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三颗星 Third Star(2010)

第三颗星 Third Star(2010)

又名: 巴拉方德湾 / 三等星

导演: Hattie Dalton

编剧: Vaughan Sivell

主演: 休·博纳维尔 汤姆·伯克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约翰·约瑟夫·菲尔德 Adam Robertson Eros Vlahos 鲁珀特·弗雷泽 尼娅·罗伯茨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10-06-01(英国爱丁堡电影节) 2011-06-25(美国)

片长: 92分钟 IMDb: tt1510906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年近三十的詹姆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在巨大的打击之下,他开始思考起了生命的意义。在他的回忆里,位于威尔士西部的巴拉方德湾是一个充满了回忆的地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他决定故地重游,重温美好的过往。

演员:



影评:

  1. 【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
    借用了阿婆的书名,因为Third Star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James做出了自己的生活抉择,并且利用自己选择的最后之路来质问三个好友: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

    说“质问”显得James上帝视角,正如朋友Miles骂他时所说“癌症并不是极端自我主义的借口”,当然,他不是极端自我主义,他只是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之时“思考并且阅读了很多”,可以说,对朋友们的“质问”是他最后的“矫情”。

    影片用了主人公的独白来开头,“The one thing about life is——”,BC饰演的James连说了两遍,但都没说完,这已经暗示了他自己的结局,如果你刚巧知道后半句,就会理解James为什么接着发出那种不甘而又无奈的笑声,这句话完整的是“The one thing about life is that one day you'll be dead”。生命中确定无疑的一件事情是你终将死去,可是通常人不会知道“终将”二字代表的是哪天哪个时间范围,而刚满29岁的James,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未来——活不到30。

    于是他对自己的最后人生做了一个抉择,他要带三个好友进行一次公路旅行,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巴拉方德湾去。他想在临死之前和朋友们好好谈谈“应该怎样去生活”,同时,他还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则是关于他自己的生活。

    通过James的独白,我们大致了解他的三个朋友:失业后一直在照顾他的前公关基金头儿Davy,在电视台工作、与女友关系困扰的Bill,想成为父亲一样的作家的Miles。这些名字前的定语,就是James想通过公路旅行来解决的问题。

    对于Davy,James的质问是“你究竟想要什么?不是关于生活发了什么样的牌给你,而是你觉得哪手牌玩起来安全?”;对于Bill,James的质问是“你为电视台拍片,和不那么喜欢的女友合租,都是为了偿还抵押贷款,你变得越来越模糊平淡,为什么你不按照自己实际上的意愿做事情”;对于Miles,James的质问是“你为什么生活在总想赶上或者超越父亲的压力下,我又为什么不如你,我也能成为作家”。

    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他们都做出了选择,Davy当然会在James离去后重新寻找工作,问题在于,他会找到自己玩起来觉得安全的那手牌吗?Bill带着责任感选择与怀孕的、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女友继续生活,能快乐或者顺利吗?Miles的书能得以出版吗,以及,Miles也有秘密,他和James那个已婚的姐姐会有美满的结局吗?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但你可以决定你怎么去生活,并“stick to my decision” (剧中Bill语),无论痛苦还是充满希望。

    对于时日不多的James而言,The one thing about life不是one day you'll be dead,而是you're dying,在所剩无几的日子里,他选择要自己亲自去结束一件事,那就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结束生命,他不要缠绵病榻,不要被疼痛蚕食,这并非懦弱而致,他要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到巴拉方德湾去“感受那种巨大的、可怖的、充满勇气的与海水搏斗的感觉”。

    其实,这个抉择本身,就是巨大的、可怖的、充满勇气的,这就是James告知我们的——他的生活。


    【病痛袭击我,承受悲剧的是他们】
    James在滴答声倒计时的余生里,除了希望在临死前引导朋友们去思考怎样生活,同时,他不希望孤独地死去,他希望有朋友的陪伴,于是,正如他在剧中的台词所言:病痛袭击我,承受悲剧的是他们(The sickness may be mine, but tragedy is theirs),——他的朋友们,眼睁睁地看着朋友在自己面前“自杀”,不仅无力去阻止,还要痛苦地伸出“援手”,助“自杀”一臂之力。

    其实,客观地看,James对朋友的那些说教,台词上实在软弱无力,关于生命的那些阐述——能量恒定、人生轮回、生命延续,信仰什么,想要什么、以及不想要什么,都是些毫无新意的重复前人的话,没有让人为之一震的启发。

    意外的收获是,在这个说教与反说教过程中引出来、在进退两难的抉择之间所展现出来的四人之间的情谊,深深地打动了我,看完影片,我完全理解并且原谅James那些无理的、显得自以为是的质问,而羡慕他所拥有的友谊。

    它所展现出来的友谊,并非毫无保留的无私的付出,并非真空的不顾事实的奉承,并非炽烈的洋溢的无比热情,而是那些朋友之间的争论,那些稍带恶意的不满,那些毫无恶意的欺瞒,那些因为友情而产生的同情,那些酣畅淋漓的彼此倾诉,那些毫无顾忌的嬉笑玩闹,那些抱怨却又不悔的相互给与,那些打完又和好的幡然醒悟。

    而最终的高潮,是那些进退两难的、痛苦的、而又不得不的抉择。

    在目睹James经历的究竟是如何非人般的疼痛折磨后,他们对于阻止James变得颓然无力,他们心如刀绞地尊重了他的选择,陪着他游向海中,帮他“自沉”。这几个朋友,比起James,我不知道究竟哪一方更为勇敢。

    他们也并非不怕,Miles在水中如孩子般对James祈求说:“我们回家好吗?”,他带着哭音说“James,我好害怕”,然而他最终还是做了,亲手把自己的朋友按在水里,因为James说“我不想一个人,求你”。而Davy,那个对James最为照顾的好心肠Davy,那个对James说“你伤了我的一片赤诚”的Davy,那个对朋友“他需要我,我就在那里”的Davy,那个差点溺水而不得不在Bill的帮助下返回岸上的Davy,他唯一能做的,是对着自己无法陪着最终走向死亡的James哽咽着喊“对不起,对不起”。而Bill,那个被James教训“生活越来越模糊”的朋友,他似乎也是James的三个朋友里面目最模糊的一个,他不能像Miles那样,由于经历了恶心、震惊、逃避到挣扎、接受与剖白而变得鲜明,他也不如Davy那样,因为带着些许的抱怨却无悔的婆婆妈妈的照顾举动而变得突出,他只是默默地推车,默默地背人,车坏了他来修,半夜里发现吗啡遗失了他最有决断返身就去找,他想出烟花的点子带给James无比的惊喜,不相干的人打架他也要去劝,Davy说他“就像一只阿尔萨斯犬,似乎人人都会爱上的那种人”,而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James走向海里之前,死后的James回到陆上之后,始终,都在Bill的怀里。(怎么能说这三个人不像是James的“好”朋友?!)

    James最后的独白说“我的人生,没有悲剧”,他的悲剧,由朋友们帮他承受。


    【我会成为一个特别的人】
    (以下含HC成分,不适者请扶墙袅娜而出)

    也许是因为碎草在隐约可见的墓碑之间纷飞的画面,也许是因为急切中带着重击的音乐节奏,但更也许,是因为BC演出的James那副病怏怏的面容,衬着他低沉浑厚的声音说“我是James,我今天29岁,活不到30”,是因为他穿着那身西服坐在桌子旁瘦骨伶仃的模样,是因为他斜弓着背脊、拄着拐杖从桌边站起的孱弱背影,影片一开头,就让人忍不住喉咙有些发哽。

    BC是个浑身都能演戏的演员,肢体以及各种小动作不必细说,尤其是他的眼睛,导演和摄影似乎也很钟意他的眼神表演,给了很多镜头:和父亲拥别时眼里的忧愁;和母亲拥别时眼里的不舍;和姐姐拥别时的欲哭;坐在汽车里驶向自己抉择的生活时眼里的期待;露营中Bill教他扇火时眼里的晶亮;突然接到半空里飞来的一支“Angel”白羽后抬起头来看着Miles时眼里小小的震动;在夜空下的沙滩上询问Davy对生活的想法时眼里充满的“爱意”(请别误会啦);望着夜空谈论天国和佛教时的些许迷茫与若有所思;看着礼花绽放时眼里的愉悦却又感伤;被吗啡带来的幻觉折磨时眼里的不知所措;清晨醒后蹲在草丛里时眼里的不甘;在Miles打断自己质问Davy时眼里的不屑;质问Davy时眼里的恨铁不成钢;得知Miles和姐姐的关系时眼里的震惊;在说自己要去游泳时眼里的请求;当然,还有无数次病痛来袭时双眼漫溢的惨痛。

    而他最了不起的一点是,James这个角色实在不讨好,像个“病态白人版奥普拉(sick-white-Oprah,剧中Miles语)”般叨叨叨叨,最悲剧的是语言还基本不出彩,可是BC就有这种本事,演出完自以为是质问完这个又教训那个后,最终你会觉得他如同一只眼神湿漉漉的小狗,让你怜爱得抓心挠肝,伤心得如鲠在喉。

    BC以数字化时代的福尔摩斯这个角色走出腐国,为我们所熟知后,回头去看他早年的影视作品,无论是打酱油,或是副主角,还是挑大梁,居然都是些非常成熟非常优秀的表演(尤其是霍金),他在舞台剧里积攒下来的经验或许帮助了他,均为演员的双亲或许给予了一定的遗传,但更多的,我想是他对每个角色倾注的感情与思考,最著名的例子,是记者在福尔摩斯片场采访他,与几个月后采访时见到的他判若两人,记者后来才明白,上一次采访时的BC还陷在角色里没有走出来。《倒带人生》里BC饰演的作家,也即该片编剧本人,某天突然发现BC不仅穿着跟自己一样的衣服,连动作也跟自己惟妙惟肖,才突然醒悟过来这“混蛋”一直在偷偷观察自己,他对角色倾注感情与思考,用“心”去演戏,这从他对记者的一次说话也能看出来,他说,我不得不减少舞台剧表演,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原因,而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考虑(not just fiscally, but mentally and physically)。很不幸,我只看过BC的两本舞台剧,但能找到的影视作品,除Small Island外,都已观看,看得出来,他在出演每个角色时的认真与天才(当然,他的天才可能来自厚积薄发),他从不重复自己,他的角色们,仿佛来自不同的表演者,我不想去挨着道来,只想用一句话来赞扬:每个角色是每个角色。

    在商业化最高、票房至上的今天,腐国那片还有一大堆坚持着“真正”把表演当做文化、当做艺术来经营,来思考的工作者,BC成长于这样的氛围。优秀的公学教育,曼大的戏剧学习,伦敦音乐戏剧学院的进修,各种舞台剧的表演,造就出来的BC,是一个演技出神入化、头脑大智若愚、工作吃苦耐劳、外形美貌气质、着装有二有范、内心文艺傻气、声音低沉性感、语言丰富唠叨、行为绅士疯癫,无数优点集于一身的白马(脸)王子。

    这位名字和脸一样长的——啊,我矫情地真不想再次用“王子”这个俗气的名词兼形容词——,我不知道今天的他算不算已经大红,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他会大紫。那是他的绝大多数影迷剧迷乐见之事,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遗憾是,再也不能像不久前还能做的那样,在他独自从剧场后台里走出来去取大型机车以回北伦敦的家时,能够靠近他,递上一条润喉糖,顺便拍下看他换衫的福利。

    剧中的James,在发火时说:“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特别的人”,而Benedict Cumberbatch先生,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的人。

  2. 笑点很多,痛点不少,完全没有我最怕的「伤他闷透」(sentimental)。
    笑点顽强地与痛点搏斗,直到终点。恰如韦尔斯令人屏息的大自然风光一般美丽也一般残酷。
    但笑点不是笑中带泪的撞击点,只是为了滑开,不触碰痛点。
    而痛点无解,只能在迫近的时候更用力转身,滑开,装做处理,直到再也无法遁逃。

    理论上,还活着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幸存者。无论刀下留人的是衰老,疾病,意外,或自己。
    很多幸存者的存在状态如同在薄冰上滑行。
    如果可以,努力工作,因为现实就是仅有的,也就是那层薄薄的冰,为了避免坠落,必须高速滑行。
    如果不行,说说废话搞搞笑,浪掷光阴也好过思考,因为思考可能带来停滞和沉重,阻碍滑行。

    James 发现自己一事无成而来日无多,决定要做两件事来「极大化」他少的可怜且备受疼痛折磨的余生。
    一是把不能幸免扭转成自觉的选择。
    一是让周遭的朋友思考幸存的意义。
    第一件做到了,不过,跟原来想象的不大一样。他还年轻,完全没活够,死后也不会与天地同舞,他的选择不过是画下一个空洞的句号。一个姿态。但也许也就只能是这样。
    第二件也跟他原来想象的不一样。没有人要听他训话。他们要用各种搞笑、不计较、狠话、单纯的信仰、生命可以另类型式延续的想象、虚无…什么的,或更多的搞笑…回避可能令人沉重的思考。他们也想「极大化」James的最后旅程,但对他们来说,那意味着陪伴他完成造访Barafundle Bay的最后心愿,用嬉闹和美丽的事物充填旅程。然而,最终,James空洞的句号其实就深凿在他们的生命中,从今而后,无可回避。

    有些影评说,如果导演想让人深入思考沉重的问题,就不该回避。当初我以为是过度的感伤或泛滥的美景淹没了思考的线索。现在觉得导演思考的恰恰是「回避」本身。

    这个还年轻的世纪不想承受苍老的人类文明和充满痛苦的暗黑历史。我们要高速滑行,要无痛的干净明亮。于是习惯服用止痛药阻断肉体的痛楚,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了更多微妙无形的语言吗啡和欢愉假象抑制内心的痛苦。

    回避原是一个令人不适的议题,有点儿像小孩大喊国王穿的那叫什么新衣。
    手法也无意讨喜。不让你完全释放情绪,好逼迫你尴尬正视自己是如何一贯地伪装无能为力,其实就只是缺乏面对的勇气。不管是面对自己的人生,或面对挚友的离去。

    有些影评说三个男孩不够像James的挚友,认为剧本有问题,或配角缺乏说服力。
    他们当然是挚友。默默陪伴是情谊,嘻笑是情谊,吵吵闹闹扛树推车是情谊,悄悄准备花火是情谊,公主抱是情谊,悬在崖边绝不松手和暗夜里仓皇奔走疯狂翻找止痛剂更是情谊。
    有这一切情谊的表现,但情感就是无法完全的交流。可这种没有交集也许既不是剧本,也不是演员有问题。
    隔开James和三个好友的是死亡。对死生意义选择了思考和回避两条不同的道路,让他们在死别真正到来之前已经生离。
    James倨傲的关怀不可避免的节节挫败,三个男孩也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要维持,大家都难受。都不知如何是好。悲莫悲兮。
    所有在其他电影里一定带来启示的荒谬事件和怪异路人甲乙丙,在此亦不兴发三个男孩的感慨,或催动他们深思。但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他们都算是陪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有些观众会因为见到死亡的场景而流泪。有些会困惑。还有一些自始至终未曾落泪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反刍脑海中的影像,细细咀嚼,突然被后座力重击。

    最后,说点Benedict Cumberbatch。
    再苛刻的影评都无法不称赞BC的演技。尖酸的说他再努力也救不了导演和编剧,痴心的说不管别的,光看他就值。
    事实上,其他三个男孩也都是好演员,但只有JJ Feild稍微靠近BC的层次。就Third Star想探讨的主题来说,这样正好。
    什么是BC的层次?
    Jonny Lee Miller 在 Frankenstein 的Q & A里曾经指着 BC 说 “He is really good.” 脸上流露的表情,只能用不胜钦羡来形容。
    同样的话 Martin Freeman也说过,还说 “When he is on fire, it’s a formidable sight to see.”
    因为BC往往不仅出动肉身「扮演」着角色,也不只是运用心智「融入」角色,更把灵魂灌注进去,让角色的生命意志与存在困境光芒四射地透显出来。
    扮演的极致是神似,融入的效果是立体,至于灌注灵魂,则一颦一笑,都可能成为天启。

    理论上,还活着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幸存者。
    不过,从来不曾忘记这个事实却又能温柔严肃对待的人并不多。
    我们何其有幸,能有BC这样一个清醒的幸存者毫不吝惜地为我们展示人类生存的各种样态。
    期待他持续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思考,更多美好。
  3. 难得今天我在写文之前先写题目,偶尔这么做一次之后才想起来这题目要配的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不过也没什么所谓啦,初恋亦或者死亡,反正说的都是关于终将逝去的东西。

    其实在看电影之前了解过多关于电影背后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然后再加上我抱着看缺爷的不纯动机,所在我很难控制住自己在影片开始之前就赋予了它太多的意义。

    只能说幸好看过的评价是有好有坏,总算是帮助我保住了平常心和正常的期待值,换句话来说,无论你在事前做了多少的准备,这也是一部足以让你记住它的美丽的电影。

    影片以星空作为开始,随之而来生活化的片段再配以柔和暖色调的光线就已经告诉你这部关于死亡的电影其实充满欢乐。

    一路上有透过零碎叶子的斑驳阳光,茂盛而充满生命力的树林,欢乐无虑的乡村狂欢,奔驰在柔软草地上的骏马,甚至连那个讨人厌的小孩儿也有一对天使的翅膀,你很容易的就会相信这是一个简单的四人周末旅行,和电影主角一起忘记了这次行程的意义。

    好在还有JAMES的梦境来提醒观众不要忘记死神的相伴,阴冷潮湿的空气,昏暗无光的天空,以及波涛汹涌的海水一次又一次的在梦里向他袭来,被海水淹没的越来越多而海边的那个背影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我不能说JAMES是一个讨喜的角色,所以我不能评判他是否幸运,但是因为病重的关系,难免会对他产生同情和怜惜,当然我不否认这其中有缺爷太美的关系【混蛋你终于说出真心话了吗】

    虽然这场旅行因为JAMES而进行,但是对于其他三个男孩来说,也是面对自己重新开始的旅程,在影片里,JAMES不止一次的询问他的朋友们,如果他不在了他们会怎么样,会怎么样呢?会面对自己的女友怀孕,会面对自己睡了朋友的姐姐,会面对自己父亲的离去和继续写作事业的艰辛,但是他们要面对的事情都与JAMES无关,因为他已经离去了,纵使他希望自己可以活的更长久一些纵使他希望自己留下的印记能更深刻一些。

    听上去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好在JAMES也有了自己的选择,29岁真的是太年轻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始,所以他才会对他的朋友们说,我只是希望我能够亲自完成些什么。

    虽然电影里不断通过JAMES的梦境上演海水汹涌的画面,但是出现真正的死亡却只有一次,而那一次却是出现在JAMES最美的梦境的结尾,一只白色的巨大海鸟躺在沙滩上,被冰冷的海水冲刷着支离破碎的尸体,这或者有些回光返照的意思?而在影片的最后,同样也是有一只海鸟脱离鸟群飞离而去,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死亡是影片的骨架,但是整部电影却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充满了各种唯美而容易消逝的东西,纵然最后只剩下深深白骨,可至少曾经被温暖的体温和坚强的脉络包裹过。

    电影确实是美得像一场初恋,可惜也像初恋一样经不起考验,热情而不持久,灿烂却注定肤浅,它似乎是想表达点什么,可是又显得太羞涩,它不应该留给观众太多的想象空间,而是应该一击即中直戳泪点,它给了我们太多机会去思考,反而让我们忘记了电影本身的主题,就好像我记住了那些美丽朦胧的镜头,却无法在希望哭泣时流下哐哐哐撞击心灵的疯狂泪水。

    如果你想要我笑那就别在我咧嘴时告诉我死亡的意义,如果你想要我哭那就请收起流泪时的吐槽和笑语。

    毫无疑问我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是如果能够更加纯粹一些那我就可以更单纯的欣赏小清新的风景和缺爷的美丽了【喂】

  4.   我选择这样死去,可能是因为我想要深深记得,生存感觉。



    一开始,我们听见james的声音:“今天我29岁,我不会活到30岁。”

    他的脸慢慢从黑暗中浮出,干净孱弱,与之对比的是,他的周遭,生机盎然。

    绿色草随阳光起舞,植物的香气在空中酝酿,孩子的笑声,亲人的眼泪,朋友的喧闹,到处是生命躁动着的真实。James抬头将笑容向空中苍白绽放的时候,死亡冰冷的气息分外鲜明残酷,如蛰伏于地底的怪兽,随时准备跃起将人从生机勃勃拖入幽寒的深渊。

    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所有热气腾腾的感受都不会再通过你此生的躯壳到达灵魂,没有了,消失了。但死亡却是,生命唯一可以确定不变的事实。

    普通如我们该如何去跨越生和死的界限?

    镜头缓缓拉高,巴拉方德海湾平静的延展开来,远望像天之涯海之角。灰色云层透出微亮,洒向同样灰色的海面,光影曲折。四围荒岛儜立,阒然无人,海深沉静谧,微漾着细碎粼光,天空中黑色鸟群轻捷划过。看来若将天地神秘信息凝于其间的油画。

    James选它为生命终结之地,他选在这荒凉寂然的海滩来和死亡握手。

    去巴拉方德途中陪伴他的三个朋友:Davy温柔体贴,Bill有着孩子般的兴奋与胡涂,miles则心事重重。

    嬉笑打闹偶有意外看似稀松平常的旅程,因james这个癌症患者,时时被死亡的黑翼拂过。

    他出其不意的对殷切照料他的Davy发难,他责怪他不思进取,他责怪他安于现状,他责怪他失业后花在自己这个病人身上的精力和时间。或者并不真的责怪,他只是将愤怒倾向他看不见的对手—那折断他人生的命运。

    “我不想死,我想活得更久些,我想要那些被你们几个混蛋毫无意义消耗掉的生命,我有很多事想做,我本来会成为一个特别的人。”

    但谁都知道命运的残酷很大程度就在于它的难于预期和无法拒绝。比如Bill,有时候像天真的孩子:带了棵树要去巴拉方德为james种下,不怕沉重的背着烟花旅行,劝架劝着劝着就成了动武的一员。他的生活也天真着一团糟。胡里胡涂的工作,已没有感觉的女友偏适逢其时的怀孕,感情和责任时不时冒出来折磨着他。

    可即使是混乱,深陷病痛靠吗啡支撑的james看来,大概也如夜空中他泪光映出的烟花灿烂,充满魅力。生命的鲜活正如沙漏里的沙一点点从他身体流走,日常生活的抉择与苦恼同他已无缘。

    在james梦里出现的是亲人忧虑的眼神,阴沉无定的海浪,大片深黑礁石布满萎绿海藻,一只白鸟的腐尸狰狞可怖。他于黑暗中惊醒的眼神,恐惧闪闪发亮。

    当清晨独自趴在蔓草丛中注视着天际柔和的淡彩霞光时,james默默流下的泪,是场依依不舍的诉说。

    我们对死亡毫无所知。它是否意味着我们所有的爱恋与不舍,此世的喜悦和哭泣,被它轻轻吹散,便像风里飞絮,不见踪迹。我们已然习惯的世界运转依旧,而死去之人却沉入漆暗海底无知无觉。好像《荒原》里,艾略特写着:“我 不生也不死,什么也不知道, 看进光的中心,那一片沉寂。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

    频临死亡的James于是寻找和思索灵魂的意义。他对朋友描述宗教轮回的生命存在状态,“就像忽隐忽现光里飞舞的尘埃,数以百万计的接连不断的微粒”“你们就想象着我在天堂里跳着踢踏舞。”而Miles的回应却断然拂去他的浪漫想象,“死了就是腐烂掉,从16岁我父亲因癌症而死的时候我就这么想了。”“是真的。”

    Miles不信轮回,真实的唯有今世。可他的今世和其他人一样问题丛生。作家父亲的声名带给他挥之不去的压力,和james已婚的姐姐在一起不知怎样对james坦白,自己的作品完成许久却缺乏勇气示人,一路上挚友的病况也令他难以接受。

    行进途上他从近乎厌憎的观着james反复发病,到坦承“其实我一直没有融入这趟旅行”,至结局决定助james赴死。他反而成为三个朋友中最真切了解这趟旅行之于james意义的人:james拼尽全力为这仅有的人生划出最后的深深的印记,哪怕这印记其实微不足道,只有他自己才能懂得和记取。

    或者面对命运最好的方法,不是反抗不是厌恨,而是接受与面对,付上此生的躯体、感情、生命。如同在黑暗中才能感受光明,如同生在死的阴影下才真正彰显重量。

    于是james做了他的选择。

    “因为从现在起,这就是我的生活。”

    “慢慢的我会独自被越来越凶的疼痛吞噬,那样的日子不值得去过。”

    “没有比这更好的告别方式了。”

    “我想要自己选择。我希望我死时意识是清醒的,我想去感受盐水带来的疼痛,想海水没入我的肺。我想去感受我的搏斗,那种巨大的,可怖的,又勇敢着的感觉。”

    James设计自己的死亡宛如仪式,他以这死之仪式最彻底的拥抱了生命。

    他离开时晨风料峭,地平线尽处未褪的暗色与开阔起伏的海面相接,逐渐清透的灰白充满天地。沉水之前,他用力抬头望天,天空无边无际,黑色的鸟群盘旋往复,有只索然离群不见。他惨白静美的笑容迅速隐没在冰冷咸涩的海水中,慢慢,慢慢,人的所有生命力变成海面浮荡的气泡,一会儿就消失不见。终结那刻,他是否如他所愿获得前所未有辛辣痛楚的生的感受?

    这时我与他的朋友同样理解了他的选择,他承担着他的命运,用自己的方式,其中的勇气和对生命的爱并无可置疑。一如他对朋友直到尽头陪伴的深深感激。

    “让我举起吗啡,同所有人干杯。如果我生日那天,你们恰好想起,请记住,我爱你们。你们使我度过了快乐一生。我的人生,没有悲剧。”

    如果我努力的,勇敢的,认真注视和承受了我的命运,我的人生,也应该,没有悲剧。

    BC的确是扮演james的绝佳人选。他脸上有种浑然天成的年少神气,不经意间透出的纯洁孱弱,一眼看去已让人心生怜惜。James始终处在忧惧的状态,眷恋生命的美好,又不得不正视自己必须走进的现实。其间的挣扎辗转。即使欢容,也因他的眼神染上哀伤,那笑中含泪的表情,令人难忘:“我是这么深的爱着你们,留恋此生,可我不得不如此”这潜台词伴着每个他的特写在心中响起。到他独自沉向大海双手前伸保持着挥别的姿态,我心痛如绞却不以人物的决定为悖。Bc的气质和表演为james这场死亡之旅画上了满含诗意的句号。

    James离开了,Davy、Bill、miles还在继续他们的命运。或寻找,或抉择,或释然,电影已经结束,一切便只留给想象:他们仍会互相陪伴,面对生活,如曾经陪伴james至最后。

    这是部简单的电影,简单到看来只想用摄影机记录一次旅行,而无更多表达的欲望:旅途像根线,串起了打架,笑闹,吵嘴和埋怨。四个各自背负压力步入30的男人,好像回到野外露营的少年时代,肆意而为,夜来放烟火燃焚帐篷。随着目的地接近,困难多多,矛盾渐现,各自的不如意不甘心逐渐浮现,虽然无能为力,他们仍然努力彼此陪伴和关心。终至线尾,以共同负担一个人的死亡打上结。James的选择是否正确,朋友们的人生是否由此改变,死与生的哲学,救赎与爱的体验,在这部电影里都没有做深入的探讨,你在其中甚至看不到深刻的愤怒激烈伤痛或者悲悯不忍,摄影机几乎平静的录下他们的欢笑泪水,并把途中的美不胜收收入镜底。热气腾腾的小镇狂欢,恬静的夕光满布,璀璨的密密繁星,升腾空中爆裂的烟火,还有,那荒寂如世界尽头的巴拉方德海湾。光亮与暗淡,划出细微神奇的色彩变换,无法言喻,活着的世界美如画卷。人性的挖掘绝症的不堪死亡的残酷都尽可能的被回避。

    因此我说,它是部简单的电影,也许正因为简单,所以尽管以死亡作结,依然充满美丽和温暖。它实在不能说有多好,观看完成,你不会有巨大的心里冲撞并由此醍醐灌顶。只是散发着安静的气场,你喜欢它或者讨厌它,都是如常。

    如果没有《sherlock》,如果不是bc的fan,我大概绝不会千方百计找这部女导演dalton的长篇处女作来看。看后竟觉清新隽永,处处渗出女性导演的温柔。《third star》,片中曾提及它的含义,似乎寓意能指引方向的星星。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命运并努力按照心的方向前行时,它是否就在心中闪闪发亮?third star,请带我回家。

    最后我想到的这句来自朱天文的《荒人笔记》:“我们来就是为了走这一遭,其间所有的正是我们所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