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博物馆时光 Museum Hours(2012)

博物馆时光 Museum Hours(2012)

又名: 美術館時光(台)

导演: 杰姆·科恩

编剧: 杰姆·科恩 Natalie Lettner Mary Margaret O'Hara Bobby Sommer

主演: Mary Margaret O’Hara Bobby Sommer Ela Piplits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奧地利 美国

上映日期: 2012-08-08(洛迦诺电影节)

片长: 107分钟 IMDb: tt2268732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博物馆门卫帮助了神秘的访客,巨大的维也纳艺术史艺术博物馆成为一个神秘的十字路口,闪烁着探索的火花,关于他们的生命的、城市,以及反映和塑造世界的方式。

演员:



影评:


  1. 《博物馆时光》是这样一种创作,107分钟,共8万多美元的总票房,几乎和各类电影节的奖项都失之交臂(仅有几项独立精神奖的提名),却又在小圈子里有着还不错的好评。综上所述,它有着没落贵族一样的小众气质,你可以不欣赏,却也不得不承认,不少细节都有着闪光的出色之处——它向各种艺术品凝视的镜头,美术品和现实的“交错乱入”,街道和人物的安宁、沧桑,包括色调和打光都遵循着某种古典画作的格局。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可能会突然在某个镜头里发现梵高的配色,伦勃朗的暗影,或者勃鲁盖尔的群像。即使你无心了解更多的美术作品,亦可以去体会一个破败的欧洲,深入这个衰落的原帝国中心的维也纳,也就是说,逆时代大流,看这么一部完全慢下来的欧洲电影,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男主角约翰是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ches Museum)的工作人员,他年轻时随朋克乐队周游世界,目前在该博物馆内工作了六年有余,他对每一个艺术品都了若指掌,亲密熟悉。影片在他缓慢的自述和旁白中开始,静置的镜头,游荡于馆内,如亲临奥匈帝国的馆藏。他最爱久待的是勃鲁盖尔厅,这个弗兰德文艺复兴的画家详尽描述的16世纪的农家生活,总是让他感动莫名。有一天,他结识了来自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安妮,这位妇女的表妹在医院里陷入昏迷,经济拮据的她无处可去,迷失在维也纳这个陌生的城市中。两人通过博物馆建立了友谊,并时常行走和交谈在古代和当代的维也纳之中。

    在这里,博物馆变成了一个巨大迷宫的十字路口, 摄影机穿插在维也纳的火车铁轨、教堂、城市、雕塑、景观之中,尽皆高清、没落而安静的老城影像,比旅游纪录片更贴近日常生活,又有了剧情线的依托。在导演Jem Cohen的手中,纪录片和叙事的界限相当的模糊。用了很多声画分离的手法,单个的镜头和镜头的组接都相当的美。仿佛是一堆堆的城市和博物馆的影像素材,穿插了一些日常城市生活,人物对话和情节。除了女主角是由加拿大歌星Mary Margaret O'Hara扮演,其它演员也都不为人知。

    不同于讲勃鲁盖尔的《磨坊与十字架》,几乎对其每一幅画都进行了几乎变态的摆拍,《博物馆时光》仅仅是将故事一部分背景放在博物馆以及勃鲁盖尔的原画上,更多的是在讲城市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影史上关于美术馆和博物馆电影少之又少,如BBC和NHK的博物馆纪录片倒是如过江之鲫。好莱坞偶尔也会拍一此类以博物馆为背景的大片,如《达芬奇的密码》、《博物馆奇妙夜》或《卢浮魅影》,让博物馆变成一个任特技和爆破纵横的场所。欧洲电影则并不太青睐全盘以美术/博物馆为卖点的题材,但是大多片子也都绕不开一些相关场景,毕竟博物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像此片这样城市穿插着艺术品和历史介绍的设计,倒有点费里尼《罗马风情画》的大结构意识。

    其实画作、雕塑和博物馆本身,往往可以超越一部电影。如同艺术和生命的关系,简单亦不简单。影片很好的捕捉了这一概念,并以一种宁和至极的态度表现了出来,非小众不能共鸣。而剥离开文艺和装品位的那一套,在一种极度缓慢的中欧城市生活中,博物馆内的观摩和馆外的生活从不曾分离,永远是一个浑然的整体。

  2. 这部电影适合在一个阴天的傍晚,一个人走进电影院看。慢慢的两个小时,随着导演的镜头,看冬天的维也纳,阴郁的天空,空荡的博物馆,还有最平凡的男女主人公。

    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像这部电影一样,一眼可以望到头,没有激情,浪漫,如果有意外多数这意外让你措手不及。就像本片的女主角因为表姐昏迷入院必须从蒙特利尔飞到维也纳探望,而飞机票钱还是找朋友借的。

    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视觉效果,煽情的音乐,让人感动的眼角湿润的镜头,有的只是导演淡淡的叙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都那么平凡。可是,这就是最平凡,最正常的生活。
  3. 电影有一幕是约瑟夫和安妮站在一幅裸体亚当与夏娃的画前,安妮说起了自己曾经的交往经历。还是少女的安妮对性怀有一种负罪感,第一次和男朋友约会后,看到男友裸身走过她面前,羞愧的同时又很迷恋那样状态下的身体——清白无辜、没有罪过,就像眼前这幅《亚当与夏娃》一样。

    年轻的安妮在当时一定体验到了男女身体以及其关系上的一种澄明。多年之后不再少年的安妮站在象征人类、男女甚至爱情源头的画像前时,将那个瞬间和眼前的画重合,神性照耀在了人性。这是艺术闪光的时刻。

    图中绘画是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亚当与夏娃》

  4. 周四忙里偷闲,跑去看电影,原本是已经很累,上完课,决定打到回府,正准备要搭捷运的时候,灵机一动,还是去看。这部片子讨论几个议题,或者说,我所看见几点值得去思考的。

    第一,让我再度思考何谓艺术?若16世纪荷兰画家布勒哲尔用眼睛与笔一笔画的描绘出当时人,事,物及社会样貌的时候,21世纪的我们要用怎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这样的社会样貌呢?影像摄影? 3D环景?绘画.....

    第二,艺术欣赏之道?在美术馆,我们要用怎么样的方式欣赏绘画(艺术),观者与展件最直接的感受与想法,还是受到博物馆标签,我们所学习来的''艺术史"知识? 我们是否有可能重新去解构已知的知识或者是艺术欣赏?

    第三,培养欣赏艺术能做什么?能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除了有可能在进行艺术投资有最大的帮助之外,最起码的功用在于,艺术打开我们心灵一扇窗户,让我们愿意以开放的心灵,与人相处。即使在第一时间会受到社会的桎梏,不信任别人,但是通过了解,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认识志同道合,愿意分享内心世界的朋友,让我们的精神更加丰富,生命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