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 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2018)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 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2018)

又名: 真爱收信中(台) / 纳粹铁蹄下的密函情书(港) / 根基岛的文学和土豆派协会 / Guernsey

导演: 迈克·内威尔

编剧: 唐·罗斯 凯文·胡德 托马斯·伯祖查

主演: 莉莉·詹姆斯 米希尔·赫伊斯曼 格伦·鲍威尔 马修·古迪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汤姆·康特奈 佩内洛普·威尔顿

类型: 剧情 爱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美国

上映日期: 2018-04-20(英国)

片长: 124分钟 IMDb: tt1289403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本片根据安妮·巴罗斯、玛丽·安·谢弗同名小说改编。故事构建于二战后,讲述作家朱丽叶·艾什顿(莉莉·詹姆斯饰)与“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之间互相了解并熟知的故事。

演员:



影评:

  1. 我的第一篇影评,没想到不仅是因为热爱这部电影、还是因为看了豆瓣傻瓜评论太生气而决定写的。过程比写论文愉快太多,全然忘记自己有五篇due… QAQ。没什么文笔的文字,只是希望真实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想把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动分享出来。没有看过原著(虽然看完电影立马下单了lol),因此我的感受都是根据电影展开的。望观看愉快(如果有人看的话:))

    ——为什么“英国景甜”要和美国男朋友分手跟养猪的农夫一起?

    朋友,你到底看没看电影?


    首先,关于Juliet自己。电影告诉我们,她在好友兼出版商Sidney的陪伴下四处开读书会,下次写东西可能要用自己的真名了——Juliet Ashton,但她不是特别开心。结合影片后面Sidney的开解,得知原来,我们的文青女主角并不对自己的作品有十分的自信,Juliet对自己的职业和身份追求是带有些许迷茫的。大概因为目前的生活还算是波澜不惊,所以不足以让她发现真正的自我。

    虽然影片中对Juliet的过去只有很简短的回溯,但也足以表现Juliet对自己在战争中失去家人所感到的痛心。拼命抓住了父亲留下的镇纸,细心保存的家人照片,这是Juliet不曾轻易外露的脆弱一面。或许正是这样的个人经历让她理解了根西岛各位的苦楚,也在与他们磨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编织出了一种温暖的家庭般的联系。

    其次,关于Juliet与Dawsey的通信。这是我觉得电影可能做得不够到位的一个地方,因为买书的时候发现原著中有特别多像《查令街十字路84号》那样的信件描写,这很能说明为什么Juliet跟Dawsey之间会有一种“未见其人而已如知己”般的感觉,但是电影里的通信片段就只有开头的那两次。(然而主角间的对白已经说得很明白了,Charles Lamb都出来做了几次媒人了?难道非要逛个街吃个饭才叫喜欢?算了,看不出来,不怪你不怪你)

    because you already know me so well

    To Charles Lamb, then

    两人之间真诚、频繁的通信也能够说明,为何最后在Juliet将手稿寄到根西岛俱乐部时,唯独Dawsey读出了Juliet在信中暗含的意味“你们帮我找到了自己,我没必要欺骗自己和mark在一起了”。

    情人间的默契呐 Eben爷爷

    然后,Mark与Juliet四个月的相识。嗯,Mark公子很有钱,长得可以(对不起私心里全是michiel),还很浪漫啊,送花,花多到床底下和梳妆台上都是了,Juliet一房间的红花。(能看出问题了吗?)

    房东太太表示年轻人你买太多花了

    房间里放那么多花怕是要窒息

    到处都放了花,但书台上没有。

    Oh, Mark. Beautiful indeed. Maybe another kind?

    Mark有钱有权,流连于上流聚会,带着Juliet参加各种高档沙龙,嗯。但是Juliet,难得穿了一条那么好看的黄裙子赴宴,为什么你的注意力跑到了一个升空氢气球上?

    周围的人都很尽兴

    you are not enjoying it, gal. just accept it.

    再次,根西岛俱乐部重燃了Juliet的热情,更是给予了她亲人般的感受。要知道,Juliet最初是为什么要大老远跑去一个小岛?因为她深受这个读书俱乐部的吸引,深受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吸引。还有可能是她在伦敦觉得缺了点什么想要借机离开一下……

    伦敦给不了我!

    这不是一般被说中了才会如此回应的吗hh

    想不到吧,读书会太愉快了!

    如果你联想起Juliet在战争中失去家人的痛苦,再想想她在这个俱乐部中与志同道合的人们相知相识的过程,大概就不会说出“为了一个农夫放弃美国金主爸爸”这样的话吧。

    还有Isola的友谊。终于有个小闺蜜?

    Juliet在与他们的相遇中找到了自己。等察觉了,最后甚至觉得,自己迟早都会找到的。嗯,good gal

    找到了自己的peace,房间很清爽了

    最后,终于来到了Juliet&Dawsey的部分……Gosh, i don't even know where to begin. 前面讲了两个人之间的通信对吧(嘻嘻恨不得马上啃书去),正式见面时送了小花花,很可爱哦~

    突然发现根西岛虽然没有mark爱帮衬的花店,却处处是温柔的小花花,等待被温柔的人采撷

    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要去一个男人的房间看一看?(严肃脸)

    他还留着你给他写的信。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大气都不敢出了orz)

    被他发现了你进他房间。这个距离很近,但也很遥远

    我想知道你心里的人是谁

    正当两人眼里的爱意都快要溢出屏幕的时候,mark出现了。当然了,可能还是要谢谢mark,不然Juliet & Dawsey可能都意识不到,原来离开自己心爱的人会那么地难受。Juliet说,我们还会继续写信的对吗。但写信又何尝不是为了与你保持那一点点联系、不愿就这样放手的最后挣扎。Dawsey甚至连目送Juliet登上机舱都做不到……

    我不愿看着你离开

    看你们分开我也很心痛!但没事,来一张大糖!

    我觉得可以提名最佳吻戏了

    最后的最后,插播吐槽一个:mark。你到底要跟Dawsey说多少次“nice to meet you”才会觉得安心??另外,你要有绑着爱人的想法,那么你大概不是真的爱她。

    seriously??

    还有说什么gold crowns are not pig farms... 我能感受到Juliet此刻内心的奔腾:how dare you say that?对Juliet来说,根西岛的平凡一点都不重要,她当初带着闪闪发光的眼神到达小岛,在经历过Amelia等人数次的拒绝后依然没有放弃,是因为她打心底地喜欢这个地方,喜欢这里的人。mark一到这里就用他那伦敦大少爷的财气各种酸,算哪门子“miss you”?行吧,可能是这两人真的已经非常不适合了。

    这里Juliet还拉远了两人间的距离

    另外,关于戒指。戒指可以说是反映了Juliet心路历程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电影里三番五次地给了戒指大特写:很大的钻戒,哪个女孩不心动?但几乎每次Juliet玩弄它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不是“我tm真是太幸福了”,而是夹杂着丝丝犹豫、隔离、不自在感的。在飞机上,Juliet掰弄指环的时候,它甚至显得有些松垮。这个王冠般的戒指,亦或是mark给她许下的未来承诺,到底与她的真心fit不fit呢?

    在旅馆摘下

    飞机上

    看看Juliet&Dawsey的戒指。简单,圆满。正像一位太太说的,比起闪燿硕大的钻戒,这个戒指更像是Juliet新生后的一部分,忠实自己,不加繁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洋溢出来的幸福。

    到这里,我截的图已经用完了,或许也该结束了。总觉得说Dawsey说得不太够……人家哪里只是个养猪的,明明文艺好男人一个;何况养猪的又怎么了?总之我很爱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成为我的top3,甚至超过notebook成为第二(第一当然是Lizzy&Darcy,我想Juliet&Dawsey也会同意我的lol)。以后若看了书还想说些什么,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谢谢你看到这里,?。

  2. 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文艺青年的套路。

    根西岛文学俱乐部,这个名字就挺不错,为什么还要加个画风非常违和的土豆皮馅饼

    我们想不明白,《伦敦时报》的特约作者朱丽叶·艾什顿也想不明白。

    如果对于我们来说,土豆皮馅饼最多是一种听名字就像黑暗料理的食物,那么在卖字为生的朱丽叶眼里,馅饼不是馅饼,而是可以写一万字的选题。

    为了搞清楚文学俱乐部和黑暗料理究竟有什么关系,朱丽叶二话不说跑去根西岛出了个差,没想到这一行还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浪漫。

    朱丽叶:我不想嫁钻石王老五,只想和文艺青年一起喂猪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的原著,是一本书信体的小说。

    朱丽叶曾经的藏书《伊利亚散文随笔》在二战中几经辗转,流落到根西岛。

    这本书的新主人道森·亚当斯,照着朱丽叶留在书上的地址写信给她。一来二去,朱丽叶对这个用土豆皮馅饼命名的俱乐部充满好奇。

    根西岛在二战中被德军占领,物质极度匮乏,只能靠吃土豆勉强果腹。

    有一天,道森和几位邻居偷偷杀猪吃,结果因为误了宵禁,被德国士兵拦下盘查。

    聚众吃肉情节严重,但组织读书会是被允许的。情急之下,道森一行人谎称是去参加了文学俱乐部活动。

    几个人连编带凑,就给自己起了个“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的名字。

    够精彩,够离奇,也够让朱丽叶这样的标准文艺女青年买好最近一班船票,赶紧去一探究竟。

    世外桃源,文艺青年的梦幻岛

    早些年,不少华语文艺女青年都对云贵高原和川藏一带充满执念。

    亚麻裙、小白鞋,在苍山洱海凹出故意不看镜头的造型,身体和灵魂就仿佛定格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了。

    这些吸引女文青的目的地,光风景好不够,还要民风淳朴,生活方式复古,越难找越好。

    毕竟坐个高铁都能直达,遍地商场,只能逛吃逛吃的地方太庸俗了,不够格当女文青们心心念念的桃花源。

    故事很多的根西岛,自然能吸引像朱丽叶一样的女文青

    根西岛是英国的海外属地,地理位置上更靠近法国海岸线。

    岛上遍布的高低错落、依山而建的小房子也是充满年代感,和高度工业化的伦敦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了。

    根西岛确实有几分桃花源的气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缺烟火气又与世无争

    酒店要穿过狭长的小巷才能找到。

    名字都是手写的皇冠酒店

    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

    当然,乘马车环岛游看上去非常惬意

    装饰屋子可以用风干的花草

    这间小屋里住着读书会的另一位成员伊索拉,她是个会酿酒的女孩

    朱丽叶的笔友道森家里,是真的有猪的。

    作为只吃过猪肉的人,朱丽叶不光看见了猪怎么跑,还抱到了小猪仔,羡慕

    不光可以抱小猪,还能光脚踩水。

    写到这里,我都想订张机票去休假了

    米兰·昆德拉的一句“生活在别处”,被无数文艺青年奉为圭臬。

    人们对于和自己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别处”,总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向往,说穿了无外乎是厌倦了毫无波澜的生活。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距离效应”,因为空间或时间的错位,使事物产生了模糊化的效果。

    再加上人们与生俱来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心理,第一视觉或感觉的焦点必定是心里想象的“美好”。

    拜距离效应所赐,因为陌生,这个“别处”便有了不一样的魅力与吸引力。

    对于朱丽叶一样的文艺青年们,看过的书和听过的故事,足够让敏感且想象力丰富的他们,在脑内勾勒出一个具象的“别处”。

    一旦有一个地方,能让这些想象变成眼前的现实,文艺青年们也必定像挖到宝一样欢喜雀跃。

    根西岛之于朱丽叶,恰恰是这样的存在。

    岛上风光未经人工雕饰,住在这里的人生活简单,还有热爱读书这个加分项。

    好了,这就是桃花源本源。

    白月光,文艺青年的梦中人

    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文艺青年的套路。

    在去往根西岛之前,朱丽叶刚刚和美国军官男友订婚。

    还是在码头求婚,惊不惊喜,浪不浪漫

    军官男友相当配得上“绅士”二字,善解人意,风度翩翩,最最重要的是非常尊重朱丽叶,无条件支持她的事业。

    并且衣品相当好

    但是到了根西岛,和家里有猪的笔友道森几经交往,朱丽叶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位顶配的未婚夫。

    文艺青年的祖师奶奶张爱玲,有一段让喜欢她的小朋友们倒背如流的“红白玫瑰理论”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换句话说,最好的生活在“别处”,最好的爱情是“别人”。

    喝惯了一杯千金的红酒,偶尔抿上几口乡村小酒馆自家酿的啤酒也别有风味。

    习惯了和门当户对的男友盛装出入舞会盛宴,脱下晚礼服躲进与世无争的桃花源,反倒自在又不拘束。

    又是该死而迷人的距离效应。

    朱丽叶对道森一见钟情,还真的不是只因为猪

    因为生活方式不同产生的“距离美”是道森吸引朱丽叶的客观因素,而道森的性格特质,也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主观吸引力。

    饰演道森的米契尔·哈思曼曾经如是形容自己的角色:

    “道森是一个有点孤僻和腼腆的人,在遇见朱丽叶之前,他随遇而安,生活将他带向何处,他就往何处去。”

    “但是朱丽叶的出现,让道森明白,他不能再依靠生活制造巧合,而是要奋力一搏,留住心爱的人。”

    演员本人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怎么样呢

    对爱人的保护欲绝不是男性的专利,女孩子们同样乐于带给爱人归属感。

    如果是在遇见朱丽叶之前,道森还是个放任自流的浪子,那么朱丽叶的出现,完全像是在他的生命中点亮了一座灯塔。

    按照世俗的标准衡量,军官男友当然是相当适婚的对象,但对于朱丽叶这般不甘心沦为寻常人的文艺青年,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反而是道森对她最简单直白的依赖,成功打动了朱丽叶的心。

    故事的结尾,朱丽叶在根西岛找到了内心的归宿,她成了这个“土豆皮馅饼”读书会的常驻成员。

    对于一个文艺女青年来说,和心爱的白月光在向往的桃花源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简直美好的像个童话。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有着马修·古迪一样绝世美颜的贴心gay蜜,牵着她走上红毯。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完美?

    我只想和马修·古迪交换戒指

    从主线故事来看,[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是个非常典型的英式爱情小品。

    但它绝不是一部止于小情小爱的电影。

    根西岛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民生凋敝,在电影中被以一种举重若轻的笔调带过。

    我们看到的,不是生活在根西岛的人们几乎无以为生的悲惨,而是哪怕生活暗无天日,他们也在努力寻找熹微的光亮。

    至于现实中的根西岛,在战争过后,真的成了一处能带给电影创作者不少灵感的“桃花源”。

    弗朗索瓦·特吕弗就曾经看中了这里,在此拍摄了[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故事与现实在这座小岛相遇,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

    文:喵喵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3. 不知道标题语气是不是有点冲,先说一下如果真有作品能够一手抓深沉一手抓浪漫那我是很喜欢的,我就是又恋爱脑又爱品一品深度啥的。关键是这个片做得不好。

    很好的背景设定给了这个故事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但明暗两条线的爱情元素都相当喧宾夺主,而且伊丽莎白和朱丽叶都让我有些反感,一个玛丽苏,一个白莲花。

    那种故事一开始就挂了,之后出场全靠回忆杀的角色,很容易就被塑造成白莲花了。我当然不是反感伊丽莎白做的事情,她那么敢爱敢恨、勇敢无私、舍己为人,根本没有污点,说她的不是简直就是犯罪。就是这种过分伟光正的感觉让我有点受不了这个角色的塑造。

    至于朱丽叶真的是玛丽苏本苏了,把玩着大钻戒挂念着养猪的,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再说,她怎么能断定那位农夫就是真爱呢。她和美国男友也是浓情蜜意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重新发现自我的,怎么和这个农夫写几封信见几面就断定他是the one呢?不如说农夫才比较惨,对朱丽叶来说,她只是想要那种家的感觉,来抚平自己的创伤,填满自己的空虚。至于给她这种感觉的人,其实谁都可以。而农夫就是那个“随便谁都可以”。当然最惨的还是美国男友。马克:我是谁,我在哪,我干啥了,就被甩了??

    没看过原作,不知道是不是有电影版演员演绎的因素在里面。养猪的确实帅,但现实世界哪有这么帅精神世界这么丰富又温柔忧郁的养猪的,这已经是浪漫幻想的范畴了。不切实际的浪漫故事当然可以有,但把它安在一个讲述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光辉的故事里,就很违和了。这种组合,究竟是想给爱情肥皂剧强行拔高,还是给战争片强加恋爱脑?

    本人阅片量可怜,就那么一说。

  4. When I was three

    I was hardly me

    When I was four

    I was not much more

    When I was five

    I was just alive

    But now I am six

    I'm as clever as a clever

    So I think I'll be six

    till forever and 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