谐感,可以减少一些原本带有负面形象的人物的戾气,同时把人物塑造成“小人物”。
          一个主角,全程诙谐,这是要闹哪样啊。
         
          看着《河神》和《黄皮子坟》用了一样的套路,可估计就是一个从心里就是尊重、喜爱原著的,一个从心里就看不上网络小说的态度,让两部剧最终出来,有了天壤之别。
  4. 文/刘起
    (原载公众号“虹膜”)

    完全没料到,这部《河神》,竟然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一部国产剧。

    作为一个美剧、日剧粉,我要坦白,日常生活中其实也离不开国产剧。因为国产剧完全可以靠听。地铁上、厨房里,可以一边忙活一边听国产剧。而且国产剧的套路往往狗血,台词经常弱智,吐槽起来也是乐事一件。

    我就是这样听完了《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

    抱着同样的心态,前几天我点开了《河神》,完全没料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颠覆了我的所有预期。

    首先片头就标新立异、先声夺人。没有采用传统国产剧的片头歌曲加剧情片段,也不同于其他几部鬼吹灯网剧质量不错却乏味的片头动画,而是在魔幻感的视觉画面中,用音乐搭配四个人物的轮流念白,交待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之前有哪部剧是这种片头)

    四个不出名的年轻演员没什么明星效应,但仅仅依靠精心设计的念白、抑扬顿挫的节奏、灵动有趣的腔调,做出了一种非常高级的效果,不得不说,《河神》的片头创意实在太棒了。视觉风格有一点像HBO的《真探》和BBC的《神探夏洛克》,虽没那么精致,但放在国剧中,也绝对是超一流水准。

    一口气看完五六集,又把片头重复播了几遍,天知道以前的国产剧我都是直接跳过片头的呀!

    这部剧集的精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改编的成功。

    天下霸唱的原著小说《河神·鬼水怪谈》,为这部网剧提供了一个宏大诡秘、光怪陆离的世界观。这些奇闻异事、怪力乱神,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某种观赏性与奇观性。然而,原著中松散的情节结构与单一的人物设置,其实很难改编成剧集。

    但《河神》编剧在保留民国时期天津卫的社会环境与邪教魔古道阴谋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了原故事的情节架构和人物设置。把西方的侦探推理、悬疑探险与东方传统的灵异事件、民俗风情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做出了一部带有强烈中国风格的推理剧。

    原著中怪力乱神的内容,也许是出于某种去除迷信的现实限制,在《河神》剧集中,都被转化为有科学依据、合理推断的内容——对僵尸进行科学、病理学的解释,但整体故事氛围依然保留了民间传说、灵异鬼怪的阴森诡异。


    一、不拖泥带水的剧作结构

    按照美英推理剧的写作方式,编剧几乎重新建构了这个故事。以河神大典上漕运商会浮尸案展开剧情,用推理的方式,在两集的篇幅内解决一个案件。同时引出下一个案件,而这些环环相扣的案件,逐渐带出背后一个更大的阴谋——邪教魔古道,以此作为全剧主线,将所有案件都串联在魔古道的大阴谋之下。

    《河神》的剧作模式,对于国产剧来说,应该算是很大进步,彻底摒弃了之前四、五十集国产剧的拖泥带水和冗长散乱。

    大部分英美悬疑推理剧都是一集一个案件,起承转合,干脆利落。《河神》是两集一个案件,保证了整部剧情节相对紧凑、剧情不拖沓,同时又用案件东方式的离奇诡异、案件之间的环环相扣制造悬念,引出主线。在这点上又很接近《神探夏洛克》,有一条幕后黑手莫里亚蒂的主线。而《神探夏洛克》一集90分钟也刚好对应《河神》的2集,相当于一部电影的长度。


    二、模仿又创新的视觉风格

    《河神》的视觉风格也非常有想法,虽然有批评的声音认为视觉上的混搭有些不伦不类,但我完全不同意这种批评角度。

    我觉得《河神》的创作者完全没有包袱,或者说影响的焦虑,他们在这部剧集中东西合璧,做了一种大胆另类的创新,既有模仿借鉴的成份,也有创新想象的元素。

    比如小河神郭得友「点烟辨冤」的情节,在书中一笔带过。但在《河神》剧集中,却成为最有风格最诡秘的视觉奇观。

    「点烟辨冤」是郭得友继承老河神的独门绝技:只要点一根烟,就能进入另一个异度空间,与死人面对面,探寻真相。在书中与河边喊魂一样,属于神神鬼鬼的超自然现象,是浮尸「心中有怨,还魂借烟」。但在剧中,变成某种有科学依据的方法。通过吸入烟放大感官,使感受能力变得超强超敏感,对尸体所有细枝末节都明察秋毫、推理观察出命案背后的真相。

    「点烟辨冤」的视觉呈现应该是模仿借鉴了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皮囊之下》(Under the Skin,2013),在接近致幻的状态中,进入一个黑暗空旷的异度空间,人像是行走在水面上,水中倒映出人的形象。同时,放入传统的东方元素——巨大的泥人雕塑,制造出一种恐怖渗人的氛围。

    丁卯解剖观察尸体、郭得友点烟观察尸体,对尸体细节的呈现,似乎又借鉴了《CSI》和《神探夏洛克》等欧美推理剧集,使用了大量特写镜头。

    第12集医院中郭丁二人斗活尸的追逐段落则明显模仿了欧美僵尸片的拍法,虽然场面调度与动作设计偶尔不够流畅,但在国产剧中,这种血腥紧张的僵尸追逐场面,也算很有观赏性了。

    同时,对原著中的恐怖元素也进行了视觉还原。绿毛死婴、地下鬼市的阴森可怖、帮会间文斗的血腥暴力,死尸身体细节的展现等。尤其是第六集,郭得友在水中打捞薛小姐尸体时打开铁门,涌上水面的一百多具漂子(浮尸),晚上看这段实在是挺渗人的。

    开篇「河神大典」的祭祀场景,在视觉层面既保留了传统中国元素,又做了大胆创新。在白色的场景中,藏青涩的假面舞者、抢夺婴儿的黑色河妖、对抗河妖的红色神鸟、金色包裹的献祭婴儿,以一场现代主义的舞蹈来表现祭祀的内容。

    我不大了解中国民俗,看到有些评论认为这段祭祀大典细节失真,但我觉得,作为一部商业类型剧集,民俗细节的失真并不是什么问题,视觉效果的好看和冲击力更重要。


    三、工整严谨的二元对立

    很多类型电影都会在叙事层面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使叙事更有层次更复杂。

    《河神》对原著人物,进行了改头换面的重构,工整对称地将四个人物设置为二元对立的结构。郭得友从原著中稳重沉默的中年师傅,变成了一个混不吝、嘻嘻哈哈的年轻人;助手丁卯,则从一个穷孩子,改写成了留洋德国学习法医的漕运商会大少爷。同时加入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角色——小神婆和大小姐。

    《河神》这种双主角探案的模式,让人想到奉俊昊的《杀人回忆》。在侦破连环杀人案过程中,乡下警察/首尔警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破案思路,传统/现代、落后/科学、感性判断/理性推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路,也是韩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前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对立。

    而《河神》的时代背景是民国,在这一特殊的时间点上,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受到西方的冲击,东方式的前现代文明和西方式的现代文明碰撞,这一时代的独特性,在二元对立的两个男性主角身上,体现的格外明显。

    小河神郭得友的传统绝技充满神秘色彩;大少爷丁卯的探案方法,无论以法医方式解剖验尸,还是推理案件,都严格遵循科学原理与逻辑;两个男主互相抬杠、不服气对方,却总是殊途同归,得出同样的结论。

    探案思路的二元对立,为剧情的展开,形成一种双线结构。每次小河神与大少爷,都是按各自的方法查案,最后汇聚在一点。

    除了探案思路,两个男性角色与两个女性角色,无论身份、性格还是服饰、道具,也都按照二元对立来设置,形成强烈反差,也带来某种喜剧效果。

    片头念白就体现出剧集的整体思路。乍看只是人物念出自己的性格身份,散乱无章,但其实都是一组组二元对立的描述(因为念起来太有趣忍不住引用了全文)——「江湖,科学,拳脚,真相;水性好,法医,神婆,记者;身子骨弱,特别警探,娘,市政府秘书长;超凡绝伦的人中龙凤,大少爷,就是个跳大神儿的,天津小姐;不抽烟不喝酒,有钱有势(有什么用呢),眼里揉不得沙子,通情达理;泡个澡,开什么玩笑,不娇气,有线索啦;德意志,神,大新闻,漕运商会;师父,郭二哥,父亲;推理证据,青梅竹马,天津百姓。」

    这些特征,对应了传统/现代、落后/科学、感性/理性的二元结构。

    小河神郭得友、小神婆顾影与老河神、老神婆是有神论派,点烟辩冤、河边喊魂还是各种风俗(吃鱼不能翻面、不能叫做河神),都带有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

    德国留学生丁卯、报社记者肖兰兰则是科学派,法医验尸、记者调查,崇尚科学与事实,是不相信鬼神的唯物论者。

    另外还有一些有趣的人物设置。比如小河神虽然水性高超、能点烟辩冤,却偏偏身子骨弱加过敏体质,一吸烟就晕倒。小神婆虽然神神叨叨疯疯癫癫,却总有怪招。大少爷丁卯有时严肃谨慎有时又天真犯傻。这些人物设置使整个剧集在阴森恐怖之外,多了一种热闹的喜剧色彩。

    《河神》中,东方传统的江湖奇术与西方现代的科学知识,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与天下霸唱的其他改编作品(《寻龙诀》或《九层妖塔》《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相比,《河神》加入的现代推理元素,改变了原著的民间传说气质,使剧集更现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也让故事的层次更丰富。


    《河神》新鲜、生猛,虽有民国背景,却不拘于时代环境的还原。无论视觉呈现抑或人物性格,都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改造,在细节上有些架空。比如小神婆后现代的服装发饰(树枝、假花)搭配「开什么玩笑」的口头禅,小河神小脏辫、乞丐衫与嘻哈风的走路姿态,丁卯的卷发和西洋风。虽然现代感太强,不够写实,但相比之下,天下霸唱之前的几部改编电影和剧集,因为太注意保留时代痕迹,就显得有些呆板、过时和乏味了。

    夸了这么多,也要说说《河神》的缺点。比如案件推理过程有些简单,叙事节奏不够紧凑,对白偶尔有些啰嗦和重复,某些细节设计也显得随意散漫,医院僵尸那一集的动作追逐场面的剪辑和场面调度零散混乱。但我觉得这些缺点不是能力问题,而明显是创作态度还不够认真细致。

    整体而言,《河神》不算完美。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这部剧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它向我们展示了年轻创作者鲜活的想象力、网络小说改编的灵活性与弹性,以及网络剧集具备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