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第一次告别 / A First Farewell
导演: 王丽娜
编剧: 王丽娜
主演: 艾萨·亚森 凯丽比努尔·热合米图力 艾力乃孜·热合米图力 穆萨·亚森 亚森·卡斯木 乌古来木·苏吾尔 塔杰古丽·海麦尔 热合米图力·克然木 克然木·喀斯木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0-07-20(中国大陆) 2018-10-29(东京电影节)
片长: 90分钟 IMDb: tt8779020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电影院在停摆半年后复工的第一天,终于迎来了开张的首部新片《第一次的离别》。许多观众也许不会想到,半年未踏入电影院,看的第一部新片,就是一部能被称之为“年度惊喜”的新疆维语电影。
当然,它的惊喜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土生土长的新疆电影”这个层面上。
与前些年《八月》、《西小河的夏天》等儿童电影相似的是,《第一次的离别》抒发着一份孩童对成长环境浑然天成的独特体验——他们总是对周遭的一切保持着最为直观的天真与敏感,也因此遭遇了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离别。
而影片的独特之处,则是根植于新疆独特的文化语境中,靠朴素的镜头语言,抓住了那些藏匿在日常里的现实诗性,将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镇化的冲突与交融勾勒了出来。
故事发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沙雅地区。这里北靠天山,南拥大漠,拥有着奇郁的地域风貌。生活在此处的维族人们,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置身山清水秀的“天堂”,他们始终要面临着留守还是离开的选择。
小男孩艾萨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凯丽比努尔在半年间所经历的两种家庭生活,构成了片中彼此对照的两条主线。
艾萨的家庭非常贫寒,他在上学的同时还要照顾常年卧病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患有脑膜炎的聋哑人,经常在离家后便不见踪影,此时便需要他和父亲出门找寻。就算母亲已经连自己都认不出来,无法给予正常家庭的母爱,但对于艾萨而言,亲人间彼此温暖的价值远大于需要付出的苦劳。
然而,在这半年间,艾萨却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离别——与被送到疗养院的母亲离别、与上大学的哥哥离别、与最终搬走的凯丽比努尔离别。三次离别,每次都来得那么猝不及防,也让他的生活始终笼罩在淡淡的愁绪与孤独之下。
凯丽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模样,她有一对慈父严母和一个对学习毫不上心的可爱弟弟。采棉一家看似和谐的背后,却隐藏着涌动的暗流。相比性情收敛的艾萨,凯丽更活泼、更会“撒野”。在母亲眼里,凯丽的这份天性遗传自她的父亲,包括父亲平日里的“言传身教”。汉语学习造成的情感隔阂、父母价值观的相左,都导致了家庭的裂痕逐步扩大。
随风而动的胡杨树叶与麦田、无垠的戈壁滩、辽阔的原野、结队的羊群,王丽娜导演的童年就在这片静谧而柔美的土地上度过。这里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民风民俗、耕种方式,处处充盈人与自然共同生活的踪影,风景美得叫人失语。
开场时,艾萨路过一位想要离开沙雅、去外面闯荡的青年人;结尾时,哥哥在来信中谈到外面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而凯丽一家最终选择举家搬往库车——这些走向一致的情节点,都鲜明地构成了城镇化现象几种不同程度的映射,对于当地人来说,故乡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离开的地方。
选用近乎于纪录片的手法,拍摄一部“弱情节”的剧情片,消弭两者在形式上的边界,显然是《第一次的离别》核心的架构与思路。
纪录片出身的王丽娜导演,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家乡拍纪录片。她先是花了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片中的几个人物,建立起与每个人物的信任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加入大象纪录团队、认识了后来的监制秦晓宇导演,才有了拍剧情片的想法。这一年间的经验,构成了这部电影在叙事与表演上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呈现。
拍摄纪录片需要的是等待的过程,创作者要在漫长的时间中寻找缝隙,等候人物流露出他们的行为逻辑与情感表达。而以此方式来构建剧本,最珍贵的地方就是能让日常细节变得细腻,在“平淡如水”的情节中,积攒出不少打动人心的瞬间,以及“只可意会”的表达。
在处女作中使用素人演员,是许多新导演的“必经之路”,但很少有导演能像王丽娜一样,让素人演员发挥得如此出色、抓人眼球。片中,两位小孩的表演极其灵动,几无雕琢的痕迹。他们的一切表情、动作都与日常生活构成了“无限渐近”的关系。
小男孩艾萨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显得沉郁内敛,但又能在关键时刻有着精准的爆发力——致使母亲走失后在大漠中的哀嚎、质问父亲为何不与他讨论就强行送走母亲、读哥哥的来信时的眼中噙泪以及最后寻找小羊的急切。这几场戏架织起了影片的情感高潮,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相较怀揣心事的艾萨,纯真的凯丽则为电影提供了一抹暖色。她总是穿着红裙,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表露出自己当下的情感。
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来自于教室与棉田的对照切换:汉语课上,凯丽用自己最大的声量,用中文机械地背诵着“每逢佳节倍思亲”;镜头一转,她突然出现在棉花田间用维语轻盈地唱歌,和父母的互动里怀抱满满的爱。动人的情感背后,也埋设了两种不同“发声状态”间充满异质性的冲撞和矛盾。
从这几场戏往外延展,我们能看到电影里孩子们的“情感抒发时刻”,都建立在此前含蓄的情感积淀的基础之上,不断涤荡出一种“长线回音”式的效果。
对于王丽娜而言,拍摄这部电影的经历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她选择直面真实的生活,并重构出其中少被人关注的细节,再现生活的微妙与现状的隐秘。
而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我们几乎没有机会能在影院里看到新疆维族人的生活日常、看到这类扎实的现实主义表达的华语片。
在大银幕上观看一部电影,体验他人不同的经历与情感,是我们在疫情下的共同心愿。《第一次的离别》选择在这个时刻出场,怀揣着一份勇敢,希望这能为更多人所知、所感。
看死君: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有部关于新疆儿童题材的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入围了新生代单元,由大象纪录和腾讯影业联合出品。影片以新疆沙雅地区一个叫艾萨的男孩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与母亲、哥哥、朋友的一次次别离,铺展开一场感人至深的童年生活,曾在第31届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囊获最佳影片。
作为王丽娜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影片《第一次的离别》可以说是导演对她的故乡新疆沙雅的一次献礼。作为新疆沙雅人,王丽娜导演对家乡有着无限的牵挂。用导演的话说,新疆沙雅决定了她电影的源头。
影片虽然讲述的是“残酷”的别离,却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最朴素的镜头语言,记录下最动人的情感。加上新疆独有的风土民情,展现了一幅温暖而诗意的南疆画卷。腾讯影业作为出品方之一,希望能给多元的电影文化市场带来一部花时间、花感情、花气力的好作品。
独 家 专 访 王 丽 娜 导 演
看死君:电影的片名为何叫“第一次的离别”?早前有影迷反馈,觉得这个片名容易想到伊朗那部《一次别离》。
王丽娜:片名《第一次的离别》来自于影片中艾萨在课堂上学习的一篇课文,《第一次的离别》能更直接和准确的呈现影片的母题。
看死君:继东京电影节荣获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后,再次入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对此有何感想或期望?
王丽娜:影片入围柏林对我来说是又一次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电影信念,这也是28年后又一部新疆的儿童影片入围柏林电影节,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影片。
看死君:影片的故事发生于新疆沙雅,也是导演您自己的故乡,这份创作冲动与您个人的童年回忆有多少联系?
王丽娜: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曾在其著述的《古代社会》一书中写到: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假如谁找到了历史老人遗留在塔克拉玛干的这把金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就打开了。
阿诺德·汤因比也曾说:“如果生命能再来一次,我愿意生在塔里木盆地,因为人类的四大文明都在那里交汇。”而我有幸生在塔克拉玛干腹地、塔里木盆地的新疆沙雅,它决定了我电影的源头。
胡杨木做成独木舟,行驶在塔里木河上,驼铃声从塔克拉玛干腹地传出,千年的胡杨树叶沙沙作响,那是你从未想过的另一种生活,只在那种河水、沙漠、戈壁、胡杨勾勒的辽阔的原野,才能感到掠过的狂风其中的混沌数学和勃勃生机,我们的童年都是从这片土地衍生出来的,它负载着旷野的无序感。
成年后再次返回故乡,才觉诗意和美是它的内核,我也是后知后觉个体的经验的珍贵,个人体验本应该是创作的本能状态,对导演来说你看世界的态度就是你拍电影的方法,我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方法看世界。
看死君:在拍摄《第一次的离别》前,您有过其他执导经验吗?如何打动投资方愿意助你完成这部处女长片?
王丽娜:《第一次的离别》是我的处女作,我拍摄了一年跟踪的纪录片素材,剪辑成了粗剪片,看了粗剪片后,我就加入了大象,也因此大象投资了影片,大象是一个理性主义的创作圣地,我特别感谢监制秦晓宇老师,是他极力促成了这部影片的拍摄,我和秦晓宇老师去上海见吴飞跃、蔡庆增老师,大家看了粗剪的纪录片素材,那天还停电,但是很快大家一致决定投资去继续打造这个片子。我也特别感谢腾讯影业的大力支持。
由此才开始了《第一次的离别》的项目创作,整个创作过程大象都是无条件的支持我的拍摄,现在想想当时的创作是非常奢侈的,包括后期资金不够,秦晓宇老师垫付资金也坚持让影片最终完成,没有大象也就没有《第一次的离别》,我非常幸运能够遇到大象这么好的团队,以及腾讯影业,他们都是我的后盾。
看死君:影片的摄影非常美,无论构图还是光影都令人印象至深。能谈谈与摄影师李勇在拍片过程中是如何建立起密切合作的吗?
王丽娜:李勇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我非常喜欢他的拍摄,整个创作他是我的精神导师,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很默契,这份默契源于我们都对作品保持真诚和虔诚,李勇老师从最早的田野调研就开始持续关注,并给我很多中肯的建议,这期间我们都在不断的交流,对我来说非常幸运,学习并成长,也是我终身难忘的一次拍摄经历。
看死君:国内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小主角;而本片则选取了三个孩子的视角来展现他们眼里的世界,为何这样处理?
王丽娜:《第一次的离别》选择孩童的视角来拍摄,是因身经验里有过相似的童年的经历,有共鸣感。选择孩子拍摄是孩子通常有自由的人生观,他们的视角是非常直观的,他们不描写世界,而是发现世界,他们很少思考在世界面前自己的样子和声音,他们毫不注意惯例和传统,看问题的方式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浑然天成的率真。
比如影片中凯丽比努尔的弟弟在我问到:“明天考试你紧张吗?”他回答说:“我才不在乎,考试就是靠运气”后来这句话也被用到《第一次的离别》的台词里。我很惊讶于他的回答,我也时刻提醒自己面对孩子时,必须抱着比对大人更多的尊重去拍摄。这三个孩子各有特色,是很多不同孩子的童年映照,更能广阔的延展孩子的世界。
看死君:影片中的小演员都演得很自然,您是怎么指导他们表演的呢?有没有难忘的时刻?
王丽娜:拍孩子的戏,你必须按照他们的水平调整自己并用他们的语言说话,和他们建立亲密联系,然后让他们做自己。我不崇尚让孩子表演,从不要求他们表演,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我是导演,我会淡化所有和戏有关的元素。
情感应该引导演员的动作,而不是相反。如果你要演员悲伤哭泣,就要在他身上激情那种情感,儿童演员的哭戏更是如此。当我与儿童演员(非职业)在一起时,我不要求他们表演,我甚至淡化开机和关机这些形式暗号,我要让他们相信一切发生的真实性,提前设计和营造可信的环境和氛围及事件。
现实和虚构之间必须融合,让现实成为出发点,引导出台词,那一刻演员的情绪和表情是自己的。我在拍《第一次的离别》时,片中有一段凯丽比努尔迟到的戏。我提前安排好了一切的事情,让闹钟晚响,让妈妈晚些叫孩子们起床,起床后还让妈妈告诉她要教弟弟功课。然后提前告诉老师,凯丽比努尔会迟到,老师要教训她。
只有妈妈和老师知道安排的事情,所有的孩子和同学都不知道。当凯丽比努尔真的迟到,站在教室门外焦急的等待开门,她那一刻所有的动作(咬嘴唇,踢脚)及情绪(眼睛飘泪花)都是那一刻的真实情感所引发的,等下课的铃声一响老师打开门出来训她,激发了她所有的情绪,她的哭和悲伤都显得非常真实。一直到电影真正拍完,她都不知道这是安排的戏。
看死君:听说影片在剪辑过程中删掉了大量素材,有很多精美的画面被舍弃了,您对此有遗憾么?
王丽娜:刚开始拍影片的时候自己也会很紧张,“每一个晚上都要规划,想着第二天要怎么拍。但后来我更迷恋电影拍摄中的“不确定性”, 我无法保证每个镜头都拍好,所以我尽量在拍摄的阶段多拍一些,让剪辑素材充分。
拍摄时的自信会非常危险,你以为想清楚了,到了后期才发现并没有,而你已经没有办法了,这会限制后期剪辑的可能性。某种意义上剪辑才是对自己最确信的阶段,也是思考时间最充裕的时候,所以最终舍弃的画面和场景是经过很多思考后拿掉的,虽有遗憾,但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看死君:新人导演拍电影往往困难重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王丽娜:对我来说,把想法变成电影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你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非职业演员处理角色的方式,所以要确保你选对演员。《第一次的离别》启用的全部是非职业演员, 所以对我来说选演员是非常大的挑战。一部戏里演员是灵魂,选好合适的演员戏就成了多半。如果人选对了,你无法相信一切有多容易,所以我其实花了很长的时间去选演员,期间也经历了惊喜和遗憾。
非职业演员或许只能演好一种角色,那就是他们自己,但有些演得惊人的好。但也有沮丧的时候,比如选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孩子,因为家长不同意,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说服家长,所以只能放弃,继续寻找。
或者是你选的时候觉得很好,可是一旦开机,他就会不自在,你需要做决定是放弃还是继续进行漫长的等待和用合理的方法调整,如何让演员忘记他们正在拍电影,如何捕捉真实动人的瞬间,其实很微妙,也极为困难。
而一旦启用非职业演员,拍摄就需要迁就非职业演员,比如你提前选好了某个演员,等到要拍摄的时候所有人都到位了,他因为家里的羊丢了,或者情绪不佳等各种原因缺席拍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学会等待,在另一个更恰当的时机,重新拍摄。
看死君:影片前半部分的风格很像纪录片,整体上来看也避免了贩卖悲惨,这种纪实风格是一开始就决定的么?
王丽娜:拍《第一次的离别》前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人物,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电影艺术可以借助散落在时光中的任何事实,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一切,将现实提供的素材组织在时间之中,将现实的时间雕刻在影像中。
我曾拍到一段艾萨父亲去学校找艾萨的素材,非常的动人,人物的行为逻辑、感受、爆发力都非常准确且恰到好处。这些经验都成为《第一次的离别》的故事情节和表演方式。现在回想,这一整年的纪录片拍摄对《第一次的离别》的诞生显的尤为重要,以拍拍纪录片的方式构建剧本的方式显的尤为奢侈但也弥足珍贵。
电影中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看似朴实平淡的剧情也能成为电影。
电影的独到之处并不亚于文学,它有各种可能性,我从未经过正式的电影训练,当我拍《第一次的离别》时我并未意识到它将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我只是依着自身成长经验寻找童年经历,恰这段童年的经历还在当下鲜活的涌动。从某种意义上《第一次的离别》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视听语言的规范之作,但它源自于内心的真实表达。
拍摄的经历对于我说是一种对自我的发现,也促使我形成自己的电影信念,至少对从纪录片进入影像世界的我来说,作品绝不是产生于自我幻想之中,而是产生于“我”与“世界”相接的地方,它反映了我生活的这个世界和属于我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理想的电影是纪实,不是拍摄手法的纪实,是如何真诚的重新建构和讲述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这是电影该走的路,正如现实主义没什么特别重要的,它的价值来自于我们如何诠释及表现它。我希望能看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能冲破直线逻辑思维的藩篱,再现生活的微妙与幽深,复杂与真谛。
看死君:您个人有特别喜欢的导演么?拍这部影片时,有没有参考或致敬大师导演的作品?
王丽娜:我不喜欢跟踪电影的情节,没有诗意的电影对我来说是沉闷的电影。贝拉塔尔、锡兰的电影都在诗意的镜头中蕴含着对文学和哲学的探讨,不刻意追逐,只是努力描述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电影带有浓厚的文学性。我个人非常喜欢。
看死君:作为处女长片,本片的完成度无疑非常高。您之后有什么新片计划?还会选择在家乡拍摄吗?
王丽娜:在拍摄《第一次的离别》的时候,故乡迅速而切实地揪住了我的心,第二部还会选择在家乡新疆拍摄。
作者| 看死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
作者 / 走走小姐
在经历了自去年底东京国际电影节到今年初柏林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电影节之旅之后,从11月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到即将开幕的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王丽娜再一次迎来了忙碌而充实的电影节时间。这个在新疆长大的年轻汉族女孩,因为其电影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成为了今年备受瞩目的青年电影人。
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日本经济新闻》评价《第一次的离别》为“惊艳的作品”,称赞她是“中国的新星崛起”。
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姜文称赞《第一次的离别》“作为处女作,它近乎完美!”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新生代单元最具分量的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颁给了《第一次的离别》,称“影片带着我们去探究生活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的两个不同家庭的不断演变的关系。”
在第32届金鸡奖上,王丽娜凭借《第一次的离别》入围了最佳导演处女作,同时入围的还有文牧野和那部现象级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华语青年电影周上,《第一次的离别》斩获“年度新锐女演员”奖。
而在即将开幕的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第一次的离别》也入围了“金椰奖”。同时根据组委会的安排,王丽娜将和其他入围的导演一起,参加著名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和黑泽清的“大师嘉年华”。
荣誉纷至沓来。
而对于更多普通观众而言,由于《第一次的离别》尚未正式上映,王丽娜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到底是怎样的成长背景,才让她拍出了这样一部屡获大奖的电影,他们同样一无所知。
下面这篇文章,也许能提供一些信息。
大风吹着我和山岗,
我面前有一万座村庄,
我身后有一万座村庄。
千灯万盏,
我只有一轮月亮。
——柒叁《流浪》
这个世界上出手就漂亮的电影导演也大有人在,比如《美国丽人》的导演萨姆·门德斯,比如让人叹为观止的盖·里奇,或者当年名震影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处女作大多数带着新生电影人的尝试和生涩,但似乎也带着一个导演最完整最闪耀的世界观。
王丽娜的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在2019年一片影视寒冬的哀嚎里,从德国走到东京,从国内走向国际,初出茅庐却收获了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电影大奖,也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斩获三项提名。
王丽娜把她的镜头对准了自己生长的土地,她让我想起一次和《繁花》的作者金宇澄先生的闲聊,他说“少年时代是人一生写作的发源地,我们都从这里出发,远行,最后再慢慢地回到这里”。
这句话成了王丽娜故事最好的注解。
01
只有爱,才能让良心得到宽慰
第一次见王丽娜,是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那天下午,百丽宫影院汇集了一大批的电影观众,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候场,过了一会儿遍布在队伍周围的影迷持续增多,大家小声又兴奋地递出自己的电影票,循着人群我看到穿着一身素色的王丽娜,戴着眼镜,白净斯文,回应着每一个认出来她索要签名的观众。
她和大家一起,在为《第一次的离别》上海放映候场。
电影不足90分钟,观众时时被片中孩子的坦荡童真逗笑。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艾萨的男孩照顾生病的母亲,以及和一个叫凯丽·比努尔的女孩之间纯真的友谊。他们在成长的道路里,一路面临的美好和离别。
对观众而言,一切都太新奇了,人们很少在大银幕上看到新疆维族人的生活日常。以至于我的脑海里想不到可类比的新疆作品,倒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一位吉尔吉斯斯坦的作家,叫艾特玛托夫。
这位作家的作品把自己家乡的风貌,以文字的形式在纸张上作画。王丽娜的家乡沙雅距离吉尔吉斯斯坦的确很近,甚至阿克苏地区的另一个县城温苏就和它比邻。
所以并不意外,在《第一次的离别》中,仿佛影像画面和那位作家的家乡风情画达到了某种契合,让久居都市的人们,在湖水、戈壁、辽阔的原野和大漠的狂风中,看到一股深层的优雅和勃勃生机;而电影也和他的名作《白轮船》一样,以孩子的视角讲述着他在经历的世界。
亦如艾特玛托夫在扉页的发问:
有没有比你更宽的河流,艾涅塞?
有没有比你更亲的土地,艾涅塞?
有没有比你更深的苦难,艾涅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心意,艾涅塞?
片中的小主人公艾萨在几近相似的河流、土地,和苦难的生活里追逐着属于他的“自由”。扮演艾萨的孩子,就叫艾萨,电影中的故事也大多就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专业演员,孩子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拍了一部电影,不论是孩子还是片中的老人,都是跟随王丽娜讲述的故事完成的表演。
电影结束,王丽娜站在台上。穿上了一件白色的针织线衣外套,她身上没有任何人们对于“导演”这个职业有的惯常印象。回答问题友好礼貌,声音不大,张口是优美的语文,此时,她看起来更像个南方籍贯的作家:“同理心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最基本的品质,这些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立刻就会对那个孩子付出爱。所以许多事没有答案,因为爱就是答案。”
02
从不把自己定义为“女导演”
10月,从上海出发,经过两次转机,耗时将近10小时到了“世界尽头”的沙雅。这个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县城,迎来了第11届胡杨节。
刚刚建好的“沙雁洲”景区,红色的地毯和LED屏幕拼接成了当地最大的舞台。早上8点半,整栋沙雅宾馆的服务员挨个叫门,提醒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可别错过了这场盛事。途中一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盛装以待,马车载着老老少少。随着演出临近,舞台三面,一层一层人海涌动,他们全都锁定中央,那一瞬间,像时光倒退二十年,在新疆10月开启的冷风中,万名观众的眼睛中喷着一股千禧年的热望。
戴着金色的耳环,穿金色的礼裙,赤膊款款而出的女主持浓妆的脸也带几分异域容貌。“哎?”身边的朋友隔着棉袄拍着我的背,“那不是你的导演朋友吗?”
我抬头定睛,是的,是王丽娜,竟然是王丽娜。她穿着金色的礼裙,脸上被涂上了一层好看的妆面,她本身高挺的鼻梁被凸显更加。冷风飕飕,台上的她只身露臂,优雅从容地欢迎着台下的观众。现场没有调音台,两支话筒在她和男主持的手上交替使用。一切都简陋而热忱。
“我结婚都没有化过那样的妆!”事后王丽娜和我讲起来赶鸭子上架的主持经历,化妆师如何热情地把她打扮成维族少女,自己也笑弯腰。那当然不是朴素斯文的她平时的面貌,但站在舞台上的她和站在上海映后舞台上的她,没有两样。在浓妆金裙中,仍旧能脱俗出王丽娜诗一样的语言和气韵。
她站在那里,像一场青春少女的回归。带着她的童年和曾经的离开、带着她的成年和新鲜的生命经验,真正地开始和这片土地交流互动。“我从来没有对导演身份有明晰的归属感,这是家乡的请求。”
站在那里,是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里需要她。
03
视人类为故乡的人,才是拥有故乡的人
隆重的开幕式结束,第二天一早,王丽娜带着摄影师一行堪景。车在狂野里行驶,扬尘漫天,她指着不远处给我看,“那个沙丘你看到了吗?那边就是我家。”在库木托卡依村长大的王丽娜,童年坐在在树上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夜里躺在沙漠里看流星,她的记忆全和自然和旷野有关。
沙漠、桑葚、沙枣树,刺猬,马和骆驼,是她童年印象中最深的记忆。家和学校之间,有一条长长的道路,桑葚成熟的季节就一路都是桑葚的味道,葡萄成熟的季节就走得更慢一些,等着马车经过,车上的维族爷爷就会停下来,让她和小伙伴们数胡子,永远数不清,但永远能吃到甜美的葡萄。
又走在大漠里,王丽娜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也和《第一次的离别》中一样,她来到沙雅县城念寄宿学校。是在这里她才开始有了系统地阅读训练,三毛、张爱玲、《红楼梦》……全在那个时期填补了少女时代的王丽娜。甚至被父母报了全县唯一的“补习班”,那是一个上海知青办的机构。和现在的补习班区别很大,早晨跑步、打篮球,下午阅读或练习书法,还有散打和游泳的内容。
那时候的王丽娜是看不出家乡的风采的,沙漠的孤寂和忧愁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无聊的,空气里的干涸和风沙带不来让她心动的故事。在旷野里吹拂成长的生命,心灵和身体都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的一切。因为书里的世界太多姿和精彩了,文字为小小的她提供了想象远方的能力,书籍开始构建她独立的心灵。
倒下的胡杨在一片荒漠里以不朽的姿态和我们对话,民间艺人带着他们的乐器,站立于天地之间,属于这片土地上的音乐和歌谣响动起来。沙丘后面冒出几个脑袋,艺人们渐渐被闻声而来的听众聚拢。王丽娜带着黑色的帽子,一身黑色卫衣和牛仔裤,举着一只巴掌大小的相机,瘦小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
新疆的太阳,炙烤光辉,帽檐下看不到她的眼睛,但想起她那句““视人类为故乡的人,才是拥有故乡的人”。
04
父亲的愿望,是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王丽娜的祖籍其实是甘肃,父亲年轻时候喜欢拍照,四处奔跑间落脚到了新疆,她和哥哥都生长在此地。
新疆期间,我所见到的王丽娜太忙了,和她真正坐着聊天,已经是我临行的前一天。第二部作品筹备开机,写剧本、开剧本会、堪景,以及应对从四面八方来的媒体和朋友,她几乎腾不出来时间睡觉。送别酒喝完,她安顿好凯丽·比努尔,才笑笑请我坐下。
从北京回到沙雅的一个月里,还没有顾上和家人吃上一顿完整的饭,酒店房间里却处处有着她母亲的影子。床上铺着王丽娜妈妈专程换洗的床单,房间里堆满了生活用品。她笑眯眯的脸上,是被父母之爱环抱着的女儿神态。
父母和兄长如今生活在库车,他们俩是从小听着诗歌,也被父亲教着念诗长大的。家里的磁带里,全是当初父亲录下来的诗歌。王丽娜的童年,是在沙漠里数着流星长大的。某个夜晚贪玩,整夜宿在沙漠看星空月夜,回到家里从不会担心挨骂,父母会在严肃提醒她安全的基础上,大肆地赞赏她的勇敢。
王丽娜说,“他们从未干预过我和哥哥任何一个决定,我们小时候也从来没有被要求去做过任何事,成年以前我几乎没有发过一次脾气。”
像沙漠里看见任何一株绿植,都能带来巨大的感动一样,在沧桑又寂寥的沙漠县城里,这一家人像在浇灌一株长势喜人的禾苗,以文雅和优美加以灌溉,以爱和自由陪伴着长大。
王丽娜在拍《第一次的离别》以前,本身有记录边境维族孩子十年的创作计划,这部电影是纪录片调研过程里开出的意外花朵。我常在看她夜以继日的忙碌中感到惊诧,在数不清的身份和琐碎中,她如何坚定的保持电影表达呢?是在那个晚上,提起家人后她脸上不一样的神色带来的答案,充足的爱和支持,让她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从不怀疑,心无杂念,不受干扰。
所谓家庭的意义,是在你生存立世之时,给一面坚不可摧的遁甲屏障。在充足的爱意下长大,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在完成自己的小小梦想,比如“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我呢,是去吸纳更多故事。”
05
拍电影是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
王丽娜还记得采风的时候,和遇见的民间艺人沟通,介绍自己和学长何力(音乐人)准备拍摄什么样的作品,艺人听完跟她说:“还算你们有点良心,以前骑着自行车出去了,现在又坐着轿车回来了。”
她和何力把这句话当成一种赞美。
长大以后,这个曾经让她不断想要远走的家乡忽然成了她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求学回来,沙漠并无二致,但她不一样了,王丽娜携带着自己的生命经验重新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那时候的她才觉得,只有这片土地能诞生这样的诗句:
戈壁滩上没有十字路口
太阳和月亮是唯一的路灯
——何力
强烈地表达欲从王丽娜体内迸发,她和村民吃住生活在一起,开启了长达几年的调研和采风。为《第一次的离别》选角的时候,王丽娜找到自己在学校教书的中学同学,从上千本作文作业里找到了男主角艾萨,他写自己生病的妈妈:
“妈妈的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到,我用我的眼睛和妈妈说话。”
王丽娜以此判断这个孩子与角色的贴近、以及他强烈的感受力。
在做记录调研的时期,王丽娜说:“我不再是只从我的视角出发,去观看彼岸。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和他们在一起。生命在时间里流淌,而不是在观念里流淌。“
电影完成之后频频获奖,小演员们却浑然不知,到现在都还不清楚自己拍了部电影。王丽娜的片场最大程度的隐藏了工作人员,自己一边做导演一边充当翻译,和村民聊天、沟通,把片中的故事讲给他们听,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似乎格外信任一见倾心的陌生人,他们带着极强的同理心,以自然反应的状态完成了表演。
王丽娜在不断了解这片土地的过程里,一次一次的感受到,这里才是她一切的源头,拍电影是她描述这个世界的方式。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HKIFF的手册上介绍说,它的画面上,吹拂着伊朗导演阿巴斯的遗风。它的名字,也会让人不小心以为是阿斯哈·法哈蒂的经典作品。有意或无意被模糊的辨识度,似乎再次说明,它包含了许多暧昧晦暝的空间。
如果只是模仿阿巴斯,其实不会有这篇评论。至于由《第一次的离别》所会产生的第一次、第二次……第十次“离题”,未必也是主创本意。
《第一次的离别》,到底更靠近一部主旋律电影,还是一部电影节电影?
又或者,根本无需回答这个问题,它只是一部儿童电影。所谓儿童电影,意味着它只会借助儿童的视角和眼光,去打量成人世界和周围社会。所以,孩童们理解不了大学,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好汉语。
他们做的,只是大人教他们做的事。
天真懵懂与幼稚可笑间,《第一次的离别》又难能可贵地,靠近了新疆的真实。与剧情片的影像相对应的,竟是东边世界对新疆的信息空白——这就是相当荒诞的现世景象,哪怕是再没有表达欲的电影,它都成功表达了什么。就像人们一度以为,独立电影会是挑战红线的主力,岂不料想,奇怪的松动、真实的记录,居然是来自“主旋律电影”。
故事发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也就是南疆。沙雅县地处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在上游交汇后,形成塔里木河,继续向东奔涌,直到蒸发断流。前段时间读斯文赫定爵士的游记,他几次从这条河上出发,探索漂泊的罗布泊(现已彻底干涸,后爆破新中国的原子弹)。
这段话并不是为了凑字数。
塔里木河周围的农垦区,意味着种植棉花有好收成。同时,号称千百年不死的胡杨林,也会出现在电影中。《第一次的离别》几次出现小孩子抱着小羊,坐在胡杨林上看风景。画面之中,小羊的生命是以天数为计,孩子们不过八九十岁,胡杨树的生命却是数百上千年。
那么,谁才是这片土地的见证者。
你可能会说是胡杨林,那我告诉你一个狡猾的答案,是电影。
无论作为命题作文,当下写照还是童年耳语,《第一次的离别》都见证了新疆的学习故事。红领巾、家长会、迟到被训、背诵王维的诗词……它们都完全是任何一所中国小学所会发生的景象。
学校以外,维吾尔小朋友一直在找东西。妈妈又笼又哑又疯,他一开始就找妈妈。结尾,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他又驱马出门,找小羊。
他们的亲人,也在谋求一个更好的出路——寻找未来。有人想要去城市,那里有更好的生活,但年迈的父母不让。哥哥告诉弟弟,要考上新疆大学。那大学又是什么呢?能彻底摆脱这片土地?
“考上大学能干吗?”
“当干部。”
人们这么回答说。
汉语只考20分的小姑娘,因为迟到哇哇大哭。这显然是导演设计达成的真实反应,就像肯洛奇和是枝裕和,经常对儿童演员做的。
你要小孩子去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你可以捕捉到,他们真实的情绪反应。
对于如何学好汉语这件事,父母有不同看法。爸爸嘻嘻哈哈,说他小时候考的分数更低。妈妈回了一句,对啊,所以你现在种棉花,还要带坏小朋友。
最后,小姑娘坐着车后面,要被送去库车的纯汉语学校,学习,有一个更好的汉语成绩。只因为,库车和村子那一头的许多地方,都被描述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很难严肃去讨论汉语成绩很差很差这件事,因为篇幅和空间都不允许。那不如不说。
就像孩子们总在玩乐的天性上,会本能地排斥学习这件事,除非,他们真的能尝到学习的甜头。
《第一次的离别》的故事情境,有点像我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东部乡村,生活简陋,就像一台永远在滚动播放《西游记》的电视机。不少人也会想到拉华加《旺扎的雨靴》、李睿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杨瑾《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周新《西小河的夏天》。可是,以上所列儿童电影,都不会有《第一次的离别》来得特殊。
相对于院线片,或者发生在东部世界的强国,它就表现得,更像一部外语电影,维吾尔人保留着较为传统的耕种方式,希望维护着家庭团聚的传统,可是这一切,注定要被更为强大的力量所拆散。外面的世界,与此间的乡村,以截然不同的分秒速度在行进。
快的,会抛下慢的。慢的,只会原地更慢。随着塔里木河的水,一起消失,被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