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黄石的孩子 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2008)

黄石的孩子 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2008)

又名: 黄石任务 / 战火逃城. / Escape From Huang Shi / Die Kinder der Seidenstrasse

导演: 罗杰·斯波蒂斯伍德

编剧: Jane Hawksley James MacManus

主演: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拉达·米切尔 周润发 杨紫琼

类型: 剧情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 中国大陆 德国

上映日期: 2008-04-03(中国大陆)

片长: 125 分钟 IMDb: tt0889588 豆瓣评分:6.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英国记者乔治•何克(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饰)潜入了南京,打算把日军在当地的暴行公诸于世。可是他被日军发现了,在即将被斩头之际,一名中国游击队员陈汉生(周润发 饰)救起了。

演员:



影评:

  1. 文:十一月的雨

       4月1日,有幸获得了参加《黄石的孩子》在北京新世纪影院点映活动的机会,于是欣然赴约。现场很多媒体和观众早早等待着新闻发布会的开始,不出所料,发哥,杨紫琼和乔纳森-莱斯-迈耶斯三大主演均未到场,不过倒是有幸一睹了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的庐山真面目。

     
         如果不是这部中德澳合拍的《黄石的孩子》,我可能永远不会有太大兴趣去知道罗杰·斯波蒂伍德是何许人也,也不会发现原来他曾执导过《007之明日帝国》和施瓦辛格的《第六日》。而如果不是周润发和杨紫琼,这个故事本身能引起的人们的关注度,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但在现实中的情形是,导演碰到这个几经修改的剧本后为之准备了十年,而因为《明日帝国》的缘故他又直接邀请到了杨紫琼,间接邀请到了周润发。于是种种机缘巧合和各方推力推翻了以上我的假设,也催生了这个外国人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在这些背景之下,无论这部影片水准如何,它的意义都是超出影片本身的。

     
         而观影过后,我的感觉是,事实确实如此。


         今天在《南方周末》采访导演的文章中看到他的一句话:“名人的历史都被保留下来,但不平凡的历史不一定都是名人的历史。这也是电影的贡献吧。”这应该就是导演对主人公乔治·何克最终的解读和定位了吧,他可能没有想过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伟大的意义,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自己内心对善的追求,那种理想主义是乱世苦海中支撑着他的最大力量。于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造就了一段在今天看来极其不平凡的历史,他注定不会被历史遗忘,因为他身上闪耀的是永恒的人性的光辉。

     
         这部影片的背景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而乔治·何克是自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一名记者。在未经历残酷现实洗礼之前,理想主义的他还抱着很多幻想。可在遭受涂炭的南京城内亲历日军的大屠杀之后,一切虚幻的道德粉饰瞬间被粉碎了,如果不是中国的游击队长陈汉江解救,他自己也差点在这次劫难中死去。

         
         让我略微意外的是,并不像上映前媒体大肆猜测渲染的那样,影片对大屠杀并没有过多的正面着墨,而更多的是从何克亲历屠杀时的种种心理状况来间接展现日军的暴行。这些也为他后来的必然的心理转变埋下了伏笔。

         可是说,南京大屠杀不过是《黄石的孩子》的一个引子,因为影片重点展现的是何克在这之后的人生轨迹,包括与游击队长惺惺相惜的友谊,与澳大利亚护士丽的爱情,最重要的就是和一群中国孤儿们的介于朋友和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在一个没有大人的孤儿院里养伤的阶段,他和一群战时的孤儿们由隔阂到理解再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为了躲避战火,他做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带领这60多名孤儿徒步跋涉,沿着古丝绸之路向千里之外的甘肃山丹进发。

          这不是虚构的煽情故事,乔治·何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现实往往要比荧幕的塑造要残忍冷酷的多,导演显然知道这段历史的担子。还原它并不是只要感动人了就可以那么简单,要让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引起人们探寻那段历史的欲望,才是它的主旨所在。

         可以看得出来,整部影片导演都在极力避免基调堕入主旋律的煽情氛围之中,拍得相当克制。同时,他对每个角色的刻画都点到为止,但又并不吝啬。这两点结合起来,整个影片的格局就显得很清晰了,每个角色的个性也就相对丰满了,至少没有流于肤浅。

        不过导演显然没有斯皮尔伯格的功力,《黄石的孩子》也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么厚实。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影片中导演时刻流露出的一种面对历史的谦卑,他并没有用自己异国人的眼光去肆意的解读中国的历史,他在非常小心的揣度着70年前中国大地上同样是一位异国人的心路历程,这是一种态度。面对当下影视剧肆意曲解历史成风的现象,这种真诚的流露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在导演的解读过程中,我也在努力的试图接近主人公的内心。何克并不是神,如果没有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般的精神支撑,那段类似于长征般的跋涉怎么可能坚持下来呢?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呢?


         故事的原著小说名字叫做《苦海》,影片中周润发饰演的陈汉生与何克的一段对话略微解答了我的疑惑。陈汉生毕业于西点军校,而何克则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接受的是西方的正统教育,而那种孕育着的理想主义是与生俱来的。就算是命运的车轮把他们载到了当时如苦海般的中国,那股劲也是不会熄灭的。而生于苦难长于苦难的澳大利亚护士丽、60多个孤儿、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和他们不一样,他们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苦难如海一般看不到尽头。所以丽会在痛苦中用药物麻痹自己,所以有的孤儿才会在离开时绝望得自杀。

         有了心中的那股劲的支持,陈汉生才会在南京沉沦时仍然不放弃游击反抗,并毅然帮助何克和孩子们。何克才能在目睹人间惨剧之后,选择了一条他自己认为值得的道路。也正是在荒凉乱世中感受到了这种难得的真性情与自己内心的脉动,杨紫琼饰演的大商人才会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帮助何克,丽才会在何克死了之后选择继续留守在孤儿们的身边。

          这种精神的力量是无形的,但却是绝对强大的。著名摄影师吕楠在西藏拍摄的15年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靠包括歌德和巴赫在内的书籍和音乐才度过的。这种精神的支撑,其实是同一种力量。

         也许由于影片的局限性我不能完整的感受到真实的何克,就像片尾影片中一个孤儿的原型回忆时说的那样:他就像神一样,任何人都有缺点,但是我感觉他是完美的。这是孩子的视角,永远只是仰视而无法再深入,因为何克已死,而他的精神也已经被孤儿们的记忆所提炼升华。

         我想要切实感受那种强大的精神气场,恐怕只能去阅读何克的作品,去书籍中寻找真实的点滴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石的孩子》其实已经达到它的目的了。在采访中斯波蒂伍德说:“在欧洲,像奥斯维辛这样犹太人的故事可能会比南京大屠杀更有吸引力,但我还是希望会有少部分观众试图去了解这段他们不知道的历史。”

         它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角度,一个入口,更多的发现,则有待我们在那股精神力量的指引下,继续深入。


    摘自我的博客:

    转载请与我联系:
    QQ:1075723
    邮箱:[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
  2. 又一部早早DOWN下来,一直没有看的电影。当初看片名《黄石的孩子》,以为是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有关的野兽和孩子之类的故事,看了才知道又被片名迷惑了,呵呵,也许是自己的主观臆断。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37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乔治•何克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东京来到上海,本打算报道“日本是如何帮助中国的”,却目睹了随着日军的占领,中国的城市和生活的一切都在崩溃,他被日军的南京大屠杀等一些列暴行震动,为了让世界了解战争的真相,留在中国担任记者。他在战争中四处奔波,最终肩负起一所战争孤儿学校校长的责任,他带着学校的中国孩子躲避战争涂炭,他凭借双手之力将它变成了充满美丽和强烈回忆的地方。为了躲避战争,他带着学校的60多个中国孩子长途跋涉千余公里,历经艰险,越过雪山来到安全地区,最后也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戈壁沙漠……

        片中,残酷的现实让何克成长,和丽的爱情让何克成熟。险些死于日本人刀下的何克,惊魂未定之余,遇到了来自澳大利亚的女护士丽。丽的洒脱、坚强深深的吸引了何克,让他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而丽的神秘,飘忽不定的性格,却也让何克捉摸不透,深陷苦痛之中。丽,也是社会的弃儿,“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一个制造麻烦的人,一个煽风点火的鼓动者。曾经是孤儿院里的坏孩子,是被丢在工厂地板上的烂苹果。”年轻时放浪形骸,到中国后参加慈善机构扶危济困,但太多的不幸和不平使她染上了毒瘾,再后来她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救死扶伤的随军护士。从对孤儿们的救赎中,丽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由一个“坏女孩”转变为一个“具有圣母马利亚一样的情怀的天使般的女人”。而何克,从一个有着灰色理想的大男孩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道主义战士,成为万人景仰的时代英雄。
      发哥饰演的汉生毕业于西点军校,他曾说过,自己本来是造建筑的,现在却回来摧毁建筑,说最喜欢听的就是建筑被炸毁的声音,给小日本一点颜色看看。发哥在片子里不同于以往高大全英勇无敌的共产党形象,经常制造点小幽默,每次出现都有点神龙见尾不见首的意味。
      杨紫琼饰演的王太太,为了救出被国民党逮捕的何克,拿“认为比他的价值多一点点”的东西去换,当何克与孩子们离开黄石去山丹,我们看到有个恶心的国民党在王的屋里等她。

    结局很像《面纱》,男女主人公好不容易过上幸福的日子,男主角却因为之前一次貌似不打紧的受伤流血而染上了重症,不幸离世。
      结尾很像《辛德勒的名单》,被拯救者已经是耄耋之年,都站出来真情对白。这个时候,我们完全被感动,是因为坚信生活中果然有过辛德勒和何克。当片尾那几个已是白发苍苍老人的当事人为我们印证传奇的真实,“他是个完人,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完人”、“我们永远感谢和纪念他”、“我们弟兄四个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  

    怎么说呢,这电影不会给你太多的惊喜与震撼,可能是看过《辛德勒的名单》,对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场面记忆犹新,对辛德勒决然地列出名单不能自控地添上一个又一个名字以全部财力去挽救犹太人的样子记忆犹新,对这发战争财的投机商在拯救了那么多人之后还在忏悔“我应该用车子用徽章去和他们交易,就可以多救两个,哪怕只是一个人”的神情记忆犹新,所以,此片中的诸多画面就成不了意料之外的触动了。     
      何克死于1945年7月22日。时年30岁。距离日本人投降只差23天。在今天的山丹,还有乔治·何克的墓碑。
      导演真的不曾煽情,总是那么淡淡的,连路上三个月的风雨也只是一带而过。然而一个真实的人物曾经做过一件真实而伟大的事情,这本身就令人感动了。
      我是第一次在西方人拍的电影里面看到日本人有组织地对中国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大屠杀的场景。的确是第一次,屠杀完以后,将尸体堆在一起焚毁。电影也不隐晦日本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掩盖屠杀真相,当日本情报官发现乔治的相机和底片以后,当即对乔治实施斩首处决,以及后面几个进入安全区的外国人被杀。电影《黄石的孩子》抽了至今仍在一味否认日军侵华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右翼极端主义者的一个大嘴巴子。

    观看这部电影时我始终怀有对那段历史的敬畏,敬畏每一位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屠杀的无辜民众以及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而做出过努力甚至牺牲的每一位国际友人。我们知道白求恩,我们还知道拉贝,知道魏瑟琳,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乔治·何克。

    感谢这部片子,是这部片子让我了解了二战时中国发生的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了何克。

      一直都纳闷这片名为啥叫《黄石的孩子》,故事背景又不在黄石,看了电影就更加迷糊,发哥斩钉截铁,确定肯定以及一定地告诉男主角何克先生:“你看这里,铁路通到宝鸡,再往西北,就到了黄石。”后来看了网上的评论才知道,原本呢,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叫双石铺的地方,可是编剧写作的时候,觉得不好发音,就把它改成了黄石(Huangshi),想等剧本讨论完,正式开演的时候就再改回“双石铺”;可是等到正式开机时,几位讲德语的制片人坚持不改。他们认为如果观众连“双石铺”这个音都发不好的话,还会有几个人来看这部电影呢?呵呵,于是就诞生了《黄石的孩子》。

    说实在的,从内心还是希望更多地人去看这部电影,去了解这个西方人和中国孩子之间的故事,不是为了宣扬什么,只是在忙碌的今天记住一些我们不该忘记的东西。
  3. 200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个时刻,仿若一道姗姗来迟的强大光线,将太多早已入土或行将入土的民间抗战故事一一照亮。突然间,我们不用再通过历史教科书,而可以从报纸上、电视专题片、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从自己爷爷奶奶那,听到众多“父辈的旗帜”般的传奇。

    电影的友谊意图:遭遇敌意现实

    应景般的,太多纪念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缓和着敌对的两岸关系;国际人道主义勇士重新出土,告诉我们,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义无反顾的外国人,为处境凄惨的中国人奉献生命。纪录片,在打捞和最后挽救着那些“放一封炮仗就不在一个的老人”的抗战故事;剧情片,则塑造出一个个新的辛德勒、白求恩,让中国观众挥泪感动。影像里,我们通过纪录片《南京》,认识了又一个辛德勒——约翰·拉贝;通过剧情片《面纱》,发现了又一个白求恩—— 沃特·费恩 。

    然而,历史和电影的双重努力,并没能让西方国家消除根深蒂固的“中国威胁论”。有多少西方人在影像里关照旧社会可怜兮兮的中国人,建立自己活菩萨形象,就有多少西方人在现实中阴谋论地对待当代中国的每一起事件,一厢情愿地渴望做民主的救世主。似乎,振聋发聩、感人肺腑、无国界仁义,这些褒义词只能属于历史故事和商业电影,而意识形态分歧、世界观对立冲突,却一直可悲的留在诸如西藏问题这样的现实新闻判断中。

    为此,那些讴歌国际主义勇士的电影,其现实作用不免让我们深感失望。观影众多的朋友还能在更多的影片里,发现柬埔寨和卢旺达的辛德勒(《杀戮战场》、《卢旺达饭店》和肯尼亚的白求恩(《不朽的园丁》),甚至日本也根据“真实故事”炮制了自己的辛德勒,在二战伊始,从德国纳粹魔爪里拯救众多可怜兮兮犹太人的日本驻扎波兰大使(一部参加过圣丹斯电影节的短片,不记得名字了)。面对此种“感动中国人物”与残酷现实对立的窘境,我们只好选择去90分钟的商业时间里,花钱购买简单的感动。


    电影的叙事结构:多部传统电影的杂锦

    前仆后继着,《黄石的孩子》又带着真实的感动中国故事来了,一个英国白求恩带着孩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小长征”,并最终如白求恩一样,不幸死于破伤风。顺路,这位名叫George.Pig的记者带上了一段尚属严格符合历史的“民间抗战史”;带出了一段如《地中海》世外桃源般的孩子王故事和一段有得有失的《辛德勒名单》;带上了两位国际华人巨星周润发与杨紫琼,以及澳大利亚女士米歇尔,多多配对,以便展开男人间的国际版《英雄本色》、阿庆嫂智斗国军军官的《沙家浜》、男女三角间的《卡萨布兰卡》以及独剩一对男女后的《面纱》故事。

    既然无力改变国际现实,那能尽可能多的揭示一段埋没多年的教科书外历史,也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这是一段新奇的民间抗战史,一次不为人知的“童军长征”,绝对具有纪录片和专题片跟进的二次开发价值。制片方和导演至少没随意去雕琢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认真考察了抗战的那段历史,分得清新四军和国军那种随时可能剑拔弩张的微妙合作关系。当然,稍具地理常识的观众已经发现,电影中从湖北黄石到甘肃兰州的“童军长征”决不可能只有500英里。据片中孤儿之一“老四”的原型聂广淳介绍,何克当年并不是带他们从黄石逃亡,而是从陕西的双石铺,有可能小说原作者将双石的拼音(shuangshi)错写为黄石(huangshi)。

    作为外国人旁观中国的视野,这样的地理差错情有可言,可电影却并不舍得只是专心打造一部表现艰苦卓绝的“长征公路片”,以及重点刻画在此征途中乔纳森扮演的男主角的思想成长史,而企图面面俱到地去拥抱商业片的大多数要素:爱情、友谊、险情、欢笑。可惜所有这些要素,并没如一部出色的商业片那样,被进行了合理的组接。“童军长征”开始前,记者何克和其他电影中的勇敢战地记者一样,机智地混到了红十字会的卡车、通行证,来到了屠杀中的南京;和《萨尔瓦多》、《杀戮战场》不一样,他完全没机会抢救自己的摄影作品和同僚,被新四军陈杰克救出之后,电影出现了《英雄本色》般的酷味,用以配合周润发深入人心的传统形象。

    被迫进入“童军教学营”后,何克成为一个孩子王,这时的黄石也宛如意大利电影《地中海》那样的世外桃源,施肥种菜、打篮球学语言,男人守在孩子的摇篮边,女人巡逻在中国的最前线,共同分享着那个“军功章”。接着,或许到1941年国共合作出问题那时了,杨紫琼扮演的生意人登场,救出英国记者,而自己却无法如“阿庆嫂”那般与国军智斗,只能如王佳芝般献身。黄石呆不下去了,“童军长征”开始,这时为了《卡萨布兰卡》般的“一段伟大友谊的开始”,陈杰克选择了与枪为伴,将儿女情长的事留给这对西方人。“童军长征”结束,在宛如《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那些骆驼骑兵的陪伴下,记者何克与护士丽终将孩子带到了塞北山丹。正欲打造甘北的好江南和为革命“播种”之际,丽与何克的关系却不幸地沦为同《面纱》一样的“和谐医患关系”,最终与《面纱》殊途同归,同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男死女悲。


    电影的生产模式:大时代个人史的一次次复制

    虽然《黄石的孩子》并没寻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表达焦点,但它还是以国际化的精良制作、大牌的华人明星、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中国大地的风景展现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算得又一部从制作意义上成功的合拍片。而苛求外国导演对中国的“正确认识”甚至怀疑其善意的出发点,也未免显得太刻薄。毕竟,从1930年代好莱坞演员扮演中国农民的《大地》,到冷战时期对“黄祸”恐惧的寓言般的华人黑帮片,再到今天《伯爵夫人》、《面纱》、《黄石的孩子》这样的“外国人的中国往事”,西方电影人在逐渐克制自己的“事先想象”,而进一步地吻合着我们自己的认识。

    只是,我们总该相信和要求,这样的合拍片理应做得再出色些。把辛德勒丢到肯尼亚,成就《不朽的园丁》,再丢到中国,成为《黄石的孩子》,然后科索沃、伊拉克又有了下一个救死扶伤的英美记者。这样变化着个人身份和名字,丢到一段段大时代里去复制的事情,确实太简单也太没意思。这些人,这些事,可以成为类型片,可他们埋没于历史的过往绝非一个统一的类型套路可以彰显,这样的复制,只能埋没他们的历史光泽。等到我们也有足够的材料和能力,去再现我们自己的辛德勒,那些帮助过犹太人的上海人时,并不希望只看到又一部《黄石的孩子》。
  4. 苦海无边,看到电影里面发哥说完那些话以后,让我一下子想到这个词。影片结束后,这几个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恍惚其中。

    据说这部片子之所以吸引导演是因为它的原著,《Bitter Sea》(苦海)。苦海无涯,何处是岸。这样的历史题材和其中所反映的人性中的大爱让导演下定决心把它拍成电影。

    发哥扮演的共产党和何克、丽这两个外国人一起把孩子们转移到山丹的路上,发哥对何克说:“其实中国人是最能够忍辱负重的民族,人生就像苦海,不管周围海水滔滔,只要自己的头能够露出水面,不管多苦都能够继续活下去。其实丽比中国人还要像中国人,你要让她看到希望。”丽是在中国生活了五年的牛津大学高材生,在战地里做医生。长年累月的奔波抗战让她身心俱疲,那一刻的她,飘荡在苦海之中,孤苦无援吧。影片结尾处他们终于带孩子们来到了山丹,何克去世了,本以为要离开苦海的她,心灵也许还要继续挣扎。当然了,这些并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能够成为主题的,只有孩子。但一闪而过的“苦海”却给了我最大的思考。战争中的掠夺,人性的泯灭让每个人都在绝望的悬崖上徘徊。苦海在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比喻困苦的处境。其实他们都在苦海中挣扎,发哥那样的共党,在爱情和战争之间选择和了枪杆定终身;杨紫琼扮演的在黑白两道中游走的女商人为了帮助何克,只好变卖自己的财产,甚至是在国民党军官面前妥协;丽在中国辗转各地拯救伤员,救死扶伤;何克则在战地采访、险中求生等一系列变故后随丽来到了黄石,并帮助孩子们躲避战火,远离战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战争中的他们都义无反顾的冲向那无边的苦海,哪怕是只有一只木筏。

    最后何克在即将离世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导演有意,还是巧合,他躺在一尊佛前,告诉丽自己的心声,在那时我不知道他是否摆脱了心中的梦魇,但愿他的灵魂,已远离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