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2006)

简介:

    坐监多年的扬•迪特(奥德里奇•凯瑟饰)大赦获释,他被“放逐”到捷克北部边境森林里修一条看上去永远修不完的道路。回想年轻时候,迪特感慨万千,那时的自己(伊万•巴尼弗饰)只是个年轻的饭店服务生,却立志要成为百万富豪。小个子的他精通服务之道,同时不忘追逐金钱和女人。他先后到过生活奢靡的天堂艳楼,布拉格最气派豪华的巴黎饭店。在那里,饭店领班告诉迪特,他之所以精通各项待客之道,是因为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演员:



影评:

  1. 写《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以下简称为《我》)时,捷克大作家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灵感如泉涌,只用了18天就告完成。为了拍摄《我》,伊利·曼佐(Jiri Menzel) 却打了十多年的官司,原因是电影拍摄权之争。伊利·曼佐曾改编过6部赫拉巴尔著作,其中还有两部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6年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和柏林金熊(1969年的《失翼灵雀》,该片拍成后一直被捷克禁映,直到1990年才在柏林电影节放映,结果拿下最佳影片金熊奖)等荣耀;他无法容忍改编权的旁落,于是和掌握了改编权的捷克国家电视台闹上法庭。这期间,他的唯一作品是《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里的《一瞬间》,这十分钟就是他十余年间的仅有奉献。2006年,《我》轰动上映,票房高收。

    如同原著小说幽默随意的文风,年近七十的伊利·曼佐处理得举重若轻,用创作证明着自己的常青,同时也证明了他是无可撼动的赫拉巴尔作品改编人选。《我》从坐监多年的扬·迪特(Jan Dite)大赦获释为开始,借由主观追忆,讲述他身为服务生的人生经历。电影保持着当下与记忆的两个空间,始终流露着并不过分的喜剧感。夸张、平和,戏谑、冷峻,幻想、纪实,《我》在几组不同关键词间自由切换。接近结尾,更是用关键物品镜子做了主题的完整阐释,让迪特在空屋里独对着眼前无数个镜像。(注1)

    没人在看完后就能拍着胸脯,大讲迪特对日耳曼人与纳粹德国的真实态度。捷克人持杯在手,尤喜啤酒,身体里有着与生俱来的快乐细胞,却又有难以排遣的历史隐痛。相比巴黎饭店里有民族气节的领班及其他人,小个子迪特看起来只是个追逐女人、梦想暴富却没有归属的年轻人。但若用简单的是非来批判迪特,那只会大错特错。

    《我》始终保持着滔滔不绝的叙述节奏,内在情绪却不是随意能够窥见。片名“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其实跟英国国王没什么关系,这典故是电影里迪特问饭店领班为什么精通各项待客之道,他总是说:“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在原著结尾,“放逐”到捷克北部边境森林里(即捷德边界地区)的迪特,说出了他对身后事的安排:残骸顺水从南北两个国家各自流走,并在大西洋汇合。这一点上,电影有所节制,把延伸的思绪留给观众。

    捷克选送《我》代表本国出征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多年的准备、光环的围绕或许能换回一次佳绩。另外,同为最佳外语片小金人得主,捷克导演扬·斯维拉克(Jan Sverak)的《酒瓶回收》(Vratne lahve)也已面市;想一览捷克电影精华,不容错过。


    ==========================================================
    上面内容是介绍性的东西,并没有深入,如果真要更深入,那么抱书去吧,这里单就电影里出现的几个东西再深入说说。

    1.镜子

    在片中,每每沉醉温柔乡之际,善使小招术讨得女人欢颜的迪特,总会倚借一面镜子,让对方留恋于胴体的美不可言。在镜子中的她们,俨然是另外一个自己。和迪特亲热的女性角色均用上了镜子,这显然是有象征意义的。

    镜子的作用,在于反射出另外一个自己,甚至是多个不一样的自己。除去这些场合,镜子还别利用到老年迪特与红发女子的片段中,镜子,窥见自己,折射内心。尽管迪特面对她仍有渴慕之意,却没有表现出更进一步的感情,沉湎于回忆,这证明他早已放弃过去的追求,毕竟岁月不饶。

    2.修路

    这个更明显了,修一条看上去修不好的路,一个自己寻找的职业。迪特错在他“自以为是”的选择,一级一级的高爬,并在顶点时迅速跌落下来,往墙壁上糊钞票外,没有任何满足可表现。即便交上丽莎,他也依然好运当头,他不需伺候英国国王,有埃塞俄比亚国王颁发的勋章就够了。

    迪特总是想成为理想的自己,百万富翁,为此主动入狱,但是监狱里吹满天鹅毛的人堆里,依然是不见有他。他天生就不属于这行列,小个子的他,只有在与丽莎的结合中,去往德国人靠拢并如愿地证实自己没有偏见。

    3.金钱

    似乎影片若换成《如何成为百万富翁》也无不可,从反复出现的抛洒硬币,到天降钞票,铺满地板,风吹邮票,鹅毛飞舞,钱都是迪特首当其冲的追求,同时亦是连小钱都不放过的他人,所极度渴望的。在它面前,所谓的尊严荣誉似乎被放到了一边(但影片所涉及的又不止于此)。

    迪特是舍小钱保大钱的成功人士么?显然不是。老年的迪特满足于一生就这样了,到头来,所谓的富有反而要用高墙里的监狱生命来计算,这不就是讽刺的结局。
  2. 究竟是源于怎么样一种精神,才能造就捷克民族的人们有如此乐观而不屈不挠的性格?而这样一种标志性的特色也正是捷克的文字、电影等艺术形式所承载的精髓。
    伊利•曼佐拍摄的《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在07年的时候再度蜚声国际,这部同样改编自捷克文豪赫拉巴尔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获得了07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再此之前同样出自伊利•曼佐之手改编赫拉巴尔小说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失翼云雀》也曾在柏林电影节等世界级电影节上获得殊荣。伊利•曼佐与赫拉巴尔似乎已经成就了一种默契,赫尔巴尔的文字魅力借助伊利•曼佐的影象便能够大方光彩,而他俩的合作也多达6部之多。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讲述的小个子服务生在捷克各大酒店服务,终于成就为百万富翁,而其一生又穿插着捷克被侵略、二战后社会主义重建的历史。赫拉巴尔以捷克所特有的文字风格——幽默而诙谐、嘲讽而渗透着辛酸的笔力——撰写着这个小个子服务生传奇式的一生。借助影象的魔力,伊利•曼佐使赫拉巴尔的这个故事以视觉等全方位的感受呈现给观众,而文字中一副副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带领着观赏者们陪同小个子服务员一起经历着魔幻世界。
    伊利•曼佐并不是原样复制原着小说,在小说中,赫拉巴尔以回忆式的第一人称叙述形式行文,小说以时间为序分为五个篇章。而在电影的叙事中,伊利•曼佐把小说中最后一个篇章——小个子服务生出狱后劳动改造山林隐居——打碎提出,作为电影叙述的起点,并结合蒙太奇一一插入前四个篇章的缝隙之中,形成现在与往昔的对比,以此来表达赫拉巴尔在小说中所蕴藏的哲理,而这哲理出自于作者所忠爱的东方哲人老子。
    赫拉巴尔非常喜欢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东方哲理,许多《道德经》中的文字曾出现在赫拉巴尔的小说之中,在《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作者以小个子服务生戏剧化的人生,起起伏伏中蕴涵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思想。并以伺候过显赫贵族、非洲国王等经历与结尾处放野山林与动物为伴来表达老子的有为与无为的命题。而在电影中,虽然对比同样存在,但却显得非常单薄,寡剧山林重逢知遇之恩的推销员,一起喝啤酒的结尾虽然有着逍遥游的风流,于原着小说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可能是出于电影叙事的需要,伊利•曼佐在电影中插入了许多贯穿始末的线索,其一是镜子,其二是反复出现并帮助小个子服务生的推销员老头,其三是抛洒硬币零钱。镜子在影片的作用并不同于法斯宾德的电影中那样,为了表达人与人的疏离,而更多的是出自小个子服务生自我价值认识的需要,他借助镜子去回顾往昔,来寻求自我价值的肯定,而这些同小说小个子服务生注重自我装束的笔墨是有相映成辉的。而电影中的推销员老头在小说中仅仅是百万富翁理想的启蒙人,之后并没有再出现,但在电影中却反复出现在小个子之后的各个篇章中,甚至在结尾处与小个子一同喝着啤酒隐居山林。虽然说,推销员老头唤起了小个子的百万富翁之梦并且也教会他丢掉零钱、用纸币铺满地板等等事理,但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在原着小说中,小个子始末想要获得的仅仅是别人对于其身份的肯定,而并不是追逐金钱与富贵,也因此在小说前几个篇章中抛洒零钱、装束等等,在后几个篇章中其实已不再重复出现,而改变成要求成为百万富翁而入狱、佩带勋章、开设“断裂旅馆”并在同行前炫耀等等其他的行径。但是电影却一再强调抛零钱,比起原着小说而言,非常的单一。
    小说中许多精彩的篇章在电影中一一重现,招待将军、非洲亲王、德国纯粹人种基地等等。但可惜的是,宁静旅店时护送开光“金童”、招待总理两个场景在电影中被删去。而巴黎旅馆时招待非洲亲王时候需要的三百多套金质餐具也并没有提及。而这些在小说中其实非常重要,“金童”事件是小个子离开宁静旅店的原因,而金餐具也差点造成了他离开巴黎旅馆。小说中的这些情节用意在于表现小个子虽然力图与上层阶级的人趋同,但又无法被其肯定,即使他炫富改变自己的装束等等的方式幻想与其他人平等,但又始终无法成为他们的一员。这些也与后半部分结婚时德国人不与其碰杯、监狱里不被认同等情节呼应,而主人公之所以会被塑造成一个小个子,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一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的原因,而这些在电影中并没有被如何刻画。
    小说中后半部分篇章非常的精彩,可却是电影弱化处理的地方,小个子用其一生积蓄开设了“断层旅馆”时的辉煌场景在影片中连同百万富翁改造所内的情节一笔带过,这或许是出于政治局限的原因,实在是非常的遗憾。小个子与德国妻子的爱情故事的段落,其实是反映小个子对于捷克民族主义精神矛盾冲突的部分,他为了被捷克上层阶级人所认同而不惜与德国女人结婚,可能这样说有些牵强,但是德国占领捷克时候,夫妻两回巴黎旅馆炫富的情节其实也部分的暗示了小个子的婚姻目的的不纯。而之后多次出现的“捷克人遭屠杀时而我正在接受德国医生生殖器检查,为了获得证明与德国人结婚”也正是小个子内心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这些部分在影片中并没有得到强调,只是过场式的浮光掠影的匆匆带过,甚至那个只会敲钉子的弱智儿子,在影片中也更本没有出生。
    尽管影片与原着小说有着以上这些差别,但是单纯从影片上来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也是一部非常出彩的杰作。最中最亮丽的部分可能是影片中的蒙太奇运用,剪辑运用的显而易见的是在前述的现在与回忆的辉映交插段落,往往过去的一个情景之后会流畅的剪辑到现在时,形成对比。在生殖器检查部分时,为了表现小个子脑海中的景象,同样也用了一组蒙太奇镜头,在画面上实现空间时间的平行交叉。并且,在木屋中,小个子竖起三面镜子,每一面镜子出现之前一个篇章中的影象,完成了小个子精神世界自省的过程,此处的蒙太奇也属影片中惊鸿一笔。
    此外,影片的特色还在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最初火车站的卖香肠的场景仿佛是对卢米埃尔《坐车离开耶鲁萨冷》的致敬,以默片的形式的形式以及追逐火车的镜头又非常象在调侃《火车大劫案》。后半部分叙述德国侵略捷克这段历史时,导演借助黑白胶片资料等素材,非常具有新浪潮影片的特色。而且影片的镜头非常流畅,滑顺而带着美感,这使得整个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浓缩了14万字原着小说中的重要场景与段落,丝毫不嫌拖沓与冗重,反而更象羽毛般的轻柔,这是符合原着小说文字的特色的。
    赫拉巴尔并不是去抨击或者沉重的记录一段屈辱或压迫的历史,小说文字非常轻松诙谐,带着调侃与玩笑,而笔力渗透纸背之后又带着辛酸与凄凉,这样的行文特色不但在这本《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体现,并且贯穿在《过于烦嚣的孤独》等多部着作之中。而伊利•曼佐确实也有这样的功力与技巧,在重现赫拉巴尔以梦为马的想象力之余更近一步的去夸大文字的气氛,夸大轻松诙谐以及之后的辛酸凄凉。无论是在《我曾伺候国英国国王》或是《失翼云雀》、《海底的珍珠》还是《严密监视的列车》中,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导演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他一方面以轻快而亮色的基调去尽量的重现赫拉巴尔小说中轻松而诙谐的篇章,去展现赫拉巴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紧接着却以静默、浓重的镜头制造欢娱后的留白,形成先后的对立,给于观众凝思的空间。

    后记:同样的精神在捷克大多数的艺术领域都能看见,而最显然易见的便是电影,很难想象,一个历史如捷克这样的民族,曾遭受侵略与屈辱,又被严酷的政治肃杀了数十年之久,而这些艺术家们却能呈现出如此纯真而轻快的作品,其中的功力真不是卡尔维诺所说的轻盈所能囊括,而更多的是捷克民族所与生具有的精神所造就。
  3.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根据片名来想象,应该是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大家互相说着俏皮的话,贵妇伯爵们优雅休闲地进行交流的宫廷戏。我错了。这部电影不过是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一个普通的捷克人,在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捷克前后的生活轨迹。

    迪特,小个子服务生,样貌英俊,头脑灵活,一心一意要往上爬。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不够好,也不算坏,精明能干,但又有些小滑头。他在酒吧里兴致勃勃地当服务员,腰杆挺得笔直,状态饱满,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有的机灵劲儿全都使出来。此时在他的眼中,世界是一条通途,如果他努力,必可达到成为百万富豪的宏愿。事实上,他也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和运气,从酒吧服务生做到布拉格最大的巴黎酒店的首席服务生,向他心目充满着金钱和美女的理想生活靠拢。

    一直到此,电影仍是波澜不惊,一个又一个琐碎的镜头。直到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捷克。镜头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展现战争的血雨腥风,依然是戏谑的风格,不动声色的讽刺,不动声色的残忍。一个民族的坚强和苦难全都在不动声色中勾勒出来了。

    迪特仍然以一个底层小人物的机灵,自愿地与德国人靠近,和德国姑娘结婚。小人物慢慢地向自己的梦想接近,可是,当他实现了自己梦想的时候,他却又阴差阳错地失去。小人物的一生,有过努力,有过自大狂妄,但也有挣扎——当他追着火车想把面包递给犹太商人的时候,当他发现赤身裸体的金发美女不过把他当小餐桌的时候,他终究发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仍是渴望着除了金钱美女以外的东西。影片最后,迪特对着镜子回首自己的一生,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达成一致,他终于接受了自己,不再挣扎,不再幻想。世界平静下来了。

    这不是让人心情愉快的电影,但这是让人难以释怀的电影。它并没有鞭笞人性丑恶的一面,而只是赤裸裸地摊开来放到我们面前,看,事实就是这样。整部电影的叙事语调很平缓,不渲染,不自怜,镜头带着一些小小的戏谑和荒诞,情绪都是轻描淡写带过。所有的这些平缓,慢慢地聚成了不动声色的悲凉。小人物的一生如此,国家的命运如此。虽然平静了,但终难抹去悲凉的底色。
  4. "Moje štěšti bylo vzdycky v tom, zě mě potkalo nějakě neštěsti."
    (——翻译:"我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我所遭遇的不幸。")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捷克大文豪赫拉巴尔的这部经典著作所改编的电影片头独白,我想把它作为这篇影评的开头,因为要形容这部经典影片,我实在想不出能比它更幽默、更风趣、更贴切的语句。

       这两天看完这部电影其实纯属偶然,理由很简单,只因为看到它是06年捷克最佳获奖影片,并且参与了捷克申奥。可看完之后,影片的水平出乎我意料之外,这部电影的魅力,远远超越了片名可能给你带来的"枯燥"感受。

      在中国,很多人都知道捷克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可知道赫拉巴尔的人却很少,这也许跟捷克作为东欧小国的历史原因有关,《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从主角迪特的人生经历折射了捷克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状态。看这部电影时,在你幽默欢笑之余,倾诉了捷克的历史,乃至半个欧洲的历史。

      主角迪特是个不起眼的小个子饭店服务生,影片以半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他的一生。他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立志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娶一个有钱的老婆,然后和她一起开一个旅馆酒店,享受有钱人的生活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倒霉,却带来机缘巧合的机会,他的精明让他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所辗转的酒店旅馆的档次也越来越高,最后来到了布拉格最奢华的巴黎饭店。在那里,他从领班斯希凡克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什么他那么精通待客之道,因为他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他的聪明,成为首席服务生,并且在非洲小国易索比亚访问捷克的时候,作为出色的接待,得到了易索比亚国王的授勋。诙谐、揶揄、调侃的剧本,再加上主演Ivan Barnev惟妙惟肖的幽默演出,看到这些你没法不让你两边的嘴角上扬。

      二战爆发了,捷克作为德国的邻国,放弃了抵抗,捷克领袖广播给民众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捷克人不打仗”。于是大量领土被割让给德国人,布拉格最繁华的巴黎饭店也变了,饭店里的有钱人,逐渐被德国军官及高层所取代。捷克的民众反德情绪高涨,可都无能为力。但就是在这种变化莫测的局势下,迪特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那就是成为有钱人,同时不忘记对女人和金钱的追逐。

      他遇见了德国女教师Liza,并坠入爱河,可因为Liza是个很偏执的纳粹热血份子,认为应该保持日耳曼民族高贵的优良血统,滑稽而又可笑的理由塑造了这样一个俏皮可爱的妙龄女郎,他们之间的爱情受到了种种阻碍,可最后她还是嫁给了斯拉夫血统的迪特,也许这正是大师赫拉巴尔的意图,告诉人们,即使面对战争,爱情仍无国界。在Liza的帮助下,迪特成就了梦想,通过犹太人的邮票成为了有钱人,可德国那时也已开始衰败,心爱的Liza因为德国轰炸过的酒店坍塌而死去。

      战争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战后重建。迪特有了自己的酒店,却被所谓的捷克共和国夺走,并且由于坚持认为自己是有钱人,导致入狱服刑15年。
      整个电影我都是带着微笑看完的,可看到这里我很悲伤,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奈。我们又何尝不像迪特一样?我们追求金钱、女人、还有所谓的信仰,可上帝往往总会跟我们开一个同样无奈的玩笑。

      迪特经历过好几个女人,雅露卡什、女佣凡达、还有巴黎饭店的尤琳卡,她们跟迪特一起的过程里,始终维护着迪特,虽然说不上是爱,但就是那种感觉,幽默之余,意味深长。最后遇见生命中的女人,Liza,我相信尽管她是德国人,迪特也会深爱着她,哪怕她是一名希特勒狂热份子,哪怕在她死去时迪特并没有流泪。

      导演Jirí Menzel是优秀的,因为我觉得他很好的演绎这部奢华的文学著作,小服务员的一生,不仅仅从侧面讽刺了金钱和权力,也展现了人类在战争和历史变迁面前的弱小。整部影片拍摄的手法也很独到,说不出感觉的光影魅力同样给我带了视觉和心理的满足。
      "我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我所遭遇的不幸。"这一切,那么荒诞,而又那么真实。