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十三棵泡桐(2007)

十三棵泡桐(2007)

又名: 刀子和刀子 / P·T·S·Z·X / Thirteen Princess Trees

导演: 吕乐

编剧: 吕乐 刘颖

主演: 刘雅瑟 段博文 赵梦桥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7-03-23(中国大陆)

片长: 100分钟(东京电影节) IMDb: tt0989868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被学校开除而走投无路的老包找到何风,半是威胁半是哀求地让她去向蒋校长求情,好让自己重返校园,何风说:“我都留校察看了,哪还有面子?”但她又确实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包就此沉沦,只好一咬牙跑进教师办公楼。此时,学校广播里正放着那首荡气回肠的《笑傲江湖》,吕乐在这里如此的刻意安排,实在耐人寻味。何风试探性地走进阴森恐怖的“教师楼道”,只远远听见蒋校长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就连滚带爬地逃跑了,这是她唯一一次“失信于人”,却直接导致老包劫持阿利。那个总是在学校广播里下达“最高指示”的蒋校长终归没有出现,这是中国电影擅长的技法,他不出现,他就因形象模糊而无限强大,而他的象征意味也就更为明显。

       《13棵泡桐》表面上是在讲中学生的故事,但骨头里却根本就是这些孩子折射出来的“大人的世界”。你会注意到,故事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不怎么健全的家庭,母亲这一角色是全体缺席的,而父亲的角色则五花八门:他们是离异的可怜的父亲,身后总跟着四个保镖的大款父亲,受贿而被公安逮捕的父亲,远在西藏鞭长莫及的父亲,还有那个为女儿筹学费去厂里偷电缆的父亲……这简直就是一个母爱缺失,而父权面目全非的世界,但对这些涉世未深、叛逆、躁动、随时可能陷入迷惘的孩子来说,情窦初开的17岁却完全不是什么“阳光灿烂的日子”。

        故事里唯一的女性年长者,是高二·一班新来的班主任刘小豆,可她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在教室里,她总是扳起面孔,拿腔拿调地说些现实功利的大道理,而私底下呢?据说,在那个不可能公开的完整版里,吕乐明确地记录了她“强奸”陶陶的那个迷离下午,即便如此(淫荡女教师的部分被强行剪掉),我们仍然能强烈感受到这个喜欢装腔作势的小豆老师,才是真正“扭曲”了陶陶的那个女人,伊娃不过是个替罪羊。

        这部吕乐先生的最新电影,从任何一个角度解读都是耐人寻味的,都说“无愧于我们的青春”,但现实中多数人回首青春往事,又有多少是真正能不留下任何遗憾的?电影里的陶陶老包风子阿利珠珠金贵各有他们的随波逐流,而银幕之外,我们的境遇却也不见得个个都能水到渠成。桀骜不驯的陶陶,在高考前被现实的打击(父亲被抓)和性的利诱(与小豆老师的不伦恋情)下“招安”于高考;被所有人遗弃的老包,最终因为一次荒唐的劫持人质事件沦为阶下囚;阿利注定追随父亲而去,过早地介入商海;作为贫困学生的金贵得到一个大款之子小跟班的名额,也许竟是其自甘堕落的开始……女孩子们也没有更好的归宿,考不上大学的那些,注定要带着不成熟的人格踏入社会,而最有主见的何风,也只能漫无目的地选择“在路上”这一条貌似自由实则迷惘的,后青春之路?

        根据何大草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的《13棵泡桐》,我个人认为它是吕乐继《赵先生》以来最好的一部导演作品,好就好在,他没有刻意拍一部什么“青春残酷物语”,他讲得最多的,还是两代人殊途同归的尴尬现实。在电影里以“父亲”姿态出现的那一代人,他们的境遇其实要比他们的孩子们更逼近“残酷物语”,下海、下岗、失业、失足……他们的残酷青春还有没熬出个头绪,眼下又要轮到他们的下一代人,这是整部电影暗渡陈仓的批判所指。少年们处在被忽视的危险青春期,他们参照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选择自己的人生出路,而成人世界呢?其实并没有什么有理可循的游戏规则,90年代以来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不仅仅伤害了上一代人,这种无休止的伤害,正在滚雪球般地接棒到更年轻的一代人手里。

        影片最令人心酸的一段,恰恰发生在一处温馨场景当中:何风的父亲因为阻止别人盗拿工厂电缆被打,却意外得到工厂的奖励,他破天荒地为女儿准备了满满一桌酒菜,并为女儿买了新裙子作为礼物,当何风接过礼物走进房间,观众对她接下来的出场充满期待——何风向来都是假小子打扮,就像那个著名的李宇春。当何风穿着那件新礼物走出房间的时候,父亲脸上洋溢着罕见而难以抑制的满足与傻笑,但镜头一转,观众却哑然失笑,随后是难以言传的苦涩,那是一件造型夸张的洁白婚纱,这个卑微父亲一生的可怜与可悲,在那一刻,实在深深刺痛了观众。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整体正弥漫着一股令人哭笑不得的浮躁气息,当所有人都选择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的时候,也许,只有青春不会无动于衷。




  2.     大陆前些年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禁片,公映的《红高粱》其实也是游走在禁与不禁的边缘而已,如果不是得的有影响的大奖的话,那结果也很难说。不过有一点需要说的就是被禁的电影并不一定是都很好看,或者说是好看但是看了以后不一定会让人感到很舒服。

        泡桐树中学,被学生简称为“泡中”,这里的高二•一班是一个问题班,打架、早恋、抽烟、喝酒、说大话、为消极意识所主导,反正是所有十七八岁孩子们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这个班上。仅仅这些,或许还是能够勾起一些回忆的,但是,这不是一部描绘残酷青春历程的电影,故事所要表达的东西是“泡中”这个社会的小缩影。于是更加过分的性行为、师生恋和同性取向也出现在了这里,接着出现的还有少年的犯罪。

        何风,离异家庭中的女孩子,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她叛逆的心理,早恋对于她来说其实就是寻找着失落的亲情,因为她需要来自对方的关爱。在学校中,何风是不受重视的,显然是因为不是好学生和性格中的叛逆,但是影片到了尾声时,何风发生了转变,除了和父亲的和解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学校的压力。学校显然在这里是强权阶级的体现,服从的学生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意识,而与之对抗的结果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同化,要么出局。所以何风曾经选择了妥协,因为当时她更需要的是维持住刚刚获得的家庭温暖;但最后的离开则是因为对于学校所代表的社会彻底失望而引发的逃避。和包京生住在一起显然是因为家庭缺少温暖所致,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通常最容易受到温柔乡的诱惑,身体反而不是太看重的东西,所以何风的失身在这里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影片中的何风其实代表的是各种感情的集合体,班长朱珠对她存有的同性间暧昧的关系,显然应该和她中性的性格及外貌有关系。

        陶陶,何风的第一任男友,班上的老大,同样出身自不太正常的家庭,父亲因为经济问题入狱,性格相对阴沉,对于胜利有些执着。所以当包京生的到来动摇了自己的地位的时候,他开始寻求新的依托,所以选择了和班主任的超常关系。好象男老师和女同学的师生恋还相对比较多见,但是出现的影片中的女老师和男学生就有些新鲜了。对于师生恋这个问题,影片表现的很含蓄,但是也并非没有渗透。排挤和嫁祸是他选择对付包京生的手段,和宁愿选择用拳头说话的落伍分子包京生比起来,陶陶显然更加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选择好写些八卦文字的眼镜瘸腿女当女友,显然的是拉拢媒体的表现,一个人在媒体报道之下产生的影响也是必须关注的,这一点,陶陶绝对比任何人都懂得。

        包京生,外来的插班生,但是一来就引发了陶陶为首的一干同学的对立,因为他太高调了,不懂得怎样做一个新人,不融于主流,所以他注定要遭受排挤,相反的和他同一天转学来的金贵就聪明的太多了。请同学吃烧烤,带着何风泡吧,处处显出了这个人不合潮流,也表现出了他骨子里透出的自卑。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手段,比如说拉拢阿利,而且还能得到何风的身体。学校对待包京生的问题处理方法显然是一种权利阶级对待叛逆的方法,打压,谁叫他不懂得融入其中呢。最后他选择的道路固然有周围的排斥因素存在,但是更多的则是因为他性格中的过于自我所造成的,所以他要报复学校和社会。

        宋小豆,一个绝对混帐的女老师,虚伪,阴险,社会中人们的丑恶基本上都能够在她的身上体现,她和陶陶的关系与其说感情,还不如说就是相互利用,把这种东西带给刚刚要成年的孩子,她他妈的不是混蛋是什么?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主流的主导者,因为她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懂得其他人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她对待包京生的态度可以说是落井下石,但是这块石头又是丢给其他同学看的,因为包京生早已经被学校打造成了反面的典型,谁叫他不入主流。还好影片最后给了她一个比较明显的揭露,得知包京生劫持阿利后没有任何行动,反而是她身后房中的陶陶飞奔了前去,也让何风和观众看清了她。

        阿利和金贵,阿利是有钱人家的少爷,父亲是有头脸的社会人士,但是阿利显然是生活在父亲光环之下的,他表面上缺乏自信,需要人保护,但是他有钱,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也说明了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拜金的社会,一个金钱万能的社会,所以事实上阿利反而比任何人都更有实力。金贵则是懂得寻求快速上位道路的人,他有着新人的低调,但是他也知道要寻找靠山,所以一开始就主动接触班长朱珠,显然是为了更快融入主流。而最后拼命救下阿利更是懂得把握时机的具体表现,也因此得到了他所要得到的东西。

        校长和学校,校长没有在影片中正面出现过,每一次出场都是以喇叭里传出的冰冷声音出现,而传达的信息更多的是对于某某同学的宣判,甚至一年里能够多到了四百多条。校长无疑是这个权利机构的统治者,所有学生如果不臣服于他,下场自然只有和包京生一样。学校每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基本上都伴随着《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徐克的《黄飞鸿》电影中表现出了一个老朽而落后的专制国度,而这里的学校何尝又不是一个独裁者统治下需要改造的地方。这种学校教育的结果只有摧毁更多的学生,引发更多的悲剧。包京生的事件其实要调查一下应该很容易水落石出,但是学校就是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当中显然是包含着刻意的打压在其中的。

        《十三棵泡桐》致力于表现的是对教育的一种彻底否定,不仅仅来自是学校的教育,还有来自家庭的教育。影片中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来自健康的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而这时应该扮演一个正面角色的学校在这里扮演的是彻底的破坏者,不但没有修补学生们受到摧残的心理,反而在伤口上再重重的洒上一把盐。因此出现在这里的青春是被借用来说事儿的青春,太消极也太自卑,反而不是应该拿来回忆的深刻。这固然是社会现实的体现,但始终有太多的愤青心态包含在里面。

        电影整体的表现不太好说,再美的影像也只是为了要讲一个故事,手法只是为了让这个故事更生动,而这个故事才是电影的根本。改编自何大草原著《刀子刀子》的本片确确实实的讲了一个不太好听的故事,至于原著深刻与否,没有看过,但如果依旧去刻意描绘这种所谓的青春那么不看也可。也许对于导演来说这是他的一部得意之作。

        与其简单的把事情就摆在那里只是让人们去看,就不如直接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


                            Lightwing于2007年9月20日
  3. “无愧于我的青春”,或倒一下说成是“我于青春无悔”,有段时间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其实,是黑泽明的片名,和《酩酊天使》几部。

    《十三棵泡桐》是好是坏,孰优孰劣,相信每个人看过心里有数,在这就不急于表明一家之见。

    但可以指出的,吕乐所表现的只是一小群人。大多数人,如正在看字的诸位,度过青春,安然无恙。正如此刻,还能默然地面对一部简单的电影,理会它什么禁片之名。不太需要把《十三棵泡桐》上升到一个层面,回首、怀旧。那有着梧桐树的校园,依然还是那样,并没有多少改变。错觉来自时间背景,在没出现1999年之前,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学生真“太不像话”。总是记得入WTO正是在高考前,2001年。那片中的只是1999年么?出现千禧年之后,又惊觉,那真是我的同龄?!高清的影像反而有些刻意的怀旧,总之是迷糊于时间的角落。此外,这个版本片源奇差,要么压缩技术不到家,难怪载后连连出错。

    宋小豆开堂一席话差点没直接笑喷,心想这老师可真够虚伪的,还傻子阿甘。如同《高三》里语文老师口中那匹北方的狼,成为极度恶俗又相当奏效的例证。

    能被看出来的,想必逃脱不了基本判断力:陶陶和宋小豆,风子和语文老师,之间仿佛猛捱了几下剪刀的顿挫感。在这里,导演的目的、作者的初衷并不是想推翻作为越级倾轧的代表,正如下面插说的内容也将和电影无关。

    之前一段时间,和小时候舅舅家的朋友,或直白说是出来混日子的小学同学们,饮酒聊天。说到小学时候的数学老师,他们直言是个色狼,闽南语名为“猪哥”。众人三言两语,立马翻出斑斑劣迹。心中只有感慨,当初四年级他还辅导数学竞赛。那信其有,不信其无,其实已不重要。高中是可以藏着如此多的事情,除了有女生花痴般说她喜欢上了生物老师;到了大学,有女生点名直骂某领导是恋足癖的老变态.

    比较于“老师形象”的倒塌,泡桐树同学的校长则直接通过高音喇叭的声音传达,不需直接出面。一声咳嗽更是吓得风子落荒而逃,迂回盘旋的楼梯(其实就没几层),犹如恐怖森严的冰冷堡垒。也就是在相似的帘子下,却有女老师的面颊潮红,衣衫不整。这些都是闲杂,如同在《赵先生》中,一直没弄懂“发乎情,止于礼”是否应对了《小城之春》。反过来,一旦你意识到该问题,做与不做,有或没有,其实已经没多大差别。

    家庭的破损直接影响到几个小孩的生活,如同日本导演反映现代伤痕的系列作品,每一部都压抑到死。父权的存在以及中国特色的父亲形象存在却缺席,缺席不如是说他们滥用了权力或脱离了必要的管束教导。但《十三棵泡桐》又用风子父亲来告诉观者,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受害者出于习惯条件,又伤害了又一批弱小。至于父权(父亲)的讨论,请移驾虎皮的这篇文章。

    事实上,绝大多数涉及青春,有所反抗的,用性、用暴力、用毒品、用毁灭来对抗压制的,大半以上都是用血肉之躯去碰撞矗立的父权铁壁(这才是真正期待《颐和园》的原因)。家长会上,脸谱化以至模糊得一致的众人,应答得虚假的“知道了”三个字(所见识的家长会场面绝对不会如此异口同声来回答)。

    在《十三棵泡桐》中,有的是自我放逐,或自选道路。但,他们绝不是代表着多数人。很多人奇怪于除去这几个异类,其他同在一个教室中,一个校园里的学生,则是沉默的大多数,一身校服把他们变成相似的塑料模特。在这一点上,沉默的大多数相当于操场上那件倔强显眼的红衫。单从画面,意味着他已经脱离了集体,必将遭到比刑罚更恐怖的冷落——事实也是如此,他没有谋杀的能力,没有清醒的思维,似乎在这里清醒,意味着必须服从别人的指使。中国人争先恐后地涌入占多数的集体,少数被排斥的人群要么被打压,要么受歧视。

    在校园时代,占多数的是意为面朝高考奋不顾身,不惜一切,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办法(在现在看来自然不是那样)。有一部分人是能成为标榜反抗体制的“骑士”,可事实上,不见得那骑士就不是片中风子异想的阿拉伯骆驼男。假的,一切都是假的。经历了体制压榨的人们反过来以寥寥几个侥幸脱逃者为荣,对多数粉碎失败,青春空燃的,则贬为异类,又一边,冷眼对待着周围依然不倒的体制。

    说到原著《刀子与刀子》,不如说是两把刀子(片中掉了链子,就做了个首尾呼应)。风子就是一把刀子,锋利尖锐,要么到废弃厂方里去发泄干架,刺伤自己、刺伤别人,青春更是被扎得伤痕累累,但她不叫疼,到是在老爸的虐打时哭啼得可怜异常。

    刀子后来被丢掉,视为风子和青春说再见,如果高中对她来说就是青春的结束话。她艳妆,成熟,依然落寞,出走边疆。在这里,不得不提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做得太好,能说的都说,父权到时代,这也是《十三棵泡桐》无法比拟的东西。但若说有所优势,则是同在中国大陆经受应试教育,在音乐课上唱洗脑的革命歌曲(高中有音乐课?想想)。

    但是很难相信,那出去的几个人能够人格完整,正如你不确定沉默大多数是否完整,无法避免成为房奴钱柜养老婆抱孩子,而自己在悲观反对的时候被打为愤怒青年。反过来,人家健全与否又不关高高挂起的良心宽容。发你的无谓牢骚去吧,无愧于别人的刀子和青春,只因,他们与你无关。

    (图、文)附:拉片为王,来自成都小伙子
  4. 《十三棵泡桐》:中年男人如何想象高中女生

    一、吕乐想象中的何风

    我对《十三棵泡桐》最大的疑惑是:它和吕乐个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它看成一部艺术片,我就应该能从中看到吕乐个人的影子,看到他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对此,吕乐在各种场合表明,他是要反映8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的世界,拍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下面是《广州日报》的报道:
    吕乐说,他拍摄这部影片的理由是小说原著真正打动了自己,“对于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孩子们,成年人存在着很大的误读,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世界,甚至比成年人的世界还要丰富,这就是成长的秘密所在。我在这部电影里只是诚实地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吕乐说,《十三棵泡桐》并不是青春励志片,而是“青春无志片”,“两个不同的世界,不适合家长带孩子、爷爷带孙子去看。”
    如果吕乐真的认为他是诚实的,他真实的反映了80后孩子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不适合家长带孩子、爷爷带孙子去看?吕乐凭什么认为,自己,以及小说作者何大草,对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孩子们的阅读就是正确的?
    下面是《新京报》中登载的导演阐述:
    吕乐在他的导演阐述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在挥手之间朗诵出“青春”这个字眼时,它可能真是一个很阳光很美丽的字眼。但与强烈的阳光同时到来的,正是最深色的阴影。好好回想我们有过的青春,青春的近义词其实是迷惘和叛逆。甚至清楚地记得在某一个冬天起风的下午,独自走过校园时的苦闷和无助……
    《十三棵泡桐》中的主要人物是几个中学生,主角是一个女生,名叫何风,年龄相当于吕乐的女儿。女生还有班花朱珠、才女伊娃。男生有高大帅气的男生陶陶、来自西藏的包京生、大款的儿子阿利。影片以何风的视点展开,以何风的画外音开始,也以何风的画外音结束,也就是说,男性导演吕乐,通过高中女生何风的成长,来表达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青春的苦闷、无助、迷惘、叛逆。他没有选择陶陶的视点,没有选择包京生的视点。吕乐用视点选择的方式实现了他对高中女生的性幻想。
    高中女生是怎样的呢?这是男人性幻想的乐园。她的身体正在成熟,不愿意让校服掩盖自己青春的身体;她会有初恋,但是对她来说,爱情就是游戏,今天爱上这个,明天就爱上另一个;她甚至会有初夜,最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之后可能会怀孕,不过这就不好玩了;她可能会遭到来自男性长辈的性侵犯,比如父亲、老师、小流氓、大款,为了保护自己,她会变成一朵带刺的玫瑰;她或许还有点同性恋的意思,这样才够味;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下,她可能会在毕业时参加同学群交;她会迷恋上某个明星,也许还能歌善舞;她可能热爱某种小动物,这可以表现她天真烂漫的一面……从这些想象中抽出任意两三条,就可以组合出另一个何风,拍出另一部《十三棵泡桐》。
    只有以精神分析的利刃来解剖这部电影,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片中的父亲一律软弱无力,母亲集体缺失,老师面目可憎。故事主角都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在这些家庭里,父亲是怎样的呢?何风的父亲被战友抢走老婆,只能以向女儿施暴来维持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和权威,他还愚蠢到给女儿买婚纱作裙子。(导演不如直接站出来说:你看,这个傻B)阿利的父亲是个阴阳怪气的大款,最后包养了女主角何风,包京生的父亲远在西藏,无暇管他,另外还有被捕的父亲、偷电缆的父亲。作为父亲替代人的语文老师则形象猥琐,对女生进行性骚扰。力量最大的父亲是高音喇叭中的蒋校长,其功能就是限制学生自由。这些家庭里,母亲完全缺失,作为母亲替代人的女老师毫无人情味,只知道骂学生,甚至诱奸男生。导演的意思我明白:你看,这些孩子是没有得到母爱的。把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这个文本的所指:父亲不能保护孩子(女儿),母亲不能爱孩子,老师总是压制孩子,只有导演我,在这里关怀这些孩子(女生)。父亲、母亲、老师都不是好东西,他们总是伤害导演我的性幻想对象。

    二、吕乐的诚意

    在创造一个故事之前,编剧和导演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我要表达什么;第二,观众要看什么。具体到《十三棵泡桐》上,编剧和导演的问题是:第一,我拍一帮高中生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本文第一节已经从吕乐的白日梦里解析出了他隐秘的潜意识。第二,一个关于高中生的故事,观众想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难,但也很简单. 关于新闻,有一个定义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关于电影,我也模仿着给它一个定义:狗咬人不是电影,人咬狗才是电影。正常人的正常生活是没有多少观众愿意看的,那些尽量让电影接近生活原貌的作品,总是让大多数观众敬而远之。对第二个问题,我这样回答:电影就要满足观众的性幻想和暴力幻想。

    (一)爱情与性的方面
    爱情:包括男生与女生、男老师与女生、女老师与男生、同性恋
    性:强奸、诱奸、乱伦、性骚扰、婚前性行为
    (二)暴力
    学校暴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暴力(父母之间、父子之间)、学生与社会青年之间的暴力、学生与政治力量之间的暴力、自杀、偷盗
    以下这些是只适合拍成电视剧或主旋律电影的,即所谓的“青春励志片”:
    (三)理想
    考大学、入党、搞小发明、参加环保活动……

    下面是《南风都市报》的报道《甜腻腻不是青春的真相》,它列出了《十三棵泡桐》的四大“看点”,精彩地读解出了导演的商业诉求,它给该片的“震撼度”和“隐晦度”打星的创意,无情地撕破了导演“真诚”的面具:
      1.帮派争斗  震撼度:★★★隐晦度:★
      富家子弟阿利是大家逐鹿的对象,陶陶以他的强悍征服阿利。班里转学来了个身材魁梧的包京生,一来就向陶陶发出挑衅,陶陶却不应战。阿利只得被迫追随包京生。包京生后来被开除学籍,失意的他带走阿利,结果以绑架罪被逮捕。
      2.初尝禁果  震撼度:★★★隐晦度:★
      陶陶先与何凤在谈恋爱,牵牵手亲亲嘴。后来,陶陶在包京生面前的软弱令风子大失所望,因此分手。陶陶爱上了班上的才女伊娃,风子又嫉妒又伤心,转而投入包京生的怀抱,初尝禁果。
      3.师生暧昧  震撼度:★★★★隐晦度:★★★★
      对于女班主任宋小豆与陶陶的暧昧关系,电影中相当含蓄地表达这一情节。何凤在小说中说,“我看着我第一次爱过的男孩其实是在另一个女人手里长大的,就像一团湿泥被那个女人的手捏着、揉着、塑造成型,我觉得两眼发黑。”小说中,年轻的任老师把犯错的何凤带进办公室训话,乘机猥亵她,当晚任老师用丝袜上吊自杀。电影对这一情节更是讳莫如深。
      4.同性情谊  震撼度:★★★隐晦度:★★
    何凤男性化的个性也相当吸引小女生,小说中的班长朱朱因此对何凤关爱有加。看到何凤与男生打成一片,她不无醋意地说,千金小姐嘛,身边还能缺了男人?但无论何凤遭受怎样的打击,她始终不离不弃。相比小说中的大胆描写而言,电影对这一情愫的描写也是点到即止。
    问题就在于,导演和制片方都真诚地以为他们反映了80后出生的高中生的真实状态,并期待观众把这部影片当作社会调查。2007年3月17日的《信息时报》报道说:
    片方的代表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有限公司的刘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片子最大的价值在于能让父母了解到现在孩子的真实状态。女主角刘欣在东京电影节上甚至说,‘最好是孩子领着父母去看这部片子’,只有知道孩子的真实状态是怎么样的,才能‘知耻而后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方法上做出调整。”
    上述四大“看点”我们可以在各种新闻里看到,也可以相信它们可能会继续发生。我们尊重导演表达自己偏见的权力,但却有必要对之保持足够的警惕。现实主义有所谓“杂取种种人,合为一个”的创作方法,而《十三棵泡桐》“杂取种种社会弊病,合为一部电影”,这不过是另一种“高大全”罢了。当我们把所有的“看点”都堆积在一部电影里的时候,还能说它是高中生的“真实状态”吗?张三得了艾滋病,李四得了肝癌,王五得了牛皮癣,来个电影导演设计一个人物赵六,把他们的病全堆在身上,于是他身患艾滋病、肝癌、牛皮癣,这个人还是真实的人吗?
    真正的诚意是:承认自己做了一部商业片,并请观众把它当作一个商业片来看,而不是从做剧本开始,就先把艺术片的架子端起,摆出一副教育天下父母和教育界人士的面孔。把一个故事当成社会调查,态度未免太轻率。要以一部电影来证明整个中国教育的失败,在我看来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问题是,搞艺术的高估自己智商的实在太多。

    三、我所了解的高中生

    在成为职业编剧之前,我在广州一所中学里当过四年语文老师,所以一直想写一个关于高中生的电影剧本,或者拍一个关于中学生的纪录片。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如何着手,原因是:如果直接把我所经历过和了解到的中学生生活写出来,一定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戏剧性不够,不能吸引观众。比如:某学生的字写得潦草,语文老师多次找他谈话,终于忍不住骂了他一顿;甲学生和乙学生上课说话,影响了丙学生自修;丁学生没有参加值日,让同组的同学很不满;一群学生睡懒觉,结果没去做早操,班主任遭到年级组长责备……这些事件连缀成一部电影,只能遭到观众嘲笑。
    与《十三棵泡桐》对照,也仅与《十三棵泡桐》对照,我所了解的高中生生活是这样的:
    高中生相信爱情,并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堕入情网。如果真的产生了爱情,会有长时间的相互依恋,决不是当作儿戏。与俗不可耐的成年人相比,他们的感情要真挚持久得多。现在的班主任也不再持一定要拆散学生情侣的态度。我对班上情侣的处理方法是:告诉男生,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得伤害女生;告诉女生,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不要单独和男生到没人的屋子里去,约会应选择公共场所。最后,祝他们有个好结果。
    重点中学的师生关系更冷淡,普通中学的师生关系更融洽,越是差的学校和班级师生关系越好,越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和老师关系越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高压是老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和纪律不好的学生成为好朋友更便于管理班级。宋小豆那样的老师,用不了几天就会被学生哄下台。我们学校经常有老师被校长训话,学生动不动就会告状。
    学校保安不是学校豢养的鹰犬,敢于随便冲进教学楼拖人打人。保安来自农村,处于学校的最底层,平时总是被学生看不起,常常被学生欺负。保安根本不敢动学生,老师也决不会让保安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保安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外人进入学校行窃,或者管理学校车棚和停车场。
    我对《十三棵泡桐》的最后意见是:不要以为被禁了就是一部艺术片,就意味着它反映了多么深刻的社会问题。它只是用性幻想和暴力幻想缝合起来伪装为艺术片的商业片。我不赞成广电总局禁止它,它有表达自己偏见的权利,但说它深刻,那是对“深刻”二字的侮辱。
    最后提一句,吕乐导演的《赵先生》真是一部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