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现实之舞 La danza de la realidad(2013)

简介:

    睽违影坛23年之后,尤杜洛斯基将压箱底的奇诡珍宝一次放大绝,以自己的人生作为蓝本,让亲儿子成为生命的化身,从童年阴影到成长追寻,所有情慾歌舞信仰仪式,全都化为华丽繁複的视觉元素,展演出一场又一场荒诞幽默、诡魅不安的心灵探索,宛如Cult版《八又二分之一》,比《圣山》更光怪陆离、比《鼹鼠》更直探灵魂。这是一部实验传记电影,绝非虚构,因为所有的角色、场景、事件都是真实的,但却也在尤杜洛斯基的生活导引叙事中,逼迫我们拓展想像力、逼近极限,攫取掌握所有转型衍化的可能性。

演员:



影评:

  1. 两大妖孽再续前缘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一直以来就是浩瀚电影世界中的一棵异端歪脖子树。有一位影评人如此评价佐杜倒是中肯:披着亵渎神灵的宗教外衣,在用下半身拍电影。此外,佐杜只拿纯粹的艺术价值来衡量一部电影,丝毫不管投入产出商业上的考量,而且他是一颗永不妥协顽石。自他的野心之作[沙丘]被所有资方回绝之后,每每拍片,资方总会派个监督天天跟着他,以防其天马行空思维乱蹿。1990年的[彩虹大盗]佐杜称被人摁在导演椅上喊“Action”和“Cut”,拒绝承认这是他的作品。受不了这气不玩了,佐杜放下导筒投身于漫画创作之中。
        时光荏苒,2011年,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邀他出镜,讲述那些年[沙丘]的那些事儿。拍摄期间佐杜又遇见了当初的一起捯饬[沙丘]的制片米歇尔·西多克。35年没见,此番相见两人畅聊颇多,再次一拍即合,筹拍这部[舞蹈现实]。[舞蹈现实]的上映对影坛的影响,无异于乔丹玩了两年棒球又重新捡起篮球对NBA造成的冲击。一个隐居多年的老妖怪再次出山祸害人间,先甭管法力还有当年的几成,就冲着佐杜洛夫斯基的招牌大名,去影院观摩也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开启记忆的潘多拉

        千万不要抱着仰视[圣山]的眼光去评判[舞蹈现实]。这一次佐杜没有讲述荒诞狂人梦呓般的弑神旅行,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自己,聚焦自己的童年往事。寺山修寺曾经借[死者田园祭]和12岁的自己展开了一次穿越时空关于往日琐事的探讨追问。每个人的记忆都不是完整的,每个人都有不愿提起和不愿和外人道的私密记忆。导演能从镜头之后走入银幕,本身就是极具需要勇气的表现。开启记忆的潘多拉魔盒,跟随佐杜探访他碎片化的童年往事。
        佐杜生长于智利海滨小镇托科皮亚,这只是是一个看似祥和的小镇。马戏团里的怪人林立,给小佐杜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阴影。一群矿难余生断胳膊断腿的矿工在街边唱着悲伤的歌谣,诉说着命运的不公和矿主的无情。儿时的玩伴卡托利斯穿走小佐杜的红胶鞋,在礁石海滩打滑而意外身亡。因为是犹太人出身,佐杜和同学们也玩不到一起。小镇远方,黑死病的人群黑压压走来,警察将他们隔离于海滩之上,父亲驾着驴车去给他们送水。饥饿的灾民没有感恩,反而卸磨杀驴分食了驴肉,大叫着“今天吃不饱,谁还管明天!”……一幕幕的画面通过影像呈现,托科皮亚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留下的全是佐杜黑色阴郁的童年伤痕。
        影片的前半段多以小佐杜主视角呈现托科皮亚的悲伤往昔,后半段则主要表现其父贾梅·佐杜洛夫斯基诡异征程。与其将这段历史理解为父亲的回忆录,不如将父亲引申为智利人民的典型,揭开智利的国家之殇。
        高压政治环境下的军权伊瓦涅斯政府,管制学生、管制工会、管制能管制的一切。贾梅·佐杜洛夫斯基是一名激进运动分子,他离开了托科皮亚前往首都圣地亚哥,与同行的无政府者预谋刺杀总统。千载难逢的机会,无政府者拔枪瞄准伊瓦涅斯,贾梅挡住他面前大喊:“这种人不配就这样轻易死去”。杀死一个人最残忍的方式是杀死那人的最爱,让他痛苦地活着。贾梅获得看护总统爱马的马夫一职,看护过程与爱马产生了感情。下毒后,总统到场痛哭流涕,而贾梅扣下扳机的手指却始终不能弯下,双脚被钉在了原地。
        贾梅浑浑噩噩沦落街头,噩梦中醒来,他的手指还是无法弯曲,手臂已被涂上了颜色——左手血红,右手白搭蓝,上面还有一个五角星。对,就是智利国旗的配色。回家是他唯一的动力,他被好心的教会木匠收养,而牧师的伪善让刚皈依上帝的贾梅瞬间心死如灰。轰隆的坦克碾过街道,贾梅如有神力般阻挡了纳粹的来犯。随后他又被神行太保关押密室拷问,受尽虐待欺凌。贾梅挺了过来,终于迎来了人民解放阵线的救援。在年青人的帮助下他回到了故乡托科皮亚,手也得到了复原,受尽了苦难与伤痛的一家人,最终渡船离开了托科皮亚。
        这段荒诞的旅程早已偏离了小佐杜所处的那个年代真实的历史背景。贾梅在真实的生活中只是一位商人,不是一位激进分子。但这些军政府、法西斯主义、解放运动等等给智利人民造成的创伤是实实在在的,画着国旗却又无法弯曲的手指也是实实在在的。佐杜洛夫斯基13岁离开了故乡托科皮亚,18岁离开了智利去到法国巴黎,之后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回到祖国的土地。飘渺的儿时记忆,构建了一个不美好、充满悲伤的托科皮亚。

    邪典疯魔渐趋温暖

        不疯魔不成活,佐杜没有变,即使已年过80,邪典荒诞的气息仍无消减。佐杜惯用的三件宝——异装癖、同性恋、侏儒自然不会少,出于题材的特殊性佐杜还尝试了许多新鲜的元素。
        人物的塑造充满着乖张的戏剧性。佐杜将影片中自己的父亲塑造得格外蛮横强硬,作为一家之主,有绝对的权威。他训诫着年幼的佐杜,要做一个坚强的男人,挠小佐杜痒痒不允许他笑,掌掴小佐杜不允许他喊疼,这样才能得到他的认同。父亲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拒绝神明和一切信仰。他把小佐杜的三枚勋章十字架(基督)、星月(穆斯林)、六芒星(犹太)统统扔进了马桶。无神论的信仰决定了他激进的政治理念,激烈反对军权政府伊瓦涅斯,对着满嘴跑火车的收音机尿尿,参加聚会寻求变革之道。他时常如此教育小佐杜:神不存在,人死亡后只会腐烂,父亲永远不会骗你!
        相对于父亲极端的弑神形象塑造,母亲则是一个完全的神性的承载。母亲曾是乌克兰的一名歌唱家,佐杜让母亲在片中开口说话便是歌唱形式,她用完全不同的理念教导小佐杜。母亲教会小佐杜承载思念之心,融入黑暗的静谧,远离世俗的唾弃与不公。强硬的父性对应着宽容的母性,神性母亲也会每每在危急时刻拯救弑神父亲。父亲感染了黑死病,母亲唱诵灵与肉的赞美诗,显现神迹令父亲康复。当父亲承载着全智利人民的创伤回到家中,又是母亲点化了他,崇拜的斯大林、痛恨的伊瓦涅斯其实本源就是他自己贾梅·佐杜洛夫斯基。开枪射向自己的照片,一切消解,手也得到了复原。神性母亲最终包容感化了弑神父亲,这也契合着佐杜自己的价值观。他本就是个彻底的大神棍,通晓基督、犹太、禅宗、萨满、塔罗等各种理论的宗教学者。
        佐杜从来都是一个天生的表演者,憋不住走到镜头前秀一段也是常有的事情。[舞蹈现实]佐杜本色出演,每当小佐杜犹豫彷徨、迷茫害怕的时候,圣洁的导演便会出镜,辅以舒缓的音乐念诵诗意旁白,安抚幼小的自己。当然也不是每次表演都如此端着,父亲要去刺杀总统,伸手做了一个要枪的姿势,佐杜自己贼溜溜跑上去递上道具枪,难掩其老顽童本色。除了小佐杜代表的自我,自己出镜饰演的本我,影片同样设立了弗洛伊德自我认知理论的超我形象。超我在电影中只出现过一次,小佐杜称他为圣徒,即神佐杜洛夫斯基,赤身裸体身上绘满了各种宗教流派的符号。小佐杜在海边看风景时,神佐杜跳大神一般的出现,教小佐杜诵读《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给了他三个宗教徽章(被父亲仍进了马桶的那三个),告诉他宇宙永恒的生命哲理……小佐杜断然不会理解其中深意,而谁又能真正认识潜意识中的自己呢?
        对比佐杜的其他几部CULT经典[凡多与丽丝]、[圣山]等,这部一点不失其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脑洞大开,甚至在摧毁宗教摧毁信仰上丝毫不差分毫。然而,影片主基调经过30年的时间积淀,由刚烈生猛蜕变为宁静诗意,完整的叙事结构也降低了影片整体的理解难度。寺山修寺在[死者田园祭]说过,“如果谁不从自己的记忆中解放出来,那他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佐杜无疑是最自由的人之一。在关于影片的一个采访中,佐杜洛夫斯基全身赤裸出镜,只用手人工打上马赛克,说道:“在我看来诗歌和电影没有区别,亦如我认为赤裸的身体和赤裸的灵魂没有区别。这就是我,完全诚实,赤条条的身体,赤条条的灵魂,充满着诗意和现实起舞。”愿上帝让这个老顽童再多活几年,踏上佐杜的步点,合着音乐,让诗意舞蹈电影吧。


    原载于《看电影周刊》2014年11月上 有修改
  2. 第一次听闻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其实很诧异,因为我对这部电影曾经期待了太久。但那也只是曾经。
    据说在从之前的一部片子到拍摄出本片的这段时间里他也曾有过许多的电影项目,可惜它们都流产了。除本片之外最近的一部是与曼森合作的,名字我忘了,图纸画了一大堆,可策划了10多年却也没开拍。我知道之后有点哭笑不得,但是,如果他的片子也能这么顺利的拍出来,就像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那样,那他也就不是他了吧。
    因为这个人,我穷其全部的人生,都无法真正的了解他。
    从我看电影的第一天开始,从没有过一个导演会让我失去理智为其顶礼膜拜。因为他只拍我在梦中才会拍出来的电影,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电影。
    他总是在电影里创造出一个没有遮掩,纯粹的世界,一个涵盖世间万物的世界,一个颠覆一切的世界。
    如果连我这么苛刻的人都会对他的想象力所征服,那么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会不爱他的电影了吧。
    曾几何时我近乎如痴如狂,将其奉若神灵,但在数次,也只是简单的失落之后。我对他也并不抱什么过大的期待了,因为在电影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眼花缭乱的东西使我转移了注意力,而且从客观上来说,看到他的新作也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了。
    毕竟,他今年85岁,而且已经有20多年没有拍过一部真正的电影了。
    其实这部电影从它的预告片就让我有些失望了,因为这部电影并不是一个画面极致精致绚丽的电影,以数码设备所呈现出的影像总会让我不自觉的出戏,也许是我不习惯,但是那些最让我痴迷的画面,能让我一帧也不敢错过的画面,那些神一样的画面,铁定是在这部片子里不存在的了。毕竟这部电影也只是小制作,比不上《圣山》那样的大手笔
    这是一部自传电影,只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电影,但在这部电影里,他却变了很多
    那个曾经那个操纵她,霸占他的女人变得幻梦却又充满活力
    那个曾经在他的胸口上刺上血鹰的放荡男人成了一个压抑却又极端理想主义的革命者,而他最终却选择回归家乡
    那些在银幕前血洒满墙的动物死时,也变得无比煽情
    那些让他曾经戏谑到颜面无存的信仰,又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小饰品,挂在他的脖子上
    不变的是他自己,还有陪伴他的孩子,侏儒和残肢者,只有他们才是他真正的朋友
    母亲,一个以唱代语的女人,一个活在梦里的女人,她教会了他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去爱,如何去信仰
    父亲是他父亲本人,也是他自己,那个曾一度怀揣着纯洁梦想,一度想改变世界的男人,经过来自各个方面的打击之后,饱尝了世间艰苦,也最终学会了回归妻子和孩子的怀抱。人有时真的只会在亲自体验过之后才会真正相信一些事情吗?
    而那匹骏马是否是寄予他希望,当他亲自杀死它时的不甘与痛苦又有谁能知
    以往的那些野心,颠覆一切的野心,改变世界的野心都消失了,煽情弱化了思考,情怀取代了奇想。而回忆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唯一的主题
    我们不能苛求他像以前那样天马行空,因为天才已然垂垂老矣
    也许每个人在老之后都会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吧,因为太多的事发生在那时,改变了我们,影响了之后的一切,而当时的我们却无法理解
    这部电影,就好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在向我们这些孩子所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他的,充满着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关于世界的无穷思考中挣扎了半个世纪的人,在古稀之时所提炼出的最后的主题。
    原来爱才是他电影中永恒的灵魂。
    在影片结尾,在看到他驾着船,挥着手,向站在码头的自己说再见,消失在雾中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看到的最后一部他的作品了
    这是一部遗作,一部献给自己过去和未来的电影,是最后的电影
    我不知道上帝会留给他什么样的位置,但是我愿意追随他,直到地狱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爱的导演,亚历桑德罗.左杜洛夫斯基









    PS:
    我对电影的几个看法
    1,小男孩和父亲穿的中山装应该是映射毛泽东
    2,影片出现的智利总统应该是智利的军政府的某位领导人
    3,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小演员是他的曾孙子演的,因为他和左杜长得好像。。而且他之前拍电影时曾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本片的父亲当过男主演,所以可能性很大
  3. 首先答案是

    多看几部就好了

    因为深夜失眠的少女已经很久很久没正儿八经地看电影了 所以无聊地来码一篇莫名其妙影评来纪念我越来越诡异的taste

    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 但即使是看过n遍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的我(Eddie’s teddy真的酷)在第一次看到佐杜洛夫斯基的鼹鼠时 里面的经典元素:畸形人 恋物癖 血腥 死亡 和劣质布景 还是让年幼的我遭受了心理生理不适感的双重暴击

    但是 鼹鼠 圣山 圣血(AKA 亵渎三部曲)每一帧都是惊喜 脑洞情节摄影剪辑和变态程度都出乎意料 对两三年前的我来讲 我整个人都是“holy crappp 电影原来还能这么拍!!!” 然后就入了cult坑 并对这个喜欢做鬼脸坑儿子的白发老头充满好感

    截图自鼹鼠 里面的小男孩是佐杜洛夫斯基的亲儿子

    后来的后来 我渐渐开始思考电影的寓意 然后 我觉得我senior spring的确是需要上下western religion了

    以下内容涉及大量剧透 并加入了一个快十八的半瓶子醋对这部现实之舞的幼稚理解 希望能对喜欢jodorowsky的cult友们带来一丝...启发??

    正片开始:

    截图自现实之舞 佐杜洛夫斯基出演了narrator 里面的金发小男孩是佐杜洛夫斯基童年的形象

    首先这是一部关于佐杜洛夫斯基童年的自传 这部片的开头 非常炫酷 是一段莫名其妙的关于金钱的quote

    截图自现实之舞 这quote莫名其妙的 总之肤浅的我get不到

    然后一头金发的幼年佐杜洛夫斯基就出场了 小男孩有着一头贼美的金发 一个第二性征极其明显说话宛若唱戏的母亲 一个备受歧视的犹太身份 和一个极其压迫严厉的消防员父亲

    小佐杜洛夫斯基生活的小城市托科普利亚在智利独裁统治下鸡犬不宁:歧视犹太人 歧视残疾矿工 不人道地对待黑死病患者 处决多余政党 对儿童没有保护措施 贫穷封闭又落魄

    被佐杜洛夫斯基歧视的残疾矿工
    讽刺了佐杜洛夫斯基父亲的偶像Stalin
    呼应了片头的金钱

    母亲认为小佐杜洛夫斯基是她父亲的转世 逼迫佐杜洛夫斯基留着一头长发 而严厉的父亲看不惯佐杜洛夫斯基缺少的男子气概 逼迫佐杜洛夫斯基减去长发并让佐杜洛夫斯基接受了各种磨难

    小佐杜洛夫斯基在一次目睹了消防员惨死后在葬礼上晕倒了被父亲的同事笑作coward 从此父亲辞去了消防员职位并立志要成为一个英雄以证明自己和自己的民族尊严 然后他就作死去给黑死病人送水并被感染黑死病了

    消防员的葬礼
    消防员的葬礼

    神棍母亲用一种非常微妙的难以描述的方法拯救了父亲 绝望的无神论者父亲最终踏上了复仇独裁者的旅程 错失了杀死独裁者的机会又成功杀死了独裁者的马以让独裁者体会伤心欲绝 迷茫失去意识的父亲被侏儒囚禁照顾后又被母亲用于询问上帝的石头砸清醒 不料身体残疾手指只能弯曲 侏儒因为父亲的离开伤心欲绝上吊自杀 走投无路的父亲被心善的基督徒拯救却又因为手指无法伸直被nazi当亵渎者拷问 最终独裁者逃亡阿根廷 革命者救出了被残忍毒打的父亲并送父亲回家 神棍母亲以一种不微妙且可以描述的方法拯救了父亲的残疾 一家三口从此离开是非之地

    嗯 好一个流水账

    片尾紧紧相拥的一家三口
    离开是非之地时会议的缩影 红色的mascot是小男孩自己 其余的黑白人像是他经历的一切
    被nazi抓住的父亲 注意看手指 演技炸裂
    母亲问上帝时投向天空后砸醒父亲的石头
    父亲试图拯救的黑死病群体

    总之这是一个凄婉却不悲伤的故事 但莫名其妙地给人一种无力感 可能是年幼的佐杜洛夫斯基太过单纯脆弱 强势的父亲也总那么引人共鸣 母亲奇妙的说话方式和不可描述的性感让人身心不适 犹太人被歧视的身份 影片中埋葬自我的马夫和潦倒的父亲 以及为死去的马痛苦的独裁者 都让人觉得荒谬又感同身受

    要求自我埋葬的马夫
    在父亲的压迫和朋友的意外死亡下试图自杀的小佐杜洛夫斯基和本色出演的旁白佐杜洛夫斯基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神 是信仰

    母亲的成就象征了宗教和信仰的力量 父亲的遭遇象征了凡人在宗教和神面前的脆弱

    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父亲离开后的小佐杜洛夫斯基害怕黑暗 母亲将小佐杜洛夫斯基涂得碳黑让他象征性地成为了黑暗的一部分 呼应了先前的stay unnoticed 也象征了苦难和人的关系

    母亲的象征是很明显的 母亲奇妙的说话方式大概就暗示了她不是个普通人的事实 同时她借助神力解答了小佐杜洛夫斯基的困难和问题并治愈了父亲的黑死病和残疾 这一点已经说明了母亲身份的不凡 我个人很喜欢母亲说的一句话: Cuando te sientes desesperado, siempre escucha a tu corazon (好一碗鸡汤

    母亲的鸡汤
    母亲的鸡汤

    比起母亲 父亲的经历和形象要更enigmatic的多

    父亲从一开始的强悍一家之主who坚持拥护无神论病靠扔掉小佐杜洛夫斯基的项链表示了对天主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三重否定 到最后在苦难中磨砺 被神棍母亲解救并被虔诚信徒救赎 最终被摄影师和导演塑造成了jesus的形象

    被nazi拷打后的父亲很像受难的耶稣

    父亲的这段旅程更像是一个迷茫的凡人在浮世中靠信仰进行自我救赎 父亲最后也没有承认他的信仰 但影片通过母亲救赎父亲的方式和父亲对nazi拷问时的回答都巧妙的点出了影片的主题

    ¿quen es don jose?

    Es tu, es tu padre, es tu hijo, es yo, es todo el mundo

    因为don jose亵渎nazi的父亲
    因为无法回答quen es don jose备受煎熬的父亲

    影片的主题 也非常符合佐杜洛夫斯基的一贯风格:神 即信仰 即自己

    片尾佐杜洛夫斯基化作幻影也化作narrator陪小佐杜洛夫斯基一家离开

    片尾的离别 好像是小佐杜洛夫斯基在道别 又好像是老佐杜洛夫斯基在说 童年 好久不见

    不想深入讨论弗洛伊德等我更一知半解的事物

    但童年的记忆总会留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并成为我们难以割舍的精神财富

    el fin

    就这样吧

  4. 片头的诗

    ODE TO MONEY
    Money is like blood,
    it gives life if it flows.
    Money is like Christ,
    it blesses you if you share it.
    Money is like Buddha,
    if you don’t work,
    you don’t get it.
    Money enlightens those who use it
    to open the flower of the world,
    and damns those who glorify it, confounding riches with the soul.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conscience and death.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death and wealth.

    佐杜洛夫斯基接受的采访时谈dance

    To me, this film is like a mental atomic bomb. I have written books and invented a therapy called “psychomagic” that involves acts to heal family-related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DANCE OF REALITY is not just a film, but also a kind of family healing because three of my sons act in it. I am go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my childhood, to the same place where I grew up, in order to reinvent myself. It’s a reconstruction that has reality as its starting point but which does not allow me to change the past.
    Your visual universe is very baroque and crazy but the directing remains sober, frontal and almost theatrical, with fixed frames which perhaps stem from your experience in comic strips. I told my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Jean-Marie Dreujou, that I wanted a “clinico-photographic” image rather than an esthetic one. I wanted beauty to spring from the content, not the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