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コクリコ坂から(2011)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コクリコ坂から(2011)

又名: 红花坂上的海(港) / 来自红花坂(台) / 来自虞美人之坡 / From Up on Poppy Hill / From Kokuriko Hill

导演: 宫崎吾朗

编剧: 宫崎骏 高桥千鹤 丹羽圭子 佐山哲郎

主演: 长泽雅美 冈田准一 香川照之 石田百合子 风吹淳 内藤刚志 风间俊介 大森南朋 竹下景子 柊瑠美

类型: 剧情 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1-07-16(日本)

片长: 91分钟 IMDb: tt1798188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从二战的沉重打击中复苏的日本,正以极快的速度在世人的注视下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位于横滨某个海港小镇,松崎家四姐弟和住客过着平凡的生活。16岁的姐姐海(长泽雅美 配音)照顾所有人的衣食起居,清晨则例行升起祈愿平安航行的信号旗。偶然的机会,海结识了同校新闻部的男孩风间俊(冈田准一 配音),校园生活平添一道靓丽的色彩。与此同时,东京奥运会召开在即,学校内俊和一群好友所栖身的古旧建筑“拉丁区”面临拆毁的命运。为了保护心中的圣地,俊、海以及同好们联合起来。在此过程中,他们心中某种隐秘的情愫悄然滋长,但是意想不到的命运却挡在了彼此的面前……

演员:



影评:

  1.  在横滨看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上』。
    本来是打算去黑宫崎家的儿子的。
    毕竟当年地海被他坑的实在惨不忍睹。
    也或许是这种没有期待的心态,看完电影之后,心里还是有些许小惊喜的。


     背景是东京奥运的前一年,名为时代之浪潮的潮头--横滨。
    告别了之前的几部西方奇幻背景的吉卜力,再次将作品的背景搬回了日本,这个它最擅长的舞台。

    故事的前半其实是一个拆迁的故事,( 拆迁剧果然是国际主旋律 )
    学校准备拆除破旧的学生会馆。会馆各社团的代表--俊,以跳楼抗争表示决心。
    正是这一跳,吸引了女主角--海的芳心。( 未成年人请勿模仿 )

    剧情展开到了学生会馆,这是一栋一眼就能看出强烈吉卜力痕迹的宫殿。
    整个宽广的背景,被设计地杂乱无章而又不失自然感。能把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在动画电影里运用自如的,全宇宙也仅有吉卜力一家了吧。

    被俊吸引了的海,也渐渐地从为了家计操劳奔波的日常生活中参与到了保卫学生会馆的斗争中。

    影片的后半是交杂着两代人的感情的高潮。
    日本人特有的含蓄,与青春期的不安交织的小小的恋情在最后得到了交代。
    ( 笔者在此悬崖勒马黯然止步不再剧透 T A T )


     剧本或许因为是宫崎峻亲自操刀的关系,所以整个剧情起承转结都把握的很精巧。
    作画虽然有首映式关于膝盖的话题,但是总体质量比之之前的几部作品都用心的多。

    在学园拆迁的斗争片段,从男生的众生像中,可以看到『平成狸合战』的狸猫们的影子。男女主人公的交往时,又有种迷离在『侧耳倾听』以及韩剧『如果爱有天意』的剧情之中的错觉。


    吉卜力从不是一家平凡的动画公司。
    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寄托了它对日本社会的感悟或者期待,代表了日本最核心,最保守的那一部分思想。
    曾几何时,吉卜力的作品大多是映衬日本某段特定时代背景,描绘着在大时代中或逆境绽放,或骄傲孤芳自赏,或如野花一般默默无闻但弥漫沁香的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的故事的。
    也渐渐地,随着公司的成长,近些年吉卜力动画中更多出现的是对于人和自然,生命的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在本作,时代背景再次被明确地标注到了日本1963。正如宫崎峻在影片介绍中所说的,这是一个新旧交替之际充满阵痛的时代,尚且贫穷但是充满希望的时代。
    经历了长期经济低迷的日本社会,怀旧的情绪偷偷爬上了人的心头。吉卜力恰如其分的随着日本人的思潮,回到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原点,也回到了自己创作的原点。借由海与俊的故事,向那个人心振奋的黄金年代献上了讴歌。


    东扯西拉了这么多。也喷一下本作的瑕疵。

     ・宫崎吾郎借着拍片刷手嶌MM的好感度也就算了,何必两次都要带上岡田准一做声优呢。
    虽然帅哥很养眼,但是作为业余声优,他完全就表现不出一个少年的声线。连咱这种牛耳都能听出他的中年大叔声了。(哞~)

     ・女主角的两段回忆,虽然对于剧情的交代起着一定的承接,但是在片中切入让人感觉生硬,与整部柔和的作品格格不入。

     ・本作的官方主题曲是手嶌MM的『さよならの夏 〜コクリコ坂から〜』,但是显然作为插入曲的1963年的怀旧金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更贴合整部影片的氛围。相比较之下,手嶌MM的几首歌简直弱暴了,只适合做插曲啊。

     ・在插入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响起的时候,主人公不是在向上走而是在下坡啊(喂)。而且正如有位豆瓣网友吐槽的那样,宣传海报上的mm是谁?片中从来没出现过哟( ゚д゚ )。



    总之,本作在宫崎父子两人的努力下,本作还不算辱没了吉卜力的名声。值得一看。
    去电影院观影的顾客中,不但有了吉卜力传统的女性支持者,还出现了很多带着怀旧之情来到剧场的老人们。
    但是真能在年轻人,尤其是异国的年轻人心中产生共鸣的话,咱就不期待了。


    最后深深感谢有耐心看完无聊长文的豆友 m(_ _)m
  2. 在分别前,电车声已遥遥在耳,望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我喜欢你“,不是乞求不是自怜不是悲叹只是要坦率的做个决定”尽管命运跟我们开了玩笑,尽管现实无法改变,我拥抱这命运,接受这现实,并仍旧喜欢着你”

    这样的情节,好像只出现在日剧里。还记得一个女生大声喊“完治,喜欢你”,笑得弯弯的双眼里或有泪水。即使少儿向的动画作品里,浅仓南也在最艰难的时候镇静地表白“喜欢达也”。

    年仅十六岁的女生,父亲死于战争,母亲常出远门,除了上课之外还要负责家里老小的饮食,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已然早熟——有责任心和自制力。而当同学有需要时,她在深夜里帮他们刻印,带动清理“拉丁区”的行动(日本人到底是有神马法国情结)更显明慧——热心且具行动力。
    而当她极委婉——姐怀疑大概只有东方人能体察——的向男生表白时,后者回应“我们可能是兄妹。还真是戏剧情节”。影院里的观众发出轻轻的笑声,然极短暂,因为之后他们没有上演任何戏剧化的情节。她没有哭没有叫,他也没有咆哮没有捶墙。没有兄妹相认也没有死去活来。他不再提及此事,她还是以“君”称呼他,一切回到从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样克制的表现和处理危机的情商远远超龄了。只有在她扑进妈妈怀里痛哭失声的时候,才露出少女应有的模样,在平静礼貌的互动之下深藏的感情,仍旧是少女的初恋。

    他们和那些聚集在“拉丁区”里醉心社团,为“拉丁区”的存亡不懈斗争的同学们,显然了一个民族的面貌——古老而不迟暮。就像“拉丁区”一样,他们处理生活中这些“戏剧化”情节的方式是文化的遗留,他们生活的环境抹不去战争留下的痕迹,但他们同时热情而富有朝气。战争已经离他们远去,奥运正向他们招手。
    他们不仅让“拉丁区”焕然一新,今后也将会把这个国家民族的灰尘垃圾都清扫干净把破旧残缺都修葺替换。亏得他们,旧楼不需要舍弃,过去的历史文明不应该抛却——至少本片是这样希望的。

    横滨的海岸和市貌,学生的制服和生活,片中的插曲,充满了怀旧的气息。旗语和男女主角的身世,将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日本与战后新生的日本连接起来。日常生活的平静,每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显示出对未来的向往。
    而这些情节与画面的光与色彩结合得恰好,就像那副画一样。

    影片结束后走在我后面的两个女生讨论说“这种情节要是法国拍会演变成浪漫爱情片吧”。其实如果把这个情节放到现代的日本大概也会发展出类韩剧的桥段。有些东西,去难再返。

    PS:姐特别喜欢片里的眼镜男,理由不明。在校长来监视的时候本来意见相左几乎大打出手的学生默契地集体合唱的场景格外有爱。其实我之前对于小津电影里出现的“大家吃着饭突然唱歌”的场景不大能理解,对照这部电影来看,在日本的某个时期,这种莫名其妙就集体合唱的行为似乎是很正常的……

    PS:男主手受伤时,要女主帮忙做的是用于油印的纸模,八〇年代学校仍然是油印试卷的(有时候写完卷子手都黑了有木有)。
    方法用一种特殊的纸(很薄,表面油质,经折腾),底下垫钢板,然后有一种专用的笔把要印的内容抄写上去,纸上便会留下字的刻印,然后就可以拿纸去油印了。
    如果抄写时用的力道太轻,纸上的字痕太浅,印出来的字迹会过淡甚至无法辨认,如果力道不均匀,自然也会印出很丑的东西来。对于集中力和腕力还是有要求的。
    一般该是男生做这件活计较好,但是因女生给人的固定印象是“较细心和整洁”,所以臂力过人的姐在三四年级上常被老师召唤去做这项工作——好处是刻卷子的人自然不用参加考试。开始只是数学老师,还可以应付,后来语文老师也把我当召唤兽,一张卷子刻完手腕就酸了。所以这项工作是非常累人且很花时间和精力的(刻错一个字就报废了,要重新刻)。在男主手好了之后女主仍自愿帮助做这件事,那是真爱啊……
  3. 日本在2011年遭遇311大地震,民心不振,这也导致电影产业步入小年。即便《来自红花坂》拿下本土电影年度票房冠军,但相比往年冠军,它的成绩也大为缩水。不过,外界除了考虑外因,更多还是对导演宫崎吾朗表示不信任。在他们看来,没什么比吉卜力工作室的前途更让人担忧的了——毕竟宫崎骏老爷子年事已高,在皮克斯和3D动画大举来袭的背景下,宫崎骏和同仁修筑的二维世界已是最后的堡垒。于是,宫崎骏跟儿子宫崎吾朗两代人的八卦闲谈,总能吸引眼球。显然,所有人都达成了共同认识:上阵虽然是父子兵,然而老子对儿子相当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支持起儿子的动画事业,宫崎骏不敢怠慢。具体于《来自红花坂》,他依然不遗余力去帮忙。相比新海诚试图去追赶宫崎骏,尝试起缺乏优势的大制作,宫崎吾朗这一回表现得相当得体、稳重,偏向保守。在《地海战记》遭遇恶评的情况下,正因《来自红花坂》的保守处置,这也成功保护了电影。 基本上,《来自红花坂》是一部以怀旧情调带出特定时空故事的小格局作品。如果去掉时代大背景,说它是典型的文艺小清新动画也不为过。很多人也会找一些原因,再怎么样,新海诚都是一己之力,顶多拉上三五个好汉。而宫崎吾朗无论如何都有工作室的班底来支持,大方向故事不出错误,电影的水准自然会有保障。 《来自红花坂》依然是扎扎实实地按照日本传统动画手法去制作,从画风上来看,它的标志特征也异常突出,少女、天空、海洋还有绿色植物。很多人一看画面就会反应过来是吉卜力出品,没有失去形与神。某些方面上,它更像米林宏昌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而不是宫崎骏那种经过成熟思考、适合大手笔展开的重磅之作。 在我看来,由于时代背景的关系,《来自红花坂》竟叫人想起了山崎贵的《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系列,尤其是1963年还有奥运会来临等细节,说它是动画版本和海边少女版本的“三丁目夕阳”也不为过。如果收于结尾处的沐浴夕阳段落,那简直就是直接穿越。片中学生参与讨论、共同行动的意识,多少也有后来日本60年代一系列运动的影子。然而,《来自红花坂》更多是关注着文化保育的母题,那座一度破败、清洗打扫后焕然一新的拉丁楼,它其实也是精神文化上的象征,以西式建筑的突出外形出现。学生们说不能抛弃过去,才能更好地前进,这其实也是说给日本国民的话。 亚洲国家里面,日本一直走在西化道路上的最前沿。即便经历了二战失败,然而得益于朝鲜战争等一系列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又重新成为了一个现代化国家,并且迅速从战败国的阴影中洗白。《来自红花坂》紧抓这一线索,以云淡风轻的少男少女好意互投,带出了一段过去:像男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像女主人公父亲的死因,它极力去抚平人物内心伤痕,抬头望海看天,积极面对人生。 表面上,这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出于血缘和情感不舍而万分珍惜,然而,这其实是日本的国民心态,过去总会过去,未来依然令人期待,那就有如司马辽太郎看着坡上的云,好似看到了日本国的一日千里,屹立于世界之林。然而,由于电影有几度波折的通俗狗血兄妹恋,很多人批评因为它过于随意和戏剧化的,情节设置未免太不考虑观众感受,反而降低了电影的整体格调。 除此以外,《来自红花坂》洋溢着熟悉的日本动画情节,品质美好的升旗少女、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些无需多提。电影有一特点就是音乐满溢,持续不断。从早餐歌开始,影片配乐几乎没有间断过,很多插曲甚至被完整引用,比如脍炙人口的《上を向いて歩こう》,出现得恰到好处。这首60年代的怀旧歌曲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对中国影迷而言,最熟悉的一部片子莫过于杨德昌的《一一》,尾形一成饰演的大田在酒吧里弹唱。相比之下,片尾曲和其他配乐显得过于清新,大多是海边景物状,情意谁短长,没能从根本上打开电影的大局面。 好在无论怎么说,《来自红花坂》始终是不会伤害观众情感的那种片子。看学生们整齐划一的歌唱,无论是瞒天过海还是抗议成功,总会叫人感慨不已。常说看到日本电影的一些段落,我们会真心感慨,那些画面在这个国度是无法出现,这已经不是技术或者情怀原因,而是根本的国民性。或许,面对片中这几幕场景正是如此心情。【上海国际电影节《每日新闻》 同刊于《北京青年报》】

  4. 上次带虫虫去影院看《借东西的阿丽埃蒂》(The Secret World of Arrietty),快到尾声,包括她在内的周边小朋友纷纷坐立不安,吃糖喝饮料要尿尿扯起嗓子喊妈妈,仿佛阿丽埃蒂和男生告别的场景很遥远,的确也不 假。虽然脱胎于小说,两个世界的人正面冲撞,情节不至于快马加鞭但也经常吊到嗓子眼,画面又那么常绿常新,但其中蕴藉的感情实在静水深流,几岁的小孩子未 必接招。尤其大男生翔,因为病着吧,保持着恹恹的笃定,不用回头,眉眼轻抬,就知道身后是那个小小的她,她淌着冷汗,心跳如雷,反差未免太大了。于是乎轮 到翔气喘吁吁追逐小阿时,他渐渐浓重的敏感,似乎有点迟到,要再多几分好莱坞式外露,小观众方能体会他的心意吧。

    小朋友喜欢轰轰烈烈,坦然直陈,奇曲耀目的魔幻元素也最好就位,虫虫对《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千与千寻》显然重视得多。这和年龄有 关,待心眼慢慢内张,不再停步于皮层,看到的更多,不希望被看到的也更多。这其实恰是阿丽埃蒂们的生存本能,我倒喜欢它的含蓄不惊,有时心思更飘到剧情外 围,赞叹凝露的满屏绿意或者小阿的妈妈煮的香茶了。

    相比起来,完全走现实路线的动画,比如最近看的《侧耳倾听》和《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对我的杀伤力比较大。两部都讲少年生活,古早的《侧耳倾听》夏 阳烈烈,朝气满盈,新近的《虞美人》却是未雨先愁,淅淅沥沥;夜幕青灯的外景,幽然寂寞的内室出镜率颇高。画风呢,《虞美人》好像不如《侧耳倾听》多变, 人物一律细伶伶,身型高挑到单薄,不过细节依然很抓人,厨房里装盘、舀米、拧水龙头,桌台前刻油字、打开相簿等等小动作绝不马虎。详实的生活走钟,有点类 似李安、侯麦的片子,小处没什么具体意义,却不可忽略,也不容忽略。

    《侧耳倾听》的叙说非常平滑,没有什么耸动,除了猫男爵以及他在雯笔下、圣司爷爷回忆里的幻影,其他都限制在真实存活,情绪的自然堆积。看了以后心底温热,想想觉得还是很超现实,几近完美的人生。其一,雯和圣司有着理想的年龄差,他尽管淘气,却并不怎么幼稚,他的喜欢一个人,他自己比较能掌控度数, 不太迫近,也不遥远,和《阿丽埃蒂》的翔相似,和他对手的率真得大咧咧的雯,因此十足被珍视,一开始交锋就浮现幸福箭头。其二,两个人一个要高中毕业,一 个面临升高中,但分道扬镳,前途纷飞的可能似乎不是问题,《虞美人》对主角前途的交代也一笔带过,好像不值一提,殊不知现实里总是反向,不得不提。动画的 化解方式,突出了信念,认定对方一辈子,而且在非常小的年纪,这是理想状态了。两人在可以说是错的时间选择伴侣,这还在其次,他们竟然那么小就能明确未来 的路,心意奔腾,此志不渝,新生的爱情几乎立即转向柏拉图式的并肩携手,省掉多少琐碎曲折,太干脆地美满如意了。表面看,雯遇到才华、样貌、家庭样样出色 的圣司,幸运到离谱,反过来,雯之于圣司,也对等的宝贵。所以这是什么都占全,且趁早的圆满爱情。比较贴近实际的,倒在圣司爷爷,生活是无法抵抗地持续, 几乎也是快乐地继续,时间却并不能卷走他过往的遗憾,无法代替的猫男爵夫人,仍常驻心里。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惘惘,这才是活着的真相。

    《侧耳倾听》仲夏朝阳的爱情,在《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变成沧海明月,或者月下花间一滴眼泪。《侧耳》饱满,《虞美人》则阴晴圆缺,爱情带着抚慰疗伤的药味,用主人公梅露的话,风间是代替父亲而来的。战争、海洋吞没的父爱,改由明月相照,是痛极之后的安定,想一想是很悲伤的。这几天我在临摹电影的海报,海报好像 用颗粒粗大的纸,浅蓝线条斜斜刷下,周身长满锯齿般的刀锋。梅露仰着脸,温柔坚定望向旗杆,每天升起希望,翘盼归航,远幕云水翻涌,与她粗粝的生存处境不谋而合。

    风间俊对梅露的喜爱,表述淡然,有点像勇猛凌厉魔法师哈尔看到夜间恢复原身的苏菲时,目光温柔,轻悄掩上门。风间是学生社团呼风唤雨的人物,面对梅露,静默的时候却很多。他看到她时,明显顿一顿,交代完毕,也就专心手上事。他会在人群里找她,然后飞快按下期盼。他的在意,月下长坡,载她驰骋,给她额外买一口好吃的饼,便已达上限。是他先知道他们爱情前有不可抗力,一番微笑认命解释后,只不过狠狠握了一把她的手,被伤痛划开的脸很快复原。他越理智,她就越沉重,表面还得维持风平浪静,实在并不亚于苦情戏主角。

    梅露对风间的等待,一开始就蕴意复杂,莫名其妙的诗,毫无防备空中跃下的人,姐姐画中招展的旗语,都接力着另一种,对父亲的等待。她等得太累太久,然后又要不断压抑,显然不如风间自如收放,于是雨中守校门口的人是她,爆发表白的,也只能是她。听完母亲讲述身世,半释怀半牵心,久藏的委屈终于浮起,眼泪在梅露的眼中停了一下,一颗颗打在手背上,然后才汇成洪水。这么细腻的画笔,换真人版,上乘镜头语言也就无非如此了。

    一部又一部宫崎骏,沉静似海,韧如苇丝。我倒觉得他儿子很得他真传,也是懂情之人,才能处理得如此含蓄,美丽。也许回应不了小观众们直亮的期盼,却定格了人生中,梦想中,此去不再的美好情怀。“若登上缓缓长坡,会否见夏色暖风”,虾米网上,不知是谁,翻译的主题曲这么如诗如幻。虞美人上坡的彼处,夕阳与草地交攘之际,有没有伫立着心上的他(她),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