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 George Harrison: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2011)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 George Harrison: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2011)

又名: 乔治·哈里森:生活于物质世界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 乔治·哈里森 保罗·麦卡特尼 林戈·斯塔尔

类型: 纪录片 音乐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1

片长: 208分钟 IMDb: tt1113829 豆瓣评分:9.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在制作鲍勃·迪伦、滚石乐队的纪录片之后,他将目光转向了乔治·哈里逊,这位一直被约翰·列侬光芒掩盖的披头士的吉他手。本片片长达3个半小时,采访了Eric Clapton、特里·吉列姆、Eric Idle, George Martin, 保罗·麦卡特尼, 小野洋子、林格·斯塔尔等诸多牛人,挖掘了哈里逊的人生与职业生涯,包括后来单飞,做电影制片、搞慈善等等。

演员:



影评:

  1. Part Two
    非常值得庆幸,George放弃了成为一个Sitar琴演奏家的想法,因为这种乐器实在太难听了。

    Let it be时期,Beatles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僵化。George写出了All things must pass等作品,但是它们没有出现在Let it be里,甚至没有出现在Abbey Road里(怪不得George会赌气似的一离开Beatles就发行了夸张的3张蝶的专辑)。George对John和Paul的霸权越发难以忍受,又一次他擅自离开录音室后,Lennon甚至说要找Eric Clapton来顶替掉George的位置。在影片的采访中,Eric坦诚当时他还是有这种冲动的。

    我个人感觉Part Two要比Part One的价值大一些,因为之前关于George个人性的东西并不是太多,而Part One的主角是Beatles,而不是George。虽然Part One确实更好看一些。

    接下来的几分钟属于George在Beatles后期最牛逼的两首歌:Something和Here Comes the Sun。Eric 在讲述Here Comes the Sun是怎样被写出来的时候,真是,基情四射啊!

    在讲到Beatles为什么解散时,George说“There was too much restriction, it had to self-destruct”,并且承认当时他是希望离开乐队的,任何人离开他都不会太难过……你可以说这个看上去最安静的披头士其实是最狠心的一个,或者你也可以说他是最睿智的、最看得开的一个,总之,在那个时候,他并不觉得Beatles的解散是一件十分难以忍受的事情。

    离开之后George跟他在制作人 Phil Spector花了六个月完成了All things must pass专辑。NME在1971年公布的Top 30 TOP LPs销量排行榜上,George的My Sweet Lord排名单曲第一,All Things Must Pass排名专辑第一。2001年再版之前,这张专辑卖了大概1800万张。Good for George。

    Pattie在讲述她、George和Eric的故事的时候背景音乐是Isn't it a pity,感觉极其诡异。处于这段旷世畸恋中的George应该不会像Eric描述的那样大方:把她带走吧,她是你的……真正的感情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者他当时真的是脑残了。

    1971年,George做了又一件彪炳史册的事情:在曼迪逊花园广场组织召开了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第一次摇滚歌手举办的大型慈善演唱会,并且一定程度上启发影响了后来的更为大规模的Live Aid和Live 8演唱会。Ravi,Ringo,Eric Clapton,Bob Dylan,Leon Russell等人参与了演唱会。在摇滚乐身体力行关注社会、改变社会这一点来说,George算是先驱。

    George的遗孀Olivia在Part Two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才出现Bla bla bla讲述了一堆他们的感情、george是怎样写歌的……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然后影片转到了George的另一个身份:电影制作人,大致介绍了The Life of Brain,Time Bandits”等电影。接下来就到了1980年,John Lennon遇刺,George说是去John就像是是去了父母一样,John是一个天使……

    之后George组建了超级乐队The Traveling Wilburys,成员包括 Bob Dylan, Jeff Lynne, Roy Orbison, Tom Petty。看到这些人一起在录音室唱歌弹琴,真是一种享受。

    90分钟的时候Paul和Ringo出现了,跟George一起翻过去的相册。然后电影只给了很短的一部分:Paul和George在唱和声,应该是重录John的Real Love,这时候应该是1995年了,离George去世还有6年。1997年他被查出患有癌症。

    2001年George Harrison去世。Paul被问起最怀念George的什么,他说“His humor,his friendship,his love”

    最后的最后,Ringo来了最煽情的一段:
    George病的很严重的时候Ringo去看他,Ringo说:“我告诉他我要去波士顿了,我女儿检查出了脑瘤。George对我说'你需要我跟你一起去吗',这是我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太煽情了呜呜呜呜。

    影片结束的时候跟最开始一样,一丛鲜艳的花,George走到花丛中蹲下,眼神犀利而迷茫。

    ————————————————
    影片出现最多的词是spiritual,大部分人乐意把George形容成一个追求精神意义的人,但是他却活在物质世界中。“精神”和“物质”构成了George的一生,当然也是大部分人的一生。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还是很累的。谢谢George,谢谢你写出了那些美妙的音乐。
  2. 影片的开头是一丛鲜艳的花,George蹲在花丛后面,一脸茫然,画外音是,Just leave and go to some place nice, we're gonna be alright here。然后是Eric Clapton和Dhani简短地表达了对George的思念。

    接下来是二战快要结束时英国的情形,那个时候Fab Four大概刚刚开始懂事,背景音是George单飞时期最伟大的作品 All Things Must Pass。George家人简短的回忆……然后就是Beatles解散的时候,George和Paul在签署解散声明。“大英帝国要覆灭了”。Apple公司外记者宣布Beatles解散,女歌迷哭天抢地……“很好笑,人们总是不接受改变”

    这个开头总让人感觉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但是,接下来情绪马上转变,开始讲述Beatles早期的故事,轻松愉快

    这部纪录片的大部分画面在关于Beatles浩如烟海的记录片中都能找到,大概只有采访的部分是新的。如果你是一个对Beatles和George很了解的人,那么这部片子的功能就是怀念,而不是让你再去了解你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作为George最好的朋友之一,Eric Clapton的采访无疑会是最大的亮点:“George之所以喜欢我,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我是自由音乐人”“我羡慕George的地方包括钱、地位,他是Beatles”。每次George Eric和Pattie一起出现总让我感觉微微的蛋疼。

    我一直觉得如果George把它对印度文化那莫名其妙的沉迷减少一些的话,关注他擅长的布鲁斯,他会写出更多的好东西,最起码是在Beatles时期。印度冥想的那段经历更多地触及到George的哲学、宗教观念,他如此尽力地维护Maharishi、排斥各种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的行为让我感到难以理解。与此同时要向家人解释自己不会背叛基督,只是帮助Maharishi传播教义。这是George自己的信仰,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第一部分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插进beatles的各个片段:从小时候到乐队组建、走穴演出、德国演出、全球巡演、二逼的印度时期,到White Album时期结束。我还是比较期待Part Two。

    对Beatles对George总有那么多话想写,但是每次看完一部电影或者听完一张专辑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总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这部电影,比Scorsese拍的其它摇滚纪录片要好。
  3.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照耀着这个世界的光。还有什么比这首更暖? 歌词自己翻译了下:

    I've heard how some people, have said
    我听别人说
    that I've changed
    我变了
    That I'm not what I was
    他们说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
    How it really is a shame
    真是令人遗憾
    The thoughts in their heads
    他们脑中的想法
    Manifest on their brow
    都写在眉头上
    Like bad scars from ill feelings
    就像来自猜忌的疤痕
    they themselves arouse
    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So hateful of anyone that is happy or free
    如此憎恨快乐或自由的人
    They live all their lives
    他们终其一生
    without looking to see
    都没注意到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
    照亮这个世界的光

    It's funny how people, just won't
    真是可笑
    accept change
    为什么人们不接受变化呢
    As if nature itself - they'd prefer
    好比自然本身
    re-arranged
    它是拥抱变化的啊
    So hard to move on
    你寸步难行
    When you're down in a hole
    如果深陷洞中
    Where there's so little chance
    同时也没有机会
    to experience soul
    体验灵魂
    I'm grateful to anyone
    我感激那些
    that is happy or free
    快乐和自由的人
    for giving me hope
    因为他们给了我希望
    while I'm looking to see
    并让我期待去看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
    照亮这个世界的光

    转自“美国民谣”~



  4. 有人说,保罗带你去派对,乔治跟你谈论上帝,约翰喊着不,是爱和痛,然后林格就说嘿我们不能享受当下吗。

    披头士乐队的四个人是如此不同,他们的天赋如此迥异,创作出不同性格的音乐,神奇的是,当他们合奏在一起,他们又再一次成为了伟大的披头士乐队。

    乐队中的乔治哈里森,安静、温柔、直率、爱生气、爱结交朋友,还是那个愿意乐此不疲地和你谈论上帝的人。

    利物浦的吉他天才

    乔治哈里森1943年出生在利物浦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母亲是一名商店店员,家中共有四个孩子。在他12岁的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听到一所房子里传来猫王的歌曲《Heartbreak Hotel》,这首歌激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和憧憬,后来他形容这个瞬间是他的“音乐根源”。

    14岁的乔治(右)

    在保罗看来,乔治和他都成长在狄更斯笔下的学校:“克里克尔先生用过早饭走进教室时,乱哄哄的吵闹声一下变得死一般寂静,他站在门口,像故事里的巨人看着俘虏一样查看我们。“

    在那样的地方,想要去其他地方,想要成功的愿望自然会格外强烈,艺术、摇滚乐,这些就像偶然盛开鲜花,让你对未来充满幻想。

    当时保罗正在和约翰玩采石工人乐队,但两个人都不太会吉他Solo。在保罗的邀请下,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在一辆运营结束的双层公交上,乔治给两人表演了《Raunchy》,他那精湛的吉他技巧让两人目瞪口呆,也让他顺利成为了乐队的第三名成员。

    早期三人组

    在披头士乐队里,乔治是约翰和保罗的粘合剂,是调停者、保护者,也是扣人心弦的和弦创作者。约翰和保罗是伙伴也是对手,大相径庭又不可分割,乔治则能够独善其身,在团队之外提出意见,担任团队中批评者。

    在录音室里,每当约翰和保罗开始唱新歌,乔治会立马开始抓和弦,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但他不需要任何记录,和弦水到渠成,仿佛是自己练了无数遍的歌一样。当保罗唱到And I give her all my love,乔治自然插进来唱,嘟嘟嘟嘟,《And I love her》这首歌就这样诞生了。

    披头士就像一个家庭,四个人一条心,又各有天赋。乔治的吉他,在节奏蓝调和早期摇滚乐的某些元素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特的东西,他那独特的滑音,总是凝聚着感情,仿佛某种心灵的颤动。

    披头士的反思者

    六十年代中期,披头士狂热达到顶峰,当他们于1964年2月7日第一次到达美国时,机场涌入了3000多名狂热的粉丝,她们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女,疯狂示爱、接机、追车、冲进酒店,那时候还没有饭圈文化,人们把这个惊人的现象称为“从大不列颠、欧洲和远东蔓延到美利坚的新型疾病”

    狂热接车的披头士粉丝

    每一场披头士的演出都被少女们的尖叫声淹没,根本听不清音乐。随之而来的巨大的商业成功和个人财富也让乐队成员们有点失去精神方向,他们开始借助药物的帮助。

    乔治说:我们有钱了,但我们发现钱并不是答案。我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拥有了别人用尽一生就想要得到的物质财富,这是件好事,我们学会了物质财富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仍然缺少某些东西。

    在一次迷幻的体验之后,乔治有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喜马拉雅的瑜伽。这是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想法,就像有人突然对他耳语。于是1966年,他前往印度向拉维香卡学习西塔琴。

    学习西塔琴的乔治(右)

    他是披头士中的第一个反思者,通过拉维和西塔琴,他开始学习冥想、瑜伽,阅读印度文化和神学的书籍。西塔琴有点像一个契机,让他试图去寻找精神上的归宿,更深入地探寻,他一直在寻找真实,寻找心灵的平静。

    在这个过程中,乔治找到了全新的自己,也为披头士的音乐带来了新的内容。他在《Norwegian Wood (This Bird Has Flown)》的intro里融入西塔琴的音色,成为首个在正式发行曲中进行中西方融合尝试的先驱。

    同时,他创作出了很多新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他在沉思后的所得,有的是刹那间的启迪,有的是他和上帝的对话。有人说,乔治的歌曲都是精神性的、灵性的,他试图通过音乐直面上帝。

    在披头士后期,内部关系紧张,乔治的个人作品逐步凸显出来。在披头士解散后,他已经堆积了上百首未发表的歌曲。《Something》是他的第一首A面歌曲,也是历史上被翻唱第二多的披头士歌曲,仅次于《Yesterday》,连Frank Sinatra也翻唱过两次,并认为它是至今为止最伟大的情歌。

    离开披头士之后,乔治发表了最重要的一张专辑《All Things Must Pass》,收录了《My Sweet Lord》,《What Is Life》,《If Not For You》,《All Things Must Pass》等热门单曲,在艺术和商业方面取得了双重成就,被普遍认为是披头士四人所有个人专辑中最好的一张。

    对于乐队的解散,乔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说,感谢在年轻的时候作为披头士,经历一切而长大,但到了某个时刻,它成了一种限制,因而必须自毁。他也提前预见了离开后的自己可以过得更好。

    东方文化的传播者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纷纷向东方学习,凯鲁亚克写了《达摩流浪者》,介绍东方的修行、朝圣思想,加里斯奈德翻译中国的诗歌,学习中国的禅文化。

    当1956年印度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到美国巡演,并在电视上传播他古老的印度思想时,美国大众对他的印象只是电视上搞笑的小个子印度人,抱着拯救世界的空想,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个骗子。

    1971年,乔治(中)联合拉维香卡(右)举办为孟加拉国募捐的慈善演唱会

    在乔治向拉维香卡拜师,并最终皈依印度教时,很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但乔治不断请拉维到家里表演,把他介绍给朋友们,介绍冥想的方法,介绍他的思想,向父母、朋友、公众传递他从新的文化中得到的东西。

    1968年2月,在乔治的推动下,披头士四人前往印度修行,同行的还有众多西方知名人士,包括影星米亚·法罗、美国社会主义者南希·库克·德·埃雷、希腊发明家、苹果公司骨干等。

    披头士著名的印度之行

    这场浩浩荡荡的东方修行之旅引发了媒体广泛的关注,也极大推动了西方世界对印度文化的关注,渗透到服饰、冥想、瑜伽,西塔琴演奏艺术等各个方面。

    修行结束之后,披头士带回了48首新歌,约17首收录在《The White Ablum》中,印度古典乐在西方社会普及开来,乐队们纷纷加入到东西融合的创作中。在60年代的流行歌曲中,你能听到大量西塔琴的声音,例如红辣椒乐队的《Behind the Sun》、滚石乐队的《Paint it Black》等。

    在今天,当冥想、瑜伽、灵性这些生活方式已经变得全球化并不分东西的时候,回头再看当年的那个“禅疯子”,终于明白他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了。

    乔治的好友说,他对生活总还保有一丝愤怒和痛苦。如果你也是这样,记得听听《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听听那些温柔的滑音,听他再次和你谈论上帝。

    2001年,乔治因肺癌去世,享年58岁,遵照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入印度恒河和亚穆纳河中。

    从前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说乔治是变得最多的披头士。但他说,那就是生活的真相。自然恒常,但人世变迁,人不能一成不变,人总要突破限制,向着无限,不断创造,那就是现实世界,一切都在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